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浙江常山八面山萤石矿床是浙江省首次发现的新类型萤石矿床,其中高坞山矿段ⅩⅣ号矿体为矿田中受寒武系碳酸盐岩层间构造带控制的似层状矿体的典型代表.萤石矿体厚度大,品位较高,资源储量规模达中型.通过矿体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研究,认为矿床属低温热液成因,受岩浆岩、构造和地层因素的共同控制;成矿作用以充填作用为主,伴有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宁化中沙矿区马槽窠矿段萤石矿体多呈脉状贮存于北东东向断裂带中,并受其严格控制,空间上与加里东期似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综合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闽西北地区属于武夷山成矿带北部,萤石矿产资源丰富.断裂构造与燕山期岩浆活动为主要控矿因素,萤石矿床(点)矿体均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萤石矿成矿作用分析,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4.
马红义 《地质与勘探》2023,59(3):557-569
合峪萤石矿矿集区是河南省萤石矿田相对最集中的地段。近年来,多个地勘单位对周边十多个萤石矿权在进行勘查,共提交CaF2矿物量1000万吨以上。本文从该区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岩性特征、成矿构造特征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不同方向的构造对萤石矿体的控矿作用。研究认为NW向断裂为区域的主要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占区域萤石矿资源量的80%,其次是NE向断裂在马丢矿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萤石矿床,并对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的赋存特征、矿石质量特征进行论述,指出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合峪花岗岩基的出露区及其内外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硅化、绢英岩化和玉髓化等蚀变特征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对比鱼池岭钼矿床的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为在该区开展萤石矿找矿指明靶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外方山断隆区的中西部,大庄—中胡背斜之北翼,属著名的秦岭多金属和非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矿区地层出露简单,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中部近东西向的区域大断裂(F1)是本区萤石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带.对该区萤石矿脉进行了初步研究,圈出了Ⅰ、Ⅱ号2个萤石矿体,矿体形态分别呈脉状和透镜状.初步研究认为大庄萤石矿属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本区沿断裂两侧且伴随有强烈的硅化、高岭石化和萤石矿化的次一级断裂破碎带,是寻找该类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光泽县测家山-罗家坑一带萤石矿位于闽西北萤石成矿带内的光泽司前-李坊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内,分布有罗家坑、测家山萤石矿,以及富家坪、早洲、测家山南萤石矿点和早洲东萤石矿(化)点;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分析萤石矿的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结合研究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成果,认为区内萤石矿为沿断裂充填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萤石矿主要分布于晚侏罗世花岗岩内的北东、北北东向,次为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中。该区具有很好的形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条件,具有形成中大型萤石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马家畈萤石矿区的研究,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矿体特征等资料,对马家畈萤石矿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矿区的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辽宁是国内萤石重要产地之一,分布着阜新哈尔套-义县地藏寺、辽阳隆昌—金州杏树屯两个萤石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60余处。通过对辽宁萤石成矿特征和地层、侵入岩、构造等控矿条件与成矿关系的分析,认为萤石成矿类型为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围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萤石成矿时期为燕山期、印支期和华力西期,且以燕山期为主;萤石矿体多赋存在花岗岩岩体内部断裂带或与围岩外接触带的断裂带位置。依据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结合构造、岩石与围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圈定出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二官营萤石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状沿断层破碎带产出,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一致,矿体围岩为灰岩、白云质灰岩。为碳酸盐岩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个旧锡矿是世界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层间矿床(锡石-硫化物)是其中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成因也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成因并对该类型矿床的深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重点对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10号矿群不同中段层间矿体的岩石矿物组构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间矿床中的原生矿体多为块状硫化矿石,金属硫...  相似文献   

11.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2.
浙江常山八面山萤石矿床具有矿源层——岩浆岩侵入体——断裂构造"三位一体"的控矿模式,矿石类型以深灰色块状与条带状细粒萤石矿石为主,该类矿石外貌特征与灰岩极其相似,呈黑灰色、深灰色,比重较灰岩大;其次为紫色与翠绿色粗、巨晶块状萤石矿石,此类矿石主要产出于陡倾斜脉状矿体中.通过对不同矿石类型矿物原生包裹体水δ180和δD分...  相似文献   

13.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沉积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萤石矿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与矿石特征,容矿岩系岩石化学组成特征,岩石与矿石稀土元素特征,钐—钕同位素特征等研究,探讨了矿床的沉积成矿特点。结果充分说明,八面山萤石矿床是一个以沉积为主,后经热液改造的特大型萤石矿床。依据上述分析数据,同时结合容矿围岩和矿体的地质特征,可以推测,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寒武系沉积岩作为矿源层,为萤石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源。后期岩浆作用只是对部分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局部形成了构造带中的陡倾斜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14.
云南双江县南美河锑矿位于澜沧江多金属成矿带。矿体呈脉状沿近东西向的F4断裂破碎带分布,矿体近矿围岩为印支期混合岩化花岗岩,矿体的品位变化不大,厚度较为稳定。矿床成因类型为赋存于混合花岗岩体内部,受断层控制的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锑矿床。  相似文献   

15.
蔡建设 《福建地质》2011,30(4):301-306
龙堂寺萤石矿体贮存于断裂带中,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等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属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6.
九户林陶瓷土(瓷石)矿床为碱长花岗岩脉型矿床,矿体赋存在晚白垩世碱长花岗岩体中,严格受张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两侧具钾长石化带-纳长石化带-云英岩化带等蚀变分带,矿体与岩体、断裂构造组成了三位一体的成矿条件,属岩浆期后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热液型矿床,成矿条件独特,晚白垩世碱长花岗岩(κργK2)岩体中,是该区瓷土(瓷石)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7.
The Bamianshan fluorite deposit is a super-large one recently discovered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its geological background, orebody and ore characteristics, pe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st rocks,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of rocks and ores, fluid inclusions in fluorite and Sm-Nd isotopic features in an effort to study its sedimentary mineraliz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uper-large Bamianshan fluorite deposit is of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genesis, deformed by the later hydrothermal fluid. Integrated with host rocks and orebody characteristics,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deposit originates from the Cambrian sedimentary rocks. And the later magmatic activities deformed some orebodies in different degrees, forming steeply dipping vein orebodies in the tectonic belts regionally.  相似文献   

18.
宋楠  李爽 《云南地质》2020,(1):84-87
云南景谷县正兴铜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普洱中轴大断裂旁侧次级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一是上二叠统那箐组(P2nq)灰岩,二是下白垩统南新组(K1n)碎屑岩;该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属中低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云南鹤庆县小天井锰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局部透镜状赋存于上三叠统松桂组第三段(T3sh3)灰岩、钙质泥岩中,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矿体顶板的硅钙质层是该矿的直接找矿标志。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锰矿。  相似文献   

20.
宋楠  李爽 《云南地质》2020,(1):37-40
云南澜沧县南现铜铅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碎屑岩系。及其。矿床成因属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具矿化蚀变的构造破碎带及地球化探异常高值区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