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甚低频电磁法几个问题的探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航空甚低频(VLF)电磁法的测量方式、资料处理和山脊地形异常识别方法作了探讨。提出航空VLF电磁法主要用于地质填图,圈定那些有一定规模但导电性不一定很好的地质构造,如接触带、断层、断裂破碎带、蚀变带等,并在河北和山东等地区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探查中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可查明滑坡的地质信息,如滑坡体的厚度、规模及发育特征等重要信息,进而进行钻孔布置,获取滑坡体稳定性计算所必须的物理力学参数。在九华山滑坡体采用地震反射共偏移技术及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滑坡体进行联合探查,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减少多解性,效果明显,获取的相关地质参数为滑坡的评估及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使其地质、地貌和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岩屑流和冰湖溃坝等地质灾害频发。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西部地质灾害的分布、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对灾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探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的高山峡谷之中; 冰湖一般分布于雪线附近; 岩屑流发育在雪线之下基岩裸露区的陡坡上; 融冻泥流则位于海拔更低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过渡地带。高原内部的造山带为灾害提供了地形条件; 冰川和大气降水为灾害提供了水源; 冰川作用和频繁的融冻作用为灾害提供了物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是地质灾害发育的内因,高海拔高寒气候是灾害发育的外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探测法,在王家坡滑坡体勘察中建立了滑坡体地质特征—电性特征解释模型,查明了滑坡体的空间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推断了新的滑坡体位置,认为现存滑坡体中部及前缘存在潜在的次级滑体,后期可能会出现滑坡前缘前移。  相似文献   

5.
滑坡勘查中的放射性测量方法和异常觧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讨了滑坡放射性勘查机理,介绍了应用放射性测量技术及其异常解释模式。在重庆市万州区233古滑坡和云阳新县城寨坝滑坡上,滑坡体地质形态(边界及滑体厚度)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它可用于确定滑坡体边界(缘)线;研讨滑坡体中地下水流方向及滑坡体运动方向;解释计算预测滑坡体强风化带深度(滑体厚度)。同时,与地质和钻探配合。还能提高滑坡勘查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新昌县下山村滑坡地质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浙江省新昌县下山村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体的地质结构、形成特征。认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雨量充沛,地形呈阶梯状;岩层以5个旋回的软硬相间为主,覆盖层为第四纪松散层;滑坡体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水,滑坡区岩土体遇水后工程地质性质变差,其抗滑、抗软化能力较差。滑坡表现为后缘切层、中-前缘顺层型。文章从滑坡成因类型的形成条件、变形破坏机制和诱发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方面,对滑坡的稳定性作出了基本评价,对其发展变化作出了趋势性预测。认为该滑坡体物质结构复杂,分7(大)层,滑坡有多个滑移带,主滑移面(带)2个,滑坡体厚达60m,降雨是诱发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原因,该滑坡目前仍以蠕滑为主。  相似文献   

7.
位于土耳其西部伊兹密尔市hltlndag地区的滑坡是其他自然灾害的诱发因素之一,利用电阻率成像法(ERT)和地震折射层析法(SRT)对该滑坡区开展地球物理勘查。在滑坡体上沿南-北和东-西剖面采用了温纳-施兰贝尔电极排列方式做了4个剖面的电阻率层析成像勘查和采用纵波地震检波器沿着与南-北向电阻率剖面一致的一条剖面开展地震折射层析勘查。使用最小二乘法反演技术处理电阻率和地震数据。利用一种不基于射线追踪的方法对地表折射数据进行初至波走时反演。这种方法通过对波走时的函数描述导出雅可比矩阵,而该矩阵由基于单元慢度扰动的有限差分近似法计算得出。利用程函方程求解走时。通过利用这些方法均获得了有关滑坡体内部结构、物理特征和滑动面几何形状的有价值的结论。滑坡体物理的特点是电阻率和地震波速度均较低。电阻率成像结果同时表明,这些低电阻率区与滑坡体中水、粘土含量较高有关。把固结的碎屑岩层假定为滑坡区基岩,该碎屑岩层的物理特点是电阻率相对较高(中等)和地震波速度很高。通过南一北向剖面的电阻率和地震折射数据综合解译,有助于我们确定滑动面的几何形状和滑坡体厚度的变化。沿该剖面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滑动面,且在剖面中部和北部(坡脚区)滑坡体的厚度较大。此外,我们认为滑坡体的水含量在滑坡体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勘察设计阶段对地质条件的认识不足,或者因改善公路线型的要求,穿越大型古滑坡体的隧道工程难以避免。川主寺隧道即是一个穿越了大型古滑坡体的公路隧道。文章以该隧道赋存的地质条件为基础,初步讨论了古滑坡的基本特征,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了穿越该古滑坡隧道建设中出现的洞口滑坡以及碎裂围岩坍塌等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其研究成果对于穿越古滑坡隧道的修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质环境薄弱,在西部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陕甘G312高速公路彬县滑坡群就座落在公路连接线经过的泾河左岸与黄土塬之间的斜坡沟壑地带。对公路的正常的运营存在潜在威胁。在探明滑坡群工程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基础上,采用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FLAC/SLOPE,将滑坡群分成3个相对独立的滑坡体单元(Ⅰ号滑坡、Ⅱ号滑坡、Ⅲ号滑坡),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建立地质模型。并按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对滑坡群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剪应变率云图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群在天然及饱和状态下均处于稳定状态。但滑坡群剪出口以下因公路开挖而形成的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与现场变形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邵如意  尚掩库 《地下水》2013,(1):184-185
根据K391+800~K391+864路段公路滑坡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提出在治理公路滑坡施工的监测预警设计方法。该工程采用"四位一应"的布置方案,对滑坡体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滑坡体的变形动态,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发展趋势,做到信息化、科学化的防治施工,此项目的实施为类似滑坡的监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摩岗岭滑坡勘查为例,通过高密电法二维剖面反演,能够清晰地反映滑坡体各层位及其相应的深度,有效地确定滑带的深度及厚度,确定基岩面埋深,指导钻探的位置及深度。通过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可对不同(二维)切片进行分析,有效了解整个滑坡体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低阻异常体的立体显示,更宏观地表达滑坡体的三维特征,可以对滑坡体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张加桂 《地球学报》2001,22(2):145-148
巫山县新城址巴东组三段泥质灰岩在地质历史上已全部发生了滑坡,滑坡体可分为上、中、下三段,滑坡的发育经历了(1)印支期和燕山期构造;(2)新构造上升、长江切割引起岩体松动卸荷及岩溶作用;(3)巴东组三段沿二段顶部泥化层滑动;(4)中部陡坡带形成,滑坡分解;(5)上、下两段滑坡格局形成;(6)上段滑坡进一步分离形成中段滑坡;(7)后期溶蚀、风化。滑坡的后期改造过程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3.
猪拱塘铅锌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垭都-蟒硐断裂带北西端。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地物化遥勘查技术方法试验,结合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研究认为,沿断裂构造带分布的遥感信息异常多与铅锌矿化有关,音频大地电磁(AMT)测量圈定的低阻区域反映了铅锌矿体空间展布特征,金属活动态剖面以及有机烃异常与控矿断裂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归纳了地层岩性、构造、围岩蚀变、遥感蚀变信息、物探及化探等找矿标志,初步构建了找矿模型:成矿规律研究查明主控因素、预测找矿方向-遥感解译厘定构造格架,确定成矿远景区-化探异常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圈定找矿靶区-AMT等物探方法定位矿致异常空间位置-钻探工程验证圈定矿体。将该模型应用于猪拱塘外围找矿勘查,指导钻孔布设,于深部揭露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14.
田冉  罗苾菡  杨洋 《地下水》2022,(4):143-145+211
第三系地层受沉积环境和沉积时间影响,大多存在胶结差、岩性软、易崩解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病害。以云南倘甸2015年一处公路滑坡案例为研究对象,综合滑坡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土力学试验所得的岩土力学参数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已有勘察成果,查明滑坡变形特征及成因,由此提出滑坡处治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滑坡体平面空间呈馒头形状,为第三系含砾粉质黏土夹黏土岩地层构成的土质边坡,土层松散,力学强度低,极易产生滑坡。滑坡现状为边坡整体下滑变形,拱形格防护结构已完全破坏,坡体上发育有无数的张拉裂缝和鼓胀裂缝;由于滑坡地层松散,滑坡体上裂缝发育,滑坡体进一步失稳下滑的范围和规模将逐步扩大。归纳查明滑坡发生的基础条件是岩层性质和水文条件,诱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采取的处治措施主要针对第三系半成岩地层边坡防护设计,按照“排水优先、强腰固脚、放缓坡率、生态防护、旱季施工”的指导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15.
古滑坡体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技术的选择对勘探效果至关重要。以吉林省通化市拟建集安—通化高速公路滑坡体为例,采用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利用二维反演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地质信息,确定了滑坡体的形态及厚度变化,厚度最大约20 m,滑坡性质为堆积层滑坡。研究结果表明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古滑坡勘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二密滑坡原是稳定的古滑坡体。由于不合理的人为开挖路基、降雨和地下水等因素,诱使古滑坡体重新滑动,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施工和人们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钻探、物探等勘察手段,查明了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物质结构;根据所得地质资料确定了滑动面所在位置,计算其稳定性,重点分析该滑坡的形成机制。经过数值分析得出,在古滑坡体下部开挖路基是此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此滑坡处于挤压-初滑阶段,需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在探查杨庄矿朱庄矿奥灰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遥感技术查明了杨庄矿和朱庄矿奥灰水的径流条件,所圈定的补给地带,经钻探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滑坡形成演化及复活一直是滑坡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尖扎盆地地质环境背景分析和滑坡体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盆地内寺门村滑坡的变形过程、滑带土和堆积体特征,还原了滑坡的演化过程,厘定了滑坡复活因素,提出了黄河上游滑坡堆积体开发利用对策建议,认为(1)该滑坡是2005年之前发生的老滑坡因河流侧蚀和2018年春季人工灌溉引发的复活性滑坡;(2)滑坡体综合治理应与土地整治相结合且应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研究结果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地区的滑坡防灾减灾及滑坡体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降雨条件下堆积层滑坡体滑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某物流园区堆积层滑坡体为例,分析了地质结构特征及滑坡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非饱和土力学方法,分析了滑坡体在降雨条件下的动态稳定性特征,揭示了滑动机制及原因,认为滑坡体位于坡面凹槽处,地形较陡、表面堆积层结构松散、强度差,为滑坡形成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降雨持时的增长,降雨沿堆积体表面的裂缝入渗,在土-岩接触面上汇流贯通,形成滞水,降低了滑面土体的力学性质,产生动态浮托力,同时雨水不断充填裂缝和软弱结构面,产生顺坡向的动态扩张力,使张裂缝扩大,加剧堆积体的变形,促使其发生滑动。  相似文献   

20.
矿床位于伯舒拉岭-高黎贡山褶皱带之沪水-陇川褶皱束,东南距缅甸抹谷红蓝宝石矿区约50km。l矿区地质(1)地层矿区主要出露无古界高黎贡山群及少量上第三系、第四系。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部为灰、深灰色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眼球状含石榴石黑云钾长片岩;上部为灰、灰白色微晶片岩、含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变粒岩。片麻岩系紫鸦乌及部份红蓝宝石的源岩。厚toSO0m。上第三系:灰、灰白色砂砾岩、粘土岩,局部夹褐煤。厚10~100m。第四系:残坡积层:灰、灰黄色、砖红色含岩屑砂质粘土、亚粘土,正长岩与片岩、片麻岩接触带顶部残坡积层含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