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河裂谷东部凹陷粗面岩成因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国刚 《地球学报》2010,31(2):245-250
在渤海湾诸盆地中, 唯独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发育粗面岩, 引起了国内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岩石学特征、构造运动背景和形成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 粗面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较深部位, 与玄武岩等火成岩属同源岩浆, 但粗面岩经历了更长时间的结晶分异作用; 形成粗面岩的岩浆, 在上涌过程中未经历任何地壳混杂作用, 外部环境属于水下喷发; 构造运动是岩浆活动和火成岩岩性发育及其分布的内因, 东部凹陷沙三中段沉积时期所特有构造运动背景造就了粗面岩发育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110口探井1 100 m岩心、500余口探井总长107 000 m火成岩井段资料,通过岩心观察、岩矿鉴定、物性测试和含油气性分析,研究了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新生界不同层系火成岩岩性、岩相发育特征和储层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本区发育火山岩、侵入岩、沉火山碎屑岩3大类16种岩性,其中玄武岩类占91.0%;发育6相16种亚相,其中溢流相占63.0%;发育4类9种储集空间,次生孔隙和次生裂缝占主体。砾-粒间孔隙和裂缝发育的粗面岩类、玄武质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的侵出相、火山通道相和爆发相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性、岩相带。储层主要受岩性、岩相、断裂等多方面控制,岩性决定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微观特征,岩相控制储层宏观分布规律,断裂控制岩体分布范围、火山口位置和储层有效性。近油源、靠断裂的优势岩性、岩相带是火成岩油气勘探最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3.
冀中坳陷火成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中坳陷发育大量隐伏玄武质岩石,尤其是坳陷北部的廊固凹陷和霸县凹陷,岩石类型以玄武岩为主,辉绿岩次之,凝灰岩分布较少,火山角砾岩极少。通过岩心、镜下薄片及铸体薄片观察,主量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表明该区火成岩为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系列;REE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元素富集型,Eu异常不明显;火成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呈强不相容元素富集。该区玄武岩的喷发环境为水下喷发;火成岩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岩石组合、岩石系列、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该区火成岩形成于板内大陆裂谷构造环境。通过冀中坳陷玄武岩与邻区对比发现,冀中坳陷及邻区玄武岩岩浆活动具有随时代变化往北迁移的趋势,SiO2含量显示从南往北略为增加的趋势,北部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相对较大,轻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南部低。  相似文献   

4.
操应长 《岩石学报》1999,15(1):129-136
惠民凹陷商741块火成岩分布于沙一段、沙三段地层中,并且沙三段中期火成岩与沙一段火成岩非同期形成,沙三段中期火成岩形成于沙三段沉积晚期。岩性主要为辉绿岩、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商741火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有原生的残余气孔、角砾间孔和次生溶孔、构造裂缝和收缩裂缝等,其中沙一段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以原生的残余气孔、角砾间孔为主;沙三段侵入相产出的辉绿岩和玄武岩以构造裂缝、收缩裂缝为主。火山通道附近是原生孔隙、构造裂缝和收缩裂缝发育带,是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法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成岩岩性进行识别。综合利用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声波时差、密度与电阻率的实际测井资料,建立火成岩岩性识别的基础RBF神经网络。选取有岩芯和岩屑记录的若干井次试验验证,该方法清楚地识别出了玄武岩、粗面岩等6种火成岩,识别准确率平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歧口凹陷侏罗系火成岩主要以中-酸性的流纹岩、粗面岩和粗面安山岩为主,白垩系主要为中-基性的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第三系火成岩以粗面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及辉绿岩为主。同位素定年结果获得白垩系玄武岩的年龄为133±20 Ma,安山岩和粗安岩年龄分别为111.8±0.9 Ma和122.1±3.1 Ma,第三系辉绿岩年龄为16.57±0.23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侏罗系火成岩相对低钛、高碱和钠、低铁镁,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馏、微量元素相对富集LILE、贫化HFSE、亏损Nb和Ti、P,部分高Sr、低Yb,总体指示为挤压环境下加厚地壳物质的熔融产物,白垩系火成岩中等钛和碱的含量,高钠、铁和镁,稀土和微量元素显示其来自于伸展背景的富集地幔源,但受到陆壳物质的混染,第三系火成岩高钛含量、中等碱含量但变化大、高钠、富铁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弱到中等、微量元素富集LILE和HFSE,同样来自板内伸展环境的富集地幔源的产物。表明歧口凹陷构造转换发生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之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玄武岩测井响应、地震反射特征和储层孔隙微观结构,研究储层特征及其与岩性岩相之间的关系,确定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利用反演手段预测储层发育特征,基于反演结果将储层分为3类,以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研究表明玄武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构造-溶蚀缝,储层孔隙度为6%~12%,渗透率为0. 01~1 m D;玄武岩地层在测井曲线上自然伽马值较低,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具有振幅强、连续性较好的特征。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和玄武质角砾凝灰岩储层物性最好,玄武岩次之;火口相储层物性最好,近火口相次之。在断陷北部整个凹陷,Ⅱ类区玄武岩分布广泛、物性较好、资源潜力大,为玄武岩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8.
火成岩泥质含量的计算对火成岩储层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的确定以及储层测井解释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准确计算火成岩泥质含量,在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区域,以玄武岩为例,以10口井、40个数据点的岩芯X射线衍射泥质含量资料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火成岩泥质含量。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均有较高的准确度。BP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应用到火成岩泥质含量计算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火成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洋 《地质论评》2007,53(2):198-206,I0008
本文探讨当前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火成岩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即:“C型埃达克岩”的成因、无负Eu异常粗面岩—正长岩的成因、火成岩组合的K60值推算造山带地壳厚度的可信度,和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对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基性岩的适用性。本文认为:①中国东部中生代“C型埃达克岩”有多种成岩过程,并非仅仅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②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不能形成无负Eu异常的粗面岩—正长岩,同时“C型埃达克岩”与玄武质岩石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产物在钾含量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别。③火成岩组合的K60值不能用于估算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带地壳厚度。④一些常用的玄武岩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判别图解并不适用于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基性岩。  相似文献   

10.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斑岩型油气藏的确定及其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 ,油藏地质学家对产在火成岩中的油气藏已渐趋重视。但是 ,目前所报道的研究实例主要是产在玄武岩和辉绿岩中的油气藏[1,2 ] ,而产在粗面质斑岩体中的油气藏则未见报道。此外 ,以往所讨论的火成岩储集空间主要是气孔、溶孔、冷缩节理、淬碎角砾岩和构造裂缝等[3~ 5 ] ,而对侵入岩浆结晶过程中由隐爆作用造成的角砾岩和网状裂隙系统的重要储油意义则尚未充分认识。辽河盆地欧利坨子油田日产原油 2 0 0多吨 ,并有相当数量天然气。油气储集岩主要为中偏碱性的火成岩。自从该油田发现以来 ,研究人员均认为 ,这种火成岩是喷出相的粗面熔岩…  相似文献   

11.
张玉成  杨光华  姜燕  姚捷  史永胜 《岩土力学》2010,31(Z1):349-356
结合爆破数值模拟中爆破荷载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荷载施加方法的特点及爆破震动场模拟的要求,基于圣维南荷载等效原理,提出了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即将作用在炮孔壁上的爆破荷载等效后,施加在同排炮孔中心线或者面上来模拟爆破荷载的作用。结果表明,等效施加方法在近区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中远区吻合得较好。利用该等效荷载施加方法,采用三维实体模型计算分析了某沉管隧道基槽爆破施工对既有堤岸稳定性影响,计算了周围不同位置、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振动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减小爆破振动对既有结构物影响的减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人们对岩(矿)石磁参数测定工作不够重视,多数磁测工作是按照相应的工作规范只是测一测岩(矿)石磁参数.甚至有不少磁测工作不对工区内的岩(矿)石标本做磁参数测定工作,或只做少量的测定工作.而这些为数不多的磁参数测定工作也只是作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的平均数(众数)统计,没有对标本磁参数离散程度进行深入的统计研究.尽管利用变异系数表征磁参数的相对离散程度是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的.但是,目前就是在极少数关注磁参数离散程度的研究者中,也多引用标准离差,而不是变异系数.笔者对岩(矿)石标本磁参数的变异系数作了浅显的研究,并认为研究岩石磁性强度的自身不均匀性和相互之间的不均匀性对比,变异系数应当是一个不错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铜精矿成分分析是判定其品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主元素铜的分析.目前,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主要分析方法有碘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解重量法等.为确保检测标准量值统一、准确、可靠,本文组织开展了铜精矿中铜镁铅锌的测定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通...  相似文献   

14.
CO2矿物捕获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碳存储的研究表明, CO2最稳定的存储方式是 CO2的矿物捕获, 即将 CO2注入到地下,使其以方解石、菱铁矿、白云石及片钠铝石等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存在.适合 CO2矿物捕获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岩、砂岩和火山碎屑岩.分析了3种岩石类型的金属元素含量、金属元素的释放能力、与 CO2反应生成的矿物类型及对 CO2的捕获量,并比较了3种岩石类型对 CO2矿物捕获能力的差异.其中玄武岩等火山岩的金属离子含量高,但其孔隙空间有限,制约了成岩反应,且 CO2注入后具有逸散的风险;砂岩分布广泛,有足够的孔隙利于流体注入,但是金属离子含量相对较低,对 CO2的矿物捕获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火山碎屑岩则结合了前2种岩石类型在矿物捕获方面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 CO2矿物捕获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15.
多年冻土融沉性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冻土工程中,冻土的融沉性评价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之一,融沉性分类是冻土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根据345个冻土原状样品融沉压缩试验数据,提出了细砾、砂土、粉土、黏性土、泥炭化黏性土和泥炭质土等6类土的融沉系数一含水量或融沉系数一超塑含水量线性回归方程式,得到与各融沉性分级相应的界限含水量或界限超塑含水量.最后...  相似文献   

16.
In an assembly of clay particles placed in a fluid, each particle is typically subjected to: (1) double-layer repulsive forces; (2) van der Waals attractive forces; and (3) contact mechanical forces. The study presented here concerns an approxim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lay suspensions, with considerations to the first two - the physico-chemical forces. Using recent theories to calculate the physico-chemical forces between two clay particles in an approximate model of an assembly, the equilibrium void ratio of a clay suspension is computed. The mechanical forces are ignored in the analysis. The results serv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physico-chemical theories employed and help interpret experimental data more fundamentally in terms of the system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7.
含瓦斯煤孔隙率和有效应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云奇  许江  彭守建  袁梅 《岩土力学》2010,31(11):3417-3422
以孔隙率基本定义和力学平衡原理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由煤层瓦斯的吸附膨胀和解吸收缩、温度效应的热胀冷缩和煤体骨架受孔隙瓦斯压力的压缩共同引起的本体变形,建立了在压缩条件下(扩容前)的含瓦斯煤孔隙率动态演化模型和以吸附热力学参数及瓦斯压力表达的有效应力方程,并分别根据现场实测孔隙率数据和含瓦斯煤三轴应力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资料和试验结论一致性较好,理论模型拟合精度较好,误差不大,所得结论对煤层气开采和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虑核电厂地基-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应用显式动力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极软岩、较软岩、坚硬岩上核电厂建筑结构基础的地震响应特征,比较了岩石坚硬程度对基础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岩石坚硬程度的提高,核电厂建筑物结构基础的地震响应有增加的趋势;在周期轴上,基础处的加速度反应谱曲线会随着岩石坚硬程度的提高逐渐向短周期(高频段)方向移动。在高频段,建造于较坚硬岩石上基础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谱值偏大;在中等频段,建造于较软岩石上基础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谱值偏大;在低频段,岩石坚硬程度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志镇  高峰  徐小丽 《岩土力学》2011,32(8):2346-2352
通过实时高温(常温~850 ℃)加载和高温(常温~1 200 ℃)后冷却再加载两种情况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高温下花岗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纵波波速、剪切滑移应变等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热-力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实时高温加载作用下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连续劣化;(2)高温作用冷却后再加载,花岗岩在常温~600 ℃区间峰值强度变化不大,800 ℃左右岩样强度突然降低;(3)纵波波速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4)剪切滑移应变在800 ℃之前相对较小,且变化不大,之后便迅速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塑性;(5)提出了热-力耦合因子的概念,并借助其提出了一维非线性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较吻合。  相似文献   

20.
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指示克立格估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刚  万力  胡伏生  高茂生  张琦伟 《地学前缘》2005,12(Z1):146-151
详细介绍了指示克立格估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以指示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华北某地区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含水层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水平方向上,X轴方向的相关性较Y轴方向的好,Z轴的相关性最差。用指示克立格法对未采样点处进行估值,估值结果显示含水层渗透性由山前向滨海逐渐变低,在垂直方向上,渗透性变化不明显,浅部比深部略好;同时给出了估计精度,并认为对估计精度不高的区域可通过增加适当的工程加以控制。最后用交叉验证法对估值结果进行了检验,证明建立的指示变异函数模型合理且估值效果较好。这一实际应用表明指示克立格法可以很好地描述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