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球》2016,(6)
正这组令人叹为观止的图片近日拍摄于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地区,乍看之下,仿佛是另一个星球的景观。今年45岁的摄影师大卫·克拉普(David Clapp)来自英国德文郡,他的足迹遍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和新墨西哥州。  相似文献   

2.
几乎75%的犹他州人居住在沃萨奇断层附近。地球科学家们已经证明这个断层一再发生7级或更大的强烈地震,而且将来会继续发生下去。犹他州努力增加公众对地震危险的意识,使得居民和团体领导人在未来地震中将采取行动来保护生命和减少损失。1847年当第一批疲倦不堪的摩门教移居者到达犹他州盐湖城的土地上时,他们宣布这就是选中的地方。然而,他们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高峰 《地球》2010,(2):86-89
一、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 位于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是由1,9亿年前的沙丘演变而成的。在不到200平方千米的山间缝隙中,血红的砂岩如海浪翻腾,刚和柔的奇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4.
作为估算沉积盆地热特性及其温度的空间变化率的一种方法,提出了空间随机过程的概念和地质统计与随机反演的技术。来自犹他州东北部尤因塔(Uinta)盆地的资料被用来论证这种计算方法。由于大量且广泛分布的油井和天然气井的井底温度资料,为空间分析提供了最佳良机。井底温度误差不太大,不致于妨碍对它们的利用,而随机反演则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5.
为执行中苏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附件—震源物理与地震孕育过程合作研究项目,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地震学者索勃列夫(G.A.Sobolev),札尼阿洛夫(A.D Zaniaiov)、图列斯基(I.M.Turezki)、利科夫(V.I Likov)和叶普什泰因(A.M.Epshtein)等一行五人于1991年5月14日至5月17日来我省进行学术交流并到海城地震现场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6.
为执行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研究项目,美国地质调查局约翰斯顿博士(Dr.M.Johnston)和米勒先生(Mr.R.Mueller)携带五套记录式磁力仪和一套 HP-3808型激光测距仪来华工作,于1985年9月2日—28日与中国同行们先后在京津地区和滇西地区进行了地磁和形变的合作观测。现仅将京津地区的合作观测工作作一简述。中美地磁与形变的合作观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地震活动区与活动断层附近布设观测网,同时进行地磁观测与大地测距,研究震磁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7月 1~ 7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召开了一次历史地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共有来自 3 0多个国家的专家参加 ,正式代表 70多位。会议的主要召集人是 :阿科斯塔(V. Garcia Acosta,墨西哥 ) ,马森 (R. W. M.Musson,英国 )和斯图奇 (M.Stucchi,意大利 )。会议由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资助并主办。此次会议可以称为该专题的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要议题是与会代表各自介绍本国在历史地震领域的研究情况 ,加强了解 ,促进合作。从一些代表的报告中可以看出 ,由于历史、地域及政治等原因 ,各国的情况很不平衡 ,但都给予…  相似文献   

8.
应用“区域地震测井法”(“areal well shoot”),在中心位于犹他州比维尔县的犹他州地热9-1号井,研究了圈定断裂带位置和估算裂隙参数的可行性。在一个井中检波器和井周围呈径向、方位分布的炮点阵列之间,进行了高分辨率的走时测量。通过比较不同方位的走时,研究了井周围速度与方位的关系,发现了速度的各向异性,这种状态与基底岩石中存在断裂相一致,而断裂的方向与当地最后一幕断层活动的方向是亚平行的。以上解释由于井周围覆盖层厚度的变化而复杂化了,走时的延迟也表明存在着一个低角度的断裂带,它大约在1500ft(?)深处与这口井相交。  相似文献   

9.
从今天开始 ( 2月 7日 ) ,世界各地的数百万观众将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2月 7~ 2 4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办的 2 0 0 2年冬季奥运会。在这数百万人群中 ,由犹他州立大学的地震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将承担冬季奥运会期间的地震观测任务。他们利用投资 1 .2亿美元新建成的地震台网 ,监视着地震动向并快速地为这一国际比赛提供公共安全信息。盐湖城群山巍峨 ,沃萨奇岭是奥林匹克滑雪、滑雪板和雪橇比赛运动的理想场所。然而 ,在这冬天的风景下面 ,岩石正在缓慢运动 ,抬升山脉并可能引发地震。犹他州立大学的地震台台长阿拉巴斯兹 ( Walter Arab…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7月16日,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IRIS)在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之间合作协议的授权下,发布题为"全球地震台网外部审查"(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external review)的报告,对全球地震台网(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GSN)展开了一次完整的外部审查,针对维护GSN的质量、效率和科学回馈等,分8个主题提出了系列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科协和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1979年交流计划项目,美国地质调查局杰克·埃文登(J.Evenden)博士偕夫人于1979年10月22日至1980年2月22日来华,与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利用地震烈度和其它地球物理因素确定地壳和上地幔的特性工作。顾功叙所长主持此项合作,参加工作的有时振梁(付研)、许忠淮(助研)、陈培善(付研)、金严(助研)等。合作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我国使用的烈度标准作了说明,整理一些地震的烈度和土质及地下水的数据、地震等震线图、帮助提供我国  相似文献   

12.
应中国地震局和 IUGG中国委员会的邀请 ,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院的地震学家斯坦姆勒博士 ( Dr.Klaus Stammler)和克林格博士 ( Dr.Klaus Klinge)于 2 0 0 1年 1 1月 8~ 1 7日来华进行学术访问。德国专家本次来华访问的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地震局和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院合作进行的科研项目“中 -德地震科技合作流动台阵近场地震观测和北京地区防震减灾” ( Sino-GermanyCo-operative Project:Near-field SeismicObservation by Mobil Array and SeismicHazard Mitigation in Beijing Area) ,并为中国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挪威地震台阵(NORSAR)与俄罗斯西北地区的地震研究机构(阿尔汉格尔斯克和阿帕季特)合作的初步成果。我们发现,经所有这些机构台网合并后的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与挪威地震台阵给出的区域地震报告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数据中心发布的标准地震报告相比,欧洲北极地区的可定位地震事件数目显著增加了。特别是在斯瓦尔巴特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以北的加科尔(Gakkel)山脊上,这种增长尤为明显。我们还注意到,沿加科尔山脊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事件都位于该山脊略偏南的区域。我们将其解释为靠近加科尔山脊及其以北地区缺少记录台站,以及使用不能完全代表观测传播路径走时的一维速度模型的结果。我们的结论是,虽然目前对欧洲北极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知之甚少,但通过建立适当的合作地震观测基础设施,可以预期对这方面的认识将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美地震研究合作协议,美方约翰斯通(M.Johnston)博士、米勒(R.Mueller)先生和赫里奥特(J.Herriot)先生等三人于1980年9月29日至10月30日,先后在中美协议中的滇西和京津两个试验场,首次与中国同行合作开展了野外地磁观测与大地测距,获得了中美合作的第一批观测资料;还与中国科技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参观了北京地震与地磁传输台网,云南省地震局的图书馆,高压实验室、昆明与楚雄地震台,下关中  相似文献   

15.
为执行中法地震学和第四纪构造学合作研究计划,1986年9月1日—10月4日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中法活断层联合考察。法方参加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地质学教授塔波尼亚(P.Tapponnier)、构造地质学博士佩尔泽(G.Pelzer)和戈德梅(Y.Godiner)以及研究生梅耶(B.Meyer);中方参加考察的有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虢顺民、向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神户和美国加州北岭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美国和日本加强了在地震政策方面的合作.1996年4月,"减轻自然灾害活动"成为两个面临全球严峻挑战的国家之间正在进行的美日全球远景规划合作计划(the United States-Japan Common Agenda for Cooperation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法活断层合作研究计划和法阿协议,中国代表虢顺民、陈志泰等五人、法国代表塔波尼亚(P.Tapponnier)等两人及阿尔及利亚代表梅格奥威(M.Meghraoui)等两人共同组成的地震构造学家的野外考察队,于1986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阿斯南地震区进行了考察研究。三方对合作考察抱以友好诚意,使考察工作进展得既快又好。 1980年10月10日阿斯南地区发生7.5级地  相似文献   

18.
据共同社报道,为了发展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有联系的地下核试验探测鉴别技术,日本、美国和苏联等二十几个国家决定进行合作,从1984年10月15日开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前所未有的全世界规模的试验。这次试验是地震专家小组(负责人为瑞典的达尔曼博士)3月15日提交日内瓦裁军会议的报告中建议的。进行这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通讯网,定期交换地震观测数据,以探测和鉴别当量小  相似文献   

19.
设定地震影响场的GIS模拟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R. D. Borcherdt提出的考虑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和美国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详细的地质及场地分类资料,采用GIS技术对设定地震的影响场进行模拟,编制了模拟软件.本研究是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合作研究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20.
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民防)(ICEF)最近出版了报告“可操作性地震预报:发展现状和使用手册”,该报告的言下之意是目前没有可靠的、技术过硬的方法来实现大地震的短期预测.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不正确.通过采用剪切波分裂方法监测地震震源区周围岩体的应力累积,可以确定性地应力预报地震.这种流体-岩石形变的新认识意味着ICEF报告中的建议已经不恰当.本评论对这一新认识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促进意大利可操行性地震预报发展的方向,在于安装一个或多个可控震源的三井孔应力监测点,通过使用剪切波分裂来监测应力累积和应力预报意大利所有破坏性(M≥5)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