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在多边形约束性Dolaunoy三角网的基础上,针对确定多边形中轴线的特点,提出了表层三度单元、内核三度单元、单入口路径表层三度单元、双入口路径表层三度单元、三入口路径表层三度单元等概念体系,最后提出了确定多边形中轴线的算法模型,并进行了实验性验证。理论与实验表明该模型逻辑严密,结论正确,研究成果对多边形的形态分析、地图上面状要素的注记定位等问题具有基础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图形学角度探讨了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问题,认为对于GIS矢量地图中大量的复杂面状图形可以通过简化后构建其简单多边形,进而获取简单多边形内的最长对角线作为注记配置的基准线,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地图面状地物汉字注记自动配置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3.
坐标单调性分析下地图曲线弯曲识别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提出的坐标非单调性变化产生线状地图要素弯曲的认知模型支持下,形成通过顺序比较坐标大小识别地图曲线弯曲的基本思想.提出曲线单调段、单调段标号序列、单调段标号二元组序列等概念体系,由此形成曲线基本弯曲的识别模型(称之为弯曲识别的原型模型),并定义弯曲顶点、弯曲宏观顶角、弯曲微观顶角、弯曲对称度等形态特征参量.针对原型模型相对制图应用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以弯曲宏观顶角与180°差的绝对值为控制量,递归合并邻接单调段,将原型概念体系拓展为近似单调段、近似单调段标号序列、近似单调段标号二元组序列,由此形成曲线弯曲识别的实用模型(称之为弯曲识别的扩充模型).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概念、理论、模型逻辑体系严密、实施简单、结论正确,对数字化地图制图环境下线状要素的注记自动配置及自动制图综合图形化简等难题具有基础支持意义.  相似文献   

4.
Delaunay三角形法实现面状要素自动注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代俊  耿留勇  兰燕 《测绘科学》2007,32(4):81-82,68
地图自动注记是自动制图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阐述了根据Delaunay三角形的逐点自动生成算法原理进行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方法。重点论述了图斑多边形的预处理算法和求取注记定位线的算法。在与长对角线法和水平切割中点线法相比后证明,这种算法不但能够处理所有常规形状的多边形,而且能够适应诸如凹形多边形等具有特殊形状的多边形。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配置线状要素名称注记时,专业人员的思维机制按顺序可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阶段。在宏观阶段,专业人员用视觉从头到尾扫视整条线状要素,意在找出适于配置名称注记的最佳部段,在此基础上,微观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最佳部段上确定适合其微观形态的具体配置位置。全文主题为数字环境下线状要素面向名称注记配置的宏观分段建模,文章立论点有二,其一从提高注记自动配置效率出发,主张将地图上的线状要素归为密集点与稀疏点两种类型,并认为只须对密集点型进行宏观分段;其二认为坐标单调性分析对线状要素面向名称注记配置的宏观分段具有理论支持作用,提出了带有单调性图形简化的宏观分段模型,该模型对线状要素面向名称注记配置的宏观分段结果接近专业人员的视觉分段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Delaunay三角形实现面状要素自动注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基于Delaunay三角形进行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原理。重点论述求取注记定位线的算法。与水平切割中点线法相比,这种算法对多边形顶点的预处理结果要求较低,进而减小了算法的复杂度。在对这种算法进行检验后证明,这种算法不但能够处理所有常规形状的多边形,而且能够适应诸如扇形多边形等具有特殊形状的多边形。  相似文献   

7.
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类实现了数据库中点、线、面状要素名称注记的自动配置,重点实现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的注记自动配置,并提出了适合屏幕浏览的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算法。最终将算法应用于地图自动综合软件GenTools中,旨在提高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自动化程度与注记质量,促使注记自动配置研究成果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规则库和网格算法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自动数字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自动注记可极大地提高制图的工作效率。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注记的特点,本文从地图认知角度出发,建立注记自动配置的规则库,提出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一种新的算法——网格法。该算法最大的优点是容易实现、效率高,可方便地解决注记压盖冲突等问题。通过开发一个程序实例,对图斑要素进行了自动数字注记,实验表明95%以上的图形注记效果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地图汉字注记的自动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记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记位置、方向选择恰当与否,与地图的易读性和使用价值有密切关系,注记速度也影响着地图的成图周期。可是注记效果不理想,注记速度慢却是计算机制图中的常见现象,即使是在计算机制图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自动注记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最近的研究表明,找到具有最佳效果的注记从时间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因而自动注记算法都是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尽可能好的注记效果。自动注记的主要难点在于自动定位。本文针对不同的地图要素,提出了基于回溯的自动定位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3维地图的发展,2维地图中的一些注记自动配置规则和方法在3维环境下显得并不适用.在分析3维注记视觉变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3维地形图中面状要素的注记配置规则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性Delaunay三角网提取面状要素注记定位线、并结合3维地形图中面状要素的符号特征获取注记定位点的3维面状要素注记自动配置方法,在基于ArcEngine的3维地形图自动绘制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