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国家天气局洪水预报分级检验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学文  张瑞芳 《水文》2003,23(4):30-35
介绍了美国国家天气局洪水预报分级检验系统的主要内容,该系统将洪水视为一个事件或一组事件,根据历史水文资料的分析,将预报站点发生的洪水分为6个等级,即无洪水、小洪水、中等洪水、大洪水、接近历史最高记录洪水、超记录洪水。一次洪水在退水之前或许跨越数个等级。如果某次洪水事件没有预报正确,可以计算出其误差,这是一个事件误差,而不是水位或洪峰误差。对所获取的资料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后,以图表表示,对洪水预报效果做出评价和检验。  相似文献   

2.
延河流域雨洪特性及洪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安塞、延安、延长等陕北南部地区的重要城镇,是引发该地区城镇洪水的主要河流,因此,延河洪水预报对这些城镇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延河流域雨洪特性的基础上,以提高大洪水的预报精度为主、适当兼顾中小洪水的原则,采用具有成因概念的系统模型和相关图法,建立了以延安市为重点、包括安塞及延长县城的延河区段洪水预报方案,可供作业预报试用。  相似文献   

3.
特大洪水日地水文学长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涌泉 《地学前缘》2001,8(1):123-133
对于大江大河重现期为 5 0 10 0a的因暴雨产生的特大洪水 ,要提前 0 5a作出确定性预测和最大洪峰流量预报 ,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 ,由于缺乏相应的预测理论和方法 ,实际上不可能。笔者积40a的研究 ,在所创建的日地水文学理论和大洪水长期预测方法多次应用成功的基础上 ,对于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先提前 10a作出初步预测 ,临期又提前 0 5a作出定性和定量预报。其依据是太阳活动、西太平洋海温下降、印度洋海温异常上升、东南非经南亚至中国西南气流异常降雨降雪、长江下游南侧特别是闽浙赣相邻地区前冬暴雨洪水 ,以及长江中游 133a来枯水季 1月破纪录罕见特高水位等一系列日地水文物理的新发现和先兆分析。经过和 1870年、195 4年、1931年等多次特大洪水的比较研究 ,从初步预测逐步深入 ,结果求得确定性预测。最后再根据上一次 2 2a周期性大洪水 ,按照日地水文相似模型 ,以太阳活动相对增量为参变量 ,建立最大洪峰流量预报公式 ,从而计算求得为80 0 0 0m3 /s。经 1998年 1月下旬提出预报 ,1998年 7月、8月已获得完全证实。在中国和全球大河中 ,80 0 0 0m3 /s特大洪水的成功长期预测 ,这是第一次。在洪水物理和定量预报上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黄河上游末次冰盛期古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水的发生规律是洪灾预报的前提,已有的人类洪水记录时间尺度,不足以认识和把握洪水的出现规律。因此,利用地质记录延长洪水序列,探讨地球特征气候期的洪水特点,就显得非常重要的必要。黄河上游兰州-银川段的洪水地质记录表明,在末次冰盛期的20-18ka,该区共发生了106次大洪水漫滩事件,其中有18次为多次洪峰叠加的复合型大洪水,洪水的发生频率达53次/ka。发生于末次冰盛期的大洪水可能属冰凌洪水,与末次冰盛期强烈的气候波动和不稳定有关。这些大洪水的频发与中国西部的末次冰盛期出现的高湖面相对应,既不符合一般的季风气候理论,也不同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末次冰盛期以冷干为主的气候特点,表明中国西部气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张福义 《水文》1997,(6):13-19
综述了淮河流域概况,淮河干流洪水预报系统物采用的预报方法。1991年淮河干流洪水预报采用了降雨径流预报与上,下游站相应流量预防方法相配合,并注重实时水情分析;在行洪区多,行洪后水面宽广而比降又极小的河段的汇流计算,采用了以实测洪水资料绘制的经验蓄曲线为充分发挥的湖泊洪水演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库洪水预报子系统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玉英  王本德 《水文》2001,21(2):1-4
将改进的一次二阶短AFOSM法应用于水库洪水预报子系统的风险分析中,在AFOSM法框架下,对水库洪水预报子系统的风险做了定义和描述,并以柴河水库为例,对风险率进行了定量计算,表明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温跃龙  张国祥 《水文》1995,(3):31-34
清江隔河岩工程施工洪水预报的方法和经验温跃龙,张国祥(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技协)(湖北省清江水电开发总公司)清江隔河岩工程位于湖北省长阳县城关上游9km的“U”型狭谷中,由于河道狭窄和工程采用导流洞导流以及加碾压混凝土围堰拦蓄洪水的方案,故每当汛期大洪水...  相似文献   

8.
田龙 《水文》1997,(5):49-51
减免洪水灾害有工程防洪措施和非工程防洪措施。水文监测预报是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南“75.8”洪水的反思,论述了导工作的4个重要环节:(1)及时掌握水情信息;(2)准确提供洪水预报;(3)有可靠的通信设施;(4)正确高度洪水。  相似文献   

9.
1998年洪水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大水后,全国水文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暴雨洪水调查分析和研究评价工作。通过对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暴雨、河道洪水、渍口(垸)、水库拦蓄和排涝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考证,补救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资料,完整地掌握了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确定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具有全局意义的水文数据和成果;研究提出了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流域干支流主要站的洪水频率分析成果;分析、评价了水利工程和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深化了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和规律的认识;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评价了1998年大洪水,阐述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介绍了1998年洪水调查分析及研究评价的主要成果,提出了今后在暴雨洪水调查和评价方面应该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特大暴雨洪水的成功预报和科学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菊英 《地学前缘》2001,8(1):113-121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七大江河流域旱涝频繁 ,旱涝灾害和由旱涝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率高达 5 0 % (5 /10 )。 195 1— 2 0 0 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 9个大水年 ,几率为 18% (9/5 0 ) ,90年代洪涝的频繁程度属 2 0世纪之最 ,1998年特大暴雨洪水的时空集中强度也属 2 0世纪之最。长江的大暴雨洪水在近 10a来很频繁 ,但从气候分布几率来看 ,它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对小概率事件的长期预报具有很大的难度 ,而且暴雨洪水的长期影响因子也错综复杂 ,这就给预报带来了艰巨性。通过对降水的各种影响因子的分析研究和多因子集成预报模型的研制 ,对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水从时间、地区和量级三要素的长、中期预报都取得了成功 ,对其他 5个洪涝年也从趋势和分级两方面做出了成功的长期预报。文中重点剖析了预报取得成功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渭河中游洪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宏伟 《地下水》2006,28(4):13-14,62
近几年来渭河中游多次发生较大洪水,给渭河防汛带来了巨大影响.其洪水来源有渭河上游、中游的北岸和秦岭北麓,受多种因素影响,每种影响因素产生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结果不同.本文认真分析了雨水情特点,找出了渭河中游洪水主要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时洪水预报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小柳 《水文》1996,(4):9-16
实时洪水预报方法综述杨小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引言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见诸文献的实时洪水预报方法多不胜数。本文依据现有方法的特点,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分别在实时洪水预报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起到过重要作用,都具有自身的理论和技术特点;在...  相似文献   

13.
辽河流域"2005·08"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殿武  王才  付洪涛  梁凤国 《水文》2006,26(1):76-79
2005年辽宁省先后遭受了9号台风“麦莎”和“2005·08”暴雨洪水袭击,辽、浑、太河发生了1995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本文对这次暴雨洪水特性、洪水等级及洪水预报进行了分析,对于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吴玉明 《水文》2003,23(4):39-40,29
沱江上游洪水属典型天然河道洪水特性,采用历史洪水系列,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和太阳黑子活动对沱江上游洪水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周期变化规律及数理统计分析预报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种相关因子对沱江上游三皇庙水文站历年最大流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沱江上游长期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5.
龙江流域"94·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韦明飞  桂雨催 《水文》2004,24(3):62-64
1994年6月11~16日,龙江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该流域发生全流域性的历史性大洪水,流域出口控制站三岔水文站出现了建站40年以来第一大洪水,造成了重大洪涝灾害损失,与历史上出现的大洪水相比,本次暴雨洪水损失甚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及其在淮河流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金平  潘永新 《水文》1998,(2):16-2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用户界面在联机洪水作业预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实现专家交互式洪水预报提供了可能。本文简要描述了在美国天气局河流预报系统和交互式预报程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介绍了淮河流域洪水的专家交互预报模式,指出了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世明  王晓凤 《水文》2013,33(5):92-96
朱沱水文站是长江上游干流重要控制站之一,2012年7月朱沱水文站发生自1954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形成了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入库洪水。由于朱沱水文站洪水预报及时、准确,使得朱沱、江津等重庆沿江城镇安全转移数万人无一人伤亡,财产损失也减小到最小。朱沱水文站的洪水预报对重庆市的防汛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是由作为输入的降水观测和预报的误差所决定的。误差大小受雨量计站网密度(大多与天气雷达联合运用),降水强度和所采用的降水预报方法的影响。在不更颠南部,采用一种经验方法来量化降水观测及预报的不确定性性,数据由两个密集的雨量计站网和天气雷达共同提供。降水不确定性对洪水预报的影响,通过在伦敦附近的泰晤士流域一个综合实验研究进行了检验。此项研究就模型和流域对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相地影响也很  相似文献   

19.
因韩江流域缺乏实测特大暴雨洪水资料,在充分分析韩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基础上,结合流域及邻近地区水文、气象条件,移置西枝江流域"79.9"暴雨计算了韩江流域可能最大暴雨(PMP),并利用洪水预报系统推求出韩江流域可能最大洪水(PMF),对PMP与PMF成果作了合理性检查与评价,为韩江流域防御特大洪水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大辽河的流域概况、防洪标准、水文站网等水文特性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对浑河、太子河、海城河合成流量做了模拟预报,并对大辽河的潮汐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大辽河盘锦段洪水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