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区位是人文地理当中的重要内容,历来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在高考考纲中就明确要求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具体还要求学生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限制区位因素、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运用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原则,分析具体区域的农业区位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那么,如何突破农业区位重难点,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并熟练应试呢?笔者总结归纳了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小宁 《地理教学》2010,(15):48-52
【命题立意】本题以地形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查了经典的立体农业问题。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上“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本中出现“区位”概念。说实话,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没有给我们提过这个概念,所以自己对其认识就不透彻。以前给学生上这个内容的时候,参考教参上的一些讲法一先讲区位的两层含义,即一方面指某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另一方面指该地理事物与其它事物在空间上的联系;再引导学生辨析区位与位置、区位与分布、区位与布局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4.
董辉 《地理教学》2012,(14):12-14
【课标解读】课标表述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这条标准可分解为三个方面: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如何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了影响人口、城市和农业的区位因素之后的内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用前面的区位分析方法和思路对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现代化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区位因素分析是实现农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选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课作为案例,采用问题式教学,创设"徐闻如何能够依靠菠萝生产实现振兴"这一真实问题情境,探讨徐闻依靠菠萝实现乡村振兴的模式和路径,进而培养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要求2022年前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笔者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并解决"我国特色苹果优产区"真实情境相关链式问题的同时,进行高中地理"农业区位"的深度学习,以期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项目式学习以创设情境为过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本文立足地理新高考,通过探析一组经典真题,以代表区域为载体、以农作物为主题、以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为项目,重点探讨依托农业的主题情境创设的优化意义及策略,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打造真正的地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区位问题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农业土地的利用、工厂厂址的决策、商业中心的形成、城市布局及交通建设等都要优先考虑区位条件。而不同的经济部门,由于其性质不同,考虑的区位因素也不尽相同。经济部门的多样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使“区位分析”成为萦绕学生心头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9.
夏小东 《地理教学》2011,(23):17-18
工农业发展及变化,可以从区位因素、区位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是对高中地理主体理论“区位”知识的学以致用,在思维方式的培养、考向的把握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文彬 《地理教学》2013,(1):14-15,18
正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是综合考虑人类要求和区域地理条件,寻找产业部门与地理区位的最佳组合,以发挥地区优势,扬长避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三效统一。"区位"的分析与评价涉及到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是人文地理部分的核心,在历年高考中涉及较多,学生在解答相关题目时往往感觉"有话说"但又"没把握",容易丢分。因此我们在教人文地理时应紧紧围绕"区位"这一核心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11.
王建明 《地理教学》2010,(11):55-55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气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尤其是把它分解后,从光照、热量、水分三个方面去分析,学生对水分条件还比较容易理解,而对光照和热量两者经常混淆。  相似文献   

12.
陈继革 《地理教学》2010,(5):48-50,53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地理布局的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引入了区位的概念,增加了区位的内容,涉及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点线和枢纽的区位、商业中心与网点区位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区位分析能力考查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目标的重点,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考生务必要重视区位分析,提升自己的区位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GIS技术、逐步回归法、Logit模型,分析了2009—2012年河南省农业专业村数量结构、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并探究了地理环境对农业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专业村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集聚程度发生变化;农业专业化率随劳动力资源的增加而降低,丘陵、山区农业专业化率比平原区低,村庄区位显著影响农业专业化率;伴随农区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对劳动力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丘陵、山地地形对农业专业化率的负面影响减弱,市场因素对农业专业化率的影响凸显;劳动力资源对花卉、蔬菜等劳动密集型的专业村形成具有正面影响,邻近批发市场能提高蔬菜、水果、花卉等市场依赖性强的专业村形成概率,靠近地级市、县城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形成蔬菜、水果等专业村。该结果对农区专业村发展方向和策略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高考地理中,有关地理区位的内容经常涉及,而区位分析如能把握规律、巧用方法,这类问题并非难以解决,这对提高成绩是非常有效的。区位问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聚落、商业、旅游等方面,无论何种地理事物在布局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最优的区位设置,因此,在布局时必须要考  相似文献   

15.
刘玉  蒋治  张可云 《地理学报》2023,(4):840-858
探讨制造业区位优势变化对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优化中国制造业空间布局、提高劳动力空间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改进的偏离—份额法测算制造业相对区位优势的变化程度,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区位优势变化格局与制造业劳动力空间流动特征,运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区位优势变化对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 2007—2013年中国城市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总体上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流入。(2)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创造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报酬促进了劳动力流入,而对城市生态宜居性的负向效应则抑制了劳动力流入。(3)制造业区位优势变化对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影响因行业、城市、劳动力个体而异。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优势区位上升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流入,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则相反;中西部城市、城市群外围城市、大中城市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能够促进劳动力流入,东部和东北城市、城市群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特大超大和小城市则相反;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偏低、省内流动、农业户口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入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省教研室网站观看了一节视频课,教学内容为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以下是这节课的一段教学实录: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了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然后教师以苏州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水稻为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若  谢卓昂 《地理教学》2021,(18):43-45
本文整合"产业区位因素"相关内容,以隆昌夏布为主题,构建主题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转变地理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真正读懂和认同自己身边的文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理区位的区域发展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在对比分析区位与地理区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地理区位分析的双层次模式,认为区域发展所需分析的地理区位可分为一级,二级地理区位两个层次,对区域地理区位的总体认识可以通过对二级地理区位的具体分析来实现,其中,自然地理区位,人文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构成一级地理区位,农业,工业,商贸,交通通信,工程,资源,环境,旅游,城市和政治等地理区位共同构成二级地理区位,同时,以该双层次模式对重庆市的地理区位进行个案研究,具体分析了重庆市二级地理区位的优劣势,并据此提出重庆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基于地理区位条件的若干区域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平宇 《地理研究》1998,17(4):398-400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地理现象,它将引起传统地理空间概念的变化。知识经济具有一定的区位趋向性,并在宏观、中微观地域层次上都将展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空间组织亦具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战略、影响因素、变化历程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总体特征和经验,并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提出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