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安市近50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临安1959—2008年50年降水资料,对临安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临安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年降水量有明显减少趋势,20世纪80、90年代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临安降水量年内变化大,降水量月分配不均匀,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降水最多的月份为6月;临安的降水有丰枯交替变化的规律,降水量出现了4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并对临安年、季、汛期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分析表明:临安年、夏季和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加趋势最明显;春季、秋季和汛期降水量有减少趋势,其中秋季减少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1959~1997年黄河上游地区降水、流量资料,用EOF、REOF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河上游地区降水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对黄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进行了估算。分析得出:龙羊峡年入库流量的丰枯主要与黄河上游地区的年降水量有关,春季流量的丰枯主要与上一年秋季的流量、春季的降水量有关,夏、秋季流量的丰枯主要与同期的降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水文模型参数选取对模拟径流的年际年内分布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水文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评估时,通常假定水文模型参数在历史和未来时期是固定不变的,并未区分水文模型参数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差异。针对该问题,采用集对分析法以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为依据进行丰、平、枯水年的划分,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别率定不同水平年的模型参数,探究月尺度模型参数的非稳定性对年际年内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划分丰、平、枯水年时,1961—2010年这50年中有70%的年份为同枯或同丰。如果仅选择某一水平年(丰、平、枯)背景下的资料进行建模,将导致模拟精度较丰、平、枯整体考虑时降低,且是以偏大为主。用同样的水文资料与代表不同环境条件下模型参数推求径流过程时,从年际变化角度看,使用某一水平年(丰、平、枯)背景下的参数,总体上模拟径流偏湿润,使得丰水年比重增加、枯水年比重降低;从年内分布看,受不同水平年参数影响,径流的集中度减小,年内分配更加均匀,径流集中期延迟。本研究可为提高未来变化环境下水文模拟可靠性提供参考,对于应对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陕西96个台站1961—2000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Jones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法和气候跃变的统计检测方法,重点分析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得出到陕西降水量近40a变化的一些特征,同时分析了降水量变化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得结论:(1)陕西年降水量波动略有减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尤其是关中西部冬季增加明显;春、秋季降水量减少明显;夏季降水量波动减少,但不明显。(2)年降水量存在以1984年为跃变点,这次跃变比全国晚6~8a,比西北地区提前2a。(3)降水量的变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5.
根据丰顺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降水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等方法,研究了莲花山南侧近50年的降水变化特征及其极值.结果表明:莲花山南侧降水量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以1983年的突变上升最为显著,大致每12年出现一次丰枯交替,目前处在相对少雨期到相对多雨期的转换过程中.50年一遇年最大日雨量为290 mm,100年一遇为322 mm.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区近60 a大气可降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佳 《干旱气象》2009,27(4):346-349,357
利用60a的NCEP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长期平均特征及其季节、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年大气可降水量为181.30kg·m^-2;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均匀,川西高原的大气可降水量明显低于四川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季节变化显著,一年中夏季(6~8月)最多(74.33kg·m^-2),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大气可降水量1月最少(5.82kg·m^-2),7月最多(25.77kg·m^-2),2月开始逐月增加,8月开始又逐月减少。60a中大气可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丰年大气可降水量为枯年的1.15倍。60a来,大气可降水量在平均状态附近波动,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青藏高原81个气象台站近30a来年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气候线性趋势分析以及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OF分解的前三个主向量的累积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42.8%,地形特别是高原主体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对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影响显;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在缓慢减少的过程中未发生突变现象;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空间异常类型可分为高原中部区、西藏北部区、青海东部区、柴达木盆地区、高原东北区、中北部边缘区、高原西北区、西藏南部区、东南区共9个区.其分区丰要受地形和高原低涡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选用陕西15处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资料,应用差积曲线分析径流的周期性丰枯变化;采用径流连丰连枯统计及其丰枯水年所占比例,分析径流的丰枯变化规律;通过对径流长短系列相对误差对比及不同频率年径流分析,评价径流资料系列的代表性。结果表明:1956—2000年系列丰水期、枯水期长度基本相同,也基本包括了完整的丰枯周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水文短系列。  相似文献   

9.
1960—2009年中国年降水量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博  李清泉  魏敏 《气象》2012,38(12):1464-1472
利用1960-2009年中国台站降水量资料,揭示了全国、区域年降水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和地区性差异,并根据年代际周期对未来降水量变化的贡献进行了预估。我国北方年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强,年际变化对年降水量的贡献较大;南方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相对较弱,年际变化对降水量的贡献较小,东北和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较强,年代际变化明显,且同位相;其他地区年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相对较弱。我国东北、西北、华南、青藏高原、西南地区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率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目前处于下降阶段,未来5-10年年代际变化的贡献可能继续呈下降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率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目前处于上升阶段,未来5-10年年代际变化的贡献可能继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面积分布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气象》1996,22(12):35-39
通过对全国,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三种不同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计算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区域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丰同一种函数关系-我指分布函数关系。这一关系式的得出,有助于(1)定量地描述某一气候区的降水气候状况。并且,这种对问题的提法既不太粗,也不太细,而是只提降水量为某一值的区域占有多大的比例;(3)根据河水径流深估计无雨量站区域的多年降水量和计算水文气象学中的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