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出版了《地震预报研究科研计划》一书。此书系统地介绍了苏联地震预报研究计划,全书共分七章,主要目次如下:第一篇地震预报的地质学和物理力学基础第一章地震活动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学研究1.问题的定式化与处理方法的原则2.地震区划3.工作地区的地质学特征4.发震机制与地震预报5.古地震断层的研究6.地质过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蒋溥等著的《地震小区划概论》即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作者的工程地震实践为基础,系统地介绍地震小区划的原理和方法。为了便于读者较全面地理解地震小区划,书中涉及了一些和地震小区划工作有关的地震学、地质学和工程地震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全书共八章:第一章、震级、烈度、地震动;第二章、烈度和地震动衰减;第三章,地震地质效应及其评价;第四章、场地地震危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质》是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辑的学术刊物,其以推动我国地球科学发展为己任,着重报道地球科学发展前沿的新成果,内容涉及地壳动力学及其相关的地震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深部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有关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辟有:学术论文、技术交流、综合述评、科研简讯、学术动态、问题讨论等专栏.该刊读者对象:从事地震和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业余爱好者.该刊为季刊,16开本,每期80页另附8页铜版照片,定价0.75元,邮局刊物代号18—48,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国内由河北省廊房地区邮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定购,如需过期刊物可与地震出版社发行组洽商.该刊亦对国外发行.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6):2884-2884
<正>本刊作者李浩、刘双莲近期出版新书《测井曲线地质含义解析》。该书以地质成因为理论基础,以地质事件为基本研究单元,探索系统解读测井曲线的地质含义。书中的立意与方法一改传统测井书籍以地球物理为为理论基础的思维模式,它对于地质家利用测井曲线发现有用信息、地震解释专家利用测井曲线为地震目标高精度导航以及测井专业人士利用测井曲线研究评价对象的背景因素提供了新思路。书中第一章和第二章讨论了现代测井评价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地质与测井评价的内在关系;第三章和第四章根据测井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和启示,论证测井地质学发展的障碍及方向,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与贵州省地震局联合召开的“进入21世纪地震地质学发展方向研讨会”于1999年6月22~25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地震系统、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25个单位的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得到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委和贵州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会议首先由丁国瑜院士、马瑾院士、邓起东研究员、张培震研究员、汪一鹏研究员、刘百篪研究员等对进入21世纪地震地质学的发展作了中心发言,分别就20世纪后半期地震地质学的主要成就,当前地质学发展的新进展和动向,构造物理实验研究进展的动态,和21世纪地震地质学发展的新形势、新方向、新课题等作了介绍和展望,对与会代表进一步讨论有很多启发。代表们在讨论中结合我国地震地质特征和经济发展形势,对21世纪地震地质学发展的方向与任务,得到以下10点共同的认识:(1) 努力吸取世界地球科学的最新进展,推动和促进地震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2) 重视野外实际资料的获取,进一步开展中国活动构造定量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估;(3) 重视多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加强大陆内部现代构造活动图象和动力学的研究;(4) 开拓近  相似文献   

6.
张以勤 《地震学报》1992,14(4):516-520
一、概况《地震学报》是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季刊.已故地震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教授为第一任主编.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动地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由四川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凉山州地质学会共同组织、联合召开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应邀来自省内外地质、地震、冶金、部队、院校和水电等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的33个单位56名教授、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讨论。凉山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同志到会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源,检索2001—2020年地震地质领域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分析我国地震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结果表明:地震地质领域的核心学者、机构和文献来源较为集中;研究内容主要为活动构造分析、典型震例震源机制反演以及地震地质灾害研究;地震地质学研究内容在近20年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研究重点已发生部分转变,古地震、郯庐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青藏高原东北缘等可能成为后续研究热点,且在2014—2016年,该领域在活动构造研究方面出现新的分析方法,但整体进展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9.
第四纪是地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最新的一页,是目前正在经历着的地质阶段。而地震是地质现象,是地质构造活动的一种形式。显然,研究地震必须研究地质,必须研究第四纪地质,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系统地全面地将第四纪地质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地震地质研究中来却还不多,特别是许多地震地质工作者原来从事老构造工作,对第四纪地质学比较陌生,未予重视,甚至产生某些误解。地震地质工作不能深入下去,这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会、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委会、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和珠海市科委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经济开发区环境地质与区域稳定性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0—23日在珠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和广西、湖北地区的生产、科研及高校等22个单位38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51篇,会上宣读论文21篇。会议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组织了野外考察。 会议由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地质专委主任刘以宣研究员致开幕词,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陈君拔高工代表地质学会致贺词,省地质学会与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黄玉崑教授致闭幕  相似文献   

11.
由地震出版社编辑和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根据地震工作的特点,设立七个栏目:1.震情:一年来世界和我国的地震活动综述及我国各地有感地震的宏观考察;2.专论:我国地震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以及防震抗震等方面的综述;3.科研:包括上年获奖成果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4.考察与研究:记载地震地质、地震工程等方  相似文献   

12.
<正>《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办,《内陆地震》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性刊物。本刊遵循党的新闻出版方针政策,为地震科研和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英国杂志《灾害》1979年第3卷第1期刊载了英国伦敦大学切尔西学院环境地质系主任布伦德尔(Derek Blundell)教授撰写的《地质预报》一文。文中涉及从地质学角度预报地震等问题,摘译如下:地震是一种地质事件,地震预报也是一种地质上的预报。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估计和预测未来的地震灾害。一种是调查过去和目前的地震活动的类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建燕 《地球》2011,(11):71-72
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他是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他是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他是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他是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他是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他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他是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15.
关于庆祝中国地质学会六十周年活动的文章,着重介绍了中国地质学会的由来及发展;几位奠基者在地质学、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近三十年来地震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今后应努力探索的几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在构造地质学方面所取得的部份最新成果等。  相似文献   

16.
地震成藏学是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和油气成藏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实践需要而提出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先进地震技术解决油气动态成藏问题,促使油气成藏从二维、静态向三维、动态方向发展.本文在石油地震地质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地震研究方法和油气成藏学理论最新动态,通过基本原理、学科特点等的综合分析,重新定义了地震成藏学的概念,厘定了地震成藏学研究思路、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认为地震成藏学是在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和先进地震技术对油气成藏的静态地质要素、动态地质过程和油气藏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最终实现动态成藏建模的一门科学.认为地震成藏学大致包括四方面研究内容:1)静态成藏要素地震地质研究,2)动态成藏过程地震地质研究,3)油气藏空间分布地震地质综合预测和4)油气成藏地震地质综合评价及建模研究.其中,后三者将成为该学科研究核心和今后攻关主要方向.本文针对地震成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勘探区地质认识程度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基于烃源岩地震预测技术、成藏动力地震预测技术、油气输导体系地震预测技术和油气成藏地震演化剖面综合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地震成藏学解析技术和基于岩石物理模拟、流体置换等地震成藏单元随机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震局主办,《内陆地震》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性刊物。本刊遵循党的新闻出版方针政策,为地震科研和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地震构造学的基本问题》是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地震学与抗震工程联合委员会组织汇编的一本文集,于1986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6页,32开本。文集由地质矿物学博士舒金担任责任编辑,并写了序言。文集内综合了1984年8月4—14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质学代表会议地球物理讨论会上的重要报告。这些报告讨论了地震构造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地壳的应力状态;震中与不同区域其他地震构造特性的时空关系;地震活动性与反映地壳和上地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出版的《地震地质学》一书,追溯了地质学的发展历史,是一本阐述作为地震发生源的断层活动及其产生机制的教科书。它包含了丰富的具体实例,是一本囊括所有必要知识的巨著。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专门研究地震和新构造运动的物理学及工程学研究人员与学生的必读书,也是从事城市规划和防灾工作人员的必读书。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①始终把地震作为地质学现象,并用地学上的时间尺度加以论述;②实例丰富,几乎汇集了世界主要的活断层带和历史上的主要地震及其地学背景;③文献与索引充实。就其论述水平而言,该书较适合研究生阅读…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地质学家邓起东院士是中国活动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区划和工程地震研究。对中国活动构造和地震构造有深入的研究,对走滑、挤压和拉张等不同类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成机制有创造性发展,建立和发展了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填图技术,发展了古地震学研究,领导了全国活动构造地质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