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定年的可靠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姚海涛  郑海飞 《地球化学》2001,30(6):507-511
通过对Rb-Sr等时线原理应用的必要条件及流体包裹体样品的成因特点的分析,认为是否可以用流体包裹体Rb-Sr定年在理论上尚需解决以下问题:(1)因矿物中常有不同期次、不同成因的流体包裹体存在,必须保证所选择的各流体包裹体样品具有相同的初始Sr同位素比值;(2)流体包裹中Rb与Sr的分异机理以及分异程度问题,即流体中Rb与Sr之间是否存在分异和分异程度是否可以达到Sr同位素分析的精度分析。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研究资料和数据的分析检验结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等时线图上数据点分散;拟合年龄较老;等时线拟合品质参数的MSWD偏大,可靠性低。  相似文献   

2.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中某些尖端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中某些尖端技术的应用进展徐九华谢玉玲邹一民(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尖端技术应用进展90年代流体包裹体研究尖端测试技术的应用,使包裹体成分和同位素组成测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某些成果简述如下:电子显...  相似文献   

3.
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是研究特定成岩成矿(藏)阶段古流体成因和来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矿床、油气、地质流体和大地构造演化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但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分析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的方法。文中在对目前国内外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总结分析基础上,认为激光拉曼光谱是一项可以分析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的最有效方法,国外在该领域已经开展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对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单个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的原理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通过对已知比值的同位素标准物质拉曼光谱测试和研究,在确定稳定同位素分子的拉曼参数和实验条件等基础上,可以建立起单个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激光拉曼测试方法,从而改变目前只能依靠分析群体包裹体同位素来示踪古流体成因和来源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田世洪研究员主持的《锂同位素分析方法创建与地质应用示范》荣获202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该成果历经十余年,在我国较早分别建立了全岩溶液和石英包裹体以及矿物原位锂同位素分析方法,成功研发了11个矿物锂同位素标样。并针对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锂同位素地质应用示范研究,揭示了岩石圈地幔锂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提出地幔交代作用的锂同位素判别指标并识别出部分熔融和岩浆分异过程中的锂同位素分馏。率先将锂同位素应用于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形成机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以及铬铁矿床成因研究。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 《岩矿测试》2014,33(6):正文前III-正文前V
本期推荐的4篇重点文章如下,“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技术快速鉴别天然与人造石材”、“应用XRF-SEM-XRD-FTIR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丽水蓝色类欧泊(蛋白石)的矿物学与光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盐度低温拉曼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应用单体碳同位素技术探析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植物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6.
安庆铜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之一。本文对该矿床中的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 了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其演化过程,探讨了成矿机制。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示,矿床中的包裹体类型有Ⅰ型含子矿 物三相包裹体(L+V+S)、Ⅱ型气液两相包裹体(L+V)及少量Ⅲ型气相包裹体(V);气成- 高温热液期的透辉石与石榴子 石中流体包裹体数量相对较少,以Ⅰ型包裹体为主;而热液期的石英与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大量发育,以Ⅱ型包裹体为主。 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近似地看作不饱和的NaCl-H2O 体系。从早矽卡岩阶段至碳 酸盐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456.1~578.1℃)、高盐度(39.37%~54.58% NaCleq)向低温(112.3~312.4℃)、低盐度(7.59%~31.75% NaCleq)的持续演化。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流体沸腾作用和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其中,早矽卡岩阶段的水- 岩作用、沸腾作用与矽卡岩成岩作用有关,水- 岩作用,而石英- 硫化物阶段的沸腾作用与混合作用可能是铜矿形成 的重要机制。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气成- 高温热液期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而在热液期中石英- 硫化物阶段至碳酸 盐阶段大气降水在成矿流体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于明杰  王玉往  毛启贵  王京彬  张锐  程奋维  付王伟 《地球科学》2018,43(9):3100-3111, 3125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小石头泉矿区中部,是矿区目前为止最大的银多金属矿床,目前人们对该矿床的成矿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在详细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石英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群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H、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琼库都克矿床的原生石英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的水溶液包裹体,个体较小;成矿早期阶段(Ⅰ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于152~280 ℃,盐度ω(NaCleqv)变化范围为2.73%~13.50%;主成矿阶段(Ⅱ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31~261 ℃,盐度ω(NaCleqv)变化范围为0.35%~9.59%,总体表现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成矿流体特征,从Ⅰ阶段到Ⅱ阶段,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有所降低,表明温度和盐度的降低可能为金属沉淀的成矿机制.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中绝大部分为H2O,其次含有一定的CO2,并含有少量N2以及CH4和C2H6等还原性气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主要为Na+、K+,阴离子以Cl-占绝大多数,部分含SO42-,表明琼库都克矿床的成矿流体富含挥发分,为H2O-NaCl型热液体系.主成矿阶段包裹体的δDH2O值范围为-89.5‰~-85.1‰,δ18OH2O值为-8.671‰~-5.94‰,结合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矿床主成矿阶段的成矿热液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来源.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琼库都克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   总被引:67,自引:5,他引:67  
刘德汉 《地学前缘》1995,2(4):149-154
矿物包裹体在研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恢复盆地的热演化历史,指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矿物包裹体是盆地流体的原始样品,它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盆地流体的很多信息,有效地测定各期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是直接了解盆地热流体活动的重要数据;系统测定各类流体包裹体的初熔温度和冰点温度,能大致判断流体的矿化类型和矿化程度;流体包裹体的p-V-T-x研究,是探讨流体温度、压力的依据;荧光显微镜等对有机包裹体的有效鉴别,色谱方法对流体包裹体有机和无机成分的分析能提供流体组成和烃类赋存的多种信息;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等探针分析,以及包裹体群的GC-MS和δ ̄(13)C、δD、δ ̄(18)O同位素分析在追踪盆地流体性质、成因及其与油气等矿产的关系方面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流体包裹体作为地质流体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和有机/无机矿产共存、共生关系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北部、塔里木东北部、辽西-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等地的油气藏、砂岩型铀矿为例,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偏光-荧光特征、显微测温、显微傅里叶红外和包裹体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盆地构造、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等资料,探讨了流体包裹体在定性、定量分析有机/无机矿产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期次、流体运/聚时空及油气成藏演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成矿流体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同位素组成,广泛应用在推测流体来源及确定流体成矿年龄方面。由于流体包裹体一般是多成因及多期的,在用流体同位素研究成矿流体时,需要注意到注流体包裹体的捕获是否与成矿同期。本文主要以Rb-Sr同位素为例探计了流体包裹体包裹体同位素在成矿流体来源及确定成矿年代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幔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卢焕章 《岩石学报》2008,24(9):1954-1960
地幔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代表地幔流体的样品。地幔流体包裹体可以存在从地幔来的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岩中。研究这些岩石和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其所代表的地幔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和同位素。我们目前见到的这三类地幔岩石的包裹体主要可在橄榄石、辉石、金刚石、方解石和磷灰石中见到。这些包裹体可以粗略地分为CO2包襄体和硅酸盐熔融体包裹体。又可细分为四类包裹体:(1)富碳酸盐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在金刚石、地幔岩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见到,它又可分为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包裹体。(2)CO2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大多见于地幔捕虏体中,在金刚石和岩浆碳酸岩中也可见到。(3)含硫化物的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地幔捕虏体中,与纯CO2包裹体和含CO2的熔融包裹体共存。(4)高密度的流体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金刚石中,是一种高盐度、高密度的含K、Cl和H2O的流体包裹体,又可分为高卤水包裹体和含卤水的富硅的碳酸盐岩浆包裹体。从对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地幔流体存在不均匀性和不混溶性。  相似文献   

12.
稀有气体(特别是He、Ar)是一种研究成矿古流体来源的灵敏示踪剂。地球不同圈层的稀有气体同位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同位素比值。测试样品流体包裹体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值,从测试值中排除掉包裹体形成后各种后生过程对流体初始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把得到的结果与前人研究总结的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示踪成矿流体来源,从而探讨各种矿床的成矿机制与成矿作用。归纳了近年来用稀有气体同位素来示踪成矿流体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其在不同类型矿床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当前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阿尔恰勒Pb–Zn–Cu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乌孙山脉西南缘,矿体产于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灰岩中,其产状整体与地层基本一致。由于矿体具有层控特征,矿区地表和深部未见侵入岩体,导致该矿床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尚不清楚。成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石榴子石–辉石阶段(I)、阳起石–黑柱石阶段(II)、石英–方解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和碳酸盐阶段(IV)。阶段Ⅱ阳起石与阶段Ⅲ石英、方解石和闪锌矿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包裹体(L–V型)以及少量单相液相水包裹体(L型)。阶段Ⅱ中阳起石L–V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278~425℃和2.1~13.0 wt.%NaCl eqv,阶段Ⅲ热液矿物中L–V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62~342℃和0.5~9.0 wt.%NaCl eqv。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初始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后期大气降水逐渐混入,导致成矿温度和盐度的降低以及矿物质的沉淀。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较大(-7.57‰~1.30‰),Pb同位素具有壳幔混合特征。综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推断阿尔恰勒属于远端矽卡岩型Pb–Zn–Cu矿床,其成矿物...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崇义县淘锡坑钨锡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赣南淘锡坑钨锡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流体来源,对不同中段黑钨矿-石英脉矿体中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和氢、氧同位素分析。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表明:该矿区发育气相包裹体、液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液相CO2的三相包裹体等5种类型原生包裹体;存在2个流体演化阶段,即早期硅酸盐-氧化物成矿阶段(310~390 ℃)和晚期氧化物-硫化物成矿阶段(180~270 ℃)。7个典型包裹体的气相和液相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包裹体中气相属富含CO2的NaCl-H2O系列,液相属贫CO2的NaCl-H2O系列。5件黑钨矿-石英脉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D为-64‰~-79‰,δ18O水为5.51‰~6.53‰,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岩浆水。结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该矿床属与陆壳改造型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5.
惰性气体同位素和卤素示踪成矿流体来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流体包裹体中He、Ar同位素以及Cl、Br和I在现代地壳流体和古成矿流体示踪研究方面的应用,认为利用流体包裹体中He、Ar同位素和Cl、Br、I可以有效地示踪地幔流体参与成矿的过程及其背景,有助于深入研究流体的热场和运移轨迹。  相似文献   

16.
花岗伟晶岩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短链羧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某些花岗伟晶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浸取液的短链送终酸(甲酸、乙酸、丙酸和草酸)和无机阴离子(氟、氯和硫酸根离子)组成,同时进行了矿物包裹体流体的氢和石英的氧同位素成分测定以及显微计温学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延庆大庄科花岗伟晶岩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浸取液中含有少量的甲酸和乙酸。花岗岩演化晚期-伟晶岩阶段的高温水热流体中可以存在短链羧酸。  相似文献   

17.
田世洪  路娜  侯增谦  苏本勋  肖燕  杨丹 《地质论评》2021,67(5):1441-1464
Li同位素是一种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示踪工具,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Li同位素溶液分析技术主要采用热电离质谱仪(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与TIMS相比,MC-ICP-MS具有分析精度高、样品量少、测试速度快等诸多优点。本研究团队近年来建立了MC-ICP-MS高精度Li同位素分析方法,在天然样品、标准物质以及石英包裹体的Li同位素测定中都取得了良好结果。以此为依托,研究团队建立了适用于西藏本地岩石成因研究的Li同位素地质端元,并将Li同位素应用于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及其隆升历史、川西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富集机制、四川呷村VMS型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四川甲基卡硬岩型Li矿床富集机理等方面。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这些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Li同位素溶液分析技术的理解,展示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田世洪  路娜  侯增谦  苏本勋  肖燕  杨丹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9-67040029
Li同位素是一种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示踪工具,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Li同位素溶液分析技术主要采用热电离质谱仪(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与TIMS相比,MC-ICP-MS具有分析精度高、样品量少、测试速度快等诸多优点。本研究团队近年来建立了MC-ICP-MS高精度Li同位素分析方法,在天然样品、标准物质以及石英包裹体的Li同位素测定中都取得了良好结果。以此为依托,研究团队建立了适用于西藏本地岩石成因研究的Li同位素地质端元,并将Li同位素应用于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及其隆升历史、川西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富集机制、四川呷村VMS型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四川甲基卡硬岩型Li矿床富集机理等方面。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这些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Li同位素溶液分析技术的理解,展示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团山铜(钼) 矿床是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较为典型的岩浆热液叠加型铜钼矿床,其成因与早白垩世大团山石英 二长闪长岩有密切关系。系统采集硫化物阶段的矿化石英脉并经岩相学显微观察发现,石英中捕获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富气相(Ⅰ型)、富液相(Ⅱ型) 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显微 测温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统计峰值分别出现在375~405°C和285~315°C之间,流体盐度的统计峰值出现在5.0 wt.%~10.0 wt.% NaCl eq.之间。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水蒸汽为主,含有少量CO2和CH4。流体 氢、氧同位素组成呈岩浆流体特征。研究表明,大团山铜(钼) 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经历 了相态变化,沸腾的流体体系受到了不均匀捕获。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狮子山矿田内早白垩世叠加改造型流体表现出同源 特征,在物理化学演化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流体的多次沸腾作用很可能对成矿元素的分配、迁移与沉淀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锂(Li)同位素体系是示踪镁铁-超镁铁质岩成岩成矿过程(如结晶分异、地壳混染和熔/流体-矿物相互作用等)的全新工具.通过实例研究综述了原位Li同位素在镁铁-超镁铁质岩中应用的主要进展,主要包括:(1)美国Yellow Hill阿拉斯加型杂岩体Li同位素研究揭示弧岩浆早期堆晶过程可发生明显的Li同位素分馏;(2)土耳其和西藏蛇绿岩的Li同位素研究证明其在示踪蛇绿岩地幔序列岩石成因及豆荚状铬铁矿演化过程中的潜力;(3)Stillwater层状岩体超镁铁岩带Li同位素研究揭示流体对于大型层状岩体各矿物形成及铬铁岩中矿物元素交换的作用;(4)橄榄石Li含量与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岩浆铜镍矿床成矿过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