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景春 《贵金属地质》1995,4(4):307-311
热液作用是金矿化中极其重要的机制,金在热液中的存在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自然界中金元素主要呈金属态存在,而且其粒度极为细小,在自然环境中几乎没有化学反应能将其离解成离子状态,人工合成的金络合物在地质环境中基本未被发现,说明金难以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热液中。根据许多地质现象及“纳米效应”推断金在热液中可能主要呈金属态存在。  相似文献   

2.
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化学:以金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以金矿为例总结了热液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包括热液蚀变、金在成矿热液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富集-沉淀机制以及在硫化物中的存在形式。热液蚀变过程中形成的矿物组合反映了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蚀变模式具有重要的找矿勘探意义。在热液体系中,金主要以Au-Cl或者Au-S络合物的形式进行运移,体系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硫逸度等条件的变化是导致络合物分解、金沉淀的主要机制。在较高压力条件下,金趋向于在热液蒸汽相中富集。As和Sb是金矿热液体系中常见的伴生元素,在较低硫逸度条件下,形成自然砷/自然锑-自然金组合。金从热液中沉淀后主要以显微包裹体或者固溶体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以及黄铁矿等硫化物中,而硫化物中固溶体金的量主要受热液H_2S活动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热液金矿成矿元素运移和沉淀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热液金矿含金热液的流体来源、金的赋存形式、金的迁移和沉淀机理进行了总结。岩浆热液、大气水及变质热液是含金热液的主要来源。金的迁移过程与金的赋存状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金以热液迁移为主,金在热液中的赋存形式主要为金-硫络合物及金-氯络合物,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u(HS)2-、AuHS以及AuCl2-。但是对火山气体及含金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金还可以通过气体的方式迁移,并有可能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矿床。金在气体中的主要赋存形式为AuCl.(H2O)3-5和AuS.(H2S)1-2或者是AuHS.(H2S)1-2,其溶解度与气体中H2O、HCl和H2S的逸度成正比。CO2对金的迁移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金迁移得更远。纳米金的发现,拓宽了找金思路并进一步证明了气体及胶体对金迁移的重要性。金的沉淀与含金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有关,其主要沉淀机制包括:①温压条件的改变;②流体沸腾及相分离;③流体-围岩反应及流体混合。  相似文献   

4.
关于金在硫化物中赋存状态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砂和黄铁矿混合样品中“不可见金”的穆斯堡尔谱不同于纯金的和金在硫化物中呈分散的极细小亚颗粒的吸收谱,也不同于金的已知化合物的穆斯堡尔谱,揭示了金不仅能以极细的分散的自然金(即金属态)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而且还可以非金属态的不可见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叙述了金成矿的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 ,主要阐述了金的来源、迁移和沉淀机制及矿床成因。研究表明 ,金大部分来源于周围变质岩层 ,小部分由燕山期花岗岩和基性岩脉提供 ;成矿介质热液以岩浆期后热液为主 ,还有少量的大气降水的加入 (或变质岩的粒间溶液 ) ;矿化剂如 Cl-,CO2 ,S2 -多数来源于基性岩脉或上地幔汁 ,少数由地层本身提供。金在成矿早阶段几乎都呈 [Au Cl2 ]-形式迁移 ;在成矿中阶段主要呈 [Au(HS) 2 ]-形式迁移 ;在成矿晚阶段大部分呈 [Au2 (HS) 2 S]2 -形式迁移。金主要是由于含金热液在从封闭系统转化为开放系统时降压沸腾而沉淀富集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应用已知方法分离土壤(金含量由克拉克值水平到够矿石品位)中各种存在形式的金。查明金以自然金粒、矿物残留物和腐黑物的混入物、金富里酸和金胡敏酸络合物以及AuCl~-、Au(ClOH)~-、Au(OH)_2~-类无机络合物等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对隐伏金矿床来说,金在土壤中的各种存在形式呈带状分布,建议在为预测目的而解释弱地球化学异常时予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金是通过什么方式搬运与沉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十年来,金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的迁移与沉积机理一直是许多矿床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根据最近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什么样的含水络合物最有利于金的迁移与搬运;(2)为什么金富集在脉型矿床中;(3)在什么样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金的含水络合物可以得到充分溶解;(4)为什么绝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范围集中在340℃ ̄400℃,在热液成矿流体中,金可能是以AuHS(  相似文献   

8.
浙江绍兴-龙泉隆起带中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浙江绍兴-龙泉隆起带中的含金建造是该区金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封存于矿床围岩中的建造水及部分大气水和火山热液是矿床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金在成矿流体中以Au^ -Cl^-、Au^ -HS^-或Au^ -CO2的络合物为主要迁移形式。成矿流体中金的沉淀与矿石中金矿物的形成是两个独立的地质过程,分别与矿床的黄铁矿化和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金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已知方法分离土壤(金含量由克拉克值水平到够矿石品位)中各种存在形式的金。查明金以自然金粒、矿物残留物和腐黑物的混入物、金富里酸和金胡敏酸络合物以及AuCI^-、Au(CIOH)^-、Au(OH)2^-类无机络合物等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对隐伏金矿床来说,金在土壤中的各种存在形式呈带状分布,建议在为预测目的而解释弱地球化学异常时予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金在硫化物矿物中呈负价态存在及其形成机理初探李九玲,冯大明,亓锋,张桂兰(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金,硫化物,金的负价态,实验地球化学金与硫化物的密切共生关系是明显的,特别是与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等。但是在大多数类型金矿床中都是...  相似文献   

11.
五凤金矿床是位于延边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脉的产出受不同方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分布于碱长花岗岩、角闪安山岩等侵入体及地层之中。研究表明,热液金矿化可分为石英--冰长石--方解石阶段,石英--方解石1阶段,石英--方解石2阶段及方解石阶段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主成矿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范围为129.8℃~236.5℃,峰值区间为190℃~220℃,盐度w(NaCl)为0.83%~1.98%。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热液。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五凤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后金矿床的矿物组合和矿物生成顺序,将成矿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钾化)阶段、石英—黄铁矿(绢英岩化)阶段、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区内主成矿阶段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氢氧同位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包裹体主要有含CO2三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CO2包裹体三种类型,矿石中的包裹体普遍富含CO2。成矿过程中,流体经历了CO2-H2O—Na Cl体系的不混溶作用。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4.0~9.0 wt%Na Cl.eqv)和低密度(0.70~0.89 g/cm3)的特点。主成矿温度为260℃~300℃,成矿压力为83~100 MPa,对应成矿深度为7.45~8.25 km。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介于地幔初生水和岩浆水之间,部分向大气降水线方向漂移,表明山后金矿成矿流体以幔源流体为主,并有大气降水和其他流体的加入,初步确定山后金矿床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蓬勃山金矿床为一产于石炭系浅变质地层中的石英脉型矿床; 矿脉产出主要受不同方向断裂构造控制,多分布于海西期闪长岩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海西期闪长岩含金性明显高于石炭系地层,表明其可能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区主要成矿阶段石英中发育含CO2 及气液两相包裹体,前者均一温度为211℃ ~ 289℃,盐度为4. 51 ~ 5. 23 wt%NaCl; 后者均一温度为150℃ ~ 320℃,盐度为2. 1 ~ 5. 1 wt% NaCl; 表明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NaCl --CO2 --H2O 体系热液,分析其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活动。因此,蓬勃山金矿床为产出于造山带中的中温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通过对比,其成矿时代、地质特征及流体特征与穆龙套型金矿床具有一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山东玲珑九曲金矿床位于金矿田的东部,属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化分为4 个阶段,黄铁矿--石英脉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九曲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2 三相包裹体,也可见少量的富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33. 5 ℃ ~ 325. 7 ℃,峰值为290 ℃ ~ 310 ℃,盐度为2. 80% ~ 17. 82% NaCl; 含CO2 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36. 5 ℃ ~ 315 ℃,出现两个峰值,为230 ℃ ~ 240 ℃和310 ℃ ~ 320 ℃,盐度为0. 41% ~ 8. 92%NaCl; 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22. 1 ℃ ~ 236. 4 ℃,峰值为230 ℃ ~ 240 ℃,盐度为7. 71% ~ 9. 98%NaCl。综合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认为: 九曲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的NaCl --H2O --CO2 型体系,矿床属中温岩浆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5.
百草沟金矿位于著名的五凤—小西南岔浅成低温热液型金--多金属成矿带,该矿床容矿围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矿体严格受N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含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主要成分为水,气液比15%~30%,大小为2~12μm。均一温度为154.3℃~345.2℃,盐度w(Na Cl)2.73~19.71 wt%Na Cl,密度0.63~1.00 g/cm3,表现出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盐度变化范围大的特征。通过估算,成矿压力为14.70~47.16 MPa,成矿深度为1.47~5.46 km。百草沟金矿床δ13CCO2变化不是很大,介于-6.7‰~-4.6‰之间,显示有幔源的可能;硫化物中34S值为-1.9‰~1.9‰,说明成矿硫具有深源性。成矿早阶段流体为中低盐度的中温流体,主成矿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混入,导致温度与盐度快速下降,逐渐演变为低温、低密度的盐水溶液。围岩蚀变以冰长石化、碳酸盐化等低温蚀变矿物为主。百草沟金矿属于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6.
侯鹤楠  任云生  王超  王辉  鞠楠 《世界地质》2012,31(4):704-711
刺猬沟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形成深度,对不同标高的同一条含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石英--方解石脉中的石英与方解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富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12. 2 ℃ ~ 377. 7 ℃,集中在200 ℃ ~ 240 ℃,盐度( w ( NaCl) ) 为0. 18% ~ 10. 87%,平均值为3. 43%,成矿流体密度为0. 57 g /cm3 ~ 1. 00 g /cm3,平均值为0. 89 g /cm3。结合包裹体气相组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 --H2O ( --CO2 ) 体系。根据包裹体测温结果,估算出该矿床的成矿压力为7. 99 ~ 37. 89 MPa,平均值为14. 92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 27 ~ 1. 26 km,平均值为0. 50 km。与国内外同类矿床的对比研究表明,该矿床剥蚀深度较小,深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李泳泉  李杏春 《世界地质》2014,33(4):822-836
在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总结了刚果金矿的主要类型及地质特征。认为刚果金矿的主要类型为:1砂金,分为冲积和残积型,主要分布于刚果东北部的东方省、玛涅玛省和南北基伍省的河流和山谷中,含矿部位一般位于地表及以下2 m厚度范围内;2绿岩带型(greenstone belts)金矿,位于中非金矿带的中部,北西延伸到中非共和国,南东延伸到坦桑尼亚;此类型矿床一般规模大,常伴随铌钽矿产出,大多产出于太古代花岗岩与绿岩带的接触部位,矿体一般成陡倾斜产出,成矿流体为富含CO2的H2O--Na Cl流体,显示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与世界上著名的绿岩带型金矿类似。  相似文献   

18.
对金厂沟梁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测试以及O和S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属H2O-NaCl体系,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8.7℃~352℃,盐度[w(NaCl)/%]为1.05%~5.99%。δ18O值为-1.1‰~3.0‰,说明成矿流体继承了变质流体的特征,仍以岩浆水和后期大气降水为主;δ34SV-CDT组成为0.6‰~4.3‰,平均值0.817‰,极差为3.1‰,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于幔源,其次为围岩。综合分析认为,金厂沟梁金矿床是在燕山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岩石圈的快速减薄、拆沉的拉张环境下形成的浅成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赋存于花岗岩中的金矿床在我国金矿资源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并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金矿类型。我国含金花岗岩的时代,绝大多数为燕山期,其次是华力西-印支期及加里东期;含金花岗岩体分布广泛,特别集中出露在中朝板块东缘的胶东地体内和北缘广大地区,在北方陆壳增生区及华南扬子板块内亦有分布;研究表明,含金花岗岩类以Ⅰ型花岗岩为主,其次是A型和S型;在同一地区含金花岗岩的金丰度明显高于不含金花岗岩。  相似文献   

20.
青龙沟金矿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南祁连造山带中,主矿体赋存于青龙沟背斜褶皱北东翼部NW走向的层间滑脱断裂,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依据矿石矿物组合和矿物穿切关系将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Ⅰ.无矿石英脉阶段;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对不同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以气液两相为主,在石英碳酸盐阶段出现纯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00℃~240℃,170℃~210℃和130℃~160℃。不同阶段压力平均值分别为24.39 MPa,17.30 MPa和11.84 MPa,对应成矿深度分别为2.4 km,1.7 km和1.2 km。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流体特征显示青龙沟金矿应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