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燕 《地理教学》2012,(23):15-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已日益为广大地理教师所接受。但是,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谁要享有发展,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贯穿于地理课堂活动的灵魂,应当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思维。如若地理课堂仅仅将活动当作时髦的招牌,为活动而活动——追求形式、追求热闹的场面,却无法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而又深刻的思维活动,那么,“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时代,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愈加重要。本文阐释了地理高阶思维的内涵与研究现状,发现当前地理高阶思维相关研究忽视了知识层面。据此,本文引入“强有力知识”理论,结合知识分类与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分析“强有力知识”取向下的地理高阶思维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从要素、时空和区域综合的角度去认识、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学为中心,为思维而教”的课堂教学主张下,以高二“认知区域——走近青藏高原”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地理综合思维培育,从根植意识、目标设置、过程设计和语言创设四个环节入手构建思维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本文将乡土地理融于课堂教学,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和分析乡土地理环境,培养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教师看来,“3+X”综合科目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简单,但实际上学生却存在着新的困难,问题在于传统的地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听从老师讲解及“录音机”的状态,也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思维方式,更习惯于记忆书中知识且不联系实践,当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了,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强化地理图表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孙继虎  沈涛 《地理教学》2012,(14):58-59
地理的趣味点之一是地理思维,如何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让地理课堂成为一个“思维场”.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课堂中常常会出现短思维的现象,即学生新授课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不是完整地思考、或者被动接受没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地理空间思维是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素养。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在“地球公转运动”的学习中,由于空间尺度大、动态性强,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适合学生操作实践的具身空间,认识地球公转现象,再通过空间转化,搭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构建地理空间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8.
牛超 《地理教学》2021,(1):8-13
地理时间思维是主观思维对客观地理事象时间存在及其特征的反映。依照地理事象历时变化与共时关联的存在形式,地理时间思维分为历时思维与共时思维。地理时间思维具有动态性、关联性、尺度性、预见性与时效性的特征。本文基于地理时间思维的基本内涵与特征表现,解析了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全国卷中蕴含的时间思维及其特征的体现,意在通过地理时间思维的视野,对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形成不同层面的认识,促进与深化对地理“综合思维”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梅立 《地理教学》2001,(3):41-4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地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在增加,地理教学的节奏在加快。尽管如此,我觉得地理课堂教学中还是有一些地方快不得。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从优化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需要注意以下“四慢”。  相似文献   

10.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1,(11):24-27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是服务于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地理教材的有效、有机补充和完善,这些“活动”内容的设计,对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学习地理的情趣、培养地理基本技能和技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具有“源头活水”的探究作用,是对地理教学应用的—个有效途径,是地理教学“学用结合”的一个积极亮点。  相似文献   

11.
黄春媚 《地理教学》2022,(12):34-37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能有效触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为其持续高效学习地理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基于思维可视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引领思维发展,运用视频、地图、思维导图、流程图、景观图和地理模型等思维可视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带领学生由知识层上升到思维层,深入分析地理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培养学生高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了解高一新生地理空间思维的现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地理空间思维培育的针对性.本文在界定地理空间思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空间思维测评试题,开发研制地理空间思维测试工具.应用统计手段,对测试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有待提升;2.学生的空间类比和空间关联思维能力普遍薄弱;3.学生的空间转换和空间建构思维表现差异大;4.不同性别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差异显著.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课程教学组织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对后续教学提出了五点建议:梳理地理教材,渗透地理空间思维培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地图、教具学具、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地理实践,在真实环境中培育空间思维;针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差异进行教学;关注不同性别学生空间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地理思维     
谷晓红 《地理教学》2011,(24):4-5,15
地理思维是中学地理界的一个常用词汇,《普通高中地理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在地理学界也专有论及。虽然有人可能对此概念是否存在存有疑义,认为思维有其共同的特征,没有隶属于某一学科领域的“某某思维”,但是,在中学地理界和地理学界,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归类 就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而言,“活动”栏目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册必修教材共有“活动”193处,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将活动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科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而地理思维像"体操"。如果我们的地理教学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和舒适的思维运动场,必将有利于学生去探索更多的自然奥秘、科学地认识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珍爱地球的意识。笔者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现将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几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例举如下,旨在与同行分享,以求得指正!  相似文献   

16.
李军杰 《地理教学》2012,(24):37-39
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高中地理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观察目前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对高一内容的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虚化;课堂教学方法传统,气氛沉闷;缺乏地理思维养成和地理能力训练的要求。笔者以一堂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目标达成反馈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尝试探讨了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课堂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思维品质的特点,结合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提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目的性、深刻性、独立性、广阔性、创造性和敏捷性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具有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等鲜明特色,对营造地理课堂的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活动1“尝试划分区域”:阅读图5.2(见课本第3页),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图上区分下列区域,并说明你的理由。①山区和平原;②林区和农耕区。在进行该项活动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合作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李钢 《福建地理》2000,15(1):54-56
本文从地理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性,着重从思维的流畅性与广阔性、求异性与批判性、灵活性怀独创性等几个侧面,结合地理教学的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并对实施创造性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