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加快“海上山东”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1991年,山东省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构想,与黄河三角洲开发一起作为振兴山东经济的两大跨世纪工程。实施“海上山东”建设7年来,全省海洋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到1997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66亿元,比1990年翻了一番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海洋渔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海洋工业规模效益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盐及盐化工、海洋医药、海洋矿业、海洋石油、海洋机械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港口建设、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  相似文献   

2.
自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上山东”战略决策以来,山东海洋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1993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比1990年翻了一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1%。但从海洋资源利用现状和总体水平来看,海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为  相似文献   

3.
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强山东3 200公里的海岸线和15万平方公里的近海渔场的开发,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 “海上山东”建设促进了山东海洋经济的振兴,也为整个山东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4年多来,全省上下特别是沿海市(地)广大干部群众的海洋国土意识明显增强,海洋开发出  相似文献   

4.
这次在山东召开全国“科技兴海”经验交流会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听了各地的经验介绍,特别是到潍坊、烟台、威海等地,亲眼看到山东在“建设海上山东”,实施“科技兴海”方针的指引下,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收获甚大,很受鼓舞和启发。 下面,我想借此机会,讲点情况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海洋信息》1998,(11):13-13,34
建设“海上山东”必须以科技为先导,走“科技兴海”之路。 为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科技兴海”的重大决策,省科委主要开展了下述方面的工作。 ——加强海洋科技战略研究和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明确海洋科技发展思路 近几年,省科委先后安排了“科技兴海发展战略研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和“海上山东量化目标及其对策的研究”等一批软科学研究项目,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就海洋开发的趋势、对策、路子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邀请有关海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论  相似文献   

6.
李明 《海洋信息》1996,(2):18-1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拥有区位优势的沿海各省、市,都把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海上山东”、“海上辽宁”、“海上广东”等新的含义的赋予,使得海洋产业在这些地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可否认,这种大规模海洋开发的热潮,已使临海的地区率先在全国富了起  相似文献   

7.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成就斐然.随着海洋产业经济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树立正确的海洋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海洋的内在关系,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是人类发展经验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8.
《海洋信息》1998,(11):25-27
东营市位于渤海之滨,东临莱州湾,海岸线长350公里,占全省的11%;-10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1800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的近海渔场:共有滩涂180多万亩,占全省的36%。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部署后,东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提出了建设“海上东营”的战略规划。1997年全市海洋渔业产量和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分别比建市之初的1984年增长了18倍和16倍,成为全省  相似文献   

9.
福建 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大了向海外开放的力度。世界《21世纪议程》将海洋作为实施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开发海洋的“蓝色革命”。“九五”之初,国务院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确立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当前沿海各省市区制定“十五”规划,都重视海洋产业规划和海洋经济区的建设。例如,江苏和山东分别提出建设“海上苏东”和“海上山东”的设想。福建和海南分别提出建设“海上强省”和“海上大省”的战略。21世纪2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0.
用新观念审视建设"海上山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是资源大省,其资源丰富程度和种类多样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和基础条件。“海上山东”建设作为山东跨世纪发展新战略,是山东省根据省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决策中蕴含的超前观念,将给山东经济发展战略拓展新境界带来重大启示。 1 树立“大”局观念,着眼创新思维 “海上山东”建设是山东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1991年作为全省发展战略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并在以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它突破了传统海洋发展观念,放眼于世界与未来,与大山东的发展目标——经济强省相结合,是长远  相似文献   

11.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山东是一个海洋大省,全省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滨海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1991年,该省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宏伟战略,山东海洋资源开发及其所形成的海洋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海洋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使山东海洋经济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2.
建设“海上潍坊”战略,是潍坊市委、市政府在1994年正式提出的。4年来,通过实施这一战略,潍坊海洋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1997年海洋产值已达59.4亿元,增加值36.3亿,分别比1994年增长56.3%和91.1%。在建设“海上山东”和发展潍坊国民经济中越来越显露出它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山东海洋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海洋开发潜力。2004年山东海洋经济总产值2130.2亿元,水产品总产量718.2万t,对山东国民经济,尤其是沿海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但海洋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岸带环境质量下降,近海海域污染时有发生,已对“海上山东”建设的深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在编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时,要求在“九五”期间,“海上山东”建设以海洋渔业为突破口,力争海洋传统产业总值再翻一番;积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形成素质较高的海洋产业体系。计划到2000年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增加值超过同期陆地种植业增加值;2010年超过同期第一产业增加值,使海洋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15.
《海洋信息》1998,(11):30-31
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以来,烟台市千里海岸线上,掀起了向万顷碧海要财富、要生存空间的海洋开发热潮,海洋经济步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1997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74亿元,比1990年翻了三番多,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88.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2.2%。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富民强市、振兴烟台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是江苏省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到2005年,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是力争把全省沿海地区建成水平较高的海水养殖基地、重要的海洋制品加工基地、新兴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湾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全市海岸线长350公里,滩涂面积180万亩,负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4800平方公里,占东营市政区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具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该市近海海洋资源日趋减少,海洋污染也日趋严重,建设海上东营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已迫在眉睫。一、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建设海上东营东营市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建设“海上山东”两大跨世纪工程的结合部。为了推进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的进程,市委、市政府在论证的基础上,决…  相似文献   

18.
“海上山东”又一市———山东莱州市创海洋强市纪实胡德荣(中共莱州市委办公室)莱州市是环渤海圈中的开放城市之一,海洋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海岸线长达108千米,可供开发的浅海滩涂23万多公顷。近几年来,莱州市把建设“海上莱州”作为振兴全市经济的跨世纪工程牢...  相似文献   

19.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面临的各种挑战不容忽视,其中如环境、生态和资源问题以及科学开发与管理体系滞后等越来越威胁山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海洋信息》1996,(6):11-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开发工作,把科技兴海作为重头戏来唱,提出了建设“海上烟台”的战略目标和“创建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构想,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据不完全统计,“八五”期间,烟台市共取得渔业科技成果50多项,其中获山东省科委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市科委一等、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