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有铜金多金属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140余处,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南段,盆地发育和成矿作用与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密切相关。矿集区可分为紫金山背斜与公郎弧两个成矿流体系统。紫金山背斜成矿流体系统成矿流体的pH值为5.3~7.1,Eh值为-0.11V~2.84V,成矿压力为30MPa-130MPa,成矿温度为228℃~255℃,成矿深度在1.05km~6.67km。公郎弧成矿流体系统成矿流体的pH值为6.7~7.9,Eh值为-0.83V~0.11V,成矿压力为100MPa~225MPa,成矿温度为317℃~346℃,成矿深度为3.51km~7.89km。与紫金山背斜成矿流体系统相比,公郎弧成矿流体系统具有较高的成矿压力、成矿温度、成矿深度、pH值和较低的Eh值。但二者均属弱还原的中性-弱碱性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2.
早子沟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夏河—合作断裂带上,矿区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矿区岩浆岩内石英中含有大量熔体包裹体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熔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700℃-790℃,流体包裹体分为H2O-NaCl包裹体、NaCl-H2O-CO2包裹体、H2O-CO2包裹体3种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95℃-360℃,本文通过对熔体包裹体的研究,采用“熔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方法 ,估算矿区岩浆岩成岩压力为275MPa,依据断裂带流体垂直分带规律,计算得到早子沟金矿成岩深度为13.96km,成矿深度为2.10-6.02km,平均成矿深度为4.06km。表明矿区深部成矿找矿尚有很大潜力。应用刘斌及Ryzhenko and Bryzgalin推导的计算流体包裹体pH值及Eh值的公式,对矿区不同体系(类型)流体包裹体的pH值及Eh值进行了估算,其结果表明:早子沟金矿包裹体的pH值为2.25-5.88,成矿溶液为酸性,在成矿阶段pH呈升高的趋势;包裹体的Eh值为0.409-0.139V,成矿溶液体系从早期到晚期Eh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H值及Eh值的这种变化趋势,均有利于矿区Au元素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3.
蔡家营矿床成矿温度为181-387℃,成矿压力为33.9MPa,流体盐度为5.7%-15.0%NaCl.流体密度为0.74-0.97g/cm^3,pH值为4.746-5.668,Eh值为-0.538--0.512V,fo2为2.29×10^-40-3.98×10^-34,fs2为1.23×10^-16-1.70×10^-10,从早到晚,成矿温度、流体盐度、流体fs2和fo2逐渐降低,而成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矿床形成于弱酸性、弱还原一还原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粤西茶洞银金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洞矿床是粤西地区一个较为典型的蚀变破碎带型多金属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温度160~341℃,成矿压力2.7×106~2.43×107Pa,流体盐度(4.1~15.9)wt%NaCl,流体密度0.880~0.942g/cm3,fCO2为103.7~10.4.3,fs2为10-14.50~10-11.67,fO2为10-45.0~10-35.1,成矿从早至晚均逐渐降低;成矿流体pH值为4.70~7.07,Eh值为-0.65~-1.15,该矿床形成于弱酸性一中性,强还原的物理化学环境;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水为主,到成矿晚阶段,大气降水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5.
刘晓东  徐海江 《矿物学报》1991,11(4):413-421
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表明茅排金矿形成于中高温、中低压环境。从成矿早期至成矿晚期,成矿温度和压力、成矿流体的盐度、密度、Eh、pH、fo_2以及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组成等具一定的演化规律。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属H_2O-NaCl-CO_2(+CH_4)体系,富含CO_2、CH_4等挥发分。成矿晚期成矿流体出现不混溶性,有利于金的富集沉淀。流体包裹体中某些特征参数K~+/Na~+、CO_2/H_2O和含CO_2包裹体的丰度可作为金矿化贫富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6.
傅德彬 《矿物学报》1991,11(3):243-250
本文从成因矿物学角度对所述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辉石与斜长石的颜色、形态、晶胞参数、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及氧、硫、锶稳定同位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揭示了岩体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形成温度、压力,fo_2,Eh、pH值等物理-化学条件与成岩成矿作用特征。同时,概括出岩体的成矿特点与找矿准则。  相似文献   

7.
滇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热液型铅锌矿床具有普遍的矿物组合分带特征,研究矿床矿物组合的共生分异特征,是了解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成矿元素迁移和沉淀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共生矿物的热力学Eh—pH相图可以有效的诠释成矿流体中成矿元素在迁移、沉淀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本文以滇东北茂租铅锌矿床为例,对滇东北热液型铅锌矿床的金属矿物共生组合在时间、空间分带特征进行热力学相图分析,选取373K、423K、473K、523K四个温度截面对金属矿物共生组合稳定存在的Eh—pH范围进行计算,相图显示成矿流体中矿物迁移、沉淀机制主要是由于成矿流体的Eh、p H值双重制约:Eh值的变化控制着硫化物沉淀的时间分带,成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运移,Eh值将会逐渐增大,主要矿物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依次开始析出;p H值控制硫化物的空间分带,随着p H值的增大,成矿元素从离子的形式转变为硫酸盐矿物进行迁移。研究表明,控制成矿流体中硫化物迁移、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除了温度、压力、金属离子浓度及流体的氧硫逸度之外,流体的酸碱度及氧化还原电位同样是控制矿物组合共生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此研究对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成矿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某铀矿床位于L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成矿围岩为中泥盆统碳酸盐岩,为多阶段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化。本文详细地讨论了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为100—300℃,沥青铀矿形成温变为150—200℃;矿前期热液压力为(1—2)×10~8SPa,矿期为(5—10)×10~7pa,矿后期为(3—5)×10~7Pa。从矿前期至矿后期,矿液fo_2和fs_2皆有降低的趋势fo_2为10~(-31.81)—10~(43.58),fs_2为10~(-6.67)—10~(-16.56);矿液pH为7.12—7.59,Eh为-0.2702—-0.2848V;铀以K_4[UO_2(CO_3)_3]形式迁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铀络合物解体,形成沥青铀矿。  相似文献   

9.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Ⅲ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田湾金矿带为例,研究了地球化学界面对流体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田湾金矿带流体成矿的最佳地球化学界面主要为: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区域地球物理条件变异面、地质条件突变界面),流体性质演化界面(温度界面、压力界面、PH值面、Eh界面)和流体-环境作用界面。  相似文献   

10.
山东焦家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鹤年  汪耀 《地质论评》1991,37(3):250-257
焦家金矿明显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强烈,是我国特有的重要金矿类型。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确定焦家金矿成矿温度为310℃,压力800×10~5pa,fo_2为10~(-34)—10~(-36)。成矿溶液为富钾、氯的流体。金来自胶东群含金建造,成矿与尚庄花岗闪长岩有关,为中深,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地球化学方法,得出影响热液铀矿床铀沉淀的5个主要因素:温度、静压力、流体成分、溶液pH值和溶液Eh值.利用矿物包裹体气体成分热力学计算对比,得出富矿床成矿期与成矿前的溶液pH值显著降低(△pH大);fH2,fCH4和αu较高(10-2~10-4mol/1);富含Ca2+离子;具较小过饱和度、正温度梯度、少杂质(矿化度小);适当脱碳酸或CO2(促使铀沉淀和铀硅分离),相对封闭稳定、成矿温度稍高的环境等是值得重视的对成矿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前河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英安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广泛的流体-岩石反应而引起热液蚀变。本区石英中有4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45~331℃,其中含CO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中-高温区。成矿流体的密度和压力变化范围分别是0.68~0.94g/cm3和(367.01~896.55)×105Pa。金大量沉淀成矿时的流体特征为:温度213~260℃、密度0.80~0.89g/cm3和压力(502.86~710.57)×105Pa。流体相为SO42->Na >Cl->K 型,CO2/H2O比值及N2、H2S、Ar、C2H6等挥发分的含量明显增高,f(CO2)、f(H2S)、f(CH4)和Eh值增大;f(O2)、f(H2O)和pH值减小。在青磐岩化安山岩的基础上发生的流体-岩石反应是造成本矿床金沉淀成矿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文献报导及作者的研究,分别对Sedex型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石英脉状黑钨矿矿床和沉积岩为主岩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进行了矿床地球化学分类:Sedex型铅锌矿床分为Selwyn型矿床和McArthur型矿床,前者的成矿热卤水产生于开阔海盆或大陆斜坡的浊积岩建造,后者的成矿热卤水产生于氧化的海底裂谷沉积建造,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分为酸性-硫酸盐型(明矾石-高岭石型)金矿床和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床,前一类金矿床的成矿流体,f(S2)和f(O2)较高,pH值较低,后一类金矿床的成矿流体,f(S2)和f(O2)较低,pH值较高.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石英脉状黑钨矿矿床分为钨-铍-钼-铋型黑钨矿矿床和钨-锡-硫化物型黑钨矿矿床,钨-铍-钼-铋型黑钨矿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pH值较高的弱碱性、Eh值较高的环境中进行的,钨-锡-硫化物型黑钨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pH值较低的弱酸性的,Eh值较低的环境中进行的.沉积岩为主岩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分为金-砷-(锑)型金矿床、金-汞-(铊)型金矿床和金-锑-黄铁矿型金矿床.金-砷-(锑)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地层建造水(为主)与改造后的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热液,其pH值为3.6~5.2,且Eh值较低;金-汞-(铊)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与地层建造水混合形成的热液,其pH值为5.0~7.5,Eh值较高;金-锑-黄铁矿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改造后的大气降水与岩浆演化成的流体混合形成的热液,其pH值为5.4~6.77,Eh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浙江中部火山岩地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碧香  张锡军 《矿物学报》1991,11(4):422-428
本文主要记述了治岭头、八宝山和庄山三个矿区,通过与金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阐明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矿床的成因。它们的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140~330℃,为低温矿床。成矿的压力集中于12~41MPa,成矿深度约为0.3~1.2km。气体组分的还原参数较低,平均为0.4,fo_2约为10~(-32)~10~(-41),成矿溶液富水和CO_2。治岭头成矿溶液为NaCl-KCl-CaSO_4-H_2O体系,而八宝山为KCl-NaCl-CaSO_4-H_2O体系,属于弱酸性。成矿溶液的含盐度为(0.7~2.5)wt%NaCl,属于低盐度,其密度值为0.7~0.85g/c1m~3。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δD(‰)为-58.5至91.1,δ~(18)O_(H_2O)(‰)为+3至-9,成矿溶液主要由大气降水(或地下水)和岩浆热液混合组成。  相似文献   

15.
霍艳  李丹 《地质力学学报》2016,22(2):338-345
应用英国Linkam THNSG600型冷热台测试和前人的经验公式,对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在岩浆晚期、磁铁矿-辉钼矿阶段、黄铜矿-黄铁矿阶段和硬石膏-黄铁矿阶段等4个成矿阶段利于主成矿元素Cu迁移的流体包裹体的一般特征及物理化学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含石盐和硫化物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为主,为高温(232~549 ℃)、低压(1.40×105~234.41×105 Pa)、高盐度(NaCl质量分数28.65%~52.16%)、中—高密度(1.0683~1.1598 g/cm3)的流体;随着成矿进程的发展,各阶段流体逸度和活度均逐渐降低,pH值和Eh值逐渐升高,铜主要以Cu(H2S)(HS)2-形式存在,说明Cu在高温酸性流体中易成矿。   相似文献   

16.
伊宁吐拉苏地区硅化岩型放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硅化岩型金矿赋矿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酸性火山灰凝灰岩段;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凝灰质砾岩和硅化凝灰岩;具有低品位、大矿量、埋藏浅、层控性明显的特点;成矿期分为原生沉积富集、水热交代蚀变、表生氧化淋滤三期;包裹体少而小,以液相成分为主,气液比5%~10%;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少量岩浆水,盐度N/w(MaCl)0.39%,pH值5.5,Eh值-0.8~-1.2V;成矿温度88℃~98℃,成矿压力59×105Pa,成矿深度230m左右,属浅成低温水热系统金矿。  相似文献   

17.
茅坪钨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研究茅坪矿床各类型矿体矿物中包裹体显微镜下特征和均一温度、冷冻盐度、气液相成分、δD、δ~(18)O等特征及其差异,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锡钨矿化分别主要富集于高中温和中低温条件,矿化压力为500~550bar,pH为3.97—4.91、Eh为-208~-439mv,fo:为10~(-30)~10~(-50)bar,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地层水.  相似文献   

18.
广东庞西洞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矿床地质、矿物包裹体及向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庞西洞银矿受韧性-脆性剪切构造带控制,成矿与燕山期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矿床围岩蚀变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强烈。成矿流体K~+>Ca~(2+)>Na~+>Mg~(2+);SO_4~(2-)>Cl->HCO_3->F-;CO>>CO_2>CH_4。流体低盐度(2.2wt%~4wt%NaCI)、弱酸性(pn为4.6)、密度0.81。成矿温度270℃,压力700×10~5Pa,fo_2=10(-39)~10~(-41),fs_3=10~(-12)~10~(-15),为中深中温岩浆热液银矿床。这类矿床是我国银矿新类型,许多方面与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特征相似,在粤西、桂东极具远景。  相似文献   

19.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和沉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银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研究和热力学计算,解析了该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研究表明:金的主成矿温度为215℃~267℃,压力28.5MPa~37.2MPa;成矿流体具弱酸性(pH=4.312)、还原性(fO2﹤10-35.315×105 Pa)。金在成矿溶液中主要以AuHS0等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HS-活度和氧逸度降低以及pH值升高是促使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阿尔泰原生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新疆阿尔泰新发现的多拉纳萨依、沙尔布拉克等7-9个成型金矿的成矿流体化学成分、盐度、密度、矿化度、还原参数、成矿温度、成矿压力、氧逸度、硫逸度、pH值、Eh值、硫同位素、碳氧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床成矿物质具多来源,但主要来源于围岩;成矿溶液水介质也具多来源,但主成矿阶段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环境以富碱质元素的中性一弱碱性强还原中低温低压环境为主;矿床具多期多阶段、多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