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锡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宏渊 《矿产与地质》1995,9(4):227-233
系统地研究中国锡矿床含锡花岗岩、蚀变岩和各种产状锡矿体中锡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含锡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定量组合标志,探讨了主要类型锡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  相似文献   

2.
新疆贝勒库都克锡矿带含锡花岗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矿物、岩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北方地区第一条独立锡矿带的海西期含锡和非含锡花岗岩的地质特征,确定了该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与锡矿化的关系,认定该区伴随海西运动出现I型、S型和A型三种花岗岩。与锡矿化有关的属S型和A型花岗岩,它们是在早期(造山期)I型和S型花岗岩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隶属造山晚期—造山期后的产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含矿花岗岩与无矿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标志,为该区及邻区同类锡矿的找寻与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振安 《矿产与地质》1991,5(4):240-248
在全面总结湘桂粤赣地区含锡花岗岩类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定性和定量评价会锡花岗岩类成矿性综合指标,使含锡花岗岩成矿性提高到定量研究阶段,对锡矿勘探和成矿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塘措莫隆含锡花岗岩自阿冬-措莫隆及其自早-晚单元,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等方面,都具有典型“序列-单元”的规律演化;锡矿化与晚单元体浅角黑云二长-钾长花岗岩关系最密切。岩石主成矿元素和相关伴生元素:Sn及(Sn+W+Bi和Li及(Li+Rb+Be+Ta)分别大于世界花岗岩维氏值3倍和2-3倍;富挥发分B,F;黑云母Sn的高丰度为含锡花岗岩的特征反映,锡矿主要产于矽卡岩化和云英岩化  相似文献   

5.
朝阳沟岩体属含锡花岗岩体,文章以岩体中宝盖沟锡矿为典型矿床,从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了岩体的控矿作用及其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
贝勒库都克锡矿带是我国新发现北方地区第一条独立锡矿带.由与S型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锡矿及与A型花岗岩伴生的锡矿床和砂锡矿组成其成矿系列。成矿时代属海西晚期。准噶尔与野马泉两地块相撞焊接.于碰撞褶皱带形成区域造山期花岗岩.热量聚集熔化产生改造型含矿花岗岩株,局部拉张产生含矿A型花岗岩,二者经碱质交代-酸性淋滤成矿作用,使锡活化迁移集中富集而形成有关锡矿床。  相似文献   

7.
试论锡的原始富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矿床和花岗岩类岩石之间的空间关系十分密切.除个别外,各锡矿床(点)距花岗岩体一般不超过2公里. 部分锡矿床与花岗岩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成因联系.因此,长期以来,多数认为花岗岩是锡金属的唯一来源;并且在含锡花岗岩的特征和花岗岩潜在含矿性的评价指标的探索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随着锡矿找矿勘探工作的发展,新的地质现  相似文献   

8.
贝勒库都克锡矿带是我国新发现北方地区第一条独立锡矿带.由与S型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锡矿及与A型花岗岩伴生的锡矿床和砂锡矿组成其成矿系列。成矿时代属海西晚期。准噶尔与野马泉两地块相撞焊接.于碰撞褶皱带形成区域造山期花岗岩.热量聚集熔化产生改造型含矿花岗岩株,局部拉张产生含矿A型花岗岩,二者经碱质交代-酸性淋滤成矿作用,使锡活化迁移集中富集而形成有关锡矿床。  相似文献   

9.
马楠  邓军  王庆飞  王长明  张静  李龚健 《岩石学报》2013,29(4):1223-1235
大松坡锡矿床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腾冲-梁河锡-钨多金属矿带内的典型锡矿床之一,与古永岩基有密切的成生联系.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手段对大松坡锡矿床小龙河含锡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进行制约,两件黑云母花岗岩样品分析结果分别为70.3±3.2Ma和75.3±4.2Ma,一件二长花岗岩样品结果为71.5±2.1Ma,代表了岩浆结晶年龄.LA-MC-ICP-MS U-Pb方法直接对锡石进行年龄测试在国内外研究报道尚少,本文首次对该矿床云英岩型锡矿石中锡石进行定年尝试,结果为75.5±2.6Ma,与岩体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小龙河锡矿床含锡岩体与古永岩基年龄一致,表明该含锡岩体可能是古永岩基的一部分.大松坡锡矿床的成矿年龄与含锡岩体年龄一致,表明二者同时形成,共系新特提斯洋俯冲构造背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香花岭多金属矿田锡矿源层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花岭多金属矿田锡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顶部与棋梓桥组下段,由钙质砂页岩、泥灰岩和灰岩组合的过渡层内。锡质来源有古砂锡、含锡矿源层和重熔花岗岩带入的锡质。成矿作用以特有的断层—不整合面复合构造控制和改造锡矿源层;燕山期含锡花岗岩迭加和改造锡矿源层,以多时代、多成因、多渠道成矿地质作用聚集成矿床。  相似文献   

11.
杨高学 《地质与勘探》2009,45(5):530-538
本文通过对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初步探讨贝勒库都克A型花岗岩与锡矿的关系。研究表明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的特征,FeOt/MgO值高,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Nb、Eu等元素,Eu的负异常极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的V字型,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该岩体含Sn普遍都比较高,已圈出8条含锡构造蚀变带,为锡的成矿物质来源和锡矿矿床学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对云龙锡矿带锡矿床有花岗岩成矿与混合岩成矿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参与了1:5万地质填图后认为是花岗岩成矿。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沿断裂带侵入的特征清楚,明显区别于崇山群深变质的片麻岩与混合岩。锡矿床产于含锡黑云母花岗岩体的边部、顶部、上盘内外接触带以及邻近的花岗岩脉中。系花岗岩浆所携带的含锡热液沿着花岗岩体内的冷凝张裂隙及围岩的裂隙、层理发育而成矿。  相似文献   

13.
三江地区含锡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含锡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研究,哀牢山-金沙江锡矿带的含锡花岗岩形成于燕山中晚期(133~80Ma);临沧-左贡锡矿带的年龄范围648~370Ma,相当于徵江期到海西期;潞西-腾冲锡矿带,属于燕山晚期到喜山期(105~51Ma)。  相似文献   

14.
曾普胜  李红 《地球学报》2015,36(4):419-433
以云南几个典型钨锡矿带为例,结合国内外前人成果,研究对比了层控钨锡矿床与含钨锡的"S"型花岗岩之间的关系,发现:含钨锡的"S"花岗岩均产出于早期地层富集钨锡甚至形成独立的钨锡矿床的地区,如元古界的云南西盟—缅甸完冷锡矿带,寒武系都龙—白牛厂钨锡矿带,石炭系腾冲—梁河锡钨矿带,三叠系的个旧锡矿带,新近系的薅坝地锡矿带等;而在地层中没有明显钨锡富集的层位,即使有地壳重熔形成"S"型花岗岩也不会有钨锡矿床产出,如云南西北部的鲁甸花岗岩、加仁花岗岩等。根据对层控钨锡矿床的成矿年代、矿石结构构造、容矿围岩变质属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证明所谓的"‘S’型花岗岩与W、Sn、Mo、Bi成矿关系密切"的认识,实际上是富集钨锡的早期层位在地壳加厚或受到构造热侵蚀时发生重熔,并使钨锡按照矿质沉淀的温度序列重新分配与富集的结果。因此,"S"型花岗岩并不具有含W、Sn、(Mo、Bi)的专属性,而富集W、Sn的地层重熔才是形成W、Sn矿床的关键。从众多的实例来看,层控钨锡矿常常与深源的(碱性)玄武岩关系密切,而不一定与"S"型花岗岩关系密切。只要有早期的层控钨锡矿存在,该矿层被任何一种火成岩穿切或吞噬,矿质都可能被迁移至合适的位置重新沉淀而成矿。因此深入分析和对比含钨锡的层位及其形成背景条件,是扩大钨锡矿资源量的关键;而层控钨锡矿与"S"型花岗岩接触带(特别是外接触带)及其相关的构造裂隙,很可能是矿质运移再分配并形成富钨锡矿的有利空间。层控钨锡矿卷入变质核杂岩,含矿层位可以被抬升至较浅部位,不仅利于开采,而且在中心部位的隐伏花岗岩体也可以形成富矿,是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锡矿床和花岗岩之间的空间关系十分密切,我国西南部滇、桂锡矿成矿域内,除广西平那锡矿点周围未发现花岗岩以外,其它各矿床(点)距花岗岩一般不超出2Km.此外,部分锡矿床与花岗岩之间还存在着不可否认的成因联系.因此,长期以来,地质学界认为;花岗岩是锡金属的唯一来源,并对含锡花岗岩的特征及花岗岩潜在含矿性的评价指标的探索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川西锡矿的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机制,找锡矿远景区。区内元古代—第三纪地层锡含量高出地壳中锡元素丰度的2.75—5倍,是一个锡元素的初始富集区。由地层直接熔融或来自更深部的岩浆上侵过程中的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花岗岩浆都将会造成锡元素的富集而成含锡花岗岩。花岗岩中氟是成矿的主要营力之一,燕山晚期含量最高,亦是含锡花岗岩体。含锡花岗岩体与含火山岩系、含钙质的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图姆沟组(个别为上二叠统)地层接触处为找锡矿床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华南是我国最重要的锡成矿省,产有大量的与花岗岩有关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近年来,在湘南新探明一个超大型锡矿床—芙蓉锡矿床,其中,最重要的锡矿化产在骑田岭花岗岩体西南部的破碎蚀变带内,与绿泥石化密切相关。骑田岭花岗岩富含角闪石,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显示出准铝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壳-慢岩浆混合作用。这些特点都表明骑田岭花岗宕并不同于一般的 S 型含锡花岗岩,而显示出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定年分析表明,芙蓉锡矿床主成矿阶段的形成时代要晚于骑田岭花岗岩侵位年龄近20Ma。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发生过水-岩反应的大气降水在成矿流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硫同位素分析表明花岗岩和地层都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硫。因此,用花岗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离出富锡的岩浆流体来形成锡矿的传统模式并不适合于解释芙蓉锡矿的形成。我们认为芙蓉锡矿的形成主要与骑田岭花岗岩的绿泥石化蚀变有关,循环的大气降水与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富锡的铁镁矿物在蚀变成绿泥石的同时释放出 Sn 和 Ti 等金属到流体中,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时,沉淀形成锡矿体。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锡矿化模式,丰富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8.
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床是由锡、铜、铅、锌、金、银(有时伴有铁、钨、钼)等成矿元素组合而成的,它分布比较广泛,是区内最重要的锡矿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与由钨、锡、铌、钽、铍(稀土)等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一样,常与酸性花岗岩体伴生在一起,因而长期以来中外许多矿床学家一直认为硅铝壳富锡带深熔作用形成的含锡花岗岩浆是原生锡矿(包括锡多金属矿床)的唯一来源。即其成因上与陆壳改造型(系列I、S型)花岗岩有关。本文根据区内与锡多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运用岩石中稀土元素定量模式的计算,首次提出区内与锡多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岩体是下部地壳玄武-安山质岩石和少量硅铝质岩石部分熔融,再经一定程度分离结晶作用演化后派生的酸性岩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南岭地区钨锡铌钽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在晚侏罗世时,南岭地区发生了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铌钽大规模成矿作用。依据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矿化特征,可将南岭地区含钨锡铌钽花岗岩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含钨花岗岩、含锡钨花岗岩和含钽铌花岗岩。含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归纳为铝过饱和,低Ba+Sr 和TiO2,轻重稀土比值低,铕亏损强烈,富Y 和Rb,Rb/Sr 比值高,分异强烈。含锡钨花岗岩总体特征表现为TiO2 含量高,准铝质—弱过铝质,轻重稀土比值和CaO/(K2O+Na2O)比值高,富高场强元素、稀土、Ba+Sr 和Rb,低Rb/Sr 比值,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含钽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为TiO2 含量和CaO/(K2O+Na2O)比值低,Al2O3/TiO2 和Rb/Sr 比值明显偏高,强过铝质,贫Ba+Sr、稀土和高场强元素,铕亏损强烈,明显富Rb 和Nb,高度分异演化。三类含矿花岗岩具有明显不同的演化特征,成矿作用与它们的演化密切相关。黑云母花岗岩主要与锡成矿作用有关,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主要产生钨矿化或锡钨共生矿化,钠长石花岗岩主要与钽铌或锡(钨)钽铌矿化有关。总结了南岭锡钨钽铌矿床的重要类型,提出了绿泥石化花岗岩型锡矿新类型,指出南岭地区要特别注意在含锡钨花岗岩中寻找此类锡矿和云英岩- 石英脉型锡钨矿。  相似文献   

20.
华南含锡钨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华南含钨锡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将花岗岩分为四类,即稀土正常型,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富集型和稀土亏损型,并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讨论了四类岩石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