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天文地质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天文地质学是天文学和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是利用天文学的研究方法、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来探讨地球上各种地质现象成因和演化规律的科学。天文地质学的兴起是地球科学进入到成因研究阶段的产物,它的研究可望促进天文学和地质学的共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1995,15(4):316-323
核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自然界物质千差万别,就其本质来说是由核子决定的。对核子的研究不仅是物理学,也是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一个主题。核子理论在地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侯德封先生提出的核子地质学,开拓了地学研究的新领域。核转变能是地质作用的主要动力,放射性衰变规律为地球演化建立了准确时钟,同位素分馏为探讨地球演化、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位素示踪是地质探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核子地质学把地球科学与基础物理学、天文学、古气候学及其它科学和现代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陆松年 《地质论评》1996,42(4):311-316
前寒武纪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在前寒武纪岩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用资源。前寒武纪还是大陆地壳生长的主要时期,大陆地壳的形成、成因、演化过程及其模式是地球科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现在出露地表的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已成为研究深部地壳的窗口,为岩石圈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信息。而生命起源及其早期演化则必须依赖前寒武纪地层中的生命化石记录进行研究。纵观地球科学的发展历史,前寒武纪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中其它分支学科无法替代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何起祥 《沉积学报》2003,21(1):10-18
沉积地球科学自上世纪初从地层学中分出 ,成为独立的地球科学分支 ,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沉积地质学三个发展阶段。沉积岩石学以沉积岩的特征、分类、产状和成因为主要研究对象 ;沉积学以沉积作用及沉积岩的形成为主要研究任务 ;沉积地质学探讨四维空间里沉积物运动的规律性 ,是沉积地球科学的新的拓展和升华。本文回顾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学的重要变革 ,从认识论和方法学方面总结和讨论了本学科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业地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地质学是农业科学和地质科学结合衍生出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她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阐明了农业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实例说明了农业地质学研究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地质工作应综合运用先进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手段,开展地区性农业地质学研究服务于农业。  相似文献   

6.
李友贵 《湖南地质》1994,13(2):127-129
第二讲环境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1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历史状况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地球,因而地球环境,是环境科学的最基本内容。在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分工有利于单学科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各学科减少了联系、互相渗透、促进的功能。特别...  相似文献   

7.
传统地质学的“将今论古”方法使地质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将是今后地质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但面对资源、环境、减灾等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问题,地球科学所面对的问题时,地质学家首先应该改变或者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以地球演化的同一性原理来认识地球,则“将古论今”的方法对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挑战人有重要的意义。以历史地质学的方法和视角,研究地质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在今天和明天的演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将是今后一十时期地质科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比较行星地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行星地质学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比较行星地质学,地球,行星1比较行星地质学的诞生比较行星地质学是以地球为基础,对比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的物质组成、表面特征、地质构造、物理场、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的学...  相似文献   

9.
耗散结构混沌分形等新理论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葆瑚 《湖南地质》1994,13(4):241-249
地球各圈层充满了复杂性与千奇百怪的变比,难以捉摸。而经典的数学公式,物理和化学定律,都只能用来从事最简单事物的研究,把它们用到地质学研究的复杂环境中去就无法适应了。近年来耗散结构理论,混沌运动与分形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复杂事物的科学方法,特别适合地质学研究的需要。本文对这些新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希望能起到拓宽地质学研究思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文地球动力学郑大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030)关键词 地球自转,极移,天文地球动力学天文地球动力学是用天文手段测定和研究地球各种运动状态及其力学机制的一门学科。它所研究的运动主要是地球整体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球内部、地壳、水圈、大气...  相似文献   

11.
Mathematical Geosciences - Laguerre mosaic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modeling approach in astronomy, physics, crystallography, geology and mathematics for several decades. In materials science, they...  相似文献   

12.
13.
14.
Radan Květ 《GeoJournal》1990,22(4):387-390
Conclusion The suggested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systems to geology and geography offers a new 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and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geoscien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systems allows the individual fields of geosciences to b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lso with other disciplines (e.g. physics, astronomy, biology). Hierarchical systems including periodicity can aid future advances in natural sciences because they can be regarded as a uniting principle and key to new approaches to research in natur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5.
H.Faure  N-A.Morner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2,12(2):136-137,192
过去五年间,INQUA成员对参加全球变化研究的呼吁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全球变化研究旨在理解地球岩石圈与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通过运用不同学科对全球不同地区进行研究,INQUA目前正成为IGBP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因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第四纪时期全球水分平衡、气候波动、大气成分、大洋环流和生物过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1月17日,从天空飞来一个冰块,坠落于锡山市(原无锡县)梅村乡陈三房村的麦田里(“梅村坠冰”)。现场和有关部门调查排除了人为成因,气象成因以及来自飞机的可能性。坠冰样品的实验分析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跟地球物质有差别,与地外物质相似,这有利于该坠冰来自无外的看法,或许可能来自慧星。坠洋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慧星性质,探讨水以及有关地质,气象,天文问题可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现有调查研究成果资料的分析和认识,本文探讨了海洋灾害地质区划的原则,首次提出了我国全海域的海洋灾害地质区划方案,按大型构造地貌界线作为一级灾害地质分区,划分为海岸带、陆架、陆坡(岛坡)、海盆与海槽4个灾害地质区,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及灾害地质环境特征划分出24个灾害地质亚区。此外,从灾害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角度出发,定性的将中国海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危险性)划分为4级,在24个灾害地质亚区中,较高风险区11个,约占近总数的一半;其次是较低风险区7个,占近三分之一;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分别仅4个、2个。  相似文献   

18.
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金荣  杨宗喜  郑人瑞  李鹏远  周平  金玺 《地质通报》2016,35(11):1926-1935
军事地质伴随着军事活动而生,并伴随军事活动和地质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对国外军事地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国外军事地质分为早期孕育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介绍了国外在军事工程地质、军事水文地质、军事矿产地质、军事海洋地质、军事地球物理和军事遥感地质六大研究方向取得的进展,总结了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的3个特点,分别为军民共同推进军事地质工作、地质工作与国防建设统筹部署,及军民联合攻关技术成果双向转化应用。提出了未来军事地质的三大趋势,大数据和云计算将成为军事地质工作的重要支撑技术、军事地质将由资源保障走向空间拓展、现代军事地质的保障工作由国内(局部)扩展到全球(全时域),为中国国内军事地质工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growth of data volumes in science is reaching epidemic proportions. Consequently, the status of data-oriented science as a research methodology needs to be elevated to that of the more established scientific approaches of experimentation, theoretic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Data-oriented scientific discovery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new science of X-Informatics, where X refers to any science (e.g., Bio-, Geo-, Astro-) and informatics refers to the discipline of organizing, describing, accessing, integrating, mining, and analyzing diverse data resources for scientific discovery. Many scientific disciplines are developing formal sub-disciplines that are information-rich and data-based,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se are now stand-alone research and academic programs recognized on their own merits. These disciplines include bioinformatics and geoinformatics, and will soon include astroinformatics. We introduce Astroinformatics, the new data-oriented approach to 21st century astronom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petascale sky surveys will soon challenge our traditional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will radically transform how we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stronomers, whose experiences with data are now increasingly more virtual (through online databases) than physical (through trips to mountaintop observatories). We describe Astroinformatics as a rigorous approach to these challenges. We also describe initiatives in science education (not only in astronomy) through which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access large distributed data repositories, to conduct meaningful scientific inquiries into the data, to mine and analyze the data, and to make data-driven scientific discoveries. These are essential skills for all 21st century scientists, particularly in astronomy as major new multi-wavelength sky surveys (that produce petascale databases and image archives) and grand-scale simulations (that generate enormous outputs for model universes, such as the Millennium Simulation) become core research components for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astronomical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宣城市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对宣城市进行了地质调查。在总结分析了宣城市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对大量钻孔原位测试和岩土样品实验室资料的整理分析,对宣城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把宣城市分为:漫滩区(Ⅰ)、河间地块区(Ⅱ)、丘陵波状起伏区(Ⅲ)和低山、丘陵区(Ⅳ)4个工程地质区。又根据每个地质区的不同的工程地质特征,把4个地质区详细划分成11个亚区,并对每个分区和亚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场地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评价,为宣城市的地质问题的预测和治理、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