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地球变暖和气候异常等地球环境现象引人注目。地表植物与海中浮游植物的光合碳化作用,可以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现在,有报告称全球植物进行的光合碳化作用,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占60~70%,其实际情况还不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石莉 《海洋信息》1998,(6):14-15
一、空气和水 大气和海洋都包含有气,同时又都包含有水,它们又都围绕地球循环,将太阳热量由赤道带向两极。大气和海洋保持着氧、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的平衡,共同维护着地球上的生命。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大气和海洋是如何紧密联系并形成世界天气形势的。最近,人们刚刚弄清楚洋流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几乎与大气循环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7,(6):6-6
地球上大约一半以上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是被海洋吸收的,因此,海洋有“碳吸存槽”的美誉。但最新的环境研究发现,因为气候变化,南大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受到侵扰。如果气候  相似文献   

4.
氧从哪里来?     
氧无疑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没有氧,这个千姿百态的星球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景象。那么氧到底是何时与地球"相爱"的呢?早期的海洋中,存在大量的氧,但大气中却不存在氧气。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地球早期的生命除了绿藻以外就所剩无几了,那会  相似文献   

5.
"给我半罐铁,我将给地球带来下一个冰河期。"大气中逐渐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全球变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海洋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的"汇",其主要吸收途径是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这种无机碳的固定、  相似文献   

6.
莫知 《海洋世界》2010,(9):37-37
<正>人们普遍认同,由人类工业生产及其他活动而释放的二氧化碳大量弥漫于大气当中,导致气候变暖,给地球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与气候变暖危害相似的海洋酸化问题,相比却鲜受重视。造成海洋酸化的原因主要就是海  相似文献   

7.
吴溪 《海洋世界》2008,(4):35-36
海水正变得越来越“酸”——要是你住在海里面,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阳光背后总有乌云。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每小时吸收100万吨二氧化碳。无可否认,这个吸收量仅是人类燃烧石化燃料后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1/3。海洋的这种吸收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效应。然而,大气的“福祉”变成了对海洋的“诅咒”——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  相似文献   

8.
一、引 言 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现在正出现两个重要的趋势。一个是传统的研究地球部分的定向学科的方法。它正慢慢地让位於更全面的多学科的方法,该方法把地球和大气看成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系统。另一个是空间观测方法,或更确切地说是卫星遥感,它正成为地球科学各学科如:海洋学、气象学、生物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标准研究工具。 鉴于这种趋势,加州空间研究所一直都在开发卫星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系统,来支持多学科的及综合研究计划。该系统叫做OASIS(海洋大气卫星图象系统),它有助於处理地球的大气和表面(陆地和海洋)的科研及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有机物和海洋碳循环NobuhikoHanda大洋是控制大气二氧化碳的决定因素,所以海洋系统中的碳循环以及空气—海洋相互作用引起的二氧化碳转换均集中在体现其化学和生物过程。该过程主要包含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从表层至深部水的垂直搬运以及其降解作用又...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新科学家》报道,随着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与海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重碳酸盐和氢离子,导致表层海水的酸度增加。在上一个冰川时代,地球海洋的pH值为8.3,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一项研究表明,由极端火山活动引起的地球海洋变化引发了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这一发生在2.52亿年前的事件横扫了地球上超过90%的海洋物种和2/3的陆地生物。研究人员表示当时地球海洋吸收了火山喷发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这改变了海洋的化学组成成分,导致它们酸性更强,从而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项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进行的研究是首项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太平洋辐射平衡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和物理过程发生的主要能源,均来自太阳辐射,而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辐射却只有一小部分(约19%)被大气直接吸收,大部分(约51%)为地球表面特别是占地表约71%的海洋吸收,然后再以各种形式加热大气,推动大气运动,形成各种天气和气候。 西北太平洋辐射平衡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是西北太平洋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及海  相似文献   

13.
映海 《海洋信息》1994,(4):20-21
J.A.克瑙斯博士是美国著名海洋学家,最近,他在美国海洋法和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题为“美国90年代的海洋收益”的海洋政策研讨会上,发表了对当今六大海洋科学问题的看法。 1 全球变暖问题 布什政府曾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大对地球温度产生影响的测量、探讨和精确预报的各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系统中,其与大气、陆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调节全球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变化引起的海洋变化十分明显,现在已经能够观测到海洋的大尺度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变化,其中海洋食物链结构、海岸带富营养化和珊瑚礁退化最为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7,(6):5-5
洋流能够把海底的碳和营养物质“吸”上来,从而促进海洋有机物的生长。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洋流似乎不能减少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生成,恰恰相反,它很可能最终成为温室气体的一个稳定来源。  相似文献   

16.
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取样手段和分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然 《海洋预报》1993,10(1):76-79
前言 由于大气二氧化碳(CO_2)逐年增加,已影响到近年来全世界的气候变化,从而越来越受到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CO_2的增加是由全球工业迅速发展,CO_2气体不断大量排放到地球大气中所致。从工业化前的大约280(ppm),增长到1988年的350(ppm)这是指大洋上CO_2的变化。陆地和城市大气CO_2的浓度最高可达380(ppm)左右。预计2050年CO_2浓度将是工业化前的2倍多,因此将大大改变地球的气候。 海洋是一个大的CO_2贮存库,对于调节大的时间尺度(一年至许多年)大气CO_2的浓  相似文献   

17.
来自太空的有关图像可以提供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方面的资料。随着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日益关注,探索海洋对二氧化碳吸收的定量测量方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确定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助于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问题。在进行光合作用期间,漂浮在海洋上层的单细胞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洋与地球科技研究社的稻垣文夫(Fumio Inagaki)发现,在台湾附近海域的海底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液体二氧化碳构成的湖泊。这一发现震惊了地球科学家,而且有希望提出新的对策来处理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全球变暖问题。根据经验,这样一个湖泊的存在有利于蓝天计划的实施:将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注入深海海底,强大的压力可以使二氧化碳以液态形式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阐述了1998-2002年期间中国海洋碳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3个主要进展部分:(1)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过程;(2)海水中碳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入海河流流域土壤和沉积物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海洋与陆家容纳了近一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另外的50%被释放到大气中,海洋在缓和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的,海洋储有的碳主要以无机碳的碳酸盐(CO3^2-)和碳酸氢盐(HCO3^-)的形式存在。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泵的作用驱动大气CO2进入海洋,在表面混合层中,由于生物的光合作用,CO2不断被转化成有机碳和生物碳酸盐,并进一步从表层CO2向深层转移,形成了海洋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海洋水体中碳循环过程受到河口与近海碳的形态,转化,分布,迁移和生物生产过程等影响,海洋生物泵明显影响着海洋对空气中CO2的容量,春季和冬季东中国海皆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夏季皆为二氧化碳的源,秋季渤海与北黄海为二氧化碳的汇,南黄海与东海是二氧化碳的源。入海河流流域土壤,非入海河流流域的土壤和海洋沉积物在碳的来源,分布,含量以其迁移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溪 《海洋世界》2009,(12):11-16
现在还不算太晚——但也差不多了。人类已经向大气中排放了5千亿吨二氧化碳,并且每年至少还要再排放90亿吨——这些碳成为地球沉重的负担。按照目前的趋势,在2050年之前,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将达到一万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