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规则三角网的快速建立及其动态更新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针对线路勘测设计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适合于线路CAD应用的快速建立和在线动态更新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带状数据分布快速生成“类Delaunay三角形”,并实现了TIN的局部更新,从而为线路CAD提供了基于的数学基础,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PC ARC/INFO输出图件汉字注记困难,从而影响了其实用性,本文介绍了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汉化AutoCAD输入汉字,借助其DZB格式文件输出输入,将AutoCAD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汉化AutoCAD输入汉字,借助其DZB格式文件输出输入,将AutoCAD文本矢量汉字转化为PC ARC/INFO能接收的图形矢量汉字。此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利用AutoCAD作城市规划时急需数字化地形图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地形图快速数字化方法,基本包括地形原图的扫描,扫描图形的矢量化,在AutoCAD中作矢量化后地形图的纠正处理,此法经实践验证,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完全能满足各级城市规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GIS与CAD数据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IS与CAD数据交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着重分析了GIS数据与CAD数据的异同点,并以ARC/INFO与AntoCAN两种典型的GIS与CAD软件数据交换为例,探讨了GIS与CAD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GIS与CAD数据交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勇前 《武测科技》1996,(3):16-18,14
针对GIS与CAD数据交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着重分析了GIS数据与CAD数据的异同点,并以ARC/INFO与AutoCAD两种典型的GIS与CAD软件数据交换为例,探讨了GIS与CADF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VB的AutoCAD二次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详细介绍AutoCAD R14二次开发的两种方法DDE和ActiveX Automation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讲述了如何运用Visual Basic编程进行AutoCAD的二次开发,并对这两种方法的使用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给AutoCAD加一个文本编辑器吴景勤核工业华东地质局关键词AutoCAD,AutoLISP,文本,编辑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的优秀软件产品,它的用户在全世界拥有好几百万。在微机CAD领域中,谈起AutoCAD已是家喻户晓了,在工程...  相似文献   

8.
论述利用AutoCAD中内嵌的AutoLISP语言及AutoCAD定义型、阴影的方法,提供地籍图符号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许峰顺  时涛 《江苏测绘》1998,21(1):35-37
本文利用AutoCAD软件丰富的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对CAD阴影充填基本方法的讨论,实现了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按图示制图符号自动绘制面状地物充填符号。这一方法对于利用AutoCAD编辑、绘制、管理地形图,提高地形图的绘制精度,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AutoCAD技术的二次开发,实现了市政工程系列图图形的直观显示、编码管理、快速成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隋心  徐爱功  宋伟东 《测绘科学》2013,38(3):148-150
由于露天矿复杂特殊的地形特征,在建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应的约束条件,否则会出现台阶被削平等现象。本文提出一次性约束三角网生成算法,经过空间数据提取、拓扑关系建立以及空间索引建立,最终建立起边界约束线以内的约束不规则三角网;并提出扩展边界概念,利用扩展边界及上述三角网生成算法,可实现局部模型建立以及局部模型与整体模型间的无缝拼接,最终完成整体DEM模型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在AutoCAD环境下不规则三角网构建及等高线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规则三角网的生成进行了分析,在AutoCAD环境下使用三角形生成算法,将离散点构建成不规则三角网,并在此三角网的基础上生成相应的等高线.  相似文献   

13.
TIN模型通过从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生成的连续三角面来逼近地形表面,就表达地形信息的角度而言,TIN模型的优点是它能以不同层次的分辨率来描述地形表面。但在相关软件对离散数据生成TIN模型时会出现边缘失真现象,特别是当一些离散数据出现凹区域时,凹区域地形逼近失真现象相当明显。而在这些凹区域大多生成的三角网以钝角三角形居多,本文对离散数据TIN模型生成DEM时存在凹区域地形逼近失真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大钝角剖分与最小二乘法约束迭代算法优化TIN模型。首先对原始TIN模型中大于100°小于1800的钝角三角形进行遍历记录,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约束迭代算法进行优化,通过此算法优化后的TIN模型生成DEM数据,分别从小区域面积稳定性与剖面拟合实际地形进行了试验与精度对比,试验显示这种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最小生成树及其常见的算法,对比栅格算法分析了基于矢量的最小生成树算法的缺点,介绍了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和基于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图生成Voronoi图、Delaunay三角网,然后根据最小生成树MST是Delaunay三角剖分的一个子集,逐次删掉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从而得到最小生成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欧氏非障碍空间,同样也适用于障碍空间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最小生成树在障碍空间下(尤其是当障碍空间中的障碍是全形态的条件下)难以求解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顾及三角形处理的TIN建立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等高线的TIN建立算法——区域分割构网算法,并阐述了其基本思想。通过对山顶、鞍部和山谷(山脊)不同地貌区域的试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球面投影的单站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构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正确判断点与点之间的邻接关系,结合单站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球面投影对其构建三角网的方法;讨论了球面Delaunay构网方法的若干细节;采用球面有向搜索和球面LOP局部优化算法,提高了构网时间效率;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快速、有效的对单站激光扫描点云构网。相似文献   

17.
刘刚  李永树  张水舰 《测绘科学》2011,36(5):172-174
不规则三角网建模(TI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面建模方法.为提高模型的构建效率,本文采用图像处理的手段和合理的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元的TIN快速构建算法.该算法通过在地理离散数据与像元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使得在整个不规则三角网构建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获取相应的离散点或像元点,实现地理离散点与像元点之间的实时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TIN和GRID自动生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鹰  林怡 《测绘学报》2002,31(Z1):86-91
在分析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变换自动生成Delaunay三角网(TIN)和规则格网(GRID)的数字高程模型的算法,这种算法将离散的地面点的图像集合进行骨架化并自动构成Thiessen多边形,然后,通过序贯条件形态变换,自动建立TIN和GRID.在建立Thiessen多边形的过程中,提出了用逐点生成数字圆盘的方法来保证变换过程的各向同性;在建立Delaunay三角网的过程中,提出了利用正交结构元素进行条件膨胀,从而保证了相邻点之间的正确位置关系.该方法能保持Thiessen多边形和Delaunay三角网的拓扑关系,因而能保证DEM 的高精度,而且具有数据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的特点.最后,给出了试验结果并与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用于建立DEM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了设定最大内插距离和最大内插角度两个阌值,根据滤波次数动态调整了其值以达到最佳滤波效果,实现并改进了TIN迭代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20.
地形TIN模型的实时连续LOD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实现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地形模型的动态细节简化模型,文中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在一种新的三角网数据结构基础上,通过重复执行模型中边的“折叠”(即顶点“合并”)操作,预先计算模型中每个顶点“重要性”值,根据“重要性”对模型的三角形和顶点列表进行重新排序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结构中。在显示过程中,根据对地形的精度要求和事先存储的结果自适应地快速获取所要显示的顶点和三角形,实现TIN模型的买时动态构网显示。基于该算法,在两个不同细节的TIN模型进行过渡时可以进行快速线性插值,实现了不同细节模型间的连续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