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1年9月27日至10月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考虑新冠疫情,此次大会的举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笔者线上参加了会议.论文简要介绍此次大会的概况,通过分析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内容,对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砂土液化灾害、地震作用下斜坡破坏、土G结构相互作用、地面破坏及场地地震安全、地面运动5个分会专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与国内同行分享本次大会在岩土地震工程及其我国有重大需求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局召开的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于1986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监测预报第一线的台站人员、地震科技人员、专家、领导和被邀请来的有关单位、新闻单位等的代表共45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议程主要有四项内容:1.总结二十年来地震工作的进展和基本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2.进行学术交流;3.举办全国地震科技展览会;4.表彰长期坚守在地震监测预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动态》2004,(6):46-46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将于2 0 0 4年7月1 0—1 4日与“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同期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学会于2 0 0 4年6月5日就最新的会议日程、报到地点、注册方法、会后地震地质考察等事项发布了“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报到通知”。欲全面了解有关内容的同志可以登录中国地震学会的网站(网址:http ://www ssoc org cn)进行浏览。“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最新消息$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地震学报》1981,3(3):334-334
[本刊讯]中国地震学会和国家地震局于1981年3月23日至27日在南京联合召开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地震小区划专题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工程和教学单位的地震工程科学工作者80余人.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内容涉及到地震烈度区划、烈度异常、震害预测、场地与土质条件的影响、砂土液化以及地面运动分析与实验研究等诸方面.大会选举了刘恢先为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5.
1989年2月24日至27日,山西省地震局在太原基准地震台召开了全省地震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地震局长,各地震专业台台长及局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计70余人.会议转达了吴达才副省长对大会的祝贺和问候及对地震工作的具体要求;传达了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委员会”会议,于2 0 0 4年7月1 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期间召开。会议根据《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的有关条例,对申请人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上所做的申请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大会报告进行了评审。经过论文评审和无记名投票,会议决定授予:论文“多分量地震记录P和SV波场的τ- p域分离方法”作者: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王彦宾  一等奖;论文“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变化与美国南加州地区地震趋势”作者:中国地震局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1985年8月19—3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23届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大会及其执行局会议概况,内容包括:本次大会的一般概况;学术讨论会主题及评述;IASPEI 秘书长关于1983—1984年的工作报告要点;大会作出的七项决议全文,IASPEI 今后几年的会议预告,并附带介绍了1985年8月2—3日在美国檀香山召开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协会(IUGG)执行局会议的简况及共与 IASPEI 有关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所谢礼立院士、陶夏新研究员、袁晓铭研究员和柳春光副研究员于2000年1月30日至2月4日,随中国地震局代表团赴新西兰出席了在奥克兰举行的第12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12WCEE)。会议共设11个专题:(1)发展中国家地震工程;(2)实践中的地震工程2瞩)大会专题发言;(4)工程地震Z(5)岩土工程;(6)结构工程;(7)生命线系统;(8)结构设计准则和方法;(9)社会与经济问题;(IO)近期地震的教训;(11)其它。本次会议有来自83国家和地区的1967名代表(其中1524名为正式与会者)。会议收到2,770篇摘要,其中结构工程的1,240篇…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主持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讨论会”于1985年9月3—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模糊数学用于地震研究方面的首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来自中、美、日、民主德国和新西兰等国的52个单位9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交流了大约70篇论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了52篇,宣读的论文包括以下五个专题:1.综述报告;2.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中的应用;3.模糊数学在地震危险性估计和地震预报中的应用;4.应用模糊数学;5.相关研究。本文除对这次讨论会概况和各专题分别扼要介绍外,并述及在讨论会的闭幕式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会议程序委员会包括三项建议的倡议书。代表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会前编印了会议的部分论文的论文集,现正在编辑续集,不日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席继楼 《地震学报》2000,22(3):332-332
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协办的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 2 0 0 0年 4月 1 7~ 2 1日在广西族自治区北海市召开 .本次会议与会代表 68位 ,列席代表 1 2位 ,有 30多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报告 .地震学报编辑部刘新美主任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钱家栋主任委员主持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防司代表余书明、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代表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张金祥、东道主广西族自治区地震局局长袁家治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科协主席等同志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11月7日至22日在大连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地震学会会员286人和列席共300余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05篇。大会宣读的专题报告有5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地震学会第9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大会,将于2015年9月2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会议报到通知"的信函将于2015年8月25日发出,请关注。另外,"会议报到通知"及"参加会议代表名单"也将在中国地震学会网站公布(www.ssoc.org.cn),供代表们查看。如因特殊原因没有收到纸质通知的,可凭网站公布的"会议报到通知"及"参加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19日至24日,中国地震学会第7次学术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江西省井岗山市茨坪镇举行。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会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2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59篇,其中地震学38篇,地震地质45篇,地震预报70篇,地震工程30篇,地震观测技术9篇,地壳深部探测6篇,地壳形变测量13篇,构造物理26篇,历史地震8篇,地震社会学19篇,地震地磁学10篇,地震科技情报(信息)5篇。新疆地震局有11篇文章入选大会论文摘要集,7篇论文在学术大会分组会上…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震动态》2006,(9):41-41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将于2006年10月21—24日在大理举行。与这次大会同时召开的还有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工作会议、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和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评审活动等。报名参加这次大会的学术论文180余篇,加上其他会议代表,与会代表人数将达到3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1 5日至 1 6日在台湾召开。会议由台湾地球物理学会主办。大陆方面由中国地震局局长陈章立 (海峡两岸地震科技交流中心名誉主任 )为团长 ,代表团由中国地震局系统、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 2 2人组成。台湾方面参加会议的有气象局、中研院地球科学所、台湾大学、中正大学、中央大学、成功大学、中兴大学、逢甲大学、地震工程中心等单位约 5 0余人参加了会议。旅美著名学者邓大量、吴大铭、邱哲明应邀参加了会议。大会共交流论文 49篇。其中 ,大会演讲四篇 ,陈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于1988年6月24日至28日,在山西省繁峙砂河组织召开了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历史地震研究会会员12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会议由时振梁、章伯锋、郭增建、余兆康主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括报道了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9月5日至21日在成都市联合召开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情况。全国各地50个科研单位的16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第一阶段围绕鲜水河地震带的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震形变测量,地震预报与预防等方面,对70余篇论文分四个组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就古地震、地震大形势、活断层与遥感遥测等问题进行了大会交流与讨论;会议第二阶段组织60名代表沿康定一炉霍路线进行了为期9天的野外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18.
亚洲地震委员会 ( ASC)工作会议于 2 0 0 1年 8月 2 3日在越南河内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亚太地区 1 5个国家的 2 7名代表 ,会议由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Rhoades博士主持 ,第二副主席 Gheitanchi教授、秘书长朱传镇教授和上届副主席 Gibson博士出席会议 ,亚洲地震委员会主席 Balassanian教授因故未能到会。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贺钦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首先简要回顾了自 1 996年亚洲地震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及工作进展 ,审议了由尼泊尔国家地震技术协会提交的主办第四届亚洲地震委员会学术大会 ( ASC2 0 0…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2月16日至21日在上海联合召开地震活动图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共96人.会议共收到120余篇学术论文.经会议组织委员会审定收入论文摘要汇编的有106篇.在大会上宣读71篇,其中包括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基  相似文献   

20.
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联合主办,日本多个学术机构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亚洲地震委员会学术大会暨日本地震学会秋季会议于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Tsukuba)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