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之一)周秋麟杨圣云(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灾害性的。1997年9月30日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科学家在华盛顿召开的“气候变化高层会议”上发表声明,包括9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海洋灾害防治体系,提高我国海洋治理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文章以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为背景,在明确致灾因子、承灾体、灾害以及灾害风险和管理等基本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海洋灾害及其风险的特征以及海洋灾害防治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科学问题,并提出我国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风险复杂多变且有所提升;提出以群-环-域为主体的体系架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海洋的响应和反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灾害与风险的特征和规律以及综合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海洋灾害防治等问题;在我国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和信息支撑、促进区域和全球联动联防以及提高全社会对海洋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极地海洋生物过程中碳和其它生源物质的转换、其流程和通量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海冰对海洋生态系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了极地海洋生物产物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生源气体与极地气候的直接联系,从而阐明了极地海洋生物学过程在地极海洋生态与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赤道上层海洋的垂直运动及其对生物资源、大气的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于1985.5.6-5.10在巴黎UNESCO召开,会议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主办,并由政府间委员会(IOC),关于气候变化和海洋的SCOR/IOC委员会(CCCO)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科学部(UNESCO)协助.这次会议有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4个国家的60多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5.
赵鹏  姜书  石建斌 《海洋科学》2021,45(2):137-143
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蓝碳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价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于2019年9月25日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SROCC)将蓝碳作为海洋自然过程减缓的重要内容,指出易于管理的海洋系统所有生物驱动的碳通量及存量可以被认为是蓝碳,并将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大型海藻列为第四...  相似文献   

6.
科技部的"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及气候变化关键过程和要素监测"中资助了"海洋气候数据集生成与分析"课题,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对全球海洋环境数据的需求,该课题拟基于国内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现场观测资料,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海面能量平衡、海洋动力环境参数与过程、海洋水色和海冰等数据产品生成技术,构建全球海洋气候数据集产品生成系统,生成我国首套长时间序列、高精度、高时空一致性的全球海洋气候数据集,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与应对提供海洋数据支撑和服务,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关键过程和要素方面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8,(6):6-6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冰层融化对北极熊和其他北极海洋哺乳动物来说,意味着灾难。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温度、CO2浓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海洋水文结构和海流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从病原生物传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海洋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江茹 《海洋信息》2002,(4):31-31
最近,由欧盟(则资助的研究项目(Parforce)研究人员发现了海洋藻类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项目研究人员发现,从海洋藻类及浮游生物释放的碘蒸汽,在海面上浓缩,形成对抗地球变暖的悬浮微粒。此悬浮微粒对地球气候变化及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仉天宇 《海洋预报》2010,27(4):67-73
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海洋气候观测、开展海岸带风险评估和防护、进行极端海洋灾害的预警报、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开展专项科技行动7个方面,对我国海洋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对策、管理和行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海洋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工作成果,对未来采取的各项适应行动提供方法、内容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简称亚太地区)海洋区域的影响、适应和风险管理等.结果表明,亚太地区的气候与海洋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冰川和积雪等退缩,区域内的季风、降水和海洋环流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显著;气候变化对海洋区域的影响与风险主要表现为:海洋生境损失的增加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洋物种地理分布的迁移和季节活动规律的改变,中国近海赤潮和绿潮等生态灾害的频现,以及海平面的持续上升、风暴潮趋强和沿岸洪涝的频发及其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安全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并且,由于海洋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特别是海岸带低洼地等脆弱性较高的地区和社区,因此,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总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协同适应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热状况与我国旱涝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本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气象学家就着手研究海洋对气候的影响[1]。自70年代起,我国学者相继研究了中纬度海洋的海表水温(SST)对大气环流和我国降水的影响。并开始较系统地分析热带海洋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我国降水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增多,我国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较迅速,特别是海洋对我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仅就太平洋热状况与我国旱涝关系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  相似文献   

13.
赵玉颖  孙军  魏玉秋 《海洋科学》2020,44(10):121-132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上层海洋变暖与酸化对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理解此背景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响应,对我们理解和抑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升高情景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微生物循环等过程,通过不同功能群对海洋生源要素循环模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区域及全球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全球浮游植物对海洋酸化生理生态的响应使得我们对生物地球化学系统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以及水产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影响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重新审视渔业与水域生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渔业管理中考虑生态问题,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发展渔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从气候变化的表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入手,分析气候变化对渔业以及水产养殖的影响,在气候变化与渔业的互动关系中寻找渔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类认识开发海洋的能力越来越高,陆地资源短缺的现状令人们更寄希望于海洋,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构成的巨大影响,均是促成“海洋世纪”到来的诸多因素,可以断定:  相似文献   

16.
中北太平洋过渡区是高低纬海洋西边界强化动力系统的接续区和交汇区,是大尺度和中小尺度海洋过程的突出集中区,是研究海洋和海气系统多尺度过程与海洋气候和环境生态效应的关键区。文章从海洋学和气候学角度简述中北太平洋过渡区相关海域有关科学研究成果,并就相关科学问题研究现状和不足提出启发性研究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中北太平洋过渡区对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与气候变化的临界条件、临界状态、跨界触发、通道机制等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通过国际合作主导引领相关地区海洋自主或联合调查,系统构建气候变化观测体系,发展多尺度过程互馈机制和可预测性研究,创建仿生仿真多功能耦合模型,突破致害致灾风险预评估与区划技术关键,为深化海洋与气候变化认识,防灾减灾研究,海洋区域治理和海洋环境与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球化学若干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地球化学是20世纪中期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是在海洋科学飞速发展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海洋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海洋元素的循环与示踪技术的研究、短周期气候变化与突变事件的发现以及海底矿产资源的大面积勘测等方面论述了海洋地球化学若干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赵才 《海洋信息》2000,(1):31-31
第27届国际海岸工程大会/国家环境健康协会2000年教育年会和展览/气候变化通讯国际会议/大地、气候和海洋观测系统发起者和国际全球海洋系统会议/海洋风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海洋局主办,1986年8月26日至29日“气候变化和海洋联合委员会”(CCCO)官员会议在京举行。 “气候变化和海洋委员会”是国际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DC)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共同发起组织的专业性联合委员会,负责制定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海洋科学部分及其实施方案,在国际海洋、气象学界具有较广泛的影响。 会议代表有的来自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代表,也有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如墨西哥的代表,他们都是海洋学界的专家。我国除两名正式代表出席会议以外,还有国家海洋局及国家气象局的七名专业人员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是:继续深化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通过海洋环境保护宏观调控,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全面监测和整治近岸海洋生态环境,有效遏制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出发,确保海洋应急管理职责履行到位,依靠科技自主创新,深化业务化服务能力,大力提高海洋公益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