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古周国、姬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出于古周国即黄帝时以黄帝之臣周昌为首领的部落,活动于今山西临汾市(也有说法是在山西太原一带);第二支出于姬姓始祖,为黄帝的后稷,他的后裔周武王在都镐(今陕西西安市长安以北)建立了周朝,他的子孙以国氏为姓。第三支来自北魏时南迁中原的鲜卑族的普屯氏、贺鲁氏以及金时女真族的傲国氏和满清时代满周八族的周延氏。周氏有史可考的主要发源地在陕西西安市长安以北的都镐。  相似文献   

2.
寻根溯祖据《唐书》记载,杨姓的起源主要有四种。一种出自姬姓,这一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是以国为氏,另一支是以邑为氏。周宣王姬静的儿子尚父,被封在一个名叫“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地方,建立了杨国。到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杨国的后人为纪念故国从此姓杨。而晋国灭杨以后,将杨分封给了晋武公的孙子突,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叔向,有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其子孙便以“杨”作为自己的姓氏,史称杨氏正宗。第二种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少数民族)后…  相似文献   

3.
伊鸣 《中国地名》2012,(8):76-77
慕容雄霸燕北辽东的鲜卑大单于慕容大燕帝国的燕王慕容垂燕国的皇帝姓氏源流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2.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  相似文献   

4.
邓庆 《中国地名》2010,(9):71-73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都要至“黄帝故里”寻根拜祖。河南郑州新郑作为拜祖大典的现场,成为了“圣地”。虽然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但从古至今凡华夏子孙皆把他同炎帝并称,当作中华民族的始祖来对待;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文明之祖”。其原型为华夏族之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古代领袖中最杰出的一位。相传古代帝王,如尧、舜、禹及夏、商、周三代首领均为黄帝的后裔。因其对本民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诸如定居中原等;  相似文献   

5.
正砖埠镇位于沂南县南部,是中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智圣诸葛亮的故里。该镇古有阳国,今有阳都故城遗址;所辖27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中,有3个行政村(阳都、阳岚、洙阳)、4个自然村(向阳、大阳岚、小阳岚、洙阳)的村名含有阳字;此外还有一个古代称为岳阳湖的小平原。蕞尔一镇,阳字地名如此之多,全国罕见。下面谈谈这些地名。阳国周朝时期有一个国家,名曰阳国,为姬姓伯国。其都城在今阳都村、诸葛村、汪家庄一带。《春秋·闵公二  相似文献   

6.
王姓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最为渊远流长的一个,同时也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王姓主要有三种来源:一种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来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其中一支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另一支是东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  相似文献   

7.
一、姓氏渊源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太师皇甫的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时期,有一著名的太师叫皇甫,亦称皇父。在古代,"甫"与"父"二字通假,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皇甫氏、皇父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皇氏、甫氏者,皆世代相传至  相似文献   

8.
郑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3位,约有人口101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78%。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汉族郑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其一,源于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友封于郑,是与桓公,其地华州郑县是也。生武公,与晋文侯夹辅平王,东迁于洛,徒溱、洧之间,  相似文献   

9.
华晔 《中国地名》2013,(10):68-69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  相似文献   

10.
一、姓氏源流长孙(Zhǎng sūn)姓源出有二:1、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为拓跋氏所改。长孙复姓本为拓跋氏,为后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北魏道武帝拓跋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健就是拓跋的祖父,拓跋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长孙嵩后来位至太尉,封为北平王;他的侄子长孙道生屡建战功,位至宰  相似文献   

11.
(五)王夫之所说李陵为匈奴"效死以战",是指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时,他与匈奴大将军率三万匈奴骑兵与三万汉朝骑兵在浚稽山的一次作战,对手是初领兵的一位文官,汉御史大夫商丘成。奇怪的是,双方兵力相当,经过长途跋涉  相似文献   

12.
乌伦古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库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是乌伦古河的终点湖,由大、小二湖(海子)组成,大海子为布伦托海,小海子叫吉勒库勒。布伦托海被几个高大沙梁分割成几个泻湖。最北部靠近布尔津——北屯公路73公里处有一个小湖(以下称73公里小海子),湖东部有一个泻湖,习称骆驼脖子,最南部是中海子,这三个泻湖与大海子由狭窄的水道连通。布伦托海与吉勒库勒之间由7公里的河道库依尔尕河相连(见图1)。  相似文献   

13.
天水说有根有据姬水说有依有凭昆仑说有踪有迹寿丘说有史有记新郑说有物有证黄帝是公认的中国人文初祖,每年清明节、重阳节都会举办祭祀活动,以凝结海内外中国人的情感黄帝故里有天水说、姬水说、昆仑说、山东寿丘说、新郑说等多种观点。陕西延安的黄陵县,因黄帝陵而得名,也因黄帝陵而名扬四海。相传黄帝得道升天,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09,(2):17-17
“孺子牛”一词是《左传·哀公六年》中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为国君。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詹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2”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  相似文献   

15.
一、姓氏起源诸葛氏人口总数在我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300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440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6位。关于诸葛氏得姓之由,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综其所述,其来源大体有三:第一,源于封国。出自黄帝后裔葛伯的封国,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夏王朝时期,黄帝之支庶伯益的后代飞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建葛  相似文献   

16.
雄关漫道黄崖关长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秀丽盘山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貌奇美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林海人间九龙山列为国家森林公园蓟县位于京、津,冀之腹心,南距沧溟,西连太行,东放碣石,北负长城。公元前26至公元前21世纪,黄帝迁居北方,他的一个部落来到这一带定居。黄帝为求治国修身之道,两次来到城北府君山(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黄帝死后,首领陶唐带领先民建立古城,雄踞北方。虞舜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冀为九州,蓟属其境。西周时期,武王灭商  相似文献   

17.
姓氏来源上官姓源流单纯,出自芈(mǐ)姓,上官氏的始祖是春秋时楚国公子子阑。一说上官姓以地名为姓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阑为上官邑大夫,子阑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一说上官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从《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  相似文献   

18.
至2019年5月底,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桃━阿海子,全球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引黄济湖工程已开展一年,其湿地面积稳定维持在7 km2左右。至11下旬海子水面封冻,期间6个月在桃—阿海子栖居的水鸟总量在各个季节均接近并间或超过2万只。鸟种组成较以往出现一些变化,大、中型涉禽数量增多,有白琵鹭60余只,蓑羽鹤近50只,苍鹭和大白鹭亦为常见鸟。白骨顶成为优势种,在该地大量繁殖,且无论在繁殖期、繁殖期过后、还是迁徙季节,其数量均超过其他鸟类数量之总和。桃━阿海子正由其以往半荒漠咸水湖泊下的水鸟群落向半干旱地带淡水-微咸水湖泊之水鸟群落转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史航 《中国地名》2012,(5):31-31
享有"黄帝故里"的美誉素有"黄河之都"的美称冠有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美名郑州,历史上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素有"黄河之都"、"黄帝故里"之美誉。北临万里黄河,西依中岳嵩山,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郑州市总面积7446.2  相似文献   

20.
长湖湿地水生植被演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06年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长湖湿地历史资料,对长湖湿地1985年至2006年21a间水生植被的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湖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长湖现有14个水生群落,其中挺水群落3个,浮叶群落3个,沉水群落8个。优势群落发生了变化,从1985年的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群落演替为1999年的微齿眼子菜(P.maackian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群落;进一步演替为2000年的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至2006年演替为莲(Nymphaea nelumbo)、莲 菰(Zizania na-duciflora)群落。优势群落生活型由沉水型转变为挺水型,植被覆盖度由100%减少到30.35%;群落总生物量为2202.08t(未包括挺水植物群落生物量),其中狸藻(Utricularia aurea) 轮叶狐尾藻(M.verticillatum)群丛最大为1633.48t,微齿眼子菜 日本茨藻(N.gracillima)最小为0.43t。群落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从1195.67g/m2增加到1850.53g/m2。人类的活动如过度养殖、打捞水草及污水排放等导致了长湖湿地植被面积、种类及总生物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