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昭君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女性,为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她深入大漠,与匈奴和亲,为汉朝的边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她那如花似玉之貌令国人为之倾倒,她那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为国人所崇敬。昭君出塞沿途所经过的地方,一串串亮丽的地  相似文献   

2.
仕女图《昭君出塞》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昭君出塞创作的。王昭君,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以"良家子"被选入宫,成为西汉元帝时的宫女。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成为巩固汉朝稳定,通免战争的使者,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为了纪念她,后世画家以她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昭君出塞》仕女图,成为绘画界的千古绝唱。《昭君出塞》与《西施浣纱》《貂婵拜月》《贵妃醉酒》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王昭君以"落雁"之美著称。汉元帝  相似文献   

3.
陈圆圆是明末清初南京的一位歌妓,由于她的倾国倾城之貌,令四座震惊的弋阳腔,使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她从江苏武进县走来,18岁步入娱乐圈,一跃进入北京城,再跃成为吴三桂夫人,下云南,终老贵州省思州马家寨。她的传奇经历留给世人无数悬疑,也耀亮了众多地名。  相似文献   

4.
近代赫赫有名的宋美龄,是个极不寻常的女性,她出生时,其父宋耀如这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大企业家便拥有万贯家产。后来,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成了国民党的“第一夫人”,过着极为豪华的生活。宋美龄在大陆有多处豪华别墅,但以她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只有两处:一是庐山“美庐”别墅,另一幢是南京的“美龄宫”。这两幢别墅,既雍容阔绰,却又各具特色,所谓“美庐”大有“天下无庐美此庐”之誉。今日登庐山参观“美庐”,亦为中外游客惊叹。  美庐位于海拔 1106米的牯岭东谷河东路 180号,枕汉口峡北麓,面长冲河,环境深邃、静谧而优美。…  相似文献   

5.
地理之美,可谓无处不在。雄奇的山岳、精巧的地质构造、浩瀚的海洋、广袤的平原、迷人的宇宙……这一切是何等美丽动人,她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也使教师们有机会为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提供缤纷多彩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可通过欣赏地理之美,领悟地球的奥秘,探索未知的宇宙。各级天体系统和谐运动之美:生态平衡、水平衡、地理各要素相互作用达到平衡之美;各种地理过程之美;城市结构之美;地理学家的顽强探索精神之美,也让学生可通过欣赏地理之美,激发学习的兴趣,感悟生活之道。  相似文献   

6.
谢征 《中国地名》2012,(9):76-77
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王昭君,以宽厚、博大的胸怀,以国家前途和老百姓的命运为己任,自愿请行前往匈奴和亲,给大汉和匈奴的老百姓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为民族团结,国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对于她出塞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7.
盐湖之美     
在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有"天空之境"的美称,其洁白的盐池仿若仙境让人神往,事实上不用踏出国门,在我国也有类似的盐湖存在,茶卡盐湖同样美得令人窒息。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位于青海省海拔3100米的高原上。它是一座天然结晶的盐湖,盐矿产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11):37-37
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采纳大臣提出的“美人计”,选出越国美女献给吴王夫差,麻痹夫差的斗志。越国大夫范蠡周游全国,遍访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纱江畔,与家在古苎萝村西边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场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然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范蠡不得不终以“爱国”的名义,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人地关系和谐美,地理美育又是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地理美育素材,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多种地理之美,并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其地理美育的功能。以下为利用《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美育的实例。一、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自然美纷繁复杂的大自然,囊括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自然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2,(1):30-31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1.
地名的标准化、系列化,是地名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座城市,地名系列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城市文化底蕴的厚薄,表明城市对外交流便捷程度的好坏。为了实现城市街路名称系列化,实现区片内街路个体名称集约化,上海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系列以海字命名的路名。  相似文献   

12.
提起陕北,便想到红兜兜、布老虎、以及充满泥土馨香的窗花花。在那里,每当新媳妇过门,都有一大包新手绣制的香包、围肚、烟荷包等民俗艺术品送给全家老小、左邻右舍;至于新生儿满月、百日、生日时,长辈们便会费尽心思的制作吉祥的虎头鞋帽、麒麟枕等等。尤其到了农历的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节,乡村的百姓更是张灯结彩。此时,他们会毫不吝啬的为您奉上一台艺术的综艺大观:什么木版年画、窗花、花灯、皮影、社火(面具)等民间艺术品和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打花鼓、演社戏、观花灯等等一系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充满新意的纸窗花,还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12,(1):32-33
大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出巡河东,在人群中忽然发现一绝世女子,怀抱锦鸡,骑坐墙头,笑意盈盈地看热闹。李瑁一见倾心,回去后念念不忘。几经查访,佳人名叫杨玉环,芳龄15岁,原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小女儿,因从小父母双亡,跟兄嫂住在一起,就在蒲州(今永济)独头村内。这段极富有民间色彩的传说被绘在了贵妃故里的展览室里。但遍阅史书,鲜有记载。日本人南宫博在历史小说《杨贵妃》中,把寿王与杨玉环的初见安排在一场皇室宴会上,也许更接近史实。在杨玉环的人生中,这一次邂逅,成为她走向皇室的起点,烂漫少女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第二年,杨玉环即被册立为寿王正妃。从太原经高速路一路往晋西南,寻访山西名人故里的记者踏上了河东大地,到永济后走省道运风路,路旁雷首山上独头村就是贵妃旧地。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地理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美丽的地理课堂是地理教学的最高境界。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这里是中国》是由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编著,由中信出版集团于2019年9月出版的一本地理科普类书籍.全书选用了诸多精美的地理景观图片与地图,辅之以具有科普性、趣味性和文艺性的文字介绍,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大好河山,从而重新发现中国之美.  相似文献   

16.
很早就知道端砚的故乡在端州,只是一直不知道端州就是现在的肇庆市;就像很早就听说有个令人神往的七星岩,却一直不知道七星岩原来也在肇庆。于是,便动起了去揽胜的念头。 肇庆古称端州,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绝佳,驰誉中外,尤以七星岩、鼎湖山最为著名,星湖风景名胜区便是这两大景区组成,并于1982年经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肇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城中有湖,湖中有城,七星岩位于城区北边,碧水环绕,奇峰对  相似文献   

17.
提到金石之恋,人们总会想到宋代著名女作家、女学者李清照。这位旷代才女不仅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而且与她的丈夫赵明诚节衣缩食、收集整理金石古籍及其著述《金石录》,也为中国的文物考古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志趣相投,情真意切,将金石学问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佳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1,(4):54-54
武周一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立独行的时代,不仅仅因为这是唯一的一次由女子扮演了天子的角色,更因为这位扮演者做出了太多特立独行的举动,以至于成为后世聚讼纷纭的焦点。在她的诸多举措中,年号的频繁更迭,是历史上罕见的。不仅如此,武则天的天随人愿,极力规范正统的思想同样在地名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9.
诗意芬兰     
正芬兰,一个以森林和湖泊为灵魂的国家,她以秀丽的湖光水色和富饶的森林资源著称于世,获得"森林与湖泊"之国的美称。千湖之国的森林与湖泊芬兰地势北高而南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由北向南倾斜,中部是冰碛丘陵地带,南部则是平原和众多的岛屿。当飞机一进入芬兰国土,从机窗举目远眺,这个国家处处覆盖着层层密林,像是一个绿色世界。听人说:"芬兰人民爱森林胜过爱生命"。因为森林资源不仅是芬兰的经济支柱,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  相似文献   

20.
南锦 《中国地名》2014,(2):18-1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随着丝绸的产生和发展,刺绣也产生发展起来。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考古发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国”。汉代起,中国开辟的三条(南道、中道、北道)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的丝绸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