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阿联酋下白垩统舒艾巴组生物礁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露头分析和钻井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阿联酋地区下白垩统舒艾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区生物礁的沉积模式及有利储层发育相带。舒艾巴组沉积时期,具备优越的生物礁发育条件,造礁生物主要为厚壳蛤。研究区舒艾巴组碳酸盐台地具有"缓斜坡镶边台地"沉积特征,自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依次发育浅海低能碳酸盐陆架、浅海高能碳酸盐陆架、深水低能碳酸盐陆架、盆地斜坡相和深海盆地相。浅海高能碳酸盐陆架-盆地斜坡相带为生物礁发育带及油气富集区。其中浅海陆架边缘的高能相带为厚壳蛤生物礁发育的最有利区域,储层物性最好,厚壳蛤礁主要形成于早期存在的藻类粘结灰岩台地高点和台地边缘,礁核和礁前为优质储层发育带。研究该区生物礁的沉积模式与分布规律,对该区生物礁储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藏北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层系岩相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本文将西藏北部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地层划分为流水成因的颗粒岩岩相、流水成因的碎屑岩岩相、复成因的泥晶—泥质灰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障积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粘结—障积岩岩相和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骨架岩岩相等6大类型,计16种岩相。它们构成了潮坪相组合、台地浅滩相组合、开阔台地相组合和台地生物礁相组合共4种岩相组合,并由下而上有规律地形成2种岩相序列,即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台地相序列和碳酸盐台地相序列。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4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大隆组)为海洋环境的产物,根据沉积特点,可以分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盆地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又可进一步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及缓坡等沉积相。在详细研究分析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不存在“开江一梁平”海槽的认识。笔者等认为在“开江梁平海槽”区域内,长兴组只是水体相对台地较深环境(台棚环境)的产物,为碳酸盐缓坡,不宜称为海槽。指出台地边缘浅滩及生物礁是储层最有利相带,礁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等是储层的有利微相。研究区的生物礁为碳酸盐台地边缘缓坡点礁群,沿着台地边缘断续分布。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古海洋自北而南可分为东昆仑半局限海、托索湖-花石峡礁岛链和阿尼玛卿洋三部分。托索湖-花石峡礁带的主体由块状的礁相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所组成 ;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以短轴型的礁岛或碳酸盐建隆及相对较深的岛间盆地相沉积为特征 ;阿尼玛卿洋中则主要以深海软泥及放射虫硅质岩沉积为主, 同时也点缀一些碳酸盐建隆高地。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礁岛及碳酸盐建隆在分布上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但该区生物礁较发育。阿尼玛卿洋中碳酸盐建隆的规模小、分布零星、生物礁相对不发育, 但这些碳酸盐建隆在面上多呈断续的串珠状分布, 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岛间盆地相主体以中薄层灰岩夹黑.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发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礁类型主要有:托盘藻障积岩隆礁、古孔藻障积岩隆礁、藻粘结灰泥岩隆礁、藻粘结粉屑岩隆礁和钙质海绵-蓝绿藻障积-粘结岩隆礁。划分出4个造礁群落。礁的发育明显受生态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传桃  蒋维东 《中国区域地质》1996,9(4):330-334,T001
首次发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礁类型主要有:托盘藻障积岩隆礁、古孔藻障积岩隆礁,藻粘结灰泥岩隆礁、藻粘结粉屑岩隆礁和钙质海绵-蓝绿藻障积-粘结岩隆礁。划分出4个造礁群落,礁的发育明显受生态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吉维特-弗拉斯期的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将该期地层红岭山组分为陆棚、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生物礁和丘、礁前斜坡及泻湖六个相及十二个微相.提出西成地区泥盆纪存在-南北两侧均有镶边礁的小型碳酸盐台地.礁间泻湖区是该区铅锌矿成矿的有利部位.也是今后寻找铅锌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8.
藏北安多东巧地区晚侏罗世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传桃  夷晓伟  李梦  李超 《沉积学报》2011,29(4):752-760
安多东巧地区上侏罗统沙木罗组主要为一套潮坪相碎屑及台地相碳酸盐沉积,其中的特征沉积是发育有生物礁。造礁生物主要为层孔虫,其次为珊瑚,其中,层孔虫又可以分为筒状、块状和枝状3种宏观形态。在对造礁生物的个体生态学分析基础上,根据其组合特征,将生物礁划分为3个造礁群落,分别是Milleporidium—Cladocorops...  相似文献   

9.
陕西西乡杨家沟早寒武世的生物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沟早寒武世生物礁主要发育在仙女洞组下段及郭家坝组上段。造架生物以古杯为主,其次有肾形藻和表附藻。礁体共有三次发育演化过程,前两次受海侵条件控制系小规模点礁,礁灰岩以障积岩为主,粘结岩次之,晚期以藻类为主形成障积岩岩隆礁和粒屑滩。礁体发育受海水变迁影响,成岩作用有白云岩化及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东吴运动之后,因基底所受的挤压转化为拉张效应,从而产生张性应力,引起玄武岩的喷发,与此同时造成基底断裂活动,使上扬子盆地的四川及其邻区的沉积环境分裂为西部含煤盆地,东部碳酸盐缓坡,以及鄂西开阔海盆地。海侵是晚二叠世主要地质事件。随着地壳的下沉,海侵西进,碳酸盐沉积超复在西部含煤盆地上,生物岩隆向西爬升,直到上二叠世晚期演化为碳酸盐台地。根据生物岩隆是沿碳酸盐缓坡爬升的海侵礁的认识,预测现今四川盆地北部存在着勘探长兴组油气资源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湖南慈利晚二叠世海绵礁与珊瑚礁的古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标  徐桂荣 《地球科学》1997,22(2):135-138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生物礁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属于海绵礁,湖南慈利晚二叠世除发育有海绵礁外,还有至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发育最好的古代珊瑚礁,而且海绵礁与珊瑚礁在同一条带上连续分布;因此是研究海绵礁与珊瑚礁古生态关系十分理想的场所,通过对慈利晚二叠世海绵礁及珊瑚礁内部造礁生物群落、沉积相特征,礁化演化序列及成岩作用特征等的分析和对比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发现其中的海绵礁为台地边缘礁,而珊瑚礁则应属于岸  相似文献   

12.
广泛分布在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具有多样的生物形态。其造礁作用以粘结方式为主,可以集中密集形成粘结岩礁块,也可以与其它造礁生物共同建造礁体。其建造的礁体分布局限,礁体一般规模不大。Tubiphytes在工作区除形成礁体外,还通过包覆其它生物碎屑和粘连灰泥和碎屑颗粒形成粘结岩,构成珊瑚礁体的基底,起到固结基底的作用;也可以在其它礁体内部粘结充填在礁骨架中的灰泥和碎屑颗粒形成块状粘结岩,起到加固礁体的作用。Tubiphytes与其它生物碎屑一起作为碳酸盐岩造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礁相地层中也广泛存在。Tubiphytes在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是一类具有特色的生物。  相似文献   

13.
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及生储盖组合划分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以米级旋回层序为基本工作单元 ,米级旋回层序在长周期三级层序中的有序叠加形式为基础 ,在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地层中共识别出 2 5个三级层序 (沉积层序 ) ;以构造不整合面为准 ,又可进一步归为 4个二级层序 (构造层序 )。根据地层、沉积特征及构造地质涵义 ,把层序界面归纳为 4种类型 :构造不整合面、沉积不整合面、淹没不整合面以及它们的相关面 ,其中构造不整合面类似于类型 界面 ,沉积不整合面类似于类型 界面。晚古生代南盘江盆地存在两个明显的造礁期。于三级海平面上升阶段主要发育礁滩相灰岩构成的储层 ;而在与三级海平面下降相关的强迫型海退过程中则发育白云岩构成的储层。因此 ,可把南盘江盆地区域性的潜在生储盖组合拟定为 3个 :以孤立台地上泥盆系生物礁和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为主要勘探对象的下组合 ;以石炭系大埔组白云岩为主要勘探对象的中组合 ;以茅口组上部和长兴组生物礁及礁顶相白云岩、东吴运动不整合面为主要勘探对象的上组合  相似文献   

14.
鄂西利川见天坝长兴组生物礁内部构成及成礁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西利川见天坝位于川东碳酸盐岩台地与鄂西海槽之间的台地边缘相带,晚二叠世长兴期该区水体逐渐由深变浅,发育了一套规模巨大的加积—进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沉积。通过野外露头剖面精细地质写实研究,对该区生物礁内部构成特征进行了深入解剖,探讨了该区生物礁发育模式。研究表明利川见天坝生物礁礁体位于长兴组层序1的高位体系域,其内部由4...  相似文献   

15.
通过黄龙场4口上二叠统长兴组钻井岩心剖面和其他井相关资料的详细研究,证实黄龙1井、4井有生物礁, 黄龙3井、5井无生物礁;生物礁由海绵障积岩组成,属于台地边缘礁。针对礁与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 多解性问题突出的特点,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相结合的预测方法,确定了黄龙1井区的生物礁气藏发育边界,并发现了黄龙5井西侧生物礁气藏,为川东生物礁预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古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基本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碳酸盐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类型复杂,从而为我国碳酸盐研究提供广阔前景。解放以后,我国首先在四川盆地的二、三叠系碳酸盐岩中获得高产气田,推动了碳酸盐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Cold‐water coral ecosystems present common carbonate factories along the Atlantic continental margins, where they can form large reef structures. There is increasing knowledge on their ecology, molecular genetics, environmental controls and threats available.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heir carbo‐nate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is still very limited, even though this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ir evaluation as carbonate sink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high‐resolution reef aggradation and carbonate accumulation rates for Norwegian cold‐water coral reefs from various settings (sunds, inner shelf and shelf margin). Furthermore, it introduc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ld‐water coral preservation within cold‐water coral deposits by computed tomography analysis. This approach allow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cold‐water coral deposits by their macrofossil clast size and orientation signature. The obtained results suggest that preservation of cold‐water coral frameworks in living position is favoured by high reef aggradation rates, while preservation of coral rubble prevails by moderate aggradation rates. A high degree of macrofossil fragmentation indicates condensed intervals or unconformities. The observed aggradation rates with up to 1500 cm kyr?1 exhibit the highest rates from cold‐water coral reefs so far. Reef aggradation within the studied cores was restricted to the Early and Late Holocene. Available datings of Norwegian cold‐water corals support this age pattern for other fjords while, on the shelf, cold‐water coral ages are reported additionally from the early Middle Holocene. The obtained mean carbonate accumulation rates of up to 103 g cm?2 kyr?1 exceed previous estimates of cold‐water coral reefs by a factor of two to three and by almo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to adjac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helf, slope and deep sea). Only fjord basins locally exhibit carbonate accumulation rates in the range of the cold‐water coral reefs. Furthermore, cold‐water coral reef carbonate accumulation rates are in the range of tropical reef carbonate accumulation rates. These results clearly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cold‐water coral reefs as local, maybe regional to global, carbonate sinks.  相似文献   

18.
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相对海平面升降对礁生长发育控制的角度建立新的生物礁成因分类 (进积礁、并进礁和退积礁 ) ,据此描述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属性 ,认为该区进积礁和退积礁并存。根据礁体的进积和退积方向对潜伏礁进行预测 ,指出鄂西地区见天坝礁群的东南侧应该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的潜伏礁带 ,华蓥山—川东成礁带以西可能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顶的潜伏礁带。  相似文献   

19.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是我国二叠纪发育最好的生物礁之一。该地区生物礁包括茅口阶堤礁、吴家坪阶珊瑚层、长兴阶堤礁和点礁。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生物樵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建立了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类型较多。礁组合相带齐全,礁骨架结构极为典型,古岩溶十分发育。生物礁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和古气候是控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