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丕国 《探矿工程》2005,32(6):24-26
采用非开挖定向钻进的方法穿越深圳麒麟立交桥铺设石油管道,管道为φ3239 mm无缝钢管,长度512 m。该穿越地段为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在这种地层中进行非开挖定向穿越施工难度比较大。介绍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详细介绍了钻进、扩孔、泥浆、布管、拉管等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平定向钻进管道敷设地层响应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技术进行近地表管道敷设时,由于上覆地层厚度(C)、钻孔直径(D)和钻井液压力(p)三者无法准确设计,往往会导致地表的变形,进而形成裂缝通道致使地表发生钻井液的溢流.分析了非黏聚力地层的溢流通道形式,同时推导了极限钻井液压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室内外实验及应用情况,得出了实测钻井液压力和计算钻井液压力同C/D值的变化规律,即C/D越大,极限钻井液的压力值也就越高.在同一地层中,一般钻井液压力的峰值出现在水平孔段的中间位置.根据C/D值,在保证钻井液不发生溢流的情况下,得出了不同水平孔径范围所对应的上覆地层最小厚度.  相似文献   

3.
非开挖HD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电力、通信、油气等领域的新管道敷设和既有管线修复中。当在浅部地层以及上覆地层应力较小的区域进行HDD施工时,易出现“溢浆”现象。本文结合国内外“溢浆”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对德国某公司的孔内新型射流泵系统在非开挖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该系统利用在近钻头位置安装的高压射流泵系统收集前端钻头扩孔后形成的钻屑,从而减少钻孔环状空间的钻屑含量。系统主要由钻屑收集装置、射流泵体和连接装置3部分组成,可实现98%左右孔内钻屑的清理。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清孔、软土扩(清)孔、组合以及管道回拉等4种模式进行工程作业。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系统后单日最长掘进长度达到122 m。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由于小直径复杂地层钻进中易出现钻屑团积,从而对筛格产生堵塞。在管道回拉模式中,如何改变钻屑返排的回路等问题仍是该系统在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非开挖技术的成熟及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力、通讯、市政、水利、原油及天然气管道铺设均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不同地形下如何运用不同的非开挖技术成为施工单位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对岩石地层中非开挖技术进行初步探讨,结合典型的施工实例,介绍岩石地层中非开挖技术的施工经验,希望得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非开挖技术施工达到最小破坏和最大保护环境的特点,根据目前郑州地区电力管网敷设施工大规模采用非开挖技术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为该项技术在自来水、污水、热力、燃气等管道施工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管道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直径50mm通讯光缆到直径3000mm混凝土管道,采用非开挖安装各种管道都变得很普遍。同时,鉴于非开挖技术综合效益优越性、环境友好型施工特点,也逐渐被工程建设方、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泥水平衡顶管技术是非开挖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在城市市政设施建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技术进行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已经在国内大量城市取得应用,但是,采用泥水平衡顶管在岩层中铺设直径迭2000mm埋深在5m电力管道,在国内为数不多,在福建厦门地区也是尚属首次。通过在工程施工中对设备、施工工艺的摸索和改进,最后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成功铺设建设方所要求的电力管道。本工程将为在福建地区采用顶管技术铺设大口径长距离、曲线管道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管道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直径50mm通讯光缆-直径3000mm混凝土管道,采用非开挖安装各种管道都变得很普遍。同时,鉴于非开挖技术综合效益优越性、环境友好型施工特点,也逐渐被工程建设方、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泥水平衡顶管技术是非开挖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在城市市政设施建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技术进行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已经在国内大量城市取得应用,但是,采用泥水平衡顶管在岩层中铺设直径达2000mm埋深在5m电力管道,在国内为数不多,在福建厦门地区也是尚属首次。通过在工程施工中对设备、施工工艺的摸索和改进,最后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成功铺设建设方所要求的电力管道。本工程将为在福建地区采用预管技术铺设大口径长距离、曲线管道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北美非开挖技术协会(NASTT)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一年一度年会,同时庆祝协会成立20周年,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几百位学者对非开挖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探讨。本文主要从136篇会议论文中遴选了有关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北美地区的应用近况进行了描述,包括水平定向钻进中的窜浆问题、入海口的钻进技术、敷设管道的推进技术、钻杆失效的管理、地表变形检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技术介绍,能够对国内广大非开挖业内人士的设计、施工、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将高密度电法运用于非开挖技术铺设城市地下管道,可充分发挥其施工周期短、效率高、数据采集密度大和成像直观等特点,快速查明管道铺设段内地层岩性和地下障碍物的分布等情况,为顺利铺设地下管道提供技术参数,在河南信阳、安徽宿州等工程的管道铺设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沈阳外环高速公路监控电缆非开挖铺设工程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设备的研制和施工过程,探讨了气动潜孔冲击器在砂卵石地层施工的优势,介绍在砂卵石地层中用非开挖铺设小于200mm直径管道的新型施工工具和配备机具。  相似文献   

11.
非开挖HDD技术具有对环境干扰小、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电力、通信、油气等领域的新管道敷设和既有管线修复中。本文结合英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导流治理工程,分别从技术原理、工程背景、工艺过程、应用效果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工程实践表明,HDD技术可应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平排放孔的施工中,并应根据现场地层条件和工艺参数对施工过程加以优化。由于填埋堆体含有大量金属废弃物,采用有线导向系统替换了无线电磁导向,可极大提高导向钻孔轨迹的定位精度。采用正向扩孔和管道敷设技术有助于降低阻力,提高敷设效果。对比运行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渗滤液竖井抽排模式,水平钻孔排放效率更高,成本投入也相对较低,但在设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堆体非均质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2.
简述在安徽某地联通通信管道铺设工程中,导向钻机在复杂的回填土和具有膨胀性的粘土地层中非开挖施工时采取的方法和技术。例举了该方法的工程施工的成功实例,认为该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充分,方法技术应用得当、合理,为非开挖铺设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研制的“非开挖管道检查与修复评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其中包括管道运行状况评价模型和非开挖管道修复工艺选择模型。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和其他的市政设施一样需要例常的维护、维修和更换,然而由于技术原因和管理观念的滞后,导致市政管网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不可见、不可预测、无法管理”的状态。非开挖技术的出现让工程师和市政管理人员能够统筹地了解和管理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并有效的保障地下管网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管道运行状况的主要因素和常见的管道缺陷,并简单说明缺陷的分级标准,最后分析了和讨论了影响管道修复工艺选择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集电测深和电剖面装置于一体,一次布极可获丰富的地质信息,采用非开挖技术铺设城市地下管道,利用该方法可以查明管道铺设段内地层岩性和地下障碍物的分布情况,为顺利铺设地下管道提供了保证,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用非开挖软衬法管道修复技术进行管道修复的优点,特别是对城市街道风景毫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城市排水管道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外研发的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和设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开挖地面的问题,由此引入了“CS接管管道修复新技术”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从其接管方法、接管步骤等方面阐述了此项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最后将该项技术与现有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非开挖施工技术是城市地下管线施工的重要方法,在埋置深度大,地质复杂,临近建筑物等不利于明挖的地段,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非开挖施工方法。本文介绍了广州市芳村大道南段路段深埋污水管的施工经验。污水管穿越山岗,河流,市区繁华街道,在不影响交通,地面建筑物已敷设地下管线的条件下,采用非开挖管线施工技术施工,不须进行房屋和管线拆迁,不影响道路交通和商业经营,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分析了美国大多数城市的污水、自来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情况,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非开挖市场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在用的非开挖技术的调查结果,从应用技术水平与市场方面阐述了北京市道路地下空洞探测技术、非开挖铺管技术及管道更换技术现状,对北京市的非开挖产业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几年北京市关注的非开挖研究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山区岩石地层成功地铺设PVC管道,满足了自来水管线行业要求,拓宽了非开挖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