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2,(10):10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古生物学家H.Dunning在南极比尔德莫尔冰川柯克帕特里克峰发现了罕见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冰棘龙化石。冰棘龙是一种史前的肉食性恐龙,头部有一个羽冠,可用作吸引异性和辨别同伴,拉丁文名字的含义为"冰封的蜥蜴"。冰棘龙化石最早发现于1990年,但直到去年夏天以前并没有发现该种恐龙完整的骨架化石。因南极特殊的地理环境,科学家们需要通过直升机才能到达挖掘现场,之前还要经过南极登山的特殊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5,(5):3
<正>近日,科学家在北非国家摩洛哥发现了一块有4.8亿年历史的史前龙虾化石,其肢体特征与现代甲壳类生物相似,科学家相信是甲壳类生物的始祖。报道称,这种龙虾头部长有布满刺状物的"肢体",用来过滤海水中的微生物进食。科学家认为,这或许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滤食动物。该化石保存完好,长约2米,比人类还要高,体形呈立体状。它被归类为奇虾科,甲壳、昆虫及蜘蛛便是由奇虾科进化而成。此外,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9):6-6
近日,英国考古学家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类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科学家进而推断这种动物2亿年前生活在在英吉利海峡中。  相似文献   

4.
有石为证     
津沙 《海洋世界》2011,(12):60-63
古生物学家J.Crampton在新西兰马尔堡河岸附近发现了生活在恐龙时代、已经灭绝的大型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的骨架化石.它们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外形类似现代的海豚或虎鲸,是当时地球海洋中的绝对霸主.Crampton说:"此次发现的鱼龙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因为它所生活的时代正处在鱼龙走向衰亡的时期,就像一本鱼龙留...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研究人员在一个古代茧里发现了目前为止最古老的化石动物精子。它的形状和大小类似于现代"小龙虾蠕虫"精子,专家相信它将揭示过去5000万年间有关这种蠕虫进化的线索。这项完好保存的发现比相似的发现早1000万年,专家希望利用成像技术研究全世界各地收集的其他茧。这个化石环带纲茧是从南极洲半岛马兰比奥岛拉梅塞塔形成物的沉积物里收集到的,环带纲是一种包括蚯蚓  相似文献   

6.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他们最近在非洲发现了两种至今尚未挖掘和命名的恐龙骨头化石。这一发现可能要改变已得到公认的地球大陆徐缓漂移的理论。 美《科学》杂志介绍称,第一次在非洲发现的恐龙骨头化石属于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恐龙,最近发现的骨头化石也是生活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7.
岩雪松 《海洋世界》2012,(10):58-59
最近,俄亥俄大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表明,洛基山脉的崛起以及所形成北美地区的海陆分隔线,可能促进了新的恐龙物种的进化。特里·盖茨是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专家。他说:"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古生物学家的发现已经可以追溯至大约7500万年以前的恐龙化石。"盖茨认为,北美地区的恐龙在7000~8000万年以前曾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繁盛时期,但在之后,恐龙物种却变得非常稀少。这种恐龙的多样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15,(3):3
<正>英国一群古生物学家最近成功从古化石中发现了一种名为萧克劳希海鬃蜥﹑像海豚与鳄鱼综合体的巨型肉食性爬行动物的新物种化石。当地媒体更戏称它是"尼斯湖水怪的表亲"。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古代海洋生物活跃在1亿7000万年前。它们长相有点像海豚,鼻子到尾巴长达4.2米,在侏罗纪时期栖息在苏格兰周围的温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在美国爱荷华州发现了世上最大最古老的海蝎物种完好保存的化石。这个追溯到4.6亿年前的板足鲎物种身长1.5米,拥有独特的"划桨形状"的腿部帮助它游泳和挖掘。它的怪异形状类似于希腊军舰桨手战舰。板足鲎是已经灭绝的类似怪物的掠食者,它们在远古海洋里游动,是现代蛛形纲动物的远亲。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该化石样本被保存得  相似文献   

10.
钙质超微化石(nannofosils)在上个世纪就被人们发现,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研究史.本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对其研究也日益兴起.钙质超微化石通常仅有1—30微米,大者可达50—60微米,颗石藻(coccolithophori-da)是其中主要类型.它广泛分布于侏罗、白垩纪以来的海相地层中,由于个体微小,数量众多,分布极广.演化迅速,又能反映海水温度、气候等环境变化,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因此随着石油勘探、深海钻探和海洋沉积的深入研究,已被列为一项重要的化石门类,成为地层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古海洋研究的一项重要依据.钙质超微化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以古生物学家W.Hammer为首的美国极地工作者在离南极点500km的南极横断山脉中发现了属于蜥脚亚目、翼龙类的大型食草恐龙类和若干小型食尸恐龙类以及至今完全未知的“装备了”角和脊的大型食肉恐龙类残骸的化石。  相似文献   

12.
刘传锦 《海洋科学》1984,8(1):18-18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现代章鱼的祖先是很大的动物,并且有着长长的令人害怕的触手。法国考古学家贝耳纳德·利乌不久前在阿尔代希发现的章鱼化石证明,章鱼的祖先并不大。他所发现的章鱼化石长14厘米,宽为3.6厘米,要比现代章鱼小得多。  相似文献   

13.
海底锰结核是由英国人首先发现的。1873年2月18日,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来到加那利群岛西南约300千米的海面进行海底取样调查。结果从海底捞上来几块像黑煤球的硬块。船上的几位科学家谁都没有见过这种“黑色的卵石块”。后来,这些“黑卵石块”送回英国。经过化验分析,才知道它不是化石,而是含有大量  相似文献   

14.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系统描述钙质超微化石在南海表层沉积中的分布特征,对遍布南海的175个样品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钙质超微化石绝对丰度相差很大,从0—3.8×1010个.g-1不等。平面上将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分为3个区。共鉴定出钙质超微化石21属28种,以Emiliania huxleyi、Florisphaera profunda和Gephyrocapsa oceanica为优势种,其中Florisphaera profunda占据绝对优势。南海钙质超微化石分布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14°N线南北两边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存在差异;二是南海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两片海域为最高,并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分布趋势。对影响钙质超微化石分布的水深、上升流与营养盐、陆源物质稀释作用、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因素作了讨论,并根据钙质超微化石随水深的变化推测南海碳酸盐补偿深度应在4 000m左右。  相似文献   

15.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南海东北部海区 (12~ 2 2°N、116~ 12 2°E) 15 5个表层样品进行了超微化石分析。结果显示 ,各站位样品超微化石总丰度相差悬殊 ,最多可达 1198枚 ,最少则样品中未发现超微化石。在总共 15 5个样品中 ,总丰度大于30 0枚的为 49个 ,占 31.6 % ,30 0~ 1枚之间的为 5 9个 ,占 38.1% ,未发现超微化石的样品有 47个 ,占 30 .3%。同时 ,超微化石在平面分布上可分成 7个区。超微化石组合主要由 15属 2 2种组成 ,在大多数样品中都是以Florisphaera profunda占绝对优势 ,这与南海其它地区超微化石组合面貌有明显差别。还讨论了影响超微化石分布的可能因素 ,包括水深、陆源物质稀释、碳酸盐溶解作用、海水透明度及营养跃层深度等等 ,并据超微化石的分布推测研究区北部碳酸盐补偿深度在 34 0 0 m左右 ,而南部可能在 35 0 0 m以上 ,同时推测该区海水营养跃层可能普遍偏深。  相似文献   

16.
地质学者在我国东部海陆相地层微体化石研究中,经常遇到因其形态特征很象盾形而被命名的盾形化石。但因其门类归属不明,从而在地层及古环境解释上难以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它到底来自何方,归属何处,一直成为地质研究的一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17.
英国国家海滨公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英国国家海滨公园概况英国国家海滨公园全称是英国潘姆伯克郡国家海滨公园。它位于西威尔士半岛,面积582平方公里,岸线包括了近岸岛屿总长4]8公里。这个公园是根据1949年英国的国家公园和农村进入法,于1952年建立的,是英国面积最小,但也是唯一的国家海  相似文献   

18.
鱼类是如何登上陆地变成各种四足动物的?在鱼类登陆的过程中又岀现了哪些奇特的动物呢?这些化石证据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终年被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其中最早被发现的就是鱼石螈,它也成为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著名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白鲨     
欢休 《海洋世界》2014,(9):36-37
<正>大白鲨最早出现于中新世中期。最古老的化石已经有1600万年之久,是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的成员。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难,可以说每一只大白鲨的存在都是生命进化的奇迹,恰如白垩纪的恐龙一样。由于大白鲨的数量正不断减少,濒临灭绝,故大白鲨现已被列为世界保护物种,禁止猎杀。因其体积大且具攻击性而被认为是海洋杀手,并且被拍摄成同名电影和制作成同名游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祥详细记述了山东省首次发现的虎化石的特征及出土地点和剖面的基本情况,论证了化石出土地层剖面的时代,应当属于晚更新世,并阐明了该化石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