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技术是利用岩土钻掘、定向测控等技术手段 ,在地面不挖槽的情况下 ,对煤气、电信电缆等公用管线进行铺设的施工技术。文章通过介绍非开挖铺管技术分类及特点 ,结合广西南宁市地质条件 ,对该技术在南宁市的推广进行成本与环境评价 ,就保护城市优美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的非开挖随钻检测系统,采集非开挖钻进参数,进行非开挖钻进实时地层岩性识别,为非开挖施工提供安全信息保证。针对非开挖工程工勘资料缺乏,掘进地层岩性难以判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开挖随钻检测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地层识别模型,通过模型去识别未知地层,并将识别结果可视化展示。通过非开挖随钻检测系统在工程现场的实际应用,获得了包括钻速、扭矩、转速、拉力、泵压、泵量等钻进敏感参数作为训练样本,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采集的钻进参数进行训练,构造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对钻进参数进行分类,建立了以典型非开挖地层岩性分类为目标的分类模型,分别确定了杂填土、黏土、粉细砂、砾石和淤泥的地层分类标签。进一步,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结果,利用PCA主成分分析将地层识别特征降维至三维,实现了地层岩性识别结果的三维展示。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以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非开挖实时钻进条件下快速识别钻进地层,识别正确率高达92%。该研究成果通过采集导向随钻参数,识别非开挖掘进段地层岩性,为非开挖扩孔阶段钻具选型、泥浆设计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地下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地下管网建设的发展,水平螺旋钻进作为最常用的非开挖铺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平螺旋钻进导向技术长期依赖于微型隧道激光导向,成本高昂,操作复杂。在研究国内外非开挖钻机导向技术的基础上,对螺旋钻进导向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利用光学成像技术进行导向的设备。通过室内实验与施工验证了该设备的可行性,同时针对实验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方法与智能导向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导向钻进和项管两种非开挖铺管技术在石门电厂灰库坝排渗系统施工中的应用,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非开挖工程工勘资料缺乏,掘进地层岩性难以判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开挖泥浆性能检测与弱监督机器学习结合的典型非开挖地层岩性识别方法。结合自主设计研发的非开挖泥浆性能检测系统工程现场应用,获取非开挖掘进导向段泥浆流变性能参数和密度等敏感参数的训练样本。利用部分有标签数据与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s,KNN)算法对所有泥浆参数训练样本进行特征标签,采用核函数映射到高维空间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进行分类处理,建立了以上海地区典型非开挖地层分类为目标的分类模型。将该地层识别模型应用于上海地区非开挖工程,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非开挖实时钻进条件下快速识别钻进地层,识别正确率高达96%。研究成果通过采集导向段泥浆性能参数,识别非开挖掘进段地层岩性,为非开挖扩孔阶段钻具选型、泥浆设计等提供了重要地质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平房区,降水区面积6800m2,基坑开挖深度为6.72m(从正负零点算起)。经实测场地地下水位-2.50m,甲方要求将地下水位应降至-7.22m以下,以保证开挖和正常基础施工。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是全世界现有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受水区配套工程为依托,分析非开挖技术在整个工程中的应用。针对焦桐高速穿越工程、大浪河穿越工程和昭平台干渠穿越工程3处典型工程,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技术、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和夯管技术施工的合理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的非开挖技术和设备,使得南水北调平顶山配套工程在穿越公路及河流等障碍物时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以沙颍河水平定向钻2号管穿越工程为例,应用理论分析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导向孔钻进6次、扩孔扭矩大且耗时长、回拖管道时发生扩孔器断裂事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大直径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南水北调等资源和能源管道项目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借鉴。研究结果显示:地磁有线控向系统+无线控向系统的双控向系统可有效降低导向孔失败风险;泥浆配制及净化设备不完善是引起沙颍河穿越工程施工不顺利的重要原因;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具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回拖扩孔器断裂的原因是疲劳断裂,采用人工顶管法处理事故有借鉴意义;松散地层中连续施工可降低孔壁失稳风险。   相似文献   

9.
建筑岩基的岩体完整性划分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施工的可行性及经济性,文章通过钻孔取芯观察岩石破裂面,研究岩质坚硬程度,结合辅助钻进速度、进尺、压力及返水情况,综合判断岩体的完整性,即不要进行统计又无需做测试,具有直观、快速、易行等特点,经28个工程实例开挖检验吻合率达100%,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霄雲煤矿1313工作面突水情况,以及该突水点周围地层和构造,针对该突水点采用定向钻孔施工技术进行堵水施工,同时施工4个定向钻孔,其中施工2个突水通道注浆孔XY1、XY2封堵通道,定向封堵通道孔找准涌水通道是钻孔施工的关键;2个盖帽钻孔XY3、XY4,定向盖帽孔对准突水点封堵并提高注浆水头压力是钻孔施工的关键;钻孔钻穿突水点附近上方的采空区顶板,通过向突水点附近的采空区注入石子、沙子、水泥等封堵出水点,起到封盖出水点的作用。采用下行方式注浆,逢漏(漏失量大于10m3/h)注浆封堵。根据钻探揭示的实际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钻孔的裸孔段,采取下行、大小间歇、复扫、复注的方式,达到注浆终止条件为止,凝固24h后,继续钻进,遇漏重复注浆,直至设计终孔深度为止。  相似文献   

11.
水平定向钻工法和顶管工法都具有高效、环保、不影响交通、不开挖地表等优点,但对于穿越距离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具有挑战性的工况,单一穿跨越形式由于其自身工艺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工程实施要求,如果采用联合穿跨越,可充分利用各种穿跨越方式的技术优势,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投资、更有利于工程安全顺利实施。目前国内外对于这种联合穿跨越结构形式应用较少,理论研究较为匮乏,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施工技术,针对水平定向钻和顶管工法结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最关键的管道曲率半径和顶管始发井长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管不适合直接从顶管始发坑中回拖,而PE管道在直径较小和深度不大时能直接通过顶管始发井进行回拖,节省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气举反循环施工中把钻具下入井内,只要混合器达到一定沉没比的深度并有满足其工作需要的水源补充,它就能进行正常的钻进.但在使用中如钻头选择不当,就不能获得较高的钻进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造成堵管,使气举反循环无法工作,影响进度,延误工期. 我公司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施工民用供水井时,钻遇的地层主要是以珊瑚礁为主的较坚硬岩石,可钻性为4级~6级,部分达到10级.施工的供水井口径为30.48 cm,井深60 m~80 m,部分达到100 m.为提高成井效率,确保工期,我们在钻进工艺上采用气举反循环,并在选用钻头上先后做过多次试验研究、改进.最后,采用改进过的牙轮钻头进行施工,提前优质地完成了供水井施工任务,受到工程监理方、当地政府和驻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长沙市的供水现状,指出了长沙市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即利用GIS技术,建立长沙市供水系统,对长沙市的水资源及供水管线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和规划,使长沙市的供水管网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三河沉管是鉴江供水枢纽工程中的一处跨海管道工程,管道基槽开挖会对周围海域水质产生影响。基于建立的二维非稳态水环境数学模型,利用同步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并反演得到SS源强浓度,继而预测施工期SS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结果表明:距基槽中心50 m范围的SS源强浓度达到70 mg/L;SS会对基槽中心线上下游各700 m范围内的水域产生影响(增量≥10 mg/L),影响程度以挖槽为中心线向两侧递减。  相似文献   

15.
一、工程概况位于嘉兴市中环东路的某花园北部为六幢地面以上高度为十八层、地下室为一层的住宅楼,建筑物采用桩基础,六幢建筑物的地下室相互连通,地下室基础底面标高为-2.25m.自然地面标高为2.00~2.15m,整个基坑长度为305m,宽度为34.2m,基坑边坡采用水泥搅拌桩和锚杆加喷浆进行支护。由于基坑设计和施工时没有考虑在三号楼地段分布的古河道位置内存在最大厚度达12m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在三号的地段基坑开挖至标高约-1.3m左右时基坑内发生了严重流砂现象,致使基坑开挖施工无法继续进行,并危及基坑边坡的安全,如何处理基坑内流砂问题成为当时施工中急需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初级定向钻探是利用钻孔自然弯曲规律的定向钻进技术。在野外如何利用小型电算器使钻孔弯曲计算结果越来越接近于钻孔在空间的实际位移状态,至为重要.兹介绍我队实际工作中所用的计算方法如下。一变角法与移位法测斜计算特点初级定向孔利用“变角法”和“移位法”钻进,对钻孔弯曲测量要及时、准确、计算严格才能掌握钻孔实际所“行走”的空间位置,以决定在施工中是否采用保斜、造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热资源被广泛利用,地热井各种钻井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如何提高地热井施工效率、降低地热井施工成本是地热井项目钻探施工的关键。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地热井钻探施工中,然而在基岩浅井和中深井地热项目施工中,使用常规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存在钻具重量大、结构复杂、双壁密封不严等问题,对钻机提升能力要求较高,中小型钻机难以满足,加大了施工成本。本研究在不改变常规中小型正循环施工钻探设备、钻具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并在沂南智胜汤泉1号基岩地热勘查井施工中进行了应用。试验表明: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技术施工工艺,可在无需更换原有钻探设备和钻具的基础上,通过加工部分钻具及部件,便可实现正反循环工艺之间的更换。更换后的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结构简单、钻具重量轻、双壁密封可靠、施工成本低,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钻进效率。在基岩浅井和中深井中,应推广应用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在充填工程中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的关键技术点进行剖析,从合理选择空压机和冲击器的选择,优化选择钻进技术参数入手,确保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的正确使用,同时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制约因素、从机理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技术措施,使潜孔锤钻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相似文献   

19.
U型渠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农田水利工程中较常见,使用范围较广。就U型渠工程施工步骤、施工测量控制、土方开挖与回填、垫层铺设、U型槽铺设等施工过程及其技术要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水平定向钻穿越是油气管道穿越最重要的非开挖方式,而管道回拖力的计算是选择穿越设备、校核穿越设备能力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工程设计中采用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在国际上一般采用PRCI报告中推荐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工程回拖力对比,推荐采用国标公式进行最大回拖力的计算,同时对国标中摩擦系数和黏滞力系数进行验证,给出了较为确定的数值。经过实际工程的验算,与回拖结果基本相符,可以作为后续的回拖力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