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祥 《地理教学》2012,(11):56-57
题目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卷)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2.
1889-1944年日本《地学杂志》刊载涉及中国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伟  何滢 《地理研究》2013,32(3):580-589
日本《地学杂志》是日本地球科学界最重要的专门性刊物之一,自1889年创刊以来登载了大量有关东亚及东南亚的地理信息,其中对中国的报道和研究所占版面年平均超过13%。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地学杂志》的发展沿革及内容构成,着重分析1889-1944年该杂志所载涉及中国的文章,特别关注日本地学家对中国各区域地形、地质、资源、物产、水道交通及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实地考察,论证其研究价值和意义,分析其时空分布特点。通过分析1889-1944年间以《地学杂志》相关人员为代表的日本研究者对中国的关注和认识在时空及侧重点上的变化态势,表明当时日本地学家在中国所从事的实地调查活动与日本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中国地理知识的需求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导言从国际观点看,黄海圈(YSR)包括中国北部沿海从辽宁省到上海市的大部分,韩国的西海岸及日本的九州地区。这里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大约有三亿人口聚居在以汉城为中心二小时飞机航程的范围之内。由于人口众多,日本和韩国消费需求旺盛,商品和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黄海圈位于日本和韩国正在兴起的边缘地区与中国和前苏联欠发达的资源区之间。如果存在于该区域的现有障碍能被克服,那么凭借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开发利用日本与韩国的资本和技术,中国和朝鲜的劳动力以及该区域内相对发达的工业基础设施,黄海圈就能够成为亚洲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4.
全球整车及其零部件贸易格局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蕾  刘毅  刘卫东 《地理科学》2016,36(5):662-670
以汽车产业为例,采用中心性、E-I指数和核心-边缘模型等网络分析方法,分析2003~2013年间,全球整车及零部件贸易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力量共同作用下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① 整车贸易和零部件贸易的全球化程度和区域化程度均有所提高,但贸易全球化特征相对更明显;② 整车贸易网络核心一直为德、日、美3国,零部件贸易网络核心则由美、日变为中、德;亚洲汽车零部件贸易网络以中国为核心迅速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贸易网络重心向东欧和南欧转移明显;③ 发动机系统组件贸易向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集中,电子电器组件贸易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集中,附加值低的轮胎和内胎组件贸易向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分散。  相似文献   

5.
上海古北地区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雯婷  刘云刚 《地理研究》2015,34(11):2179-2194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在华外国人数量日益增长并呈现在特定大城市集聚的倾向。上海作为在华外国人集聚规模最大的城市,古北地区的日本人聚居区及其族裔经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及深度访谈,探讨古北地区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特征。研究发现:古北地区日本人族裔经济形成了以日本人聚居区为依托、以日本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经营的特色,该地区的出现既与中国的移民、经济政策相关,也与日本人的族裔特性如旅居属性、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民族内向性等因素相关联。作为高端移民族裔经济的代表,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给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及移民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国土规划与地方规划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五次国土规划——《21世纪的宏伟蓝图》,该规划是在国际上日益重视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根据日本后工业化社会的特点制定的。该国土规划制定了国家在21世纪前10~15年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目标。通过介绍、分析日本第五次国土规划与地方政府规划中的内容及联系,总结出日本国土规划与地方规划的相互关系,旨在对中国国家和地方规划的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1,(3):79-79
英国媒体于1月25日公布了一份2011年全球超级大城市排行榜。在该榜单中,共有25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入选,其中有三座城市来自中国。日本东京在榜上稳居第一,而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的广州市。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5,(4):47-47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贸易统计快报显示,2004年日本对华贸易总额(包括香港)高达22.2005万亿日元(约合2138亿美元),而同期日本对美国的贸易总额为20.4795万亿日元(约合1973亿美元),自1947年日本有该项统计数据以来,中国首度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该报告同时指出,正是在对华贸易的带动下,2004年日本对亚洲的进出口贸易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2,(6):32
美国五角大楼和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正试图打破中国稀土开采的全球垄断地位。稀土被用于制造军用无人机和电动汽车。美国国防部和亚洲最大汽车制造企业正在与加拿大尤科尔稀有金属公司和马塔梅克勘探公司开展合作。这两家公司正在开发北美稀土矿。这将增加所谓的重稀土的供应。重稀土是17种化学性质相似的化学元素中存量较少的元素。这17种化学元素对于生产从风涡轮机到高性能磁铁等用于汽车和武器的众多  相似文献   

10.
导言以政治实体论东北亚或称西北太平洋圈,包括韩国、朝鲜、中国、日本和前苏联五国。本文所言东北亚实际上只包括韩国、朝鲜、日本、中国的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北京、天津市,前苏联的远东经济带和东西伯利亚经济带:该区域大约集中了。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2,(4):56-57
1906年,日本政府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机构,它表面上是一个铁路经营公司,但却公然涉足于政治、军事、情报等领域;它名义上是一个半官方的企业,却拥有极为显赫的权势。这个机构便是大名鼎鼎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近40年的时间里,"满铁"始终活跃于日本侵略中国行动的最前沿。"殖民地经营家"奠定"满铁"基石1906年夏天,时任日本殖民当局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的后藤新平来到中国东北,他此行的目的是受顶头上司———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之邀,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与区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一切领域里的战略和在日本设立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的背景及其展开的活动,最后介绍该中心对中国实施的区域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正>据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将于近日访问日本,访问期间将与日本政府达成稀土生产和出口相关合作意向。日本将有望首次从印度进口稀土,从而减轻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在日印两国政府的主导下,两国相关企业将于9月中旬签署稀土生产协议。合作项目的稀土年产量在2,000至2,300吨之间,约占日本年间总需求的15%,这些稀土将优先向日本输出。报道称,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的比重一度超过九成,2010年撞船事件发生后,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减少,日本不得不寻找更多的替  相似文献   

14.
库拉岗日峰(简称库峰)屹立在东喜马拉雅山中段,中国西藏洛扎县境内,海拔7554米(照片1)。它是一座不久前(1986年4月21日)才被人们征服的海拔7500米以上的山峰。1986年中国首次向日本神户大学西藏学术登山队开放该峰。同年3月日本方面对其开展了攀登活动;与此同时,中日两国科学工作者在库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现披露若干地貌考察结果,提供一些这个在科学上尚属空白区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5.
周雯婷  刘云刚  邓诗悦 《热带地理》2022,42(11):1943-1952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探讨中国大陆游客在赴日旅游前后如何重构对日本的国家旅游形象认知,并梳理其赴日旅游活动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以赴日旅游为媒介的中日间直接接触,有助于中国大陆游客打破媒体构建的日本固有形象,形成较为积极的对日旅游形象认知,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将入境游作为主动的地缘战略,推行对华“观光外交”政策;2)赴日旅游给日本带来可观经济效应的同时,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降低了日本国民的对华好感,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出境游尚未成为输出中国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战略工具。随着旅游全球化的深度发展,需要重视旅游地缘政治战略,提升中国出境游在改善他国国民对华印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这期间日本侵略者曾将27万多日本农业移民移到中国东北的农村,以实现其使中国东北永久殖民地化的目的。日本移民侵入东北后所占据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农民世代耕耘着的熟地,在这片良田上生活着的中国农民被日本农民所取代,土地所有者转变的同时,有许多当地的地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结构。通过对日本移民人侵中国东北之前后,以及日本战败后这三个时期移民地地名变化的比较研究以及地域差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徐宁  李仙德  李卫江 《地理研究》2020,39(10):2295-2312
汽车产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时期。近年来,中国兴起了造车热潮,大量新创企业进入到汽车制造领域。伴随着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下行,新创汽车企业持续退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库,基于均质背景的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新创汽车企业退出的空间格局;基于非均质背景的核密度分析方法,识别新创汽车企业高退出风险的“热点”区域;运用二值Logit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新创汽车企业退出的因素。研究发现:① 高进入地区退出的新创汽车企业数量较多,企业退出空间格局整体呈现以长三角为核心的态势;中国沿海和沿长江多个城市退出的新创汽车企业规模较大。② 高退出风险“热点”区域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山东省烟台市、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等地。③ 相关多样化降低了新创汽车企业的退出概率,非相关多样化增加了企业的退出概率;城市原有的整车产业关联密度越高,整车企业规模越大,新创整车企业退出的概率越低。高全球化水平、高国有工业依赖度、低税收负担率有助于降低新创汽车企业退出概率。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0月9日至12月12日,在日本筑波举办了一个防灾技术讨论会。该讨论会由日本国立防灾中心主持。除日本代表外,还有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秘鲁、多米尼加、中国和香港地区的11名代表参加。 讨论会的内容有四:1.暴雨和洪水灾害以及它们的防治措施;2.斜坡灾害(滑坡和泥石流)及其防治措施;3.火山、地震灾害及地震工程,遥感技术在防灾工作中的运用;4.域市防灾工作。 讨论会上先由日本专家就有关内容发言,然后各国代表发言,并进行讨论,最后去现场参观。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1,(3):25-25
大宗商品分析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日前发布报告称,全球铁矿石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将至少持续至2015年,从而令铁矿石价格继续保持在纪录高位。该公司分析师表示,铁矿石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需求将继续推动铁矿石贸易增长,这是造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移民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日本外务省的移民统计数据为基础,对1990年代以来日本海外移民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及其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日本移民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迁移类型、迁移方式、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并考察了其在中国的分布及构成特点。日本移民主要流向北美、亚洲太平洋地区,尤以洛杉矶、纽约、上海、曼谷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在中国的日本移民近年增长迅速,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香港、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并以男性移民为主。本文分析了这些日本移民的分布动向,并对今后中国大城市的移民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