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损害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立足海洋环境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系统阐述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概念与分类、任务与意义、管理职责与网络体系以及海洋污染的监测等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形势,找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现状技术分析及其今后技术发展方向,阐述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通信需求和特点以及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卫星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系统建设所涉及的组成体系结构、数据通信流程和实现功能及其关键技术进行设计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洋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深化,海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海洋溢油、有害赤潮、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风险不断加剧,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安全,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文章选取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危害较大的海洋环境风险,详细分析了我国海洋环境风险现状及其发展态势,并从环境监测和风险控制两方面深入探讨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与风险管控能力的发展现状。通过与国家需求相比较,提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与风险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明确未来我国海洋环境监控与风险控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海洋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海洋管理体制成熟,海洋环境也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与有效保护。文章在梳理加拿大海洋管理部门、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与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从监测主体、监测工作、监测内容、监测成果等方面对加拿大和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建设、优化海洋环境监测内容、丰富监测产品类型等可行性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成效、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环境定点平台观测技术概述及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海洋环境监测定点平台观测技术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对所涉及的核心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海洋资料浮标、潜标和海床基观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综合海洋科技发展的趋势、我国的现有基础以及当前的迫切需求,探讨我国在定点平台观测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重点回顾了我国海洋监测高技术研发的历程,概要总结了目前取得的进展和成绩,从技术研发管理角度提出了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研发存在的瓶颈问题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的现状,阐述了计量认证的必要性,并提出以计量认证为契机,规范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管理,对于海洋监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的建成和使用,为继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使我国海洋监测站和志愿船监测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将从技术角度介绍系统的建设情况,论述系统建设产生的效益,并根据作者的理解和多年来从事的相关科研、业务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对系统业务化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正>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都需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认知和监测。作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工作,海洋环境监测是实施党和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为做好国家"十三五"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规划,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开展了技术预测工作。以此为契机,《海洋技术学报》编委会认为很有必要在吸收技术预测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出版一期"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预测"专题,从而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健康、快速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管理体制、管理依据以及评价和质量标准体系等方面,分别介绍美国和日本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基本情况;通过总结美国和日本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共同特点,提出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即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管理协调和合作机制建设、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法律体系以及优化海洋环境监测任务体系和标准质量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制定了长远的自主海洋卫星发展规划,构建了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监视监测三大系列的海洋卫星,逐步形成了以中国自主卫星为主导的海洋空间监测网,在中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中国在海洋水色、海洋微波(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并对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助数据分析软件Eviews 8.0和Excel数据统计对15年来海洋信息化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进一步对信息化手段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效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海洋信息化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海洋信息化的政策建议:加强引导,做好统一规划工作;抓好海洋信息化标准建设;进一步提升海洋信息获取能力,为海洋经济决策、远洋及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提供支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海洋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海洋信息化的安全环境建设,保障海洋信息化良好运行等,以期能为实现"海洋强国"国家宏观战略目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回顾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海洋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和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现场盲样考核的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过程质量监督模式。该模式主要由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现场盲样考核组成,在2012年东海区运用该模式开展了一次实验室过程质量监督检查,等级评定结果反映了东海区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水平较高,一级实验室超过了总数的50%,没有发现不合格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简称"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主要职能是从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对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实施业务指导,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公益服务及海洋安全提供保障和服务。"十二五"以来,监测中心通过科学引领业务发展,有效支撑政府决策,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挥着海洋监测领域的"思想库、  相似文献   

15.
6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2011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了全海域约8000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40余万个。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公报》显示,2011年,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基本稳定。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中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就海洋立体环境监测系统网络环境安全技术问题 ,论述了这一问题的安全策略的解决方法。这对于海洋立体环境监测系统网络的安全策略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希 《海洋世界》2012,(7):12-13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1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了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与风险防范。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了全海域约8000个站位  相似文献   

18.
海洋环境数据智能化监控的现状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海洋环境数据智能化监控的国内外现状,重点介绍全球海洋监测GOOS项目、美国海洋监测IOOS项目以及东南大西洋沿海监测SEA-COOS系统的开发实施情况,同时结合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现状,提炼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监控研究中需要的关键技术,以及我国在该领域建设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海洋局直属的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从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对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实施业务指导,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公益服务及海洋安全提供保障和服务,是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化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海域管理政策与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心现有人员编制38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3人,中级技  相似文献   

20.
锦州市海水入侵盐渍化的状况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是海岸带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根据国家海洋局2007-2008年<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按照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总体部署,锦州海洋环境监测站(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负责实施完成了对锦州市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