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土地和矿产一并部署开展卫片执法检查,首次与土地变更调查和163个全国重点矿区遥感监测工作相衔接,首次利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提取疑似违法图斑开展督查验收,工作新、任务重。为了让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更好地了解今年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内容,掌握实际操作方法,准确把握政策,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主要负责人,请他详细解析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新政策和新形势的背景下,为提高卫片在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的使用效率,利用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开发集数字化、空间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自然资源卫片执法检查系统。本文设计了自然资源卫片执法检查流程,对系统的展示、调查、取证、填报及统计汇总等功能及组成进行了设计和实现,阐述了监测图斑精细划分、智能套合和自动比对分析和快速主动核查的卫片执法检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自然资源卫片执法检查核查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周章银  邓太彬  曾正祥 《测绘》2012,(6):284-286
国土资源部进行的土地矿产卫片执法,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和测绘机构提交准确的图斑信息。本文遵照《土地矿产卫片执法规范》,根据目前国土资源系统使用软件的情况及工作步骤,对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的测量制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土地卫片执法中对影像变化图斑的提取主要依靠作业人员对两时相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以确定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空间位置。图斑的正确与否完全依靠解译人员的目视判读经验,容易产生错误。通用的检测流程针对特定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但是面对大面积、特征多样、分辨率较高的城市遥感影像时,应用效果可能不佳。融合流程优化思维,整合现有成熟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相关技术,利用数字城市建设中积累的大量高精度GIS数据,并结合地物形状特征指数和检测人员的作业经验,进行变化检测自动化研究,包括人机交互检测和批量自动检测两个主要流程,并应用于深圳市土地卫片执法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图斑提取环节,可提高其自动化程度,有效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及时发现并阻止土地违法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湿地信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和ETM数据提取湿地信息.选取的试验区位于黄河源区,提取的湿地信息包括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该方法通过图像分割、类型划分、特征选取与分类以及精度评价等4个步骤实现.试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湿地信息,提取的图斑边界平滑,避免了椒盐状破碎图斑.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地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信息提取自动化程度,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平利县移民搬迁规划地块图斑数据的报备中,涉及图斑属性数据的获取工作,可利用ArcGIS软件人工对地块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提取,然后再将提取的数据信息逐一转化为省国土厅移民搬迁信息在线监管系统中需要的txt格式.完成此项工作,工序繁琐且造成整个工作效率不高,为此,利用VisualStudio2013编写代码,研究了一种快速获取地块图斑属性数据的方法,将地块属性信息转换为界址点属性信息,自动提取图斑数据并生成txt文件,录入监管系统,实现地块图斑的逐一自动查找与快速提取,大大缩短图斑转换和信息提取时间,且实践证明该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7.
在平利县移民搬迁规划地块图斑数据的报备中,涉及图斑属性数据b勺获取工作,可利用ArcGIS软件人工对地块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提取,然后再将提取的数据信息逐一转化为省国土厅移民搬迁信息在线监管系统中需要的txt格式完成此项工作,工序繁琐且造成整个工作效率不高,为此,利月VisualStudio2013编写代码,研究了一种快速获取地块图斑属性数据的方法,将地块属性信息转换为界址点属性信息,自动提取图斑数据并生成txt文件,录入监管系统,实现地块图斑的逐一自动查找与快速提取,大大缩短图斑转换和信息提取时间,且实践证明该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变化图斑提取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难度,在多元变化检测(MAD)自动发现变化信息的基础上,提取感兴趣区域生成差异影像,并分割差异影像得到完整变化图斑。利用3种典型变化地物类型进行图斑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完整、连通的变化图斑,在错检率和漏检率方面优于MAD,且Kappa系数分别从0.770、0.810、0.729提高到了0.916、0.894、0.934。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3S集成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和监测的必要性,并以重庆市巫山县2012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为例,以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作为基础数据信息源,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地块实地测量来确定监测图斑的面积和位置,并对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中3S集成技术应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荒山地有效识别和图斑提取长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荒山地适宜性治理评价急需位置、面积、地表覆被、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坡度等级等基础信息支撑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多源遥感调查监测数据和坡度等级数据的荒山地图斑提取方法.经历城区的实地应用表明:该方法提取的草地、裸岩石地符合率均为100%,乔木林和灌木林的符合度分别为93%和91%,准确提取了符合荒山地特征的地类图斑,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解决了荒山地地类状况长期不明确的问题,实现了荒山地大规模的有效识别和提取,形成了融合多源遥感监测和坡度等级的荒山地提取方法,提高了荒山地的识别和提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自动快速提取无证矿山图斑信息,首先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获取包括植被、水体、道路、居民地及裸地等分类成果图;然后通过图像差值变化检测方法对变化图斑进行提取,得到面向对象分类的二值图。在此基础上,叠加已有的矿权资料,获得疑似无证矿山图斑信息。最后通过目视判读和野外验证的方法对提取的疑似无证矿山图斑进行筛选,最终确认无证矿山图斑。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结合变化检测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目标图斑的提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土地卫片执法巡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不但费用高,而且工作量大,采集的数据与系统实时通信困难。本文设计的系统综合运用GPS-RTK技术和ArcEngine组件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处理、图斑定位、信息查询与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举证图斑和恢复属性提取技术是利用ArcGIS软件对现有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并准确提取外业工作图斑和筛选恢复属性图斑的技术方法,对于外业举证图斑提取的准确性和恢复属性提取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外业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和返工事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栅格矢量化后的遥感专题信息图斑呈现锯齿状的问题,以及传统方法平滑前后图斑面积和位置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弧段的遥感专题信息图斑分段平滑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搜索提取图斑的弧段,根据弧段中锯齿的梯度分段为平滑锯齿单元和锯齿中线平滑锯齿单元,由此较好地平衡弧段平滑和图斑面积及位置信息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解鹏  杨俊 《测绘通报》2013,(8):81-83,102
耕地图斑地形因子提取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但是提取过程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与操作经验。面对大型数据库建设与分析,半自动化处理方式不能满足效率与质量的要求。本文基于空间景观格局的耕地图斑地形因子自动化提取工艺,立足于空间景观格局原理,利用Python和GDAL开发建立耕地图斑地形因子自动化提取技术。实践表明,该方法效率高,能为建设土地利用综合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解译工作多以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主观性强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智能提取模型+遥感监管协作平台”的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人机协同智能提取框架,通过本底数据要素标注、数据增强等手段构建变化检测数据集,采用改进的U-Net++模型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智能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平均准确率为79.59%,面积召回率为80.90%。针对检测模型容易误提取伪变化和云雾遮挡区域,以及存在图斑破碎、轮廓不规整等问题,在自动提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分布式并行协同解译平台,对扰动图斑进行增、删、补、检,并将最终结果作为新样本反馈给模型,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形成样本与模型间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实际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范强  孔凡强  杨俊  李永化 《测绘通报》2013,(12):71-73,108
图斑是GIS中矢量面状数据的最小组成单元,图斑骨架线是对图斑总体形状的抽象概括,也描述了图斑的扩展方向,它在地物降维处理、地物剖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传统边扩展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图斑三角网的独有特点,提出任意图斑的Delaunay三角网的生成方法,且在此过程中同步提取出图斑的骨架线;并在GIS环境中建立以上算法的模型,同时给出具体、详细的流程和示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已有的围填海图斑提取方法精度不高、普适性不强、自动提取结果不理想等问题,该文提出了通过构建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进行围填海变化图斑自动提取的方法。以高分辨率QuickBird影像和HJ-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根据研究区的用海类型进行5种易混淆地物的波谱特征分析;然后,根据水体与非水体的光谱特征差异,构建2009、2011年两个时相的NDWI指数;最后,将两时相NDWI指数影像进行空间相减,设置判断阈值,识别围填海变化图斑,并以目视提取结果作为依据验证其自动提取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构建的两期NDWI指数可以将大部分围填海区域准确、自动地探测出来,可以将该方法纳入到沿海地区围填海变化监测的业务中。  相似文献   

19.
图斑在空间上两两相邻、无缝隙、不重叠是土地利用数据的特点。本文从图斑群合并区域的整体考虑,顾及待合并图斑的邻域图斑变化,提出了一种有效避免新的空间冲突产生的图斑群合并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合并效果和效率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监测具有填挖、采剥等行为的工程活动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像素级露天工程活动图斑提取的遥感多特征语义分割模型。该模型以高分二号(GF-2)光学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U-Net深度神经网络架构,通过人工标注构建了反映露天工程活动的影像样本集,并提取样本的多维特征投入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了工程活动图斑的快速识别。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对露天工程活动图斑的总体识别精度可达87.36%,平均精度达86.78%,优于KNN、SVM两种传统分割方法,为工程活动自动化监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