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洞子沟银铜多金属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长城系常州沟组地层中,受地层控制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及U-Pb同位素年代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吕梁运动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中,在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有沿同生断裂上升的幔源热液、银铜金铅锌等成矿物质组分与常州沟组陆源碎屑一同沉积,形成洞子沟银铜多金属沉积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正>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赤峰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钼、金、铅锌银矿集区,矿化类型丰富,产出有石英脉型金矿床(莲花山、红花沟)、斑岩型钼矿(小东沟、车户沟、鸡冠山、元宝山、红山子)、石英脉型钼矿(碾子沟)、矽卡岩型铅锌矿(小营子)、脉状铅锌银矿(盛世莲花、皇姑屯、西水泉等)等矿床(图1)。已有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3.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都不太发育,均在燕山期铅锌成矿明显;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和变质热液成矿以及对早先形成的矿床或矿源层的变质改造作用为主,出现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蚀变岩型等矿床类型;南、北缘铅锌矿都有由"层控"向"岩控"变化的趋势,成矿元素组合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但华北陆块南、北缘不同的地质时代成矿的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北缘有太古宙VMS型矿床,而南缘发现的都是中元古代以来的矿床;北缘主要是元古宙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特别是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形成多个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南缘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燕山晚期,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栾川断裂以北的裂谷系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有寻找MVT矿床的前景,宽坪岩群分布区可以作为今后寻找Sedex型铅锌矿床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4.
蔡家营铅锌银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为规模大、品位高的中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床及其外围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研究,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外围应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并指出矿床外围应重点工作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正>辽吉元古宙裂谷区是一个经历了古元古裂谷、古生代闭合、中生代环太平洋板块俯冲叠加复合构造区,成矿作用复杂,世界上许多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都赋存在裂谷环境中,尤其是世界最大的铅锌矿床朝鲜检德铅锌矿同我国华北地台的青城子、荒沟山、东胜、北瓦沟等大中型铅锌矿床同处于辽吉裂谷带中[1]。该裂谷区是在华北陆台北缘内生有色、贵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育着内生热液铅锌银、金(银)矿床备受国内外经济地质学家关注。笔者以裂谷区铅锌(银)矿典型矿床为例,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  相似文献   

6.
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华南一样,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增生带也有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矿床产出。矿床的生成总是与张裂型沉积盆地有关。根据基底大地构造性质和盆地动力学演化特征,可划分出两个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特征各异的金属成矿省:1)华北克拉通北部元古代金.多金属成矿省,在克拉通内部,边缘元古代裂谷增生期生成沉积喷流型硫多金属矿床和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2)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锡.多金属成矿省,在克拉通北缘早/晚古生代增生带的张裂型沉积盆地内分别生成各具特征的铅锌/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分布着许多大中型铅锌银矿床,依据其成因特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沉积喷气型矿床、叠加改造型矿床、与大红峪期碱性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中生代火山-斑岩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具多期多成因的特点:古元古代火山沉积作用不仅可能形成了区内最早的VMS型矿床,而且成为区内最重要的矿源层;中元古代早期形成了本区最古老的浅成热液银多金属矿床;中元古代中期形成了又一期VMS型矿床;而中生代是本区铅锌银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显然受基底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盆地是中国具有找矿前景的铅锌成矿区带之一,盆地中部及其周缘广泛出露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该层位发育有许多不同规模的铅锌矿床。马元铅锌矿床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是近年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铅锌矿床。国内外学者对马元铅锌矿床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对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地球化学、成因模式、成矿年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马元铅锌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克拉通北缘的米仓山隆起带东缘—陕西汉中南部碑坝(杂岩)  相似文献   

9.
吉给申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处于柴北缘铅锌银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受上奥陶统滩涧山群(O3tn)地层控制,文章介绍了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其成因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型铜铅锌型矿床,提出找矿标志,结合以往资料,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东乌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古板块结合带之中亚造山带东段(或称天山-兴蒙造山系)。区内经历了蒙古洋的向北俯冲、蒙古洋消亡、华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陆陆碰撞、碰撞后伸展和燕山期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影响等复杂的地质过程,造就了区内多期构造-岩浆活动。近年来在该区已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矿床(点),如迪彦钦阿木斑岩型钼矿床、沙麦云英岩-伟晶岩型钨矿床、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花脑特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朝不楞矽卡岩型铁锌矿床等。已发现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1.
华北克拉通南北缘是中国最重要的钼成矿带,特别是近年来在南北缘陆续发现了大量的钼矿床,显示了巨大的钼资源前景。其中三叠纪钼矿床的不断发现引人注目。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在空间上总体呈EW向展布,矿床产出受区域东西向断裂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纪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多产于花岗岩体中、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或附近,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和石英脉型。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总体上呈NW向展布,受区域NW向断裂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晚三叠世酸性侵入体及碳酸盐脉有关,矿床产于斑岩体内及附近,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石英脉型及碳酸盐脉型。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主要形成于248~220Ma,而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主要形成于226~210Ma。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印支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同碰撞造山过程和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同碰撞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12.
宏源铅锌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地块东段,于2003年检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铅锌银综合异常时发现,目前规模为中型铅锌矿.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总结,为该区寻找此类型矿床提供依据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中段北部,雅鲁藏布江巨型铜多金属成矿带北亚带。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已发现的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其次为热液型铅银多金属矿。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点)、多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均沿纳木错-嘉黎断裂带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该带地域优势明显,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巨大,通过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该区有望成为西藏重要的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铅锌银矿床成矿作用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分布着许多大中型铅锌银矿床,依据其成因特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沉积喷气型矿床、叠加改造型矿床、与大红峪期碱性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中生代火山-斑岩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具多期多成因的特点:古元古代火山沉积作用不仅可能形成了区内最早的VMS型矿床,而且成为区内最重要的矿源层;中元古代早期形成了本区最古老的浅成热液银多金属矿床;中元古代中期形成了又一期VMS型矿床;而中生代是本区铅锌银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显然受基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陕西银硐子沉积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及矿床的含矿岩系的岩石、矿石、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国外某些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相比较,发现它们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是在正常海相沉积与海底喷气沉积相渗合而形成的,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银铅铜锌贱金属-贵金属(特大型)综合矿床  相似文献   

16.
陕西铅锌矿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5,23(2):1-20
通过对陕西以往和新发现铅锌矿资源成果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为四级,其中一级划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及叠生矿床;二级划为层控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沉积矿床、火山成因矿床、热液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及伟晶岩矿床,其中区内最重要的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矿床,次为区域变质矿床;与主要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初步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6个成矿系列类型,9个成矿系列,其中主要与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与铅锌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7条,主要铅锌成矿区(带)有12条,其中铅锌重点成矿区(带)有7条,即铅硐山-黄柏源铅锌铜成矿带、银硐子-桐木沟银铅锌铜重晶石成矿带、东川-小川铅锌铜成矿带、锡铜沟-板岩镇铅锌金汞锑成矿带、赵湾-黄石板铅锌金成矿带、阳平关-朱家坝古生代铅锌钴磷海泡石成矿区和勉县茶店子-宁强青木川金银铅锌铜硫成矿带。  相似文献   

17.
辽宁青城子铅锌银金矿田控矿构造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国平  艾永富 《矿床地质》2001,20(2):147-152
辽宁青城子铅锌银金矿田为一集铅锌银金多个大型矿床于一区的重要成矿集中区。青城子中深构造层次的片麻岩穹隆(或变质核杂岩)构成了该区构造的主体。矿区中由片麻岩穹隆所构成的构造组合控制了矿体的定位、形态以及矿床的规模。青城子片麻岩隆起西南侧的卷曲褶皱翼内北东、北西走向的陡倾斜断裂发育,矿床主要为沿断裂交代充填的脉状铅矿,矿床规模较小;片麻岩隆起滑脱伸展翼多层顺层滑脱断裂带,为后期成矿提供了较大的容矿空间,有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矿床。  相似文献   

18.
河南洛宁南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之北侧,属熊耳山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之北亚带。通过对该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异常赋存的地质环境等,圈定了4个综合异常区并进行查证,在Ⅰ号异常区寻找到一条铅银矿化体。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很好,是寻找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对该区继续开展工作,可望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罗学常  胡明安 《地球科学》1997,22(2):185-189
通过对陕西银硐子沉积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及矿床的含矿岩系的岩石,矿石,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国外某些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相比较,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是正常海相沉积与海底喷气沉积相掺合而形成的,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银铜锌贱金属-贵金属综合矿床。  相似文献   

20.
西大明山银铅锌金钨铋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广西西大明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及银矿床、铅锌矿床、钨铋矿床、银铅锌金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总结和探讨了该区银铅锌金钨铋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该区赋矿层位主要为寒武系,次为下泥盆统莲花山组,成矿物质来源于寒武系、下泥盆统岩层及深部岩浆岩,银铅锌等矿床导矿控矿主要为EW向、NE向断裂,EW向、NE向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容矿断裂,层控蚀变岩型钨铋矿受层位、岩性及褶皱构造控制明显,成矿与含钙层位关系密切,具多期成矿作用,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并提出该区银铅锌金钨铋矿成矿模式,指出银铅锌金钨铋矿的找矿方向,对该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