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及其学科化实施路径,构建地理考试评价体系的内涵构成。据此分析2020年全国卷地理试题,其考查内容注重学科素养的蕴育,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考查关键能力;考查要求凸显应用性与创新性,强调在学问论道中体悟核心价值;考查载体聚焦生活实践与学术情境,强调在真实情境中涵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2.
陈心怡  李琪  张争胜 《地理教学》2021,(24):49-52,57
地理作为一门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其应用价值源自现实也用于现实.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中的应用性要求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考查内容是其基本载体.试题内容具有连接现实的功能,不仅可辐射至基础教育中的日常教学,更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联动,以延伸学科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现有的高考评价体系,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知识取向"到"双基""三维目标",再到现今的"学科素养"向"核心价值"的过渡过程,以不同阶段内的若干典型试题为基础,对地理高考的考查内容进行阶段划分,浅析"四层"所影响的"四翼"中应用性的呈现,并提出地理试题呈现学科应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试题情境是高考的考查载体,以此实现“四翼”考查要求。地理试题情境内容在不同的考查要求下具有不同特点,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必备知识、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分析“四翼”与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的联系,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与教学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省地理卷为例,分析“四翼”在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中的体现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及其学科化实施路径,提出地理科备考教学研究思路,规划"基于要素解读的系统复习""基于多元适宜的专题整合""基于学科思维的冲刺提升"三个备考阶段,以各阶段的核心课型、实施要点与阶段检测回应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内容、要求与载体。在此基础上,在具体备考实施中建议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地理项目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思维发展、探究实践与认知冲突中落实学科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一、试题分析 2008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部分(全国卷乙),试题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尤其空间思维区域定位能力的考查。通过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综合,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而且强调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评分细则的制定,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解读。高考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注重学科素养考查、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评价、以学习探索情境作为考查的载体等。在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评分细则制定的做法并示例,认为要旗帜鲜明地突出“价值引领”原则、突出地理学科素养、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关注学习探索情境等。  相似文献   

7.
地理措施通常是指人类针对地理环境、人地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和区域发展所采取的解决方式、途径、手段。该类试题有利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突出地理学科高考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落实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教育目标,是高考的常考题型。本文从高考试题统计、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真题再现、地理思维建模、实战演练五个方面,阐述地理措施类综合题的应对策略。地理措施类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考查目标。解答地理措施类综合题,要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提出解决问题措施,遵循扬长补短原则提出优化发展措施,要结合试题的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新高考的推进,地理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试题情境的创设和呈现方式。每一道试题都需要通过考生与情境素材的互动,完成相关情境任务,解决现实的复杂问题,从而实现核心素养考查。本文从选择多样化和真实性的素材、创设创新性和开放性的任务、设计挑战性和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探索地理试题情境,以期发挥地理高考对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文通过对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区域认知素养的考核内容、图像形式及尺度范围等内容的分析研究,指出学生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并结合高中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文综·地理试卷答题情况及错例分析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浙江等省使用)的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及地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翁英相 《地理教学》2013,(13):44-47
正新课程改革以后,高考地理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也反映出考查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高考地理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认真研读高考地理题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2.
新高考命题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通过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其能用地理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是江苏省高考地理自主命题的第八年,在命题过程中依然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  相似文献   

13.
桂海金 《地理教学》2022,(11):34-36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与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构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基于综合思维素养设计的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基于区域认知素养设计的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并从多角度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历年来,多元化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广东地理高考更彰显特色,不仅图像新颖丰富,更重视地理探究。命题趋向是"记"考的少,"想"考的多;"结论"考的少,"过程"考的多。更加注意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5.
2022年高考地理福建卷第17题选取我国横断山区的高程图以及旱灾与环境要素关联图,依托真实的人地关系情境,问题设置方式新颖,考查学生对关键能力的掌握与必备知识的运用,落实核心价值,渗透学科素养。本文通过分析该试题,提出综合题解题思路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师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玲娟 《地理教学》2014,(20):44-45,10
对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1、2题进行评析,认为素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古文作品《桃花源记》,内容融合了"文学味"与"地理味",具有新颖性和富有意境美,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基本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试题评析中得到的教学启示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开展复习巩固基础、创新情境开展探究掌握规律、创设情境进行巩固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王石磊 《地理教学》2011,(21):53+59-53,59
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在2011年陕西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中体现明显。如工农业区位、大气运动、水文条件、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8.
刘龙华 《地理教学》2021,(22):62-64
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本文通过对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地理试题中问题情境的分析,整理归纳出以情境为载体命制的四类试题,分析四类试题中情境的作用,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选良  俞峰 《地理教学》2013,(9):55-57,59
正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以"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突出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体现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为特点,充分体现了其"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的命题思想。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多以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以区域为基础,注重对生态与地缘政治敏感区、重大国际事件发生地区等区域的空间定位能力、获取信  相似文献   

20.
2021年高考广东卷地理第20题以“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考查了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知识和原理。试题注重考查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基于高考试题的分析,指出“回归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性地提出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