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张家铀矿床是苗儿山铀矿田北部的代表性铀矿床之一,对其开展详细的成矿年代学研究不仅对认识区域铀成矿规律十分重要,也对探讨华南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的镜下观察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U-Th-Pb化学法、LA-ICP-MS U-Pb同位素方法对脉状沥青铀矿进行了年代学研究.20个点的U-Th-Pb化学年龄为55.3~81.1 Ma,其中19个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71.4±1.9 Ma.根据稀土元素特征的不同,将34个点的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分为2组,第一组共15个点,其中13个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69.4±4.9 Ma;第二组共19个,其中16个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94.1±3.0 Ma.电子探针U-Th-Pb化学法加权平均年龄(71.4±1.9 Ma)与LA-ICP-MS U-Pb同位素法较年轻的一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69.4±4.9 Ma)一致,代表张家铀矿床的成矿时代,LA-ICP-MS U-Pb同位素法较老的一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94.1±3.0 Ma)可能是沥青铀矿受后期改造和/或样品剥蚀过程杂质矿物影响而地质意义不明确.晚中生代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可能是控制华南大规模花岗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包括张家铀矿床在内的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大规模成矿作用可能受80~50 Ma古太平洋板块对亚洲东部的斜向俯冲动力体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陕北风沙区含砾石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陕北风沙区含砾石工程堆积体边坡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①砾石存在改变了坡面入渗速率,径流系数受入渗速率的影响,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先线性递减后线性递增,并在10%砾石含量处存在阈值;径流系数随降雨强度的增加线性递增。②含砾石堆积体坡面流速较纯土堆积体降低,且随雨强增大,砾石延缓径流流动的作用越显著;雨强对径流流速的影响随砾石含量增加持续减弱。③土壤剥蚀率在产流24~33 min后显著增加,砾石主要对显著增加后的平均剥蚀率产生影响。④雨强1.0 mm/min时,砾石存在促进降雨侵蚀,产沙量增大;雨强大于1.0 mm/min时,砾石具有显著的减沙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辽东大石桥组蛇纹石化大理岩中新发现晶质铀矿矿化现象。晶质铀矿呈角砾状发育在蛇纹石化白云石大理岩中,并叠加有辉钼矿、黄铁矿等矿化。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显示,晶质铀矿形成于1763~1794Ma。EPMA U-Th-Pb化学年龄显示,晶质铀矿形成后经历了1512±20Ma的热事件改造,对应一次岩浆侵入事件。辽东地区经历了古元古代的裂谷拉张、碰撞造山、造山后伸展等重大地质事件。大石桥组中蛇纹石化大理岩中的铀矿化,以及连山关铀矿床、翁泉沟地区铁-硼-铀矿床的热液铀成矿作用均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造山后/非造山区域伸展环境,可能与区域伸展体制下的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5.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了铀矿资源数据集成应用系统,实现了铀矿资源多源数据的存储、查询、三维可视化,以及铀矿资源数据的增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对铀矿资源数据集成应用及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维地质模型是对不同地质体、地质构造及其空间展布特征进行3D展示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为了促进诸广地区鹿井铀矿田铀矿找矿勘探工作,文章建立了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体及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在满足探测目标和钻孔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开展了龙头-沙坝子钻探选址,并进行了钻探验证。钻探验证结果达到了钻探设计的初衷,同时证明诸广地区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利用三维地质模型为钻探设计提供了更直观的参考,在勘查工程设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空间,在区域找矿预测及找矿勘探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研究区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结合科研生产实际,文章编制了二连基地钻孔、图件、文档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措施。据此模型,分别构建了二连基地钻孔、图件、文档数据库,形成了二连基地铀资源多元信息数据库。二连基地多元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便于科研生产人员进行检索、查询、数据分析、信息提取和成图等。以该数据库为基础,开展了三维建模分析、沉积建造特征研究等示范研究,有效支撑了二连盆地各项铀矿地质科研生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与地学统计分析相关理论,在江西相山铀矿田主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认识基础上,运用地质建模软件SKUA-GOCAD,建立了居隆庵铀矿床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和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并开展了成矿有利信息定量提取分析。运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居隆庵铀矿床开展了“定位-定量-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矿床定量预测获得了成矿高值区,圈定了5个靶区(3个A级靶区和2个B级靶区),并开展了资源量估算,计算出总资源量为10 983 t。预测结果表明居隆庵矿床找矿潜力巨大,研究成果为该矿区的后续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相山盆地铀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
诸广长江铀矿田长排地区,浅部勘探程度较高(小于-500 m的浅表),对深部的研究和成矿预测较少,建立该地区-2 000 m以浅的三维地质模型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内容。基于矿体展布和构造特征,借助多年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勘探资料,通过3DMine软件建立了长排地区地表模型、钻孔数据库、矿体模型、岩体模型和构造模型,展示了整个地区地形、岩体、矿体、构造和钻孔数据库的空间展布特征,阐述了各类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总结了矿体和岩体、构造之间的关系,基于模型,进行了深部钻探选址工作,验证钻孔取得显著成效,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为长排地区深部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三维数字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各类地质实体、构造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三维空间展布和可视化,挖掘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体,从而达到深部找矿预测的目的。文章在收集和处理彬长地区基础地质和铀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了地形地貌模型、钻孔模型、地层模型、断裂构造模型、含矿目的层直罗组下段辫状河推测河道中心线模型、氧化—还原过渡带模型、矿体模型,实现了各成矿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三维可视化。对彬长地区进行了三维地质模型分析,结合区域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认为彬县亭口镇-炭店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条件,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重要的铀矿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为该区域下一步找矿预测、铀矿勘查及深钻布设等工作提供新的证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