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文中描述的双壳类化石,系笔者(姚培毅)于1984年4月赴广西桂东北部钟山县西湾煤矿进行地质调查时,在下侏罗统大岭组中部灰黑色灰岩中所采获。经鉴定,共计1属5种,名单如下:Qiyangia loxos,Q.fortis,Q.lilingensis,Q.cuneata,Q.of.loxos。过去对这里所产的双壳类化石,极少正式报导。迄今为止,仅见有不够系统的化石鉴定名单(陈金华等,1980a),未见描述和图影。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予以报导。尽管当前标本类型较单调,但其数量丰富,保存尚好。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山地区自从1920年叶良辅开始建立“门头沟煤系”以来,已有六十多年研究历史,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关双壳类化石的公开报道。对于门头沟组的时代归属,目前也存在着中侏罗世、早侏罗世和早至中侏罗世不同认识。作者最近整理鉴定了以往采自门头沟组的双壳类化石,并于1981年9月共同赴野外复查地层剖面和补采化石,从而对于门头沟组不同层位所产的双壳类群面貌及其与国内外地层对比和时代归属,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前言秦岭—大别山以北,甘肃北山以东的中国北部,广泛发育了侏罗、白垩纪地层。由于奠基于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之上,又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不同位置,因而其发育历史和构造特征也就各不相同,甚至生物相也有明显差异,从而造成了层序、分类、时代和区域对比的困难。长期以来,我国地层工作者对于中国北部的侏罗、白垩纪的地层地质学问题,已作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但至今仍然认识分歧。争执最甚者,莫过于热河群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