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立兵  王濮 《现代地质》1994,8(3):308-308
矿物表面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原子力显微镜的研究博士生廖立兵导师王濮马■生施倪承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简称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简称AFM)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一些有声誉的光学仪器制造厂家相继推出了新一代偏光显微镜.新一代偏光显微镜产品以德国欧普同公司(AXI-OPLAN),日本尼康公司(NIKON CF)的产品最为典型.为了满足各个科学领域对偏光显微镜日益增长的严格要求,致使这些厂家对偏光显微镜光学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应用新的概念设计的偏光显微镜具有杰出的性能,它的光学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无限远色差较正的光学系统.  相似文献   

3.
偏光显微镜聚敛光系统光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相臣 《矿物岩石》1995,15(2):73-77
通过实验和计算,文章证明了勃氏镜进入显微光路后,可使整个显微镜系统变成望远系统,望远系统接收平行光信号,形成干涉图或偏光图像,而显微系统接收非平行光信号形成矿物像,文章不仅对偏光图和干涉图在显微镜筒中的光路变化及成像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且对如何保持干涉图和偏光图像清晰提出了调试意见。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的晶格畸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刚石是均质性矿物,但在偏光镜下常常显示非均质性。这给宝石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24金刚石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的特性及其定向红外光谱,指出金刚石的非均质性与杂质元素如氮、硼和氢的分布不均匀有关,包裹体的存在是产生晶格畸变(塑性变形)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与利用红外光谱、喇曼光谱和阴极发光研究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5.
崔智林  于在平 《地质论评》1996,42(2):116-122,T001
研究剖面位于陕西凤县核桃坝,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核桃坝剖面下部为浅海陆棚相粉砂岩、泥灰岩和灰岩;中、上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在中部浊积岩中产遗迹化石:Nereites fengxianensis ichnosp.nov.,Acanthorhaphe cf. A. incerta Ksiazkiewicz,Chondrites ichnosp.,Planolites ichnosp.等。其  相似文献   

6.
豫西前寒武纪汝阳群遗迹化石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杨式溥  周洪瑞 《地质论评》1995,41(3):205-210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Ruyangichnus loyu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Torrowangea rosei webby,Changchengia ichnosp.,Squamodict yon(?)ichnosp.等发现于河南西部鲁山县和汝阳县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北大尖组。根据同位素年龄值,微古植物和叠层石资料,产遗迹化石的汝阳群应相当于中元古代,可以和蓟  相似文献   

7.
利用偏光显微镜进行岩矿鉴定和岩相学分析是矿物学、岩石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常用偏光显微镜的观察视域范围狭小,视域大小不能随意变动,这对大视域观察与识别镜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显微地质现象和粗大矿物等造成困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偏光显微镜成像原理基础上,开发出利用扫描仪和偏振光片获取岩石薄片大视域图像的方法,即薄片扫描法。该方法能获得大视域的单偏光和正交偏光图像,为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的、全面的图像证据资料。薄片扫描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易、能获得全域精美的数字化图像、能清晰的反映矿物结构构造和地质现象,为识别矿物学和岩石学信息提供了科学方法。薄片扫描法适用于矿物颗粒粗大、形态复杂的显微地质现象,常规偏光显微镜下不能反映结构、构造的样品。薄片扫描法的成功开发,对岩相学、构造岩相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川北曾家地区二叠纪—早三叠世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北曾家地区二叠纪-早三叠世的生物地层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系有4个生物带:Nankinella lata-Pisolina staffellinoides组合带,Neoschwagerina-Verbeekina verbeeki组合带,Codonofusiella-Reichelina changhsingensis组合带和Pseudotirolites-Chaotianoceras组合带;下三叠  相似文献   

9.
在详细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候选剖面───中国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层牙形石动物群序列基础上,自下而上识别出4个牙形石带:(1)ClarkinachangxingensisClarkinadeflecta带;(2)Isarcicellaparva带;(3)Isarcicellaisarcica带;(4)ClarkinacarinataClarkinaplanata带,并在第一带中划分出3个动物群,从下向上是:ClarkinachangzingensisClarkinadeflecta-Clarkinasubcarinata动物群,Hindeoduslatidentatus-Clarkinameishanensissp.nov.动物群和Hindeodustypicalis动物群,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石序列的建立、完善,对确立该剖面在全球二叠、三在系界线高精度对比中的标准地位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口店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捷  曹伯勋 《地球科学》1995,20(5):497-504,T001
描述了采自北就周口店地区早更新世洞穴堆积物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共计5月23属30种,主要有Crocichurasp.,LepusSP.,Hypolaguscf.brachypus,Alilepuszhoukoudianensissp.nov.,SciurotamiasPraecox,SPermophilus?sp.,Allocricetusehi,Cricetinusvarians,Cricetul  相似文献   

11.
丁旋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27(3):246-250,295
吉林南部晚寒武世凤山期地层出露良好,三叶虫化石丰富,是进行化石群落古生态研究的理想地区,通过埋藏学分析,化石形态功能分析,围岩沉积学研究,在本区建立了底栖三叶虫化石群落,自下而上为Ptychaspis-Tsinania群落,Quadraticephalus群落,Changia群、Calvinella群落ictosaukia群落,Richardsonella群落,结合化石群落及其赋存岩性特征,分析本  相似文献   

12.
贵州独山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约  王训练 《地层学杂志》1996,20(4):285-290
独山地区的革老河组和汤粑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可分为:Skolithos-Diplocrateri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Chondrites-Palaeophycus,Teichichnus-Planolites,Planolites-Cochlichnus等5个反映不同沉积环境的遗迹组合,并在剖面上展现出较好的海平面变化。通过对遗迹组合所反映环境的研究,独山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脉动式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和控制,界线可能在汤粑沟组底部钙泥质条带灰岩明显海退事件之上的第一次海进层附近。  相似文献   

13.
贵州独山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独山地区的革老河组和汤粑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可分为:Skolithos-Diplocrateri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Chondrites-Palaeophycus,Teichichnus-Planolites,Planolites-Cochlichnus等5个反映不同沉积环境的遗迹组合,并在剖面上展现出较好的海平面变化。通过对遗迹组合所反映环境的研究,独山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脉动式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和控制,界线可能在汤粑沟组底部钙泥质条带灰岩明显海退事件之上的第一次海进层附近。  相似文献   

14.
宁夏及邻区石炭纪植物群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陈芬  周洪瑞 《现代地质》1995,9(1):1-10,T003
本文对宁夏及邻区石炭纪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4属62种,讨论了植物群的特征,划分了4个植物组合,即(1)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Archaeocalamitesscrobiculatus组合;(2)Mesocalumitescistiformis-Pecopterisaspera组合;(3)Conchophyllumrichthofenii-Paripteriskaipingiana组台;(4)Lepidodendronposthumii-Neuropterisovata组合.这4个植物组合的地质时代大致与西欧的杜内期-维宪期、纳缪尔期、维斯发期和斯蒂芬期相当,其代表岩组分别为前黑山组-臭牛沟组、靖远组、羊虎沟组和太原组.  相似文献   

15.
江苏浅覆盖区化探找矿方法试验研究何春林,吴新民(江苏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南京,211135)关键词:地球化学探矿法,浅覆盖区,化探异常,多金属矿,江苏。TestResearchontheProspectingMethodofGeochemicalE...  相似文献   

16.
黔南早石炭世牙形石及泥盆—石炭系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建军 《中国区域地质》1994,(1):21-27,T001
本文根据早石炭世牙形石,珊瑚,腕足等化石的对比研究,认为贵州独山及睦化一带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应划在革老河组底部,主要依据如下:(1)者王组的牙形石Bispathodus aculeatus,B.anteposicornis,最早出现在晚泥盆示=期的Wocklumeria带内;(2)者王组中Actinostroma,Pseudolebechia,Stromatoeerium等层孔虫的一些属种,与西欧  相似文献   

17.
姚建新  郝维城 《地质学报》1993,67(4):367-375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华南和喜马拉雅地区二叠世-早三叠世不同生态类型的牙形石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依水体深浅不同,从浅到深识别出5种牙形石生物相即Hindeodus生物相,Pcachycla,dina-parachirognathus生物相,Hindeodus-Gondolella生物相Gondolella-Neospathodus生物相和Xaniognathns生物相。通过这些牙形石生物相在时间和  相似文献   

18.
安徽巢湖孤峰组放射虫化石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汝建 《地球科学》1995,20(5):508-510,T001
研究了安徽巢湖下二叠统孤峰组的放射虫化石,发现未曾描述过的3属3种和1未命名的球状类型,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讨论了孤峰组Follicucullusmonacanthus的地层意义,并将其与美国和日本二叠纪的Follicucullusmonacanthus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用SCAT方法研究香二段的构造地质冯敬英,徐荣,何永富,牛善政,杨跃明(成都理工学院)(四川石油管理局)一、SCAT方法SCAT方法是statistieatcurvatureAnatysisTechniguesfostructuratInterpre...  相似文献   

20.
贵州普安龙吟剖面,自吴望始等(1979)重新划分和建立沙子塘组、龙吟组(狭义)及包磨山组以来,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并且已成为我国石炭系与二叠系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准剖面之一。80年代末,我们对该剖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许多新资料,如在沙子塘组发现了二叠纪具三级隔壁的珊瑚群Szechuanophyllum,Wentzelellites等,Asselian阶上部及Sakmarian-Artinskian阶的牙形石Diplognathodusexpansus,Neogondolellabisselli,Sweetognathuswhitei,类Mccloudiabella,Schwagerinatschernychewilonga等。有意义的是还发现了异珊瑚类化石,从而证明此类化石不仅限于泥盆纪至早石炭世。它们的生存时间可上延至二叠纪。在龙吟组及包磨山组发现了Artinskian阶的菊石群,如Propinacocerasaktubense,P.knighti,Kargalitestypicus,Medlicottiaorbignyana等。在包磨山组至歪头山煤系地层中发现了栖霞阶的牙形石Ne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