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圣彦  曹新向 《地理学报》2004,59(6):956-963
借助历史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100余年来,开封市水域景观面积和景观优势度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过程。其中,2002年的水域面积为169.6 hm2,为1966年的35%,1898年的89%;景观优势度由1898年的14.6%增加到1966年的36.9%,到了2002年变为13.1%。(2) 从1898年到2002年开封市区水域斑块的数量在增加,最大斑块面积有减小的趋势,最小斑块面积也有减小的趋势,平均斑块面积趋于减小,但斑块密度却在增加,这充分反映了开封市水域景观破碎度的增加。(3) 从1898年到2002年开封市水域斑块的连通性指数是在不断减少的,只是近年来,才有增加的趋势;分维数也有增加的趋势。引起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的因素。建国以前以黄河的影响为主,建国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原城市群概念的提出与深入发展,郑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郑汴一体化中规模较小的城市,近年来开封市房价增长很快。在全国房价普遍上涨的大前提下,开封市房价上涨虽然有全国性的普遍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郑汴一体化具体措施实施后,开封市房价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以郑汴一体化中的开封市为例,运用Hedonic模型建立住宅价格模型,从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两方面利用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量化出郑汴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尤其是郑开大道的建成通车对开封市住宅价格影响的程度,并指出开封市住宅价格受郑开大道的影响,已经呈现出东西部不平衡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3.
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是房地产价格研究的热点。为了探测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开封市商品住宅交易均价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研究表明: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显著,总体上呈空间集聚格局;开封市大部分商品住宅价格呈现局部空间集聚格局,少量存在空间异质性而呈现局部离散格局;开封商品住宅价格的地域分异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原旅游区的范围,东起开封市,西到三门峡市,南到禹县,包括沿陇海铁路线的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市。总土地面积近3.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人口133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7.6%。现就中原旅游区综合开发利用及分区建设的意见,提出粗浅看法,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苏海安青墩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强  朱诚  姜彤  张之恒 《地理研究》2004,23(4):513-520
通过对海安青墩遗址剖面进行磁化率、粒度、孢粉、14 C测年等指标分析 ,结果表明 ,剖面第 8层至第 7层是一个海退过程 ,同时微体古生物分析表明这两层均无有孔虫 ,可知当时此区域离海较远。第 8层到第 7层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化 ,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为后来该区域人类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测年资料表明第 6层为距今 3790± 10 5 14 CaB .P .,是大暖期后面的一个气候波动和缓的亚稳定暖湿期 ,当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要比现今暖湿。剖面的第 3、 4、 5层 ,即 4 0 0 0 14 CaB .P .以来的一个时期 ,该区出现了一洪水泛滥期 ,正是这一洪水期导致该区域人类文明的衰落。  相似文献   

6.
西安和宝鸡第5层古土壤铁质粘土结核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赵景波 《地理科学》2002,22(4):420-425
根据西安和宝鸡黄土中第5层红褐色古土壤的调查,在该层古土壤下部发现了红色铁质粘土结核,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的鉴定表明,铁质粘土结核是光性粘土胶膜聚集而成的,具有超微晶粒结构。铁质粘土结核主要由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粘土矿物组成,边表明西安与宝鸡地区第5层古土壤发育时的粘化作用为化学粘化或生物化学粘化,该地区第5层古土壤的铁质粘土结核迁出土壤粘化层底部的距离达1.0m,与江苏六合地区黄棕壤铁质粘土结核分布深度相同,指示该层古土壤发育时该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000mm左右。  相似文献   

7.
开封市的城市生态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丁圣彦  李志恒 《地理学报》2006,61(7):752-762
城市生态位作为生态学重要理论之一,用于分析城市生态不同功能模块间竞争、演化等现象。通过以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为研究对象,在各模块污染指数和适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方法,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生态位格局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1994~2003年开封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各模块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有大气环境模块、城市绿化模块,而呈下降趋势的有水环境模块、声环境模块。(2) 1994~2003年开封市经济系统各模块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是第三产业模块,呈下降趋势的是第二产业模块,而变化不大的是第一产业模块。(3) 1994~2003年开封市社会系统各模块适宜度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有社会基础设施模块、社会资源配置模块、社会生产与保障模块,而呈下降趋势的只有人口模块。(4) 国家政策体制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开封市各功能模块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该研究不但对城市不同功能模块的宏观规划、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拓展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也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陕西洛川黄土中第5层古土壤与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资料表明,黄土高原中部的洛川一带500ka前后发育的第5层古土壤上、下部分层的CaCO3淀积层和部分Fe2O3已迁出了古土壤层,该层古土壤是不具CaCO3淀积层的淋溶性中酸性土壤,剖面构型为Bts-Cs-Cl-Bk-C型。这一古土壤底部之下发育了风化淋滤黄土层,指示当时风化淋滤深度和强度比现今大,是250万年来最温湿气候事件的显示。该层古土壤发育时亚热带气候迁移到了黄土高原中部,当时年均温度为15℃左右,年均降水量为850mm左右。  相似文献   

9.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相似文献   

10.
开封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设计与营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封市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在河南省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豫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将开放空间系统作为城市生态调控的"容器",通过开放空间系统的设计和营建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是推动该市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开封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论述了该市开放空间系统设计与营建的必要性及其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开放空间系统圈层一体化的设计方案,以及绿色开放空间和灰色开放空间营建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朱仙镇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南约20公里处,是一典型的历史性商业城镇,它的兴衰与开封和南北运河的关系甚大.据传说战国时朱仙镇仅是一个称作“仙人庄”的小村落.为魏国大力士朱亥故里.隋、唐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开封市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并对开封市房地产企业今后发展方向和前景作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中平原420-350 ka BP的古土壤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景波 《地理学报》2005,15(1):115-122
通过对关中平原双竹村剖面、寇家坡剖面以及蓝田田家坡剖面、三官庙剖面、长安四府村剖面和宝鸡马家塬剖面黄土沉积中第4层古土壤的分析,发现西安、长安、蓝田和宝鸡中更新世中期发育的第4层古土壤已转变成为风化壳,厚度变化在3.5~3.7m之间。它由4层组成,最上部的第1层是发育好的红棕色粘化层(Bts),第2层是具有铁质胶膜的风化淋滤黄土层(Cs),第3层是不含铁质胶膜的风化淋滤黄土层(Cl),第4层是CaCO3结核层(Ck)。对风化剖面中CaCO3含量、pH值、黏土含量,元素Sr、Fe2O3和Al2O3分析,表明该风化剖面受到了较强烈的风化淋溶和黏土化作用,并指示当时的风化淋滤深度明显超出了土壤粘化层的厚度。粘化层中黏土胶膜具亚热带土壤胶膜特征,具超微晶粒结构,由新生的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微晶粒构成,明显定向排列,这是其具有光性的原因。风化壳型古土壤的发育表明,在距今42.35万年前后,黄土高原东南部盛行亚热带气候。这一古土壤剖面构型为Bts-Cs-Cl-Ck-C,它发育时的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分别约为16℃和1000mm,比现代关中平原高约30℃和400mm。  相似文献   

14.
新华 《中国地名》2012,(1):6-7,81
蒋介石以非嫡系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心中暗自盘算的一箭双雕,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二次"围剿"又是惨败。到这时蒋介石还以为是杂牌军队"围剿"不力,于是开始动用其核心主力。从第三次"围剿"开始,蒋军嫡系赵观涛第六师、蒋鼎文第九师、卫立煌第十师、罗卓英第十一师、陈诚第十四师压了上去。这五个师十万人都是蒋介石黄埔起家的老本,可见决心之大。  相似文献   

15.
《地理研究》2008,27(6)
2008年10月8日~10日,第三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学术研讨会在韩国清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地理学者80多人出席了会议,其中中国与会者23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广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开封市土地估价所、清华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科  相似文献   

16.
李功爱 《地理教学》2010,(8):62-62,27
虎年春节前全家去日本旅游,事先做了功课,知道东京铁塔附近有日本经纬度原点。到了东京,大多数团友在规定景点游玩后喜欢购物,其它时间就全部安排为银座自由购物。作为学地理的人,看不到这个日本经纬度原点,有点遗憾。  相似文献   

17.
海南五指山市30 a生枫香次生林结构和树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共有64种树种,隶属于27科47属,枫香是优势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为2.80、0.84和0.67。乔木层可分出2个亚层,第I亚层有27种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为1.65、0.56和0.50,枫香是该亚层的优势种,重要值为197.51%,其他只有中平树的重要值(16.10%)超过10.00%;第II亚层有58种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为3.18、0.93和0.78;重要值较大的有枫香、犁耙柯、中平树和黄牛木,分别为52.58%、33.06%、26.55%和25.29%。林分直径分布呈"反J型";根据"种-面积"关系导出群落最小调查面积为2 000 m2。林分密度为3 416株/hm2,平均胸径为13.5 cm,平均高为8.7 m,蓄积量为271.1 m3/hm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开封市郊区土地质量评价与制图为例论述了县(区)级土地质量评价与制图的理论基础.文章对开封市郊区土地质量评价的原则、土地质量的分类系统和等级划分以及鉴定因素的选择与分析,结合实际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土地质量评价在方法、制图、面积量算诸方面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最后对开封市郊区各等土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弄清了各等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适宜性、自然潜力、存在问题及改良途径等,为开封市郊区土地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郑汴一体化是河南省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中原城市群崛起的突破口,为加快开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实施郑汴一体化可以使资源在更大的区域内共享,并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两市功能互补,加快两市间的交流、融合和发展.认真分析开封在郑汴一体化中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开封市的发展前景,为开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四平市地处辽吉交界,是东北地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曾因解放战争时期"四战四平"而闻名天下,是座英雄的城市。究其地名来源,却与昌图县老四平镇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话说1898年沙俄修建东清铁路南满支线时,以宽城子(长春)为起点往南排,每隔60华里设置一站地,就这样经范家屯、公主岭、郭家店,到四平是第五站,因此四平最初被称为"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