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燕山地区蓟县剖面铁岭组条带状燧石进行Ar-Ar阶段加热实验,获得一个马鞍形年龄谱.通过对各温度阶段K、Ca、Cl质量分数及Cl/K、Ca/K比值变化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马鞍形谱线左侧视年龄的变化与燧石中流体包裹体含过剩Ar有直接关系;而右侧的变化则与燧石晶格中过剩Ar的释放有关.马鞍形谱线往往意味着样品含过剩Ar;但含过剩Ar的样品不一定都呈马鞍形.当燧石纯度很高,加热阶段划分得很细时,马鞍形谱线中温区间最小视年龄具有某种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泸水钨锡矿床微量钾矿物40Ar-39Ar马鞍形年龄谱的含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40Ar-39Ar计时方法测定滇西泸水钨锡矿床的白云母、石英、电气石和绿柱石等矿物的年龄,其中微量K矿物(石英、电气石和绿柱石)均形成含过剩40Ar的马鞍形年龄谱。研究表明鞍形谱最小年龄的含义比较复杂,有些样品的最小年龄接近于成矿年龄,而有些样品的最小年龄大于甚至远大于成矿年龄。  相似文献   

3.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国平 《矿床地质》2002,21(1):53-57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东金矿集中区,为产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类型独特。文章采用了绢云母^40Ar/^39Ar法对样品从450℃进行了8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型金矿石中挑选出与金矿化密切共生的绢云母单矿物,通过^40Ar/^39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坪年龄为167Ma。绢云母^40Ar/^39Ar法测年结果与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区域岩浆活动的演化规律相吻合,进一步证明了该金矿床为燕山期成矿。同时,绢云母^40Ar/^39Ar的马鞍形年龄谱还表明,在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形成过程中,可捕获部分“过剩剩氩”,这可能是造成K-Ar法年龄值高、范围较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形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松山  桑海清 《地质科学》1995,30(2):166-173
对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白云岩中条带状燧石采用40Ar/39Ar阶段加热技术和Cl-Ar相关性,消除了样品中次生流体包体及过剩Ar的干扰,从而获得燧石40Ar/39Ar等时年龄。结果表明高于庄组-杨庄组、杨庄组-雾迷组和雾迷山-洪水庄组的界限年龄分别是1380、1310和1207Ma.  相似文献   

5.
邱华宁  孙大中 《地球化学》1998,27(4):335-343
采用真空击碎技术提取东川汤丹铜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40Ar-39Ar法年龄测定,获得了逐渐下降的阶梯形年龄谱,表明流体包裹体含有过剩氩;数据点在40Ar/36Ar-39Ar/36Ar图解上构成等时线,等时线年龄为(712±33)Ma,代表了矿床的形成年龄。随后对其粉末进行40Ar-39Ar阶段加热(100—800℃)分析,形成相对比较平坦的年龄谱,坪年龄为(317±6)Ma(39Ar占45%,含真空击碎分析在内),粉末加热分析全部数据点构成的等时线年龄为(321±13)Ma。电子探针分析和显微镜观察证实了该石英样品中含有粒径大于100μm,K2O含量为8%-10%,形成时间明显晚于石英的白云母类富钾矿物,粉末阶段加热分析结果表明~320Ma应为后期白云母类矿物的年龄。  相似文献   

6.
东川播卡-拖布卡地区金矿是云南中部"康滇地轴"中、新元古界昆阳群岩石中发现的第一个金矿,位于接近三江褶皱带的扬子地块西缘.原生金矿化为含金黄铁矿石英脉、细脉、网脉和浸染状石英黄铁矿.四个不同产状的典型含金石英脉的石英的阶段加热40Ar/39Ar年龄谱为马鞍形,坪年龄值范围为59.93±0.21~42.38±0.32 Ma,最小视年龄范围59.30±4.30~41.90±1.8 Ma,与计算坪年龄加热阶段相应数据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范围59.34±0.17~41.25±0.10 Ma,三者基本一致.等时线年龄计算的相关系数大于0.998,40Ar/3 6Ar初始值范围为293.17±1.40~295.2±0.43,与尼尔值一致.石英形成后没有受到后期地质作用.石英样品的坪年龄没有受到过剩氩和氩丢失的影响,可以作为石英和金矿的年龄.金矿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和始新世初的陆内拉张地质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Cadogan(1977)曾采用~(40)Ar-~(39)Ar法的阶段加热技术,研究了泥盆纪燧石的~(40)Ar/~(26)Ar初始值(K含量100—150ppm)后指出,对于那些K含量低,地质历史简单的矿物是有可能测得氩同位素的初始值的。1982年,York对六个采自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黄铁矿样品进行了~(40)Ar-~(39)Ar法的计时,样品含K仅5—34ppm,获得全融熔等时  相似文献   

8.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常含有过剩40Ar,排除过剩40Ar的干扰是获得可靠40Ar-39Ar年龄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的角度,探讨榴辉岩40Ar-39Ar定年技术与过剩40Ar问题.采用真空击碎法提取流体包裹体,对碧溪岭浅色榴辉岩石榴子石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了下降型年龄谱:最初9个阶段年龄谱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表观年龄从2 226 Ma下降到753 Ma,这是次生包裹体(含过剩40Ar)与原生包裹体(不含过剩40Ar)混合的结果;第10阶段至第22阶段(末阶段),年龄谱呈平缓波动,表观年龄变化小,对应坪年龄为(449±18)Ma(2σ,39Ar占59.5%),这是微小的原生流体包裹体的贡献,此13个数据点在36Ar/40Ar-39Ar/40Ar图上构成线性关系很好的反等时线,对应的等时线年龄(448±34)Ma代表了石榴子石的结晶年龄,40Ar/36Ar初始比值(292±5)表明原生包裹体不含过剩40Ar.  相似文献   

9.
采用真空击碎技术提取东川汤丹铜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40Ar-39Ar法年龄测定,获得了逐渐下降的阶梯形年龄谱,表明流体包裹体含有过剩氩;数据点在40Ar/36Ar-39Ar/36Ar图解上构成等时线,年龄为712±33Ma,这一年龄值代表了矿床的形成年龄[1]。随后对其粉末进行40Ar/39Ar阶段加热(100-800℃)分析,形成相对比较平坦的年龄谱,坪年龄为317±6Ma(39Ar占45%,含真空击碎分析在内),全部加热分析数据点构成的等时线年龄为321±13Ma,这一年龄初步解释为流体包裹体内子  相似文献   

10.
凡口铅锌矿闪锌矿样品40Ar/39Ar真空击碎实验释出较高的39Ark,电子探针分析证实了闪锌矿中含有丰富的钾矿物微晶,因此对该闪锌矿真空击碎分析后的固体粉末继续进行40Ar/39Ar阶段加热分析.真空击碎分析获得了两条明显分开的等时线,对应的等时线年龄~235 Ma和~270 Ma分别代表了次生、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形成年龄.固体粉末阶段加热分析获得了闪锌矿中钾矿物微晶的年龄为~271 Ma,与该闪锌矿原生包裹体年龄一致,代表了闪锌矿的成矿年龄.真空击碎和阶段加热实验得到截然不同的K/Ca比值,表明真空击碎法提取的气体主要来自流体包裹体,而加热法释出的气体则主要来自钾矿物微晶.闪锌矿40Ar/39At真空击碎与阶段加热分析技术将为探索铅锌矿床直接定年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K-Ar法地质年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ZBH-25黑云母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ZBH-25黑云母采自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它的~(40)Ar/~(39)Ar 阶段加热实验结果表明,~(40)Ar~*在矿物晶格中保存均匀稳定,年龄谱平坦,~(39)Ar 析出量高达96%,~(40)K-~(40)Ar~*同位素体系封闭良好,证明该黑云母结晶以后未受过热扰动。坪年龄为133.0±0.3Ma,总气体年龄为132.1±0.6Ma;~(36)Ar/~(40)Ar-~(39)Ar/~(40)Ar 反等时线年龄为133.1±1.3 Ma,~(40)Ar/~(36)Ar 初始值为293.5±1.6,与大气氩丰度比(295.5±0.5)处于同一范围,表明样品不含过剩氩。激光显微探针单颗粒坪年龄为132.8±0.2Ma,年龄谱和 K/Ca 谱线平坦,激光熔样总气体年龄为131.3±0.2Ma(图6)。这几个 Ar-Ar 年龄的一致性,说明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理想的 K-Ar 和 Ar-Ar 法年龄标准物质。对均匀性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检验,在0.05显著性水平下,证明 K 和~(40)Ar~*的 F 分布值小于 F 临界值,说明该样品是均匀的。国内外14个实验室参加了 K 含量的定值分析,15个实验室参加了~(40)Ar~*含量的定值分析,经统计学方法检验,结果显示全部定值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并具等精度。在置信概率为0.95时,~(40)Ar~*和 K 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0.5%。两个特性量值定值分析结果的一致值和不确定度分别为:~(40)Ar~*=1.817±0.013×10~(-9)mol/g,K=7.60±0.02%,K-Ar 年龄(标准值)=132.9±1.3Ma(2σ).此标准物质纯度为98.8%,粒度为0.25-0.63mm,总重量为5800g,缩分成最小样品单元共400瓶,每瓶重量为14.5g。可供我国 K-Ar 和 Ar-Ar 法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使用120年。  相似文献   

12.
云建兵  邱华宁 《地质学报》2009,83(8):1134-1140
油气成藏年龄是石油地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共同面临的科学难题之一。本文探讨砂岩储层自生伊利石40Ar–39Ar阶段加热技术获得油气成藏年龄的可能性。样品采自南海珠江口盆地第三纪珠海组砂岩储层,采用冷冻−加热循环技术缓慢碎裂样品,以减少碎屑长石混入量。释出气体首先经过专门研制的纯化装置,有效地除弃有机杂质气体,然后经过2个NP10 Zr/Al泵进一步纯化。06ZJ26I伊利石40Ar–39Ar激光阶段加热分析获得了阶梯状上升的年龄谱。开始3个最低激光能量阶段加权平均年龄(12.1 ± 2.2) Ma (2)解释为自生伊利石的最小年龄,可能代表了油气成藏的最大年龄;而较高激光能量阶段坪年龄(98.0 ± 0.9) Ma则代表了砂岩中陆源碎屑长石的年龄。与传统K-Ar法相比,40Ar–39Ar法可以揭示伊利石样品更多的年代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K-Ar法地质年龄标准物质ZBH-15黑云母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K-Ar定年中K和40Ar*分析的质量监控及Ar-Ar定年时中子通量监测的需要,我国氩同位素专家研制了一种K-Ar法年龄标准物质———采自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的ZBH-15黑云母。其40Ar/39Ar阶段加热实验结果表明,年龄谱平坦,39Ar析出量高达98.3%。坪年龄为132.2±0.2 Ma,总气体年龄为131.3±0.5 Ma,证明该黑云母结晶以后未受过热扰动。36Ar/40Ar-39Ar/40Ar反等时线年龄为132.3±0.8 Ma,40Ar/36Ar初始值为293.9±1.4,与大气氩丰度比值(295.5±0.5)处于同一范围,表明该样品不含过剩氩。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经统计学检验,证明K和40Ar*的F值小于F临界值,说明该样品是均匀的。国内外7个实验室参加了K和40Ar*的定值分析。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40Ar*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K含量。统计检验结果显示,K和40Ar*的全部定值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并具等精度。定值分析结果的认定值及不确定度分别为:40Ar*=(1.814±0.014)×10-9mol/g,K=7.59%±0.02%,K-Ar年龄t=132.8±1.3 Ma(2σ)。此标准物质纯度为98.8%,粒度为0.15~0.25 mm,重量为2070 g,缩分成225瓶,每瓶9.2 g。可供我国K-Ar和Ar-Ar法实验室使用43 a。  相似文献   

14.
^40Ar/^39Ar定年中干扰同位素的质谱校正与低温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云莲 《岩矿测试》1993,12(2):122-127
将光谱纯的CaF_2和优级纯的K_2SO_4同样品一起在反应堆中照射,用MM-1200质谱计分别对其熔融释放的气体进行测定,得到干扰同位素校正因子: C_2=(~(36)Ar/~(37)Ar)_(Ca)=(2.40±0.24)×10~(-4) C_4=(~(39)Ar/~(37)Ar)_(Ca)=(8.06±0.10)×10~(-4) C_3=(~(40)Ar/~(39)Ar)_K=(3.18~6.86)×10~(-3) 将被照射过的含Cl样品释放的Ar和Cl混合气体,通入被冷却到-90℃的弯管,Cl被冷冻在弯管内,Ar气体通过弯管再经净化送入质谱计分析。实验证明,该法可有效的将~(36)Cl从样品气体中分离出去,消除了~(36)Cl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柴北缘锡铁山榴辉岩退变质成因角闪石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技术,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榴辉岩退变质作用形成的榴闪岩和斜长角闪岩之角闪石进行了定年分析。09NQ44Amp来自榴闪岩,各阶段表观年龄(以现代空气氩40Ar/36Ar比值295.5扣除非放射性成因40Ar)构成了单调下降的阶梯状年龄谱。在反等时线图解上,2~4阶段数据点和5~18阶段数据点分别构成了两条等时线,等时年龄分别为427.6±10Ma和425.1±2.6Ma,对应的初始40Ar/36Ar比值则分别为435.2±6.1和705.3±13。角闪石09NQ43Amp来自榴辉岩强烈退变质作用形成的斜长角闪岩,40Ar/39Ar阶段加热分析也获得单调下降的年龄谱,在反等时线图解上其数据点3~6阶段和7~16阶段分别构成了两条等时线,等时年龄分别为418.9±2.9Ma和418.1±2.1Ma,对应的初始40Ar/36Ar比值则分别为493.7±2.8和685.8±34.3。等时线截距值高于现代大气40Ar/36Ar比值,表明角闪石中含过剩40Ar。同时,由低温和中-高温阶段加热数据点分别构成两条等时年龄基本一致,截距值却明显不同的等时线,表明在角闪石热力学性质不同的源区,存在两期明显不同且未混合的初始捕获Ar组分。等时年龄425~418Ma代表的是锡铁山榴辉岩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发生的时间。等时线图解法虽然有效的校正了角闪石中的过剩40Ar,但仅根据表观年龄图谱和等时线图谱还无法清晰判断过剩40Ar在角闪石中的赋存状态,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9,他引:36  
用常规K-Ar、~(40)Ar-~(39)Ar、~(14)C等方法系统测定了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龄,获得近百个有效年龄数据。其精度和准确度都很高,与地质背景相当吻合。对于玄武岩中超镁铁质岩色体也进行了年龄测定尝试、发现包体中含继承氩,并可能存在~(36)Ar过剩。在阶段加热过程中,样品中氩的释放有两个高峰,一个在低温阶段(450—620℃),另一个在高温阶段(>1000℃),约50%的放射成因~(40)Ar在低温阶段释放。  相似文献   

17.
基于~(39)K(n,p)~(39)Ar快中子核反应和~(40)K的K-层电子捕获衰变成~(40)Ar的机理而进行定年的方法,谓之~(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此法又分为全熔融法和阶段加热法两种,后一种方法可以得到一条~(40)Ar/~(39)Ar视年龄随~(39)Ar析出量而变化的年龄谱线,依此谱线可以判断地质体是否受过扰动,以及该地质体早期结晶年龄和后期受扰动的年代(王松山,1982)。  相似文献   

18.
40K可以进行分支衰变成40 Ar和40 Ca。在正常情况下 ,这对40 K 40 Ar或3 9Ar 40 Ar年龄与40 K 40 Ca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应该一致。测定了国家钾标样的含量、国家钾长石 (W 0 3116 )和球团矿 (W 72 0 0 )的钾钙含量、国内K Ar法标准矿物黑云母 (ZBH 2 5 )和角闪石 (ZBJ)的钾钙含量以及Tachiti标样的 (40 Ca/42 Ca)比值和含量 ,结果实测值与标称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对大别山碧溪岭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多硅白云母、绿辉石和石榴子石进行了 (40 Ca/42 Ca)和 (40 K/42 Ca)的测定。由15组数据构成的等时线斜率S =0 .12 0 8± 0 .0 4 2 3,相应的K Ca年龄为 2 2 8± 75Ma。然而多硅白云母和绿辉石的3 9Ar 40 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80 7.1± 32 .6Ma和 4 5 6 .7± 2 7.2Ma ,在误差范围内明显地高于40 K 40 Ca等时线年龄 ,这给出了前者存在过剩氩的直接证椐。此外 ,K Ca等时线的初始值 (40 Ca/42 Ca) i 为 15 1.4 2 4± 0 .0 13,相应的 ξCa为 +2 7。由于地幔岩的 ξCa≈ 0 ,所以前者表明榴辉岩的原岩具有典型的大陆地壳性质 ,这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体是由大陆物质俯冲至上地幔的深度 ,然后折返至大陆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又一个判据  相似文献   

19.
长英质浅色体广泛出露于柴北缘造山带中段锡铁山地体花岗质片麻岩中,多呈脉状、不规则透镜状顺区域片麻理走向产出,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以及少量黑云母组成,是黑云母花岗质片麻岩深融作用的产物。温压估算获得其形成条件为P=(6.5~9.6)′102 MPa,T=640~690℃,达麻粒岩相。选取浅色体角闪石和钾长石单矿物进行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角闪石共进行了17个阶段,其中3~17阶段数据形成平坦年龄谱,坪年龄为442.5±4.0 Ma;构成年龄坪的数据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441.6±3.9 Ma,相应初始捕获氩比值为303±4,暗示该角闪石样品不含过剩~(40)Ar。坪年龄~442.5 Ma解释为角闪石初始结晶年龄,代表了锡铁山地区黑云母片麻岩发生深融(混合岩化)的时代。共生钾长石阶段加热获得一个低温和一个高温坪,坪年龄分别为307.5±2.9 Ma和323.3±3.0 Ma;等时线图谱暗示该钾长石样品未受过剩~(40)Ar干扰。坪年龄分别代表浅色体冷却到钾长石封闭温度~200℃和~250℃的时间。~(40)Ar/~(39)Ar定年结果显示锡铁山黑云母片麻岩深熔作用后经历了低速抬升(0.1~0.2 km/Ma)和缓慢冷却(3~3.6℃/Ma)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Ar-Ar等时线的局限及Cl-Ar等时线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山  桑海清  裘冀 《地球学报》1997,18(Z1):272-274
矿物中普遍含有数量不等的过剩40Are,它主要赋存在阴离子空缺部位和流体包裹体中。常规Ar-Ar等时线不完全适用于40Ar/39Ar阶段加热数据。矿物和人造硅胶中40Are和Cl的相关性,预示着Cl-Ar等时线对校正40Are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