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12月,首都圈(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L≥2.0地震16次,其中最为显著的是12月23日发生在河北沙城ML4.3地震(见下表)。该地震打破了首都图西部地区5-10月地震活动的低水平状态。该区本月地震活动频度低于上月,但能量释放水平是本年度最高的月份。1995年1月,该范围内共发生ML>20地震18次,无3级地震发生,最大事件为1月31日北京马道呢ML2.8地震(见下表)。本月地震活动频度维持中等水平,能量释放自上月沙城4.3级地震后有显著下降,唐山小震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增强。1994年12月、1995年1…  相似文献   

2.
福建政和-海丰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秋英  陈传昌 《华南地震》2009,29(1):109-114
通过对1971年以来福建政和-海丰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后认为:北东向的政和-海丰断裂带和次一级北西向的永安-晋江断裂带相互交汇,形成了4~5级中强地震反复发生的潜在震源区:在该断裂带主干上所发生的地震活动基本上具有前-主-余-震型和震群型的特点:在该断裂带主干上的M≥3.0以上的中等地震主要发生在北西向永安-晋江断裂的以南地区;该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是中段地震活动性强,北段地震活动性弱。  相似文献   

3.
晋冀蒙交界区5.0级以上地震演化过程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晋冀蒙交界地区5.0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孕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5.0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受区内主要活动断裂控制,研究区孕育1次6.0级以上地震需9a以上。5.0级以上地震的孕育演化过程具有共性:表现为孕震构造伴有中小地震(3.0<M≤5.0)间歇活动,主震前出现2个月~8个月时段的平静,末次中等地震与主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震前2a中等地震明显由外围向主震震中迁移等。  相似文献   

4.
晋北区中小地震活动与晋冀蒙交界区6级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晋北区中小地震(3.0≤ML≤5.0)的活动特征。统计发现,在1989 年山西大同-阳高6.1、1996年内蒙包头6.4和1998年河北张北6.2 级中强地震前1~2 年内晋北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年频次有明显的增强-衰减-发震这一特征;震前主震近场区的地震条带活动对主震位置有预示意义,而较远场的地震活动仅反映主震前应力水平的增强。并有震前活动向未来强震区靠近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应用b值空间扫描方法,分析福建地区政和-海丰断裂带上发生的ML≥4.5中强地震前b值空间扫描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断裂带上发生中强地震前,均存在b值空间扫描异常现象,且震中皆在异常区域内.b值空间扫描方法,对政和-海丰断裂带ML≥4.5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映震效果明显,对该断裂带上发生的中强地震进行中短期预测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2 0 0 4年4月首都圈地区( 38 0°~4 1 0°N ,1 1 3 0°~1 2 0 0°E)共发生ML≥2 0地震9次,无ML≥3 0地震(见表1 )。2 7日0 5时33分肃宁ML2 3地震是本月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频次略低于上月,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能量释放处于偏低状态。震中主要分布在滦县东亭断裂带、渤海和菲菜庄前夭子断裂的东段以及孙庄子 乌龙沟断裂带上。表1 2 0 0 4年4月首都圈地区ML≥2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年月日时分秒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 2 0 0 4 0 4 1 2T1 7:2 3:5 6 …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17日阳江4.9级地震序列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17日阳江M4.9级地震是1969年阳江M6.4级地震发生后至今震级最大的余震之一,该震中区及附近1970年以来至2004年底的九千余次ML1级以上的地震月频次的统计结果显示,本地4.5级以上地震震前短临时段内,ML1.0级以上小震活动水平增强不明显,但2004年与1986年的地震临震前,ML0.1级以上的微震次数却异常升高;本地4.5级以上地震前3个月至1年左右,b值均处于0.55左右的低值状态。衰减系数日值的计算均大于1,显示本地4.5级以上地震的余震衰减都很快,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出孤立型较强的特点。本次4.9级地震作出的震源机制解显示为走滑型,与1969年主震的情况较为类似。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21日甘肃文县5.0级地震的地震序列余震发育,判定为主震-余震型。之前该地区100多年中强地震平静;震前一年ML3.0以上地震频次增高、地震连发;震前一月ML3.0地震活动平静。没有孕震空区和条带存在。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提供的资料 ,2 0 0 4年 9月首都圈地区 ( 38 0°~ 4 1 0°N ,1 1 3 0°~ 1 2 0 0°E)共发生ML≥ 2 0地震 1 2次 ,ML≥ 3 0地震 1次 (见表 1 )。8日 1 2时 4 8分河北省唐山ML3 1地震是本月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频次略高于上月 ,处于中等水平 ,能量释放处于中等偏低状态。震中主要分布在恒山北麓断裂带东北段、系舟山北麓断裂带以东、大陈东断裂带西南延长线上、唐山断裂带、滦县 东亭断裂带以及宝坻断裂带上。表 1  2 0 0 4年 9月首都圈地区ML≥ 2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年月日时分秒震…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3年 1 1月首都圈地区 ( 38 0°~ 4 1 0°N ,1 1 3 0°~ 1 2 0 0°E)共发生ML≥ 2 0地震 8次 ,ML≥ 3 0地震 1次。 1 5日 5时 4 3分昌黎ML4 1地震是本月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频次略低于上月 ,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能量释放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震中主要分布在河北滦县 东亭断裂带、唐山断裂带东北部和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带附近以及渤海海域。表 1  2 0 0 3年 11月首都圈地区ML≥ 2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年月日时分秒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2 0 0 3 …  相似文献   

11.
自1975年以来,海城附近发生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度的震群(ML≥4.0;震次≥100次)有: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2008年11月14日海城Ml4.8和2012年2月2日盖州Ml4.8震群,这4个震群发生前地震活动背景怎样,是否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点?对这4个震群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震前1年该区出现小震群活动,ML≥3.0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增强,连续发生多次ML≥4.0地震,ML≥4.0地震震源机制高度一致,且震中最近台站记录P波初动符号出现明显的一致性等变化,可视为地震异常。及时捕捉中强地震前异常,对于地震活动趋势判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98-2000年7月内蒙古乌拉特前度地区的地震活动(包括西山咀震群)特征及一些测震学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未来地震的活动趋势,认为未来1年内该区发生6.0级以上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发生4级或5级左右的地震,沿经度和纬度的震源深度剖面上显示的空区,可能是未来能量积累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3年 5月首都圈地区 ( 38 0°~ 4 1 0°N ,1 1 3 0°~ 1 2 0 0°E)共发生ML≥ 2 0地震 2 1次 ,其中ML≥ 3 0地震有 3次。 2 2日 1 6时 4 8分唐山ML4 1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频次高于上月 ,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能量释放处于中等水平 ,震中主要在京西北蔚县—延庆断裂带、黄庄断裂带和唐山—宁河断裂带附近。表 1  2 0 0 3年 5月首都圈地区ML≥ 2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年月日时分秒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2 0 0 3 0 5 0 1T12 2 8 4 …  相似文献   

14.
临河断陷盆地震群活动的震兆特征及预报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震群活动的震兆特征和预报效能分析表明,1976-2000年,临河断陷盆地共有10次震群活动,其中7次为前兆震群。前兆震群一般出现中强地震前5-10个月,距离主震为40-100km左右。1976年9月至2001年6月,临河断盆地及边缘附近共发生Ms≥4.8地震7次,采用前兆震群方法报对5次,漏报2次,虚报2次,预报效能评分R=0.66。  相似文献   

15.
叶秀薇  杨马陵  黄元敏 《地震研究》2013,36(1):9-14,141
研究了东南沿海地震带20世纪第Ⅳ活跃幕的两个特征,包括该带中强地震与阳江地震窗的对应关系以及该带ML4地震长时间平静的震兆意义。结果表明:在第Ⅳ活跃幕中,阳江地区ML3地震(去余震)的活跃不仅与本区5级左右地震活动有关,还与东南沿海地震带5级以上强震活动有关,震前阳江地区ML3地震滑动3月频次出现升高现象,阳江地区ML3地震活动可作为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窗口";在东南沿海地震带活跃幕期间,ML4地震发震间隔△T≥300d具有震兆意义,是5级地震的短期或中短期指标,而在平静幕期间,ML4地震的长时间平静并不具备震兆意义,只是区域应力场处于松弛状态下的正常表现。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1月份,华北(33.0°-42.0°N,111.0°-125.0°E)范围内,共发生ML≥3.0地震8次(见下表),其中最为显著的是11月8日发生在黄海的ML4.6地震。辽东半岛及黄海海域北部仍是3级以上地震活动的主要地区,山西带在平静了二个月之后发生了一次3.8级地震,平原带也有二次3级地震活动,本月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属中等活动水平。12月份,该范围内共发生ML≥3.0地震11次,其中最大地震为12月23日沙城ML4.3地震(见下表)。本月华北地区能量释放最高的地区为燕山带中段,但该带在4级地震发生的背景上无一次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会泽5.3级地震与小江断裂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小江断裂带历史强震资料、近期中小地震活动资料、地震波参数、会泽5.3级地震破裂方向及其序列参数显著异常等,研究了小江断裂带强震活动规律、中强地震丛集活动与断裂构造活动关系、会泽地震后小江断裂及周围地区应力场状态,结果得出:①会泽周围M≥5.0地震丛集活动达10次左右后,小江断裂及周围地区将发生M≥6.7地震;②会泽地震发生后,其附近3级以上中小地震活动空间展布方向与小江断裂北东向深部隐伏次级断裂的方向一致;③会泽地震发生后,其附近中小地震波参数规一化环境剪应力‰值与本次地震序列参数b值异常显著;④会泽地震余震震源较深,90%可测定深度的余震震源深度在16~30km范围内,比震前震源区周围的地震深。  相似文献   

18.
四川沐川5.7级震群子序列的震源参数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3-1995年发生在四川沐川县的5.7级震群,由3次5.0级以上地震序列构成。1993年首发5.0级地震序列频率衰减慢,1994年5.7级主震序列衰减快,1995年5.0级强余震序列双衰减缓慢。首发5.0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增强显著。但在5.7级主震和强余震前的震区地震活动不突出。震源机制解给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向,呈近走滑兼倾滑型,利用小震波形记录资料,研究了Pn,Pg,Sg波段拐角频率和应力降值随时间的变化。各波段计算值变化幅度大体一致,形态略有差异,首发5.0级地震前起伏较大,在5.7级主震前后变化不显著。这与此期间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2003年4月17日青海省德令哈市西北发生6.6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具有强烈活动特征的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带上,震前地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大面积ML4级地震平静,而震中附近则同时出现了高频次、高GL值异常以及ML3级地震平静—活跃、ML4级地震平静等异常现象。对省内及甘肃省前兆观测资料进行追踪分析,认为震前有4项前兆测项呈现出中期和短期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地震空区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大陆具备相对完整资料的367次5级以上地震,分5个工作片区进行统一定性要求的地震空区图像扫描,得到194次震前的空区图像.其中震前有空区地震与研究地震的比例分别为:华北片区14∶36;华东南片区21∶24;川滇片区68∶124;青藏高原北部片区36∶82;新疆片区55∶101.震前出现空区图像比例最低的为华北地区,最高的为华东南地区,新疆与川滇地区基本相当.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空区形成后发生的主震与空区形成持续时间、空区空间分布尺度及围空地震震级等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空区的持续时间、空间尺度与主震震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其误差较大.而围空的起始震级在5级主震前为ML2.5左右,6级主震前为ML3.5左右,7级以上主震前为ML4.0左右.主震通常发生在空区的边缘及附近的外部地区.5级、6级和7级地震前出现空区图像的比例分别为45.8%、72.6%和100%,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震前空区图像是强震前的重要异常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