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邮购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1,(8):94-94
宇宙与天体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在蒙昧无知的古老年代,人类把宇宙看成神灵,而今天,我们可以有遥望宇宙的千里眼,有直径达100米的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驾驶着飞船邀游太空。  相似文献   

2.
星云之谜     
在晴朗的夜空中,人们除了可以看到白茫茫的银河,还会常常看到一些模糊暗淡、宛如白色云雾的“云雾状天体”,1694年,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把它命名为“星云”。1755年康德指出:“星云”和银河系一样,可能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在浩瀚的太空中,存在着无数这样的天体系统。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洪堡把这种天体系统形象地比喻为宇宙中的小岛,他将德文welt(宇宙)和insel(岛)连用,起名为weltinsel,即宇宙岛。  相似文献   

3.
夜空中除了繁星,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无数神秘的粒子正以接近光的速度在广袠的宇宙中飞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些神秘的粒子就是宇宙线。自发现它们之曰起,科学家对宇宙线的研究一直推动着天体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发展,丰富着人类对宇宙中天体演化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宇宙线给人们带来了太阳系以外的物质样本,携带着其产生地"源"天体及其经过的空间环境,乃至天体演化及宇宙早期的奧秘,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读者朋友 ,你想知道人类是怎样认识宇宙的吗 ?你想了解一些天体之谜吗 ?由北京大学肖佐、秦瑜教授和北京天文馆李良先生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与太空》一书 ( 2 0 0 0年 1月出版 )为 1 6开本精装  30 0页  350千字 定价1 1 0元。书中约有 50 0幅精美彩色天体照片和插图 ,全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丰富有趣的资料展现人类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其中有历史上的重大天文发现过程 ,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天体的思路、方法和事迹 ,提供了重要历史人物、仪器和天体照片 ,包括近年来空间探测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星云星…  相似文献   

5.
发现那些被明亮天体的光芒淹没的暗天体,是天文学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例如系外行星,由于它们比母恒星暗得多,所以极难探测到。另一个例子是星系(比如银河系),它也会挡住或者淹没它后面的大部分天体。为了获知我们银河系附近区域内的宇宙准确面貌,天文学家必须进行深度且精确的巡天(这些工作往往耗时巨大)和计算机模拟。正因为天文学观测越来越全面,天文学家才能够不断发现我们附近范围内的新天体。  相似文献   

6.
人们说起宇宙,头脑中往往就会浮现出浩瀚无际的太空;讲到天体,则总是想到庞大无比的星球。的确,一般说来,“天文数字”都是令人头晕目眩的大数,可是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就有着一种“迷你型行星”——小行星。 19世纪的“见面礼” 早在17世纪时,开普勒就觉得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隙似乎太大,它们中间应当还有天体存在,否则宇宙就会显得“不和谐”。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更坚  相似文献   

7.
追溯宇宙演化的长河,随着137亿年前大爆炸的余晖逐渐散去,宇宙曾经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忽然有一天,在宇宙的深处,诞生了第一代发光天体,这些天体的光芒逐步照亮了整个宇宙,从此给我们的宇宙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能否让人们亲眼目睹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整个过程?能否让人们看到宇宙中诞生的第一缕曙光?今天,天文学家们正在努力实现人类的这一梦想。  相似文献   

8.
多远算远?如何知道何时会到达? 这不是谜语,是天文学家必须面对的终极前线。科学家正站在能看到宇宙边缘处恒星和星系的门口。但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些问题更确切的是:多年轻算年轻?你怎么知道看到的天体就是宇宙中的第一代天体。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因为看得越远,我们就越深入过去。  相似文献   

9.
探宝梅西叶     
引子 天文爱好者在认完星座,看完行星之后,总是自然而然地将目标转向那些隐藏在夜空中的星云、星团和星系。这些天体往往习惯性地被称为“深空天体”,在爱好者眼中,这些天体神秘而又绚烂,是进行观测及摄影的极佳对象;而在专业天文学家眼中,这些天体往往蕴含了大量基本物理过程,是揭示宇宙奥秘的重要窗口。也因此,这些天体很早就是各类天文人的关注目标,而为了使对这些天体的研究更为方便,天文学家编撰了许多记录它们的星表。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内容是观测研究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的位置、运动、分布、结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及起源演化规律等。中国古代人们就对天文和宇宙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古人对字宣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可以看出字宙包含了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而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史。  相似文献   

11.
余恒 《天文爱好者》2010,(11):80-81
我每次仰望夜空时,都希望能有一本书为我破解闪烁星光的暗语,诠释浩瀚宇宙的神奇。我一直不知道在业余天文界,真的有这样一本书。无论你指向哪一片星空。它都会告诉你在那幽暗的角落里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和这本书比起来,以前出版的所有观星指南顶多是素材提纲,之后出版的也都不过是精简删节。对于大部分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一生中能亲自看到的天体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详尽的说明。它就是堪称观星爱好者圣经的三卷本《伯纳姆天体手册》(Burnham’s Celestial Hand-book)。  相似文献   

12.
拥有一架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是很多刚刚入门的天文爱好者的梦想。当用自己数月的积蓄或者数年积攒起来的压岁钱购买了第一架真正的天文望远镜后,你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将它指向夜空,寻找那些曾经在众多天文杂志和网路上看到的神秘而美丽的天体。可是往往会发现除了太阳、月亮之外,那些美丽的天体却不知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引导你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关于天体和宇宙的最新知识,激发你的灵感,提升你的科学认知能力,使你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把个人心灵与人类社会、与广阔自然融为一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通常的夜空中,金星是亮度仅次于月球的天体,它那灿烂的光芒,在群星中十分惹人注目,所以从远古起,它就成了天上除太阳、月亮之外人们最先关注的对象。开始,人们用最简单、直率的名字——“明星”来称呼它:  相似文献   

15.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对吗7……现在,让我们跟随天才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脚步,来想想这个问题!根据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从遥远的光源发出的光线,会在途经的大质量天体附近“弯折”。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些大小和质量的物体来说,这种效应小得难以想象,但是在宇宙的尺度上,光的这种性质就成为我们研究遥远天体时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宇宙简史》主编文池 执行主编 陈君线装书局2003年1月出版 32开484页 定价29.8元 邮购价34元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在科学家的心目中,宇宙是茫茫太空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并且处在不断地运动和演化中。现代人利用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使得宇宙的可观测范围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7.
说起天文望远镜,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美丽夜空中的“太空巨眼”——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将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宇宙极深处,它所拍下的那些美丽而清晰的遥远星系让我们一次又一次震撼于宇宙的浩瀚深邃。然而,世界上最大的那类望远镜却是那些虽然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但很少引起我们注意的“默默耕耘”着的射电望  相似文献   

18.
110个梅西叶天体,是天文爱好者最乐于观测的深空天体目标。你可能观测过其中的一部分天体,但你有没有想过进行这样一个挑战:在一晚上的时闻里,观测尽量多的、甚至全部的梅西叶天体?这项观测运动,称之为梅西叶天体马拉松(下文简称“梅马”)。  相似文献   

19.
2020太阳漫游     
2020年的天文学界热闹非凡,黑洞等致密天体又一次得到了诺贝尔奖的青睐。不过,如果我们把目光从遥远的宇宙深处收回到身边,看看宇宙时报的本地新闻版,就会发现2020年太阳也有不少新鲜事,让我们一起来一次漫游吧。  相似文献   

20.
这不是梦想     
浩瀚的宇宙,魅力无穷,无数科学志士为了探索天体和宇宙的奥秘,不屈不挠地为之奋斗。在这宇宙航行的时代,人类已经实现了“飞天”、“登月”的梦想,空间望远镜和探测器不断给人们传来“发现新天体”的喜讯,揭示了许多新的探测结果和新问题,激励人们深深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