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研学"和"旅行"的教育活动,近些年发展迅速并拥有了广大的市场需求,但与此同时研学旅行基础能力建设的不足也逐渐显露。笔者在对研学旅行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研学旅行基础能力建设中的问题,包括研学标准体系不完善,难以管理和规范研学市场;研学人才队伍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研学基地类型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并且从标准建设、师资建设和基地遴选及建设方向对研学旅行基础能力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研学旅行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研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亦提出了中小学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议,以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质公园建设的目标之一是科普,因此以地质公园为依托建设中小学研学基地,会是未来研学旅行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研学旅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公园和研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在地质公园中建设研学基地的五大策略,以实现将地质公园打造为研学基地,从而更好地为中小学研学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游是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旅游活动,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蓬勃发展。本研究根据《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构建了包括讲解及教育、交通、食宿、医疗及救助等服务要素的研学旅游服务能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云模型评价方法对黄山、绍兴、安阳、绵阳和桂林五个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进行实证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1)讲解及教育是影响研学旅游服务能力最为关键的服务要素;(2)五地研学旅游服务能力评价结果为:黄山市和安阳市为高,绍兴市和桂林市为中,绵阳市为低,各地需根据各自发展现状及特点改善各项服务以综合提升研学旅游服务能力;(3)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可结合云模型方法对地方研学旅游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为研学旅游的服务能力评价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融合的一种教育方式,逐渐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推进以教学改革为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研学旅行,同济中学在研学旅行的内容设计、研学过程和综合评价上做了有效尝试——京蒙天文地理研学活动,践行着"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相似文献   

5.
陈浩然  杨静 《地理教学》2021,(6):51-53,20
面向中小学生为主的研学旅游以其“研”和“学”为最大特点,因此其重点应放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掌握之上。然而目前,研学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前期设计的阶段,研学旅游的实践主要使用导师讲解的形式,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研学旅游被异化为校园之外的“第二课堂”。本文基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两个案例,讨论如何借助不同的研学方法来推动研学旅游实践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而真正落实研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周泽甬 《地理教学》2021,(10):54-56
研学旅行火热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走上了研学课程组织开发的道路.然而,如何令研学课程真正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发挥出研学课程的实际意义,是一项巨大挑战.本文将从研学手册的设计与编订着手,结合实际开展过的研学案例,以示例的形式为广大研学课程建设者提供些许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于研学旅行的研究迅速增加。因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问题,无疑成为研学旅行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阵地。但如何开发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尤其是如何有机结合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研学要素成为困扰很多研学导师的难题。本文尝试使用“四层一体”分析方法,从自然地理要素、生计、制度、文化四个层面出发,探讨如何从地理学科视角挖掘和利用研学资源,发现各个地理研学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增强其逻辑性。  相似文献   

8.
周洁  李琳 《地理教学》2020,(10):49-52
各种题材的研学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然而研学资源,特别是学校场域的校本研学资源成为研学活动开展的瓶颈。本文以河流主题研学为例,提出研学资源开发的技术路线和策略,即“挖掘研学资源目的意义-准备性资源开发-研学方法的开发-研学活动站点与匹配内容的设计-研学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设计”,旨在抛砖引玉,推进属地研学活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学旅行发展的依据,除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纲要之外,还有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和学校旅游课程标准。2017年和2018年,旅游资源国家标准与高中《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实施,必须引起学校对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关注。旅游资源国家标准的修订,与研学旅行密切相关的,包括从旅游地到景观、从遗址遗迹到文化遗存、从旅游商品到产业产品等方面。旅游地理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修订,与研学旅行密切相关的,包括从旅游资源内涵扩展到旅游资源分类、从旅游资源成因扩展到旅游资源价值、从旅游规划设计修改为旅游供需关系分析、保留旅游地理初步要求等方面。基于国家标准修订的研学旅行发展对策,应当重视打造景观研学活动产品,细分拓展研学旅行生源市场,利用旅游商品作为研学创新对象,构建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只有关注旅游国家标准和学校课程方案及标准的修订与创新,才能达成国家倡导研学旅行的宗旨与初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研学旅游发展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研学旅游逐渐成为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议题。我国研学旅游发展可分为酝酿准备、局部试点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本文从研学旅游相关概念与内涵、研学旅游历史与思想、研学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研学旅游开发等方面对我国研学旅游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当前国内研学旅游研究较为滞后,与我国研学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反差和矛盾,表现为研究内容单薄、理论视角单一,突出实践意义而忽略理论贡献。基于文献梳理与评述,本文提出未来研学旅游研究应关注研学旅游资源利用与产品开发、研学旅游发展与政策导向、研学旅游效果评估与管理、社会文明建设与研学旅游等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