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玉民 《地下水》2006,28(5):96-97
本文介绍了聊城市水利的概况,简述了数字水利的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提出当前建设聊城数字水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聊城数字水利技术的应用前景,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文忠 《甘肃地质》2006,15(2):72-75
通过对我省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以及防治现状的概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从宏观方面提出和探讨了适合我省省情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首次提出了矿产资源两个层次的经济意义,论述了两者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在两个层次的地质可靠程度和两个层次的经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分类的概念,进而分析我国新分类标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锦屏县虎盆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安平 《贵州地质》2004,21(1):38-40
本文根据普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料,研究、总结了虎盆金矿的地质特征,对其成因提出了初步讨论,并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优化设计理论中的“解析法”原理,提出了贯通测量最优设计的方法。本文推导了有关公式,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提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态公路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生态公路提出的背景、生态公路的内涵,提出了当前公路景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探讨了生态公路建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公路,实现人、公路、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锚杆在节理中的加固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提出了定量评价锚杆对节理加固作用的理论公式,并利用提出的公司研究了影响锚杆加固作用的一些重要因素,探讨了提高锚杆加固作用的有效途径,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当前黄土滑坡工程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技术路线,论述了黄土滑坡治理的原则及防止措施,提出了滑坡加固的几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伟 《地下水》2005,27(4):319-320
主要针对住宅中渗漏多发的厨房、卫生间,提出了综合查找渗漏位置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一些较简单的防渗漏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韶华  张凤琴 《地下水》2006,28(3):91-92
针对灌溉泵站不同的取水方式,提出了进水池设计水位的计算方法,在详细分析设计扬程确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扬程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涉及场地勘察相关条文的规定,指出其相关条文的修改对盐城市区场地类别的划分、地震动参数的确定、砂土液化的判别、软土震陷的评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今后在勘察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转弯段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这一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3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表明,施工期间桥基没有工程安全隐患,既有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弹性薄板理论,用半解析方法分析了考虑地下室侧墙平面外的弯曲以及纵向平面内整体弯曲情况下筏板基础、上部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与不考虑侧墙影响的计算结果以及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考虑地下室侧墙平面外的弯曲以及纵向平面内整体弯曲的结果与实际较接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侧墙刚度对底板受力的影响,以及底板尺寸变化时侧板刚度对底板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震作用在地震灾区对地质灾害的发育起到了引发、促进作用,其引发的地灾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潜在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尤以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地裂缝等增加比例较大。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危害大的特点,并主要沿主中央断裂带分布。地震导致斜坡的稳定性降低,产生大量松散物质,为新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使地震灾区较长时间内处于地质灾害高发期,产生较大危害。因此,在地震灾区选择安置建房场址时要认真考虑地震后可能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影响,尽量避开潜在危险地带。  相似文献   

15.
曾庆军  莫海鸿  潘泓  李茂英 《岩土力学》2006,27(Z2):585-590
天然软土尤其三角洲地区的淤泥或淤泥质黏土常含砂,以含细砂或粉细砂为主,系统研究水泥土强度与含砂量的关系,为水泥土性能改良、强度设计及水泥土搅拌法施工提供直接依据。选取珠江三角洲两处典型的淤泥、淤泥质黏土,按天然含水率配制试验用土,掺加不同含量的细砂制成含砂水泥土试件,养护到不同龄期,对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水泥土强度与含砂量及其他关联影响因素关系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是:细砂颗粒在水泥土中起到了细骨料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水泥土强度;考虑水泥土的含砂量、水土质量比、水泥掺入比和实际水灰比等因素,得到了含砂淤泥水泥土强度估算公式;在不含砂淤泥水泥土中掺入2 %干细砂时其强度约提高25 %,掺入15 %~25 %干细砂则可提高40 %~60 %。  相似文献   

16.
时瑾  邹凯  谷爱军  江辉  梁青槐 《岩土力学》2013,34(Z2):285-290
为分析高速铁路高架线列车运行对既有线路基影响,建立桥墩-大地-既有线路基有限元模型,结合测试验证模型可靠性,分析不同行车条件对既有线路基应力状态的影响关系,讨论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恶化和土体模量降低对既有线路基的影响,预测既有线路基表层累计变形。研究得到,既有线自身列车运行对路基应力状态的影响占主要地位,高速铁路运营对既有线路基应力状态的贡献度很小,不会对既有线路基使用寿命造成明显影响,高速铁路桥墩与既有线距离按限界控制即可满足要求;在轨道平顺性恶化和土体模量降低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营引起的既有线路基应力增加不超过0.5 kPa。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开裂对地基板弯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地基板的配筋设计均按弹性体计算得到的弯矩进行,这在理论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地基板是高次超静定问题,地基板开裂后其弯矩会有较大的改变。笔者通过合理模拟地基板裂缝开展过程及土.结构的相互作用,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地基板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不同计算方法及裂缝对地基板弯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按平面问题计算得到的弯矩比按空间问题大40%左右,地基板开裂后弯矩减小,且裂缝越多,弯矩减小越多。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区填筑工程稳定性监测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植物园软土地基用塑料排水板(PVD s)处理后,在园林山体填筑过程进行了稳定性监测。山体填筑过程中发生了局部塌陷,而在塌陷产生之前的监测数据未超过规范规定的监测项目预警值,这引起了有关各方对监测系统的反思。本文分析了产生沉陷前堆载过程中原地表沉降、分层沉降、边桩位移、超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对相应的控制标准进行了探讨,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相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断层对采空区地表沉降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是影响采空区地表沉降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矿山地层、断层和采空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对比有无断层时,采空区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并详细分析了断层倾角、断层与采空区相对位置关系、断层摩擦强度等因素对沉降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断层不仅对采空区沉降起放大作用,同时对地表沉降变形起隔断作用。断层的存在使地表塌陷盆地中心向断层方向偏移。断层倾角在40°~50°时,地表沉降量出现最大值;断层倾角在35°~40°时,采空区顶板下沉量出现最大值。随着断层抗剪强度的减弱,采空区地表沉降量增大;但当断层的内摩擦角大于或等于周围地层的内摩擦角时,断层内摩擦角的增大对地表沉降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对望月寨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地震诱发大面积的山体滑坡,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同时也为研究地震对滑坡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以四川省理县望月寨滑坡为例,在对地震前后滑坡基本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差分法对地震前后该滑坡的稳定性和应力应变特征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与地震前后滑坡的宏观地质现象均具有较高地吻合度。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地震对滑坡影响及防灾减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