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邹家山—居隆庵地区位于相山火山岩盆地铀矿田的西部,是中国典型的火山岩型铀矿床。随着铀矿床勘探方法及技术的不断提高,运用现代计算技术对该铀矿床的地质成矿过程及已知矿体的地下三维空间结构进行三维模型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收集并分析了研究区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矿体钻探等获得的多元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运用GOCAD及Map GIS、Coredraw、Auto CAD等软件,利用钻孔-CSAMT勘探线-钻孔联孔剖面构建区内断裂构造及地层界面,并按照地质体之间的新老关系构建了邹家山—居隆庵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模型中不同地质界面平滑美观,清晰地表达了目标地质体的空间几何形态以及地层相互之间的接触关系,三维地质模型在直观性、可视性以及三维计算分析方面体现了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与地学统计分析相关理论,在江西相山铀矿田主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认识基础上,运用地质建模软件SKUA-GOCAD,建立了居隆庵铀矿床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和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并开展了成矿有利信息定量提取分析。运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居隆庵铀矿床开展了“定位-定量-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矿床定量预测获得了成矿高值区,圈定了5个靶区(3个A级靶区和2个B级靶区),并开展了资源量估算,计算出总资源量为10 983 t。预测结果表明居隆庵矿床找矿潜力巨大,研究成果为该矿区的后续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相山盆地铀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相山矿田西部邹家山、居隆庵及牛头山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和井温资料对比、分析研究,得出邹家山矿床温热水形成的主要条件,以及矿田西部地温场特征。  相似文献   

4.
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花  王平 《江西地质》2001,15(4):311-315
地质行业需要一个包括矿业市场在内的更广泛的地质大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资本市场、地质劳务市场和地质成果市场四部分组成,并初步论述了这四个市场。提出在地质大市场建设初期应采取两降低两抬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需求,通过市场择优淘劣,确保成果质量,使地质大市场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完善环境地质学科促进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承菘 《地质通报》2004,23(8):732-736
当前中国地质工作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地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求地质工作转变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要求地质工作深化改革,转变地质工作运行机制;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地质工作迎头赶上,实现地质理论的创新和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的地质体都显示组分、组构和物性三方面的特征。组成地质信息系统的这三大部分,相至之间具有紧密的外在和内在联系,构成地质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三大信息支柱。本文强调地质体及其地质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地学工作者应尽量系统地、全面地去收集三大类相互联系的地质研究信息,只有当人们系统掌握了这三方面的地质信息,并运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它们综合起来,才能恢复地质体的全貌,认识地质体的本质属  相似文献   

7.
贵州基础地质工作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近十年来,贵州在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沉积地质及岩浆岩等基础地质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论文简述了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历史发展,着重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内容,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及水资源短缺、城市废弃物处置以及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仅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方向:(1)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资源综合调查评价;(2)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3)城市群、城市密集区环境地质适宜性综合评价;(4)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5)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9.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从三维地质建模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其一般过程,包括地质变量预测、地质特征解译、空间分析等,并介绍了三维地质建模的体视化方法,最后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为例,运用切征级重建方法,建立地质模型,并进行了三维地质的分析。实践表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认识复杂地质体的空间关系和特征的强有力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地质现象的分形统计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孟宪国  赵鹏大 《地球科学》1996,21(6):601-603
基于近年来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初始条件,临界状态和自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主要内涵:地质数据的分形结构及其地质学意义,地质时空结构的自相似性及其动力学机制,地质现象的分形重建与矿床分形统计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质科学100年的发展折射了20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曲折过程,地质学科的演化反映了工业化对矿产资源的依存度和社会进步对地质学科布局的深刻影响。通过对20世纪100年世界地质科学论文的统计、分析和综合,从计量的角度获得了反映地质科学及其各学科发展和演化的轨迹,包括:①见证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动力从“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的转变;②记录了工业化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对地质科学发展和演变的影响;③反映了过去100年重大历史事件对地质科学发展的影响;④体现了技术进步是地质科学发展的革命性推动力;⑤揭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质科学发展的差距。运用学术论文定量分析地质科学长周期发展规律,用数据反映地质学科的百年兴衰,是研究地质科学发展战略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煤炭地质勘探是煤炭工业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发展的始终。徐水师局长在总局2006年工作会议上,在深刻分析煤炭地质勘查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从煤炭地质发展和改革的高度,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坚持地质勘查主业,加快构建煤炭地质勘查新体系煤炭地质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必将有力促进煤炭地质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春发 《江苏地质》2004,28(4):214-217
农业地质是以地质理论为基础与大农业专业理论相结合以解决农业相关问题,服务于农业,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正在广泛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获取了较多的农业地质信息,但信息利用程度低,发挥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农业地质研究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农业地质信息在农业区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了三峡工程前期勘察研究的几个问题,即区域稳定性及地震活动,水库工程地质,库岸稳定性,水库移民迁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坝址及建筑物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天然建筑材料等,还阐述了前期主要地质结论的验证,最后,论述了对断裂构造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煤田地质馆馆藏地质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报告是为国家未来矿山设计,矿井建设和矿产开采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地质报告的馆存质量直接影响地质报告的使用价值和管理效益。本文就煤田地质馆馆存的地质报告在提交,审查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拓宽地质服务领域,在开辟和发展地质市场时,如何加强环境地质基基工作,谈几点意见,与同行们榷商。  相似文献   

17.
农业地质主攻方向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农业地质的学科属性,国内外农业地质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农业地质的主攻方向,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初步的探讨,建议建立农业地质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旨在推动对农业地质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朱敬宾 《化工矿产地质》2006,28(2):F0004-F0004
作为化工系统唯一一家集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及研究于一身的化工地质科研究所的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及地质科研为主业,以岩矿测试、矿石选冶加工试验为支撑的科技型地质科研院所。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市场的日益升温,通过改革,准确定位,观念更新,机制转变,逐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前言     
王瑞廷  刘平 《西北地质》2007,40(B07):I0001-I0002
21世纪全球将共同面临资源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地质工作的加强和国土资源大调查、资源补偿费等国家级项目的开展,地质科研工作日益受到了重视,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地质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地质科学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要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长持续稳步增长,除继续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外,地质科学特别是农业地质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着重从农业生产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农用矿产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地质科学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中的重要作用,产并对农业地质的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