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介绍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近年来持续进行的鸟类监测调查相关方法及目前区内水鸟资源现状。经过数年调查,保护区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数据,区内水鸟种类和数量已基本摸清,对鸟类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高桥保护站新发现的海草床生境、种类组成,对该海草床的生境威胁和今后研究展望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的总称。红树林具有多种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它保护沿海居民免受台风侵袭、促淤造陆;同时,红树林还是各种海洋生物的家园,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近年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已连续造林约1500hm2。对有记录以来的人工造林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评估了保护区内人工林生长现状并对雷州半岛红树林的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公众前来参观学习。为了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科普优势,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区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普宣教模式,建立完整的解说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目前保护区已成为广大市民接受生态环保、湿地物种等科普知识教育的理想基地。介绍了保护区开展科普宣教的资源优势、工作现状和主要做法,并就改进保护区宣教模式,提高宣教成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州南沙湿地鸟类迁徙规律,揭示鸟类整体迁徙动态变化,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在每月下旬日落前3 h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南沙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 2014—2018年共记录到鸟类139种,以冬候鸟为主。2)鸟类物种数年际波动较大,丰富度年际变化不明显,即鸟类种类在逐渐增加的同时,个体数量趋于稳定。3)鸟类月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候鸟迁徙规律,越冬期急速上升,繁殖期平缓。越冬水鸟迁飞时间有提前的趋势,且在富有食物来源的浅水滩涂地和在无瓣海桑等高大茂盛的红树林群落有更多种类与数量的水鸟分布。最后,建议在注重绿化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同时,保护和管理鸟类的栖息环境,适当扩大滩涂地面积,增加红树林种植面积以及合理地围垦,科学维持浅水滩涂和红树林种植面积比例,吸引更多越冬候鸟。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南沙区万顷沙镇19涌.地处伶仃之滨,珠江口之畔.三面环海。公园有一片大面积的红树林湿地、围垦滩涂和鱼塘,生长着茂密的红树林、灌草丛和人工园林。林深树密,林、草、水相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登高眺望,清风吹过,林涛水波,此起彼伏。这里气候温和,林湖相依,是鸟类栖息.生活、繁衍的好地方,可谓是”百鸟乐园”、“鸟的天堂”。南沙湿地公园是我国候鸟迁徙的三大路径之一.即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或越冬场所,是广州地区候鸟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79种鸟类,隶属12目27科。其中,冬候鸟40种、留鸟31种和夏候鸟8种。红树林区古北界鸟类41种,东洋界鸟类35种,广布种3种。分析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鸟类分布和年变动情况,比较了福建省6个红树林区湿地鸟类季节型的组成,指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鸟类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主要职能是保护鄱阳湖以白鹤为代表的珍稀候鸟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资源丰富,有哺乳动物45种、鸟类310种、爬行类48种、鱼类136种、高等植物476种。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重  相似文献   

9.
<正>广州市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南沙区万顷沙镇19涌,地处伶仃之滨,珠江口之畔,三面环海。公园有一片大面积的红树林湿地、围垦滩涂和鱼塘,生长着茂密的红树林、灌草丛和人工园林。林深树密,林、草、水相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登高眺望,清风吹过,林涛水波,此起彼伏。这里气候温和,林湖相依,是鸟类栖息、生活、繁衍的好地方,可谓是"百鸟乐园"、鸟的天堂"。南沙湿地公园是我国候鸟迁徙的三大路径之一,即东部候鸟迁徙的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国最大的红树林生长基地———湛江市为例,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论证,分析了当前湛江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红树林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红树林资源开发的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从海陆一体化、海岸带等方面,明确了红树林湿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厘清了红树林湿地在湛江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今后湛江红树林湿地的总体建设方向:(1)以红树林湿地为核心,重构湛江市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2)加强湛江市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构;(3)开展沿海红树林的生态恢复;(4)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位于长江口的崇明东滩是东亚一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一个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保护区的环志工作始于1986年,自2002年,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进行较系统的环志工作。至2010年底,已环志鸺鹬类46种36800余只,其中超过95%的鸟佩带了代表长江口地区标识的黑白色足旗。其中大滨鹬、黑腹滨鹬和翘嘴鹬是崇明东滩环志数量最多的3种鸟类,环志数量分别为10631、3056和2746只。为了便于野外个体识别,保护区于2006年起在环志时尝试使用编码足旗,到2010年,共有9种1758只鸟佩戴了编码足旗。在环志过程中,总计有20种441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环志鸟被回收。回收鸟中超过一半的鸟为大滨鹬,而且70%的回收鸟是在西北澳洲被环志的,表明崇明东滩与西北澳洲对于迁徙涉禽的保护上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崇明东滩环志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对于了解东亚一澳大利西亚迂徙涉禽的迂徙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青岛胶州湾湿地水鸟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是山东半岛面积最大的河口海湾型湿地,湿地总面积约3.7万hm2,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成为亚太地区水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目前胶州湾湿地鸟类有12目26科156种,其中包括许多全球濒危和国家级重点保护种类。鉴于目前胶州湾的不断萎缩及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现状,为保护湿地水鸟资源,恢复胶州湾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尽早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水鸟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环境生态改造,为亚太地区候鸟的顺利迁徙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推动青岛市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厦门市下潭尾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区的鹭科鸟类物种和数量,对比海水不同潮位鹭科鸟类数量、生境分布以及红树林不同修复阶段白鹭种群数量变化,探讨红树林生态修复对鹭科鸟类种群动态的影响。2018—2019年在修复区共调查记录到8种鹭科鸟类,秋冬季鹭鸟种类较多,5—6月鹭鸟数量最多,其中白鹭为优势种;与修复初期相比,修复区在修复完成后的白鹭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修复区鹭科鸟类在海水低潮位时主要觅食于潮间带滩涂,在高潮位时大多数停歇于未被海水淹没的红树林,观察发现一些鹭鸟在繁殖季节营巢于高大的红树林。结果表明,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能够改善鹭科鸟类栖息环境,增加修复区的鹭科鸟类数量。  相似文献   

14.
2007-2009年期间的2个越冬期,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物种的数量一般都在12月达到最高,而10月由于候鸟刚刚迁来以及翌年3月已有部分候鸟迁离,故这2个月份鸟类数量相对较少。保护区的9个湖泊中,沙湖是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极重要的栖息地,而大湖池是东方白鹳和小天鹅极重要的栖息地。监测发现蚌湖已成为白鹤和东方白鹳重要的栖息地,建议将该湖划为保护区的核心区以加强白鹤等濒危物种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The Sundarban Biosphere Reserve in West Bengal, India, is part of the largest mangrove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world. The reserve is 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the last refuge for the endangered Bengal tiger at a crucial time when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reatens their existence. The mangrove ecosystem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have become the priority for the state government of West Bengal. However, in becoming so, the state government imposes restrictions on catching fish in the core and buffer areas of the biosphere reserve, which intensify fishermen's everyday resource‐access struggles in the mangrove fores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flict between local fishermen and conservation needs, broad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in the Sundarbans region of India.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中游位于我国候鸟三大迁徙途径西部路线的中段,境内湖泊、沼泽、滩涂星罗棋布,是候鸟在迁徙飞越干旱荒漠、草原的过程中获得丰富食物、水源和得到良好休整的重要驿站,这里水禽资源丰富,共分布有水禽49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13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32种。必须从保护湿地水禽的生存空间、加强疫源疫病监测、加强基础研究、恢复水禽栖息环境、提高保护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水禽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选取海南岛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1959年和2008年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种类、群落和面积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50年内,三地的红树植物相对灭绝种类比例小,只有三亚河种类变化较大,从26种减少为20种(另有2个引入种),东寨港和青梅港则分别仅减少1种。从群落类型面积变化分析可知,50年来三地主要群落的损失率均在41﹪以上,所毁灭的群落以近岸的内缘种为优势的群落为主,主要是海莲,尖瓣海莲,木榄群落和角果木群落等,并存在单优种群落向多种混合的多优种群落的演替,种群濒危,矮化和面积碎化现象突出。50年来三地红树林总面积也大为减小,东寨港和青梅港减少53﹪左右,而三亚河则减少92﹪。近50年来红树林的变化与环境关系表明,自然环境要素梯度变化形成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和群落垂直分层的分异性。而社会(生产)环境要素的发展过程不但改变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还影响群落种群和外貌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述华  廖富强 《地理学报》2013,68(1):118-126
利用历史水文资料、越冬候鸟分布调查资料及基础地理数据等, 从鄱阳湖形态的历史演变和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保护的角度, 探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维持鄱阳湖形态不变的情况下, 为有效保护越冬候鸟生境不受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的影响, 工程调控水位不宜超过12 m, 但由于低水位运行不利于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效益的发挥, 而高水位运行不利于越冬候鸟栖息地的保护, 为调和工程效益和候鸟保护之间的矛盾, 建议实施适当退田还湖, 以促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实施;(2) 根据地形、越冬候鸟分布范围、圩堤内居民点分布以及圩堤内土地利用现状, 提出了约640 km2实施退田还湖范围;(3) 以退田还湖为前提, 按照“调枯不调洪”原则, 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 为工程的推进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九龙江口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泉州湾省级湿地保护区3个红树林分布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底栖软体动物在中等尺度下的共存格局及机制。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基于蒙特卡洛的零模型和网络分析探讨底栖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利用raup-crik零模型识别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测定底栖软体动物的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漳江口、九龙江口和泉州湾湿地共发现37种底栖软体动物,底栖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物种数及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呈现非随机分散和模块化,这些格局同时受到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的调控作用,其中,物种竞争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