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三北防护林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在对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区水资源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北五期工程623个县的水资源承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水资源约束下适宜造林的县区有387个,较适宜造林的县区有185个,次适宜造林的县区有60个。  相似文献   

2.
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的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极大地鼓舞着“三北”地区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决心。推动了边陲地带绿化造林的发展。迄今,关心“三七”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人士,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先后发表过许多意见。中国林学会1979年曾召开过“三北”防护林学术会议,《中国林业》、《林业科技通讯》等杂志曾报道过有关这方面的学术性见解。通过讨论使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伟大战略意义及其建设目标与实施步骤进一步得到明确。但在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为此对有些问题有必要加以讨论,诸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应怎样确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①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荒漠半荒漠区无灌溉条件下造林的降水极限,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150—200mm。在地中海气候区,为100—150mm。②最大根幅区的降水收入与水分支出平衡时的降水量,就是理论上无灌溉条件下造林的降水极限。③水平根系越发达,无灌溉、无地下补给条件下植物的抗旱性越强。较小的造林密度有利于脆弱的水分平衡。④耐旱乔木造林的地下水埋深极限为4—6米;耐旱灌木(小乔木)为5—10m。耐盐乔木的矿化度极限为3g/l;耐盐灌木为3—8g/t。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三十多年来,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以来的治沙经验和科研成果,交流国内外沙漠、沙漠化防治的信息,提高三北地区治按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和宁夏林学会,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科学研究站联合举办的“三北地区治沙讲习班”,历时四十天,于今年元月五日结束。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土地荒漠化每年以 15 60km2 的速度扩展 ,80年代每年扩展 2 10 0km2 ,到 90年代每年扩展 2 4 60km2 ,近年扩展速度还在加快。记者 8月 15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 :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目前已获批准 ,以三北地区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大战即将全面展开。据介绍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整体思路是以防沙治沙为重点 ,力争在 10年内基本遏制三北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趋势。“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3个省、区的 5 90个县 ,工程区沙化面积 130万km2 。四期工程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培养和提高营林工程技术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中央林业部、内蒙林业局于1981年11月14日至12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林学院举办了“三北”地区营林技术干部进修班。参加这次讲习班的学员系来自陕、甘、宁、青、新、晋、冀、黑、吉、辽、京、蒙等十二省、市的工程技术干部。 学习的方式以学术报告为主,同时在学员之间交流了工作经验。学习内容丰富,有国内林业概况,“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意义及指导思想;美、日、北欧林业介绍;“三北”地区森林历史;森林和植物生态;治沙原理与措施、杨树的速生丰产、飞机播种,遥感技术等学术内容。学习期间组织放映了幻灯教学五百多张,识别判读了航测照片和各种图表近百  相似文献   

7.
陈仲元 《中国沙漠》1987,7(1):65-67
土地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社会安定所造成的严重威胁,已经成举世瞩目的大问题,特别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我国"三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对这一威胁的感受最为深切。"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兴起,就是旨在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8.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志伟  李素琴 《中国沙漠》1999,19(2):191-194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使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市场经济的建立又使工程建设面临多重困难和考验。如何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采取增加投入、分类经营、加大科技含量、引进并建立新的经营机制以及各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等措施,就成为今后工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大规模造林实践都依从年降雨量400 mm的阈值,在高于该降水阈值的地区造林。但针对西藏高原高海拔地区造林,无论是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方面都很少涉及。在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最高海拔和树种选择需要遵循什么原则?以及以往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出发,提出高海拔造林要遵从植被地带性分布原则和温度限制原则,指出植树造林要在森林分布区内、气候树线分布的海拔以下的区域才有可行性。以西藏高原东部森林分布格局和主要气候树线树种的分布海拔上限为例,论证了植树造林的潜在空间范围。从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生态位的角度,对可能用于造林的乡土树种及其造林立地条件进行了厘定,并指出了那曲造林存在的问题。总之,在西藏高海拔地区造林需要遵从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重点考虑海拔上限和适宜树种选择问题,采用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10.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94,13(2):20-26
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异、质量、数量及防护林体系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始,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为试验区,研究蓄水渗膜材料水纤维和基体在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栽培方案、不同时间、不同树种进行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应荒漠化地区应用的新材料在干旱区造林的工艺和技术方法。采用蓄水渗膜材料生态综合治理方案及植树方法,能够使原来的干旱区常规造林成活率由40%-70%提高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三北“防护林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其质量数量构成,阐明了该区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域分异规律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耕还林还草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伍光和  王文瑞 《中国沙漠》2002,22(5):439-442
简要论述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地理特征,评述了农牧交错带历史时期以来北移西进造成与自然地带的错位,过度垦殖不仅导致交错带本身的生态破坏,还对黄河流域下游及华北平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依据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对交错带及毗邻地区还林还草进行了分区,并在退耕还林还草背景下,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做了评价,指出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山地造林完全正确,而内蒙古和西北广大地域不宜造林,当务之急应该是制止植被破坏,保护沙生植被、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植被。并建议有关决策部门对"三北"防护林工程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上干旱区经济地带出现经济“超越”的启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区经济曾在历史上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随着当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伴随其而来的生产手段的巨大进步,为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尤其在工业较发达、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率先取得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超越”,以超过一般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建立起了较合理、较为先进、生产规模宏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干旱地区经济系统。这些实践,为干旱  相似文献   

15.
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快步伐推广樟子松1994年7月26日-31日,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在海拉尔召开三北地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推广工作会议。这次工作会议在樟子松的故乡呼伦贝尔盟召开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地区退耕还林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退耕还林造林模式的研究,在造林技术方面总结出先进适用又符合当地实际的造林模式。其中,①风沙区造林模式:旱柳、柠条防风固沙林,杨树、沙柳、柠条防风固沙林,柠条、紫穗槐防风固沙林;②丘陵沟壑区造林模式:油松+沙棘,沙棘+柠条,油松+山杏;③干旱硬梁区造林模式:柠条两行一带式植苗造林、旱柳、沙柳防风固沙林、榆树、柠条防风固沙林,取得了显著成效。造林实践表明,3a后保存率达100%,造林成活率大于70%的造林面积准格尔旗占84%、鄂托克旗占82%,生长状况优良。说明采用的造林模式是成功的,可以直接指导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建设和可供毗邻地区生产造林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重建后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物种多样性研究相对较薄弱的地区。目前关于该区植被恢复重建后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该区植被恢复重建后的物种多样性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6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对纸坊沟流域主要的天然及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天然灌木林物种多样性最高,均匀度最大,人工乔木林和天然草本的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接近,人工灌木林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小。人工林纯林(包括纯乔木林、纯灌木林及单一乔灌混交林)具有很强的抵抗其它乔灌物种入侵和定居的能力,对林下草本也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因此,要建造一个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群落,在建造初期就要选择多物种混交,并注意初值密度。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干旱风在淮北地区一般称为“火风”。这是在空气相对湿度很低、温度又高,并伴随着一定风速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大气干旱现象。 人们往往把大气干旱和干旱风混为一谈,如B. B. 西湟里席柯夫(Синелыщикв)在他的著作中就将这两个名词看成是同一个含义了。事实上,干旱风不应该包合那种空气相对湿度很低、温度高而风速很小的大气干旱在内。ф.ф. 达维达雅(Давитая)和国内有关文献中也提及这一点。 干旱风对作物的危害,不仅是严重干旱,而且是高温。这一点,Н. А. 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在他的著作中早已指出。因此,从干旱风的实貭而言,与其说是干旱风,毋宁说是“干热风”更确切些。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干旱风在淮北地区一般称为“火风”。这是在空气相对湿度很低、温度又高,并伴随着一定风速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大气干旱现象。 人们往往把大气干旱和干旱风混为一谈,如B. B. 西湟里席柯夫(Синелыщикв)在他的著作中就将这两个名词看成是同一个含义了。事实上,干旱风不应该包合那种空气相对湿度很低、温度高而风速很小的大气干旱在内。ф.ф. 达维达雅(Давитая)和国内有关文献中也提及这一点。 干旱风对作物的危害,不仅是严重干旱,而且是高温。这一点,Н. А. 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在他的著作中早已指出。因此,从干旱风的实貭而言,与其说是干旱风,毋宁说是“干热风”更确切些。  相似文献   

20.
非洲Sahel 地区与中国华北农牧交错带在环境特征及演变过程中体现出许多相似之处, 存在明显内在联系。对两个地带近百年降水变化、植被覆盖、干旱事件和沙尘事件对比分析, 可以 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的相关科学问题有更好认识。两个地区年降水量序列的年代际 变化趋势有很大相似性。非洲Sahel 地区年降水量在1950s 以前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从 1960s 中期起主要以年代际变化为主; 其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表现为增长趋势; 降水量年代际变 化可能是影响该地区干旱的重要因素, 温度变化也可能存在作用; 该区沙尘暴频次年际、年代际 变化与降水量相应尺度变化有显著关系, 年均温变化和天气变率可能具有一定影响。华北农牧交 错带年降水量以年际变化为主要特征, 有明显低频波动; 该带偏北和偏东地区植被覆盖增长比较 显著, 南部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呈下降趋势; 降水量年代际变化是影响该地区干旱的重要因素, 但 相同降水量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 该带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前冬温度变化及天气变率有密切 联系, 与春季降水量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