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东京新闻》6月8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为预防东海地震可能造成的空前灾害而全力以赴》,摘译如下(小标题是原有的):东海地震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震级有多大?对此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1981年6月26日刊登一篇题为《利用水压致裂法预报地震》的文章摘译如下:科学技术厅的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不久将在静冈县的下田市进行作为地震预报新技术受到重视的"水压致裂法"测定地壳应力的实  相似文献   

3.
日本《地震杂志》主编力武常次因年事已高 ,于 2 0 0 1年 1月主编了第 3 0期《地震杂志》后卸任 ,从 2 0 0 1年 6月的第 3 1期开始 ,由原幸男教授担任主编。1 986年 ,《地震杂志》作为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的定期杂志首次发行 ,已故的原尊礼会长任命力武常次为该杂志主编。《地震杂志》每年 1月和 6月出版发行 2次 ,1 986~ 2 0 0 1年 1月共出版发行了 3 0期。力武先生办刊的指导思想是 :不仅只涉及高深难懂的地震学 ,还要登载趣味性文章 ,并且还力求更多的女性参与投稿。力武辞任主编时说 :“《地震杂志》不同于岩波的‘科学’,希望…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地震系统内发行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一,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1内容及受众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震学、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及防震减灾等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地震系统内发行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一,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1内容及受众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震学、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及防震减灾等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著的《日本各地的地震危险性》一书由日本“科学社”于1981年4月10日出版发行。该书为“科学社”出版的《科学丛书》的第18本。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为《何谓地震危险性》,谈了地震危险性的定义及其评定方法;第2章为《袭击日本的破坏性地震及其成因》,以板块构造理论为依据,阐明了日本列岛大地震的发生机制;第3章和第4章是《地震发生概率的推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论述了巨大地震重复发生时间间隔的统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地震系统内发行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一,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1内容及受众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震学、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及防震减灾等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8.
日本《京都新闻》1979年5月3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从活断层上推测地震活动的周期能进行地震的长期预报;与过去发生的地震一致——将来也可绘制出“日本列岛地震活动周期图”》,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地震系统内发行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一,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地震系统内发行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一,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1内容及受众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地震学、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及防震减灾等方面具有创新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也刊登反映地震学进展的综合评论及动态性文章,在推动地震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每日新闻》等报刊1980年6月30日至7月4日的报道,日本伊豆半岛震群从6月25日开始,直到7月7日仍在不断发震,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26次以上。6月29日下午4时20分发生了这次震群中的最大地震(M=6.7),震源区在伊豆半岛东方的川奈崎近海,震源深度大约10公里。日本东部相当广泛的地区受到了此次地震的袭击。它仅次于1978年伊豆大岛近海地震(M=7.0)和宫城县近海地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科协的积极支持下,经过多次的交流与磋商,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刊物《地震学报》英文版与德国的Springer出版公司于2005年12月1日在Springer驻北京办事处正式签约,Springer总裁R櫣diger Gebauer和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郝记川分别代表Springer公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在协议上签字。与《地震学报》英文版同时和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签约的还有《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和《中国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自2007年起由德国的Springer公司独家代理《地震学报》英文版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纸版发行和全球的电子版发行。在国内英文版期刊普遍面…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5年12月1日至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了《地震对策》—书的编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该书主编、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和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郭增建及其他有关编委,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卫勤研究室研究员朱克文以及《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地震出版社等有关单位的代表近20人。在此之前,有关编写《地震对策》的会议已召开过多次。1984年6月在北京首次召开了编写《地震对策》筹备会议;1984年9月在天津召开了《地震对策》的“卫生对策”编写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肖尔茨(C.H.ScboIz)曾于1976年6月作为美国“海城地震考察组”成员访问过中国,在英国《自然》杂志1977年5月12日第267卷5607期120~124页上发表了题为《海城地震予报的一种物理解释》的文章,认为海城地震可能是由一个形变锋(deformation front)引起的。我们曾根据作者寄来的该文予印稿译载在《国外地震》1977年第3期上,并加了 编者按语。美国《科学新闻》(Science Ncws)1977年第3卷22期342页刊登了扼要介绍肖尔茨这一观点的题为《中国(海城)地震是一个运动着的连波引起的吗?》的报道,全文译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朝日新闻》1978年6月2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用立体图探索地震巢》的报道,摘译如下:宫城县近海地震发生在太平洋岸的"地震巢"。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地震巢",这对外行来说容易理解,但在学术问题上必须给以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收录,同时被美国的《地震工程学文摘杂志》、英国《地质文摘》、日本土木学会《地震工程学文献目录》、国际著名联机检索系统STN的ICONDA数据库收录。1《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是学术性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我国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方面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关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2本刊登载国内外地震工程学与工程振动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  相似文献   

18.
刚才陈(禺页)局长阐述了《中国地震报》的性质、宗旨和方向,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为什么要办《中国地震报》,如何办好《中国地震报》问题谈点想法和作些说明.1.为什么要办《中国地震报》?办《中国地震报》是实际的需要.它  相似文献   

19.
《地震》2014,34(4)
正《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的办刊宗旨是交流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6月17日下午,《内陆地震》召开第九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内陆地震》主编王琼出席会议,局属第九届编委会成员、编辑部成员及部分审稿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内陆地震》专职副主编孙燕萍所作的《关于内陆地震发展情况的报告》,与会人员就《内陆地震》期刊建设存在的优质稿源断档、影响力提升难、宣传窗口少、与外界交流学习少等突出问题展开讨论,会议讨论决定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期刊建设,共渡发展瓶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