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伊春地区为黑龙江省重要的铅锌矿集区,矽卡岩型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助GIS平台,应用证据权重法优选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方面的15个证据层,划分了三级远景区,共圈定77处远景区。其中,81.08%的已知矿床(点)位于远景区内,表明本次预测结果较为可靠;54处远景区尚未发现铅锌矿床,其与已知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有望取得找矿突破,在后续勘查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岩  王训练  陈建平  王倩 《地质通报》2010,29(4):556-564
在总结三江北段沱沱河地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遥感异常多元地质找矿信息,建立沱沱河地区铅锌银矿的预测模型,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预测,对有利成矿区进行圈定。根据单元网格后验概率值的大小划分了3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了6个Ⅰ级、7个Ⅱ级和9个Ⅲ级成矿远景区。预测结果表明,83%的已知矿床(点)位于预测的成矿远景区内。除了包含已知矿床(点)的预测区外,沱沱河地区尚有4个Ⅰ级、5个Ⅱ级和4个Ⅲ级远景区目前仍未发现铅锌银矿床(点)。由于这些远景区与已知矿床(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有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应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塔尔巴哈台-萨吾尔地区位于中国新疆西北部,目前已发现若干处铜、金矿床,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常被用于综合成矿标志信息,进行成矿远景区的定量预测和评价。本文首先结合多重分形理论-奇异性指数模型进行地球化学异常提取,之后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地球化学异常以及构造、岩浆岩、地层与矿化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塔尔巴哈台-萨吾尔地区铜-金成矿预测模型;研究进一步基于新近的找矿成果,以已知矿床和新近发现的矿化点信息作为依据,利用证据权重方法对研究区铜-金矿化的远景区进行了定量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出塔尔巴哈台-萨吾尔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内存在多个新的成矿远景区,可作为新的找矿勘探的目标,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海南岛金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总结海南岛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取了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航磁、化探、遥感等多元有利找矿证据因子,建立了海南岛金多金属矿证据权重预测模型,并采用MRAS软件证据权重模块对研究区进行2 km×2 km的网格单元划分及后验概率计算。根据网格单元后验概率计算值大小及地质矿产空间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分三级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圈定:A级成矿远景区3个,B级成矿远景区4个、C级成矿远景区24个。研究结果表明,90%的已知矿床(点)位于成矿远景区,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其结果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沱沱河地区铜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沱沱河地区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段,在总结该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使用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异常找矿信息,并利用地层、构造信息分析了地层组合熵、断裂频数、构造优益度,利用航磁资料推断隐伏岩体,利用遥感资料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对该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铜矿的预测模型,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预测。本次研究按照后验概率大小划分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了八个Ⅰ级、十一个Ⅱ级和十五个Ⅲ级成矿远景区(其中五个Ⅰ级、六个Ⅱ级和十个Ⅲ级远景区目前尚未发现铜矿床(点))。由于这些远景区具有与已知矿床(点)相近的成矿条件,因此是今后有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的地区,应予充分重视。本次研究数据扎实,结论可靠,可指导该区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专家证据权重法的基础上,将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认识(知识系统)与证据权重法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在根据知识系统对各证据因子赋权重的过程中体现了地质专家的思想.应用专家证据权重法对东昆仑地区金矿的成矿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进行了金矿成矿远景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远景区内预测含矿单元的后验概率二重积分的大小可代表远景区的总体成矿潜力,据此将各远景区进行分级排队,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老湾地区是桐柏—大别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上重要的金成矿区。在综合分析该区成矿因素的基础上,提取构置了地层、韧性剪切域、脆性断束、岩浆岩、与Au有关的蚀变带和Au、As、Sb、Ag水系沉积物单元素异常等9个预测变量,基于MRAS软件,采用证据权重模型对该区金矿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工作。本次采用0.10 km×0.10 km的网格单元进行预测,经过各预测变量的先验概率计算、权重值统计、独立性检验和后验概率的计算等过程,划分出A、B、C三个级别的成矿远景区块,根据预测网格分布特点及该区金矿地质特征,圈出了Ⅰ级找矿远景区4处,Ⅱ级找矿远景区4处。综合分析认为:已知金矿床或矿点多数落入A级或B级成矿远景区块,C级成矿远景区块主要是在A级或B级成矿远景区块的周边,与成矿区带从中心向边缘渐变的特征相符合;圈出的Ⅰ级找矿远景区内均已发现金矿床(点),并且后验概率平均值较高,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北部逊克—嘉荫—萝北一带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由于地表覆盖较厚,近年来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为加速该区金矿找矿进程,在对小兴安岭北段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金成矿信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依托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内成控矿要素进行定量化,提取了断裂buffer、燕山早期岩体buffer、燕山晚期岩体buffer、航磁异常、遥感蚀变异常、化探异常等在内的14个证据图层;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金矿进行预测,圈定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其中Ⅰ级成矿远景区9个,Ⅱ级成矿远景区9个,Ⅲ级成矿远景区14个,所预测成矿远景区覆盖了大多数金矿床(点),预测结果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系统总结老岭成矿带北部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产预测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包括地层、断裂、地球物理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和矿化信息等5个证据因子,采用MRAS软件中的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分析,圈定了3处Ⅰ级找矿靶区,2处Ⅱ级找矿靶区。研究结果表明老岭成矿带北部地区已知矿床(点)绝大部分都落于找矿靶区内,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该结果指明了老岭成矿带北部今后的找矿方向,为新一轮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琴  黄航  姜琦刚  杨长保 《世界地质》2013,32(1):170-176
运用遥感技术,以ETM +为主要数据源,在辽东吉南地区建立起地层单元、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完成区内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工作; 详细探讨了区内主要金属矿床的遥感地质模型。根据区内典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遥感解译标志等建立遥感矿化模型。结合提取的全区遥感矿化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全区共筛选出Ⅰ级成矿预测区24 处,Ⅱ级预测区86 处,Ⅲ级预测区12 处。  相似文献   

11.
老挝已发现铜矿床7处,矿点44处,矿化点13处,异常点5处.重要矿床为班纳莫(Ban Namo)铜矿、富通(Phou Thung)铜矿、福康(Phu Khan)铜金矿、班南吞(Ban Namthong)铜矿、赛奔(Sepon)铜金矿及银水山(Pha Yinshui)铜矿.矿床成因类型分属沉积改造型、夕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铜矿床(点)的分布情况,老挝划分出6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万荣(Vangviang)一级成矿远景区、丰沙里-孟赛(Phongsali-Muang Xay)二级成矿远景区、巴色-沙玛奇赛(Pakse-Samakkhixay)二级成矿远景区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钨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钨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前人在钨矿成矿理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在江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取得的多项钨矿重大找矿突破,对原有的钨成矿带地质认识提出了挑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钨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1 538处钨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钨矿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钨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56个钨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钨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夕卡岩型、斑岩型、云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层控夕卡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钨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的1 357个最小预测,累计预测资源量(WO3)2 973×104 t。根据钨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61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18个钨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河南卢氏-栾川、新疆白干湖、湖南香花岭-瑶岗仙、甘肃野马滩-干巴河脑、江西坪背山-八仙脑和大湖塘等6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钨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东二户来地区已发现矿床中各代表性钻孔资料进行连井对比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滑石矿成矿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1)成矿母岩为古元古界大石桥组(Pt1d)白云石大理岩和含硅白云质大理岩;2)成矿热液来自燕山期侵入的硅酸盐热液;3)控制矿体形态、产状和空间分布特征的主导因素为受区域东西向构造影响而产生的层间裂隙、断裂破碎带.并根据对其成矿特征的研究,预测找矿远景靶区.  相似文献   

14.
李素雅  陈建平  刘畅 《江苏地质》2023,47(2):166-174
应用地质、化探、物探、遥感等手段和资料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已成为找矿工作的重要方法。以贵州铜仁地区锰矿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与成矿相关的多元信息,建立区域找矿模型;运用GIS技术对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提取有利成矿信息,形成找矿标志专题图层,构成找矿预测指标集;利用证据权重法建立锰矿综合预测模型,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已知锰矿床(点)等因素,确定找矿有利地区,并圈定7个远景区,为发现大规模锰矿产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昆仑是新疆西南部重要的成矿区带,落石沟矿带已发现铁多金属、铜、铅锌矿(床)点16处,成矿潜力巨大。从区域地质成矿背景、控矿构造、沉积建造分析入手,以宝塔山、落石沟铅锌矿作为典型矿床,结合重力、磁法、化探、遥感等信息建立了区域预测概念模型,初步总结了该区铅锌矿的控矿规律,确定了区域宏观与微观预测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证据权法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12个变量进行了成矿后验概率计算,后验概率最大值为0.854 022,最小值为0.000 015。按3级分类,成矿最为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643 428,较为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432 833,一般有利地区后验概率为0.222 238。按一定颜色进行分区,根据后验概率图圈定了5个最小预测区。对预测区进行了地质评述,结果表明,西昆仑落石沟一带是寻找层控-热液型铅锌矿较为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上黑龙江盆地金成矿物质来源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黑龙江盆地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金矿床(点)分布广泛.通过对金矿床(点)的地质背景、分布特征及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认为兴华渡口群、二十二站组砂岩提供了成矿物质,提出了“矿源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成矿及找矿模型,圈定I级成矿预测靶区5处,Ⅱ级成矿预测区6处,Ⅲ级成矿预测区8处.  相似文献   

17.
川西北金矿的证据权模型及其预测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深入理解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特征的 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地质、物探、化探 、遥感和金矿床(点)数据库,优选了10个致矿证据层。应用证据权模型对该区进行成矿分 析,认为本区共有NW、NE、SN、EW四个方向上的金矿成矿区,同时分析了四个成矿区的分布 特征 和空间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成矿概率分布进行了有利成矿远景区的预测,并对 证据权模型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云南省境内三江地区1∶20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该区地球化学特征与矿产资源找矿潜力进行研讨,重点对与铜及铜多金属矿床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本区主要成矿元素有Cu、Zn、Pb、Cd、Ag、As、Sb、Hg、Be、W、Sn、Bi等,其中铜矿相关元素Cu、Pb、Zn、Cd、Ag、As、Sb、Hg、Be等与岩浆活动和沉积热液改造有关。以本区三类典型铜矿床模型为依据,利用GIS技术进行预测,提出铜多金属成矿预测区14个,其中A类5个,B类6个及C类3个,为进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东沟营盆地位于扎兰屯铀成矿远景带北段,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受林区覆盖厚、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铀矿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低,找矿进展缓慢.在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铀矿点控矿因素进行剖析,结合航空放射性、地球化学、遥感多源铀成矿信息,构建了火山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类比邻区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开展找矿远景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较好的找矿前景.依据找矿模型,结合地质、物化遥综合找矿信息,圈定铀成矿有利区段4处.其中新圈定成矿有利区段3处,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线索丰富,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