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万昌林 《地质与勘探》2010,46(2):285-290
矿床工业指标的优化应体现动态性和及时性的原则,建立起能反映各有关参数间动态联系的数学模型,在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生产技术等有较大变化时及时进行优化,从而有效地保护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福建紫金山金矿为例,论述了矿床工业指标优化的原则和可行性,阐述了矿床工业指标优化参数的选择和论证过程,以及增加矿产资源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矿石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依据,矿床工业评价的标准,也是矿山生产中确定可采范围和指导开采工作的依据.无疑,如果指标不合理,势必影响矿床工业评价、矿山建设和生产;纵然合理,倘若应用不当,矿体圈定不合理,也同样影响矿床工业评价、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合理确定和正确应用工业指标,是正确评价矿床工业价值与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3.
矿床工业指标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矿体的圈定、勘查类型的划分、资源储量类别的确定和资源储量总量。作为煤炭资源大国,我国现行煤炭资源工业指标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它将影响到资源利用率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给矿产资源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通过分析现行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目前工业指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认为目前亟待制订科学合理、适时有效的工业指标,据此估算资源储量,掌控我国煤炭资源家底,以实施有效的煤炭资源监督。修定新的煤炭工业指标应有利于指导勘查单位合理地圈定资源储量,并对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促进矿产资源积极作用和综合利用、提高矿政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矿石的工业品位是重要的矿石工业指标,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矿床地质条件及矿石需求程度而变化。开展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及综合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圈定矿体的矿石工业品位,增加矿产资源储量,而且可以综合回收共伴生矿产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以甘肃省白崖沟金矿为实例,说明了综合指标在该矿矿体圈定、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情况。该矿床中主要有用组分为Au,共生矿产为Ag,且与Au为同体共生矿产,但矿床中Au、Ag单独均达不到工业品位一般要求。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采用Ag对Au 0.016的折算系数,制定了(Au品位+0.016×Ag品位)的综合品位Ⅰ方案:边界品位0.5 g/t、工业品位1.5g/t和Ⅱ方案:边界品位1 g/t、工业品位2 g/t两套方案,经论证,从资源利用率、开采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比较,确定Ⅱ方案较优。采用Ⅱ方案的综合指标对白崖沟金矿进行矿体圈定连接,比利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的资源量大幅增加,金矿工业矿石量增加3.5倍、金属量增加1.7倍,符合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的要求,达到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矿床规模为模型的区域矿床成矿潜力指标,一方面可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模的定量化评价和预测;另一方面,在区域资源定量化评价过程中,可用于对矿床时间谱系的研究.同时,使用矿床成矿潜力指标对西南三江北段地区铅锌、铜、银矿进行了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得到了成矿潜力预测图,最后使用成矿概率法则对西南三江北段矿产资源总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毛景文 《矿床地质》2021,40(1):174-174
《矿床地质》期刊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伴随着中国整个工业化过程。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地质界几代人风餐露宿、爬山涉水,为我国探明了大批矿产资源,保障了国家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秉承着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新理念,基于国内,面向世界,中国矿床学家开始探讨全球成矿规律,推动找矿实现新突破,不仅满足了我国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而且与当地人民一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尚无评价海泡石矿床的工业指标。为了加速海泡石矿的地质工作步伐,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探求工业储量,以满足“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试拟工业指标成为势在必行的一步。因此,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综合考虑当前工艺技术水平和矿产资源条件等因素,初步制订了评价海泡石粘土矿床的试行工业指标。一、选择造浆率为主要工业指标的依据海泡石矿目前在我国主要是作抗盐(土般)土,应用于海洋石油钻探和陆地含盐地层钻井  相似文献   

8.
陈汉中  李雪生 《湖南地质》1997,16(4):273-277
1994-04以后,国务院规定矿床工业指标由矿产储量审批机构统一下达,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管理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矿床工业指标制定与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湖南省储委的5点经验,并提出了加强这一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对矿产资源所产生的次生矿床进行研究和利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广西栗木矿区的地质条件、矿床资源的共生特点,对在开发过程中所残留、废弃的Nb、Ta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所产生的次生矿床——"人工矿床"进行研究,讨论了该类次生矿床的类型、特征以及分布情况,重点分析了第四尾砂库中Nb、Ta等稀有矿产资源在尾砂中各沉积区,各粒径中各种元素的分布规律,初步评价了其经济价值,认为本区尾砂库中次生稀有金属矿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元江金矿矿床模型及矿产经济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湿法冶金技术的发展,过去圈定氧化矿的工业指标在当前技术经济 条件下过高,已将大量矿石划为废石,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通过建立矿床模型,优化工业指标,重新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增加金储量10t,为提高矿山生产的经济效益,充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铁矿热电性是矿床学及深部地质找矿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方法多应用于金矿床的地质勘探,而在铜矿床勘探中应用较少。滇中和尚洞铜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矿体宏观地质条件差异小,深部找矿难度大,本文对该矿床Ⅰ号矿体开展了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铁矿热电系数分布呈现多峰组合,矿体铜矿化强度与黄铁矿P-N型的出现率及离散度等关系密切,尽管1580中段仍存在工业矿体,但Ⅰ号矿体深部延伸相对较小,找矿前景相对较差。研究表明,利用黄铁矿热电系数特征指导铜矿床的深部找矿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的磷矿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矿床类型以元古宙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为主,分布集中在五大区域,开发利用条件较好。虽然湖北的磷矿资源勘查近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资源利用合理度欠缺、磷化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及产业集中度低等原因,对磷矿开发和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制约。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建设磷矿开发及磷化工产业集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勘查部署上,要根据成矿条件、空间富集规律和勘查开发现状,统一部署,分类开展工作;在产业布局上,以宜昌、保康、荆襄、黄麦岭4大磷化工基地为主体,新建鹤峰、黄梅磷肥基地,打造"一圈多点"式产业集群;在产业关联上,新建磷矿产地与现有磷化工基地之间形成以老带新、以新助老、空间互动的产业格局;在产品分工上,支持现有磷化工基地内的骨干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相似文献   

13.
甄大超 《地质与勘探》2016,52(1):108-114
以某铷矿为研究对象,依据收集的矿床地质勘查资料,研究了矿化域建模技术方案,应用MICROMINE软件建立了矿化域三维实体模型,并对矿化域进行估值,快速获得了不同边界指标的资源量。与传统手工计算资源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矿化域模型合理,计算结果准确,其估算的不同边界指标方案的资源量可以用于本矿床工业指标制定。矿化域模型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矿床资源量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业指标制定中矿体圈定和资源量估算工作效率。以某铷矿为研究对象,依据收集的矿床地质勘查资料,研究了矿化域建模技术方案,应用MICROMINE软件建立了矿化域三维实体模型,并对矿化域进行估值,快速获得了不同边界指标的资源量。与传统手工计算资源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矿化域模型合理,计算结果准确,其估算的不同边界指标方案的资源量可以用于本矿床工业指标制定。矿化域模型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矿床资源量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业指标制定中矿体圈定和资源量估算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秦克章  赵俊兴  何畅通  施睿哲 《岩石学报》2021,37(11):3277-3286
近年来,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的"高度分离结晶、异地深成侵入"成因,及其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而倍受关注。已有野外调查和资源勘查工作表明该花岗岩带可能成为我国稀有金属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目前带内金属组合以铍-铌-钽(锡-钨)组合为主(如错那洞大型锡-钨-铍矿床),但尚未发现工业锂矿体的产出。本次工作在高喜马拉雅琼嘉岗地区发现了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并初步揭示该伟晶岩型锂矿的基本地质特征。琼嘉岗伟晶岩属于过铝质LCT型伟晶岩,稀有金属(REL)类REL-Li亚类钠长石-锂辉石型。含矿伟晶岩呈串珠状、囊状体产出在前寒武系肉切村群大理岩中,伟晶岩具有一定分带,目前主要包括细粒钠长石带、文象结构带、分层细晶岩带和块体微斜长石+锂辉石带,赋矿主体结构带为后两者。矿石矿物主要为锂辉石、铌铁矿-铌锰矿,以及少量锡石和绿柱石。59件样品中44件Li2O含量在工业品位(0.80%)之上,平均1.30%。4条伟晶岩脉群资源量估算表明琼嘉岗锂资源可达超大型规模,琼嘉岗是喜马拉雅首例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矿,其发现证实我国高喜马拉雅地区具有找寻大型-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焦奇  陈萍  梁忠  史静 《地质论评》2020,66(4):1060-1062
王宠佑是中国早期学习地质学专业的留学生,近代第一批矿冶专家,他在推动中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矿产和地质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编纂出版了《中国矿产资源与地质文献目录》、《中国矿产资源文献目录》等地质文献目录,促进了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建江  牟宗玉  万贵龙 《地质论评》2020,66(4):1063-1066
对现行磷矿地质勘查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讨论了勘查类型划分、工程间距的确定、资源量估算、共伴生矿产工业指标等问题。勘查类型的划分应允许有过渡类型;对差异很大的多矿体矿床应针对不同矿体分别确定勘查类型;勘查类型的确定应实行量化指标;勘查工程间距应按不同成因的矿床确定差异标准。各勘查阶段对各类资源量应确定合理的量化比例,并与现行矿业管理政策相统一;对鄂西地区有自然分层的硅酸盐型磷矿床类型中的富矿层资源量估算应调整为按自然分层圈定;对高镁磷矿石一般工业指标应做出调整;对共伴生矿产应根据当前回收利用技术水平制定共伴生矿产回收利用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江学俭 《现代地质》1995,9(1):75-80
摘要:边界品位自50年代由原苏联引入之后,各部门、各系统对其技术经济内涵的理解大相径庭,制定边界品位时方法各异,不同方法得出的同一矿床边界品位差值可达3.5~5倍,难免造成资源效益的损失。边界品位著仅作为纯技术标准以规划次经济资源──表外矿.则不必专门制定下达,各矿床选矿试验的尾矿品位即是标准;若作为经济标准,则与最低工业品位的经济目标矛盾或重复。边界品位在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娄德波  邓刚  肖克炎  孙艳  丁建华 《地质通报》2010,29(10):1467-1478
以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现状和2005年全国储量平衡表为依据,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品位-吨位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矿床地质经济模型,主要包括描述性模型和品位-吨位模型。并以新疆东天山为例,采用矿床地质经济模型法对铜镍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进行评价,共圈定29个矿田级远景区,估算铜资源量453×104t,镍资源量448×104t,表明东天山地区该类型矿床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中国2005年的铁储量库为基础,总结了中国铁矿查明资源的矿床类型、矿石类型、矿石品级、矿产组合、勘查程度、矿体埋深等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铁矿床类型以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及火山岩型为主,查明铁矿资源绝大多数为单一矿产和主要矿产,虽然品位低,但以易选的磁铁矿石和钒钛磁铁矿石为主;勘查程度高,开发利用的风险较小;勘查深度浅,开采技术和经济条件有利,深部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通过中国地调局在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开展1∶5万化探示范项目,圈定了一批具找矿价值的铅锌银铜为主成矿元素的化探异常,通过异常查证和矿产评价工作,采用化探、物探、探槽工程揭露、钻探验证等综合技术方法,在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铅锌银铜为主的矿产地,发现了阿奇山火山沉积-叠加热液交代改造型铅锌矿床、屹立火山热液型富银铅矿(黑矿型)、1288高点铜矿点等十余处。通过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目前确定阿奇山铅锌矿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屹立富银铅矿以其品位高、埋藏浅、开采经济价值高为特点。阿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成果揭示了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区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