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省位于祖国西南,正跨居我国东部和西部不同特征的地质构造区的分野的重要位置。以龙门山——“康滇地轴”一线以东的盆地地区为地台区,以西的高山高原区为地槽区。因之,我省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为各种矿产的形成和富集构成良好条件,也是研究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关键性地区,故早为国内地质工作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大同煤田地质构造综合探测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胜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1):47-48,63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采区设计和工作面的回采越来越受到地质构造的制约。有效使用大地电磁测深、高分辨地震、槽波地震、坑道无线电波透视等勘探技术,收集巷道揭露资料和井下摄影编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井下构造力学解析法,对采区及综采或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并应用定向钻进技术对探测结果进行验证。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探测技术可有效地探测地质构造及地质异常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换算得出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重力资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在研究卫星测高换算重力资料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位于中国南海区域的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的重力值,增加了该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并将计算结果与利用地球重力模型(EGM96)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前者的分辨率明显高于后者。同时利用卫星测高换算的重力资料,对上述盆地进行了地质构造解释,确定了盆地的基本地质构造特征。研究表明,由卫星测高换算得到的重力资料研究海洋盆地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诱因及其预防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振春 《贵州地质》2003,20(2):103-105
通过贵州1993—2000年发生的345起地质灾害的资料统计,指出滑坡、泥石流、崩塌是我省分布广、危害性大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析了在贵州省特殊的地质构造、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下,暴雨是地质灾害的天然诱因,工程活动则是地质灾害的人为诱因,建议组建地质灾害预测、预警、预报的专家机构,全面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加快山地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工作,加强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工作等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扣地区高精度目标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四扣地区,由于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老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方位角较窄,覆盖次数较低,使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的资料信噪比较低,无法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为了得到该目标区域的资料,作者在文中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即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的目标地震采集设计,并在野外实际生产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高精度采集技术手段和措施,使目标区域内的资料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最终可获得用于精细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从本次采集在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表明,目标地震采集技术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资料较差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以后类似工区的采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锦轶  徐新 《新疆地质》2004,22(2):119-124
为更好地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的研究工作,基于现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将该区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归纳总结为:区域性地质构造问题40个、涉及全区或不同区域之间的地质构造问题17个、成矿作用方面的问题11个期望这一总结能促进该区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并对中亚地区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和成矿作用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山西某矿位于构造堆积盆地,属黄土匠陵地貌,区内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为解决该矿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问题,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与瞬变电磁法、直流电测深法相结合的勘探方案。利用三维地震勘探解决目的层赋存形态及其地质构造问题,再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平面控制,以使平面及深度解释误差达到勘探要求;应用直流电测深法及瞬变电磁进行勘探,在正反演解释的基础上对其资料综合分析、对比,并结合三维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的富水及导水性。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戈壁沙漠地区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煤田地质构造问题的方法,包括三维地震野外施工方法的选取、施工因素的选择、资料处理手段;并以获得的实际地质成果证实三维地震在解决复杂地质构造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李盛汉 《江苏地质》1992,16(1):39-42
由于区域性1:2.5~1:5万航磁资料含有大量矿产、岩浆岩和深部地质构造的信息,所以它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进行成矿预测的极为重要的基础资料。1990~1991年,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辖区内赋存、分布的褐煤资源形成于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但由于煤层顶底板岩石固结程度差,建井开采时井巷变形严重,维护困难,致使大量褐煤资源未得以开发利用。根据已有资料分析,褐煤含煤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呵采煤层顶板以泥岩或炭质泥岩为主,岩石致密,透气性差。褐煤本身透气性好,燃点低,没有粘结性,挥发分高.受热容易膨胀破裂,诸多因素都表明适合采用煤炭地下气化的开采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我省褐煤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和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研究,为今后褐煤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嘉禾袁家矿区浦溪井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禾县袁家矿区浦溪井属高沼气矿井,自1986年投产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70多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褶曲轴部和断层附近,其次是煤层厚度变化处。对浦溪矿区的地质资料和煤与瓦斯突出资料详细研究后表明:控制该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有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和围岩特征等,其中地质构造是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决定因素。该成果对进一步研究矿井瓦斯的赋存和涌出规律及其类似矿井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型的相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把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型抽象为动力相似问题进行讨论,用相似理论分析导出了地质构造物理模型的相似准则并给出了相似比,认为几何相似、动力相似、材料相似和边界相似是反映地质构造现象的主要相似条件。时间相似、运动相似和其他相似条件是反映地质构造现象的次要相似条件。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能够直观定性的解释基本的地质构造现象,有针对性地模拟特定的地质构造现象并给以定性分析解释。由于地质构造尺度的宏大,经历的久远和形变的复杂性,地质构造物理模型设计时几乎不可能完全满足相似原理的适用条件,因此,各种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还不十分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南部地区为新生界广泛覆盖,长期以来,对盖层下地质构造的认识相当模糊。我们对以往大量重力、磁法、电测深和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进行了编图和综合分析,并结合地质和钻探资料对本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隐伏或半隐伏断裂进行了识别,划分出4个主要地球物理-地质界面和5套地球物理-地质层组合,探讨了本区地质构造分区,基本搞清了本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性质,并提出了许多新认识,对今后北京地区地质构造研究将起促进作用,对首都的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30多年矿井生产实测资料,对中梁山煤矿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地质构造虽然复杂,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分为简单、中等、复杂等不同构造区,大断层虽较多但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只是小型压扭性断层对采矿造成一定困难,故提出开采时应对症下药及保护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乌兰井田勘探和生产揭露的资料,分析研究了乌兰井田地质构造和煤体结构特征。根据3号煤层的小断层发育特征和煤体结构特征,将整个井田分为4个构造分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长广一矿的实际资料总结了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认为地质构造是控制瓦斯涌出量和突出的主导因素,水文地质条件等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黎新  刘国献 《广西地质》2002,15(1):7-10,18
文章根据大量的地质构造资料,论述了广西六景泥盆系盖层的构造变形特征,分析了NEE向构造和NW向构造的几何性质和运动学意义,认为盖层的构造变形是区域构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5万磨房沟幅、太白梁南半幅、黄柏塬幅北半幅区调联测,位于佛坪穹窿构造西北缘,南北横跨北秦岭带、商丹结合带、南秦岭带,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属我省以金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由于本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以往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开展该区1:5万区调联测,其目的是运用新的地学理论和填图方法,走区调填图与研究相结合之路,为我省“九五”跨世纪工程民(县)一户(县)重点片区普查找矿提供新的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料。该项目由区研院区调二室承担,经局组织专家野外验收后认为,所获原始资料准确可靠,内容丰富、翔实,符合《总则》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门峡坝址区已经进行了各种比例尺的地质测绘和不同阶段的勘测工作,对坝址区的地质构造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兹根据现有资料对三门峡坝址地质构造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因限于水平,错误在所难免,尚希读者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20.
以内蒙古中部地区重磁资料为基础,对区域重磁场特征与地质构造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推断解释出区内以北东向、东西向为主的多条断裂构造,并圈定多处岩体。结果显示,推断地质构造与区内矿产地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笔者希望本文能为区内深部地质构造研究及区域找矿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