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京西山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西山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富集Ba、Zr、P和轻稀土元素,亏损Ti、Hf、Rb、Yb等。其微量元素含量及配分与大陆碱性玄武岩相似.南大岭组玄武岩起源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原始岩浆经历了随机RTF(周期性补充、排出和分离)过程的演化,在演化过程中岩浆未受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盆地的形貌、充填及变形受区域大地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是在三叠纪末开阔谷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叠纪末或早侏罗世初,开阔的谷底沉积了山间河流相的杏石口组.早侏罗世中期,盆地被溢流和喷发的南大岭组玄武安山岩充填.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早期沉积是恢复其原型盆地的重要依据.中侏罗世早期是全区重要的成煤期,下窑坡组为湖泊-三角洲及沼泽相.中侏罗世中期,北京西山盆地逐渐封闭,上窑坡组上部沉积已经在宁静中孕育着风暴.中侏罗世中-晚期,燕山运动主幕强烈爆发,盆地在接受了龙门组粗碎屑快速充填后,开始在九龙山期分化,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辽移,在晚侏罗世期间消亡.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的演化及其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与西伯利亚地块和华北地块在中-晚侏罗世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河北承德上谷附近门头沟群南大岭组植物化石12属15种,认为其时代为早侏罗世。对确定鲜有化石资料报道的冀北南大岭组的地质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古植物学依据,为研究我国北方侏罗纪植物化石序列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4.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赵越  崔盛芹等 《地质通报》2002,21(4):211-217
沉积盆地的形貌、充填及变受区域大地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北京西山株罗纪盆地是在三叠末开阔谷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叠纪末或早株罗世初,开阔的谷底沉积了山间河流相的杏石口组。早侏罗世中期,盆地被溢流和喷发的南大岭组玄武安山岩充填。北京西山株罗纪盆地早期沉积是恢复其原型盆地的重要依据。中株罗世早期是全区重要的成煤期,下窑坡组为湖泊-三角洲及沼泽相。中株罗世中期,北京西山盆地逐渐封闭,上窑坡组上部沉积已经在宁静中孕育着风暴。中株罗世中-晚期,燕山运动主幕强烈爆发,盆地在接受了龙门组粗碎屑快速充填后,开始在九龙山期分化,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在晚株罗世期间消亡。北京西山株罗纪盆地的演化及其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与西伯利亚地块和华北地块在中-晚株罗世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喷发及岩浆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燕山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火山喷发主要有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和东狼沟阶段。多阶段火山喷发可分为早侏罗世近EW向喷发带、晚侏罗世NE向喷发带和早白垩世NNE向喷发带。火山—沉积盆地主要有早侏罗世继承性坳陷盆地、晚侏罗世继承性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新生性上叠式断陷盆地。火山喷发主要有南大岭阶段夏威夷型喷发、髫髻山阶段斯特朗博利型喷发、东岭台阶段普林尼型喷发3种类型。岩浆成分变化规律为: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以基性岩浆为主, 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中性岩浆规模大, 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酸性岩浆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6.
论河北承德上谷早侏罗世南大岭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最新资料描述了承德上谷南大岭组四个实测剖面的地层层序,岩性岩石组合,沉积构造等特征,厘定了南大岭组含义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系,其间的沉积岩系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证实了火山岩系与沉积系在空间上呈指状交互关系,根据植物化石确定南大岭组中时代为早侏罗世,论述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汪洋 《地质学报》2015,89(Z1):33-34
<正>华北克拉通北部燕山褶皱-冲断带的侏罗系由下而上依次为:(1)早侏罗世南大岭组(京西冀北)或兴隆沟组(辽西),(2)早侏罗世含煤地层——下花园组或北票组,(3)中侏罗世龙门组和九龙山组(京西冀北)或海房沟组(辽西),(4)晚侏罗世髫髻山组或蓝旗组火山岩,(5)晚侏罗世土城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层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地层表》,在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等方面和原地层表相比都有很大变化,作者在对该表进行初步解读的基础上,将冀北侏罗系与其做了对比,以期引起广大同行的关注和重视。作者认为:河北省北部的下花园组时代应由早—中侏罗世改为中侏罗世,层位与西山窑组一致;南大岭组与八道湾组层位相当;九龙山组和髫髻山组的层位相当于头屯河组;后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同层位地层是土城子组;张家口组划归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9.
冀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西北早、中侏罗世地层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具体划分对比上与同处于燕山造山带的京西地区仍有所不同。前者划分为南大岭组、下花园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和后城组,后者与下花园组相当的地层又分为窑坡组和龙门组。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冀西北地区也发育有与京西相同层位的龙门组,只是以往将其或划归于下花园组,或分属到九龙山组;同时发现下花园组尚包含了部分南大岭组地层。重新划分后的地层层序为:侏罗系下统南大岭组,中统下花园组、龙门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后城组,完全可以与京西地区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建立统一的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Sm—Nd等时线年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汪洋  李家振  孙善平  邓晋福 《城市地质》2001,13(3):18-20,17
根据 6个火山岩样品的分析结果 ,得到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的年龄为 188±19Ma。结合古生物资料分析 ,这个年龄结果表明西山地区髫髻山组的年代可能不晚于中侏罗世 Bajocian阶。因此 ,北京西山地区下侏罗统发育的褶皱构造可能代表了早侏罗世时期的燕山运动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11.
徐刚  赵越  吴海  张栓宏 《地球学报》2005,26(4):299-308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菠罗组)可以对比;早侏罗世水泉沟组与京西、冀北南大岭组、辽西北票兴隆沟组层位相当,且各组火山岩时代基本相同;中侏罗世早期郭家店组底部含煤段与京西上窑坡组、冀北下花园组中部、辽西北票组中上部植物组合面貌一致;中侏罗世中期郭家店组砾岩段是燕山期构造变形主幕的产物,北京西山龙门组、冀北下板城下花园组上部、辽西北票海房沟组都是该期的记录,层位相当;辽西中侏罗世中晚期蓝旗组底部的时代为158±1Ma,与京西、冀北髫髻山组安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总体一致.这说明差异较大的燕山板内造山带三叠纪-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了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北票组是辽西侏罗纪主要含煤地层,大部分学者从植物化石角度论述其时代为早侏罗世,区域上与窑坡组、永定庄组、富县组、三工河组对比。本文从地层层序、岩性、构造演化、古气候演化等角度对北票组的地质时代和区域对比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组为印支期后地壳伸展阶段早侏罗世早—中期兴隆沟组火山喷发之后和中侏罗世中晚期海房沟组、蓝旗组燕山期火山活动之前的含煤盆地沉积产物。前者火山活动在冀北、京西形成南大岭组,在北疆三工河组局部形成火山岩夹层;后者火山活动在冀北、京西形成九龙山组、髫髻山组,晋北形成云岗组、天池河组,北疆形成头屯河组。北票组底部杂色地层化石稀少,有机质含量低,气候应相对干热,北票组(杂色地层以上部分)、海房沟组、蓝旗组植物化石和孢粉证明古气候由温湿向干热逐渐演化,而该特征和中国北方以至全球早侏罗世晚期干热、中侏罗世从早期到晚期由温湿向干热的演化规律—致。从而,北票组底部杂色地层属于早侏罗世晚期并和三工河组、富县组、永定庄组、阳眷组、窑坡组底部对比;北票组杂色地层以上部分属于中侏罗世早期,与西山窑组、延安组、大同组、下花园组、窑坡组(K1砂岩以上部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山侏罗纪南大岭组玄武岩的继承锆石年代学及其含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赵越  宋彪  张拴宏  刘健 《地学前缘》2006,13(2):184-190
文中报道了北京西山侏罗纪南大岭组玄武岩的锆石结晶年龄。115个已分析的南大岭组玄武岩中的锆石绝大部分是继承的。它们的年龄峰值集中在~190Ma,~310Ma,~430Ma和~520Ma。此外,还有~171Ma,~830Ma和~1840Ma的年龄组,个别太古宙末和元古宙初期的继承锆石也可观察到。我们认为(174±8)Ma年龄组的锆石有可能是南大岭组玄武岩喷溢期结晶的锆石。古元古代和太古宙的继承锆石很可能来自中下地壳基底的岩石。~830Ma的锆石颗粒的来源有待今后资料进一步积累说明,不排除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也曾经历过此事件。190Ma的锆石组与区域早侏罗世陆内的构造-岩浆作用有关。~310Ma的锆石组形成于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洋壳向华北克拉通的俯冲。而~430Ma和~520Ma的锆石组可能于古大陆拼合的全球事件引发的邻近陆块岩石圈深部的热扰动中生成。这些继承锆石的年龄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至少在古生代就经历了幕式的改造。因此,其演化很可能是长期的、幕式的和渐进的。我们的观测不排斥早白垩世至早期新生代期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可能经历的剧变,但是似乎不支持全球岩石圈在深部对超大陆裂解产生响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河北承德上谷早侏罗世南大岭组植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河北承德上谷附近门头沟群南大岭组植物化石12属15种,认为其时代为早株罗世。对确定鲜有化石资料报道的冀北南大岭组的地质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古植物学依据,为研究我国北方侏罗纪植物化石序列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15.
北京西山妙峰山地区中生界后城组地质特征及划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确认在北京西山晚侏罗世后城组的客观存在,并就其岩石组合、发育特征、以及与下伏髫髻山组的接触关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区域对比,探讨了北京西山后城组的建立在研究西山地区中生代火山盆地的演化及其地层学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山地区自从1920年叶良辅开始建立“门头沟煤系”以来,已有六十多年研究历史,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关双壳类化石的公开报道。对于门头沟组的时代归属,目前也存在着中侏罗世、早侏罗世和早至中侏罗世不同认识。作者最近整理鉴定了以往采自门头沟组的双壳类化石,并于1981年9月共同赴野外复查地层剖面和补采化石,从而对于门头沟组不同层位所产的双壳类群面貌及其与国内外地层对比和时代归属,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北京西山晚侏罗世粗安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北京西山晚侏罗世髫髻山组粗安岩具有高的SiO  相似文献   

18.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三工河组的孢粉组合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的孢粉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9.
新疆柴窝堡盆地侏罗纪孢粉地层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三工河组的孢粉组合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的孢粉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对柴窝堡盆地侏罗系沉积发育特征、各岩组所含孢粉组合面貌及其地质时代作了研究,建立了可信的侏罗系层序:水西沟群包括下统的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中统下部的西山窑组,艾维尔沟群包括中统的头屯河组和上统的齐古组与喀拉扎组。研究证实,早至中侏罗世早期该盆地气候温湿,植被发育,沉积以河湖相为主,为重要成煤及生油期;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受燕山运动影响盆地抬升,气候逐步变得干热,沉积以红色粗碎屑河流或山麓河流相为主。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中生代若干地质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生代早期较隐蔽与微弱的东西向褶皱与断裂、沉积岩层含火山灰并未受变质、地层超覆与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岩浆活动等方面,探讨印支运动在北京地区的存在和特点;从中生代中、晚期较广泛而剧烈的北东向褶皱与断裂、地层缺失与超覆或不整合关系、火山喷发与岩浆侵入活动等方面,讨论燕山运动在北京地区的存在和特点;根据早白垩世古植物与孢粉组合特征,结合邻区资料,指出北京地区属于我国早白垩世南、北孢粉-植物地理区之间的过渡区。最后讨论早侏罗世蔡家岭组建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