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为探讨硫化物熔离对含矿岩体中橄榄石Ni含量的影响,在前人橄榄石结晶硫化物熔离模型的基础上,定量模似计算了分离结晶过程中橄榄石Ni含量,并将其应用于金川橄榄石成园研究。研究表明,部分橄榄石落于无硫化物熔离橄榄石结晶趋势线下方,暗示其母岩浆为S饱和。根据模拟计算S饱和母岩浆橄榄石分离结晶趋势线,指出金川深部岩浆房中母岩浆橄榄石的分离结晶程度小于或等于3%,而由橄榄石结晶所导致熔离的硫化物熔体与橄榄石之间质量比约为40。  相似文献   

2.
甘肃北山黑山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橄榄石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黑山铜镍硫化物矿床是近年在甘肃北山发现的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体主要由含矿橄榄岩相和南部边缘的角闪辉长岩相构成。研究发现含矿岩体中的橄榄石属贵橄榄石(Fo值为81.54~86.87),其w(Ni)介于(801.53~2 703.19)×10-6;利用橄榄辉长岩中最高Fo值和主量元素反演,表明原始岩浆属高镁玄武质岩浆,w(MgO)=11.65%,w(FeO)=10.12%;橄榄石分离结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橄榄石结晶过程中伴随有0.12%~0.17%硫化物熔离,深部岩浆房中橄榄石分离结晶程度小于3%,橄榄石与硫化物最小质量比约14∶1;隙间硅酸盐熔浆和硫化物熔浆作用明显,是造成早期结晶橄榄石成分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甘肃金川Ⅱ号岩体岩相学特征及分离结晶过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川Ⅱ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硫化物橄榄岩构成,中细粒含辉橄榄岩呈“上悬体“产于岩体顶部,与中粒二辉橄榄岩呈短程渐变关系,反映出岩浆或“晶粥“多期贯入的特点.在各岩相矿物之间的岩相学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热力学相图分析,本文认为金川Ⅱ号岩体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同时,橄榄石结晶后与母岩浆发生反应,使橄榄石颗粒变为浑圆状.此外,矿体硫化物橄榄岩、硫化物含辉橄榄岩中堆积矿物橄榄石粒度明显小于硫化物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粒度,暗示在“晶粥“侵入浅部岩浆房之前,深部岩浆房底部已聚集了大量的硫化物矿浆.  相似文献   

4.
橄榄石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国内20个含铬铁矿、铜镍矿和饥钛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中68个橄榄石化学成分、产出状态、地球化学特征、有序度和岩浆包裹体橄榄石子矿物、温度、压力等标型特征研究显示,产于不同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中橄榄石的标型特征明显不同,为找寻铬铁矿、铜镍矿和钒钛磁铁矿矿产提供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橄榄石是金伯利岩中最为重要的组成矿物之一,也是金刚石的共生矿物之一。金伯利岩中的橄榄石斑晶/捕虏晶的红外光谱图中具有复杂多样的OH吸收峰,这反映了它们的幔源化学组成、最终平衡条件以及来源的差异性。由此看来,这似乎暗示着,利用橄榄石的OH红外光谱特征,可有效用于判断金伯利岩的金刚石含矿性等。作为一种探索性实验,笔者测量了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的38粒橄榄石样品,旨在寻找金伯利岩中橄榄石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百次研究了山东金伯利岩中橄榄石的产状、含量、大小、世代、形态、颜色、环带、矿物包体、折光率、2V、化学成分、端员组分特征及红外光谱和穆斯堡尔谱特征,并分析研究了橄榄石的成因。指出了无色—浅绿色的、含MgO、Cr2O3、NiO高的橄榄石是找金刚石矿的指示性矿物。  相似文献   

7.
峨眉火成岩省内带岩浆硫化物含矿岩体橄榄石的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峨眉火成岩省内带出露数十个含Ni-Cu-铂族元素(PGE)硫化物矿床(或矿化)的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体.根据铂族元素(PGE)含量的不同,这些岩浆硫化物矿床可分为Ni-Cu型(如力马河和清水河)、Ni-Cu-PGE型(如清矿山和黄草坪)和PGE型(如金宝山和杨合武).不同类型含矿岩体的橄榄石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除了清矿山岩体少数几个橄榄石晶体属于镁橄榄石外(Fo90.1~Fo93.1),其余均为贵橄榄石(Fo76.8~Fo89.6).不同矿化类型的岩体的橄榄石成分差异明显.Ni-Cu型硫化物含矿岩体的橄榄石Fo为77~87,Ni含量变化范围为(976~2176)×10-6.Ni-Cu-PGE型硫化物含矿岩体的橄榄石Fo为80~86,Ni含量范围为(1024~2543)×10-6.PGE型硫化物含矿岩体的橄榄石Fo为78~84,Ni含量在(776~1755)×10-6之间变化.清矿山Ni-Cu-PGE型硫化物含矿岩体橄榄石具有高Fo(最高达93.1)和CaO含量(0.245%~1.14%)、以及非常低的Ni(266×10-6)的特征,可能是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利用力马河岩体最高Fo含量的橄榄石成分计算表明,母岩...  相似文献   

8.
山东金伯利岩中橄榄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研究了山东金伯利岩中橄榄石的产状、含量、大小、世代、形态、颜色、 环带、矿物包体、折光率、2V、化学成分、端员组分特征及红外光谱和穆斯堡尔谱特征,并分 析研究了橄榄石的成因。指出了无色一浅绿色的、含MgO、Cr2O3. Ni0高的橄榄石是找金刚石 矿的指示性矿物。  相似文献   

9.
金川Ⅰ号岩体橄榄石Ni-MgO相互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川超镁铁质岩体赋存着仅次于加拿大Sudbury和俄罗斯Noril'sk-Talnakh的世界第三大在采铜镍硫化物矿床,岩体以一系列的NE向断层为界分成四个小岩体,由西至东依次为:Ⅲ、Ⅰ、Ⅱ、Ⅳ岩体.Ⅰ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含辉橄榄岩和橄榄二辉岩构成,橄榄石在各岩相中均为保存较好的主要造岩矿物.本文研究得到金川Ⅰ号岩体上部二辉橄榄岩和含辉橄榄岩中橄榄石的镁橄榄石F_o值介于83.9~85.7,而其Ni含量为1396×10~(-6)~2043×10~(-6),大多低于从S不饱和玄武岩浆中结晶出来的橄榄石的Ni含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橄榄石较低的Ni含量是因为橄榄石结晶的同时,发生了强烈的硫化物熔离;橄榄石的Fo-Ni关系还因与晶间硅酸盐熔浆的物质交换而发生改变.模拟计算还证明大约有30%的晶间硅酸盐岩浆与橄榄石发生Fe-Mg物质交换反应,导致早结晶橄榄石的Fo值减少了1~1.5.同时,橄榄石较小的Fo值变化表明,在橄榄石结晶和硫化物熔离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岩浆贯入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大洋中脊、洋岛、岛弧玄武岩中橄榄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橄榄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不仅受到母岩浆成分的控制,而且还受到岩浆的结晶分异、部分熔融程度、压力、岩浆混合作用以及橄榄石与残余岩浆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学术界基本的认识是,橄榄石的成分主要与源区、分离结晶作用以及岩浆演化程度有关,是鉴别玄武岩是否为原始岩浆的重要证据,根据橄榄石的Fo值可以恢复岩浆是富镁还是富铁的。之前的学术界很少认为橄榄石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有关。本文在对全球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岛弧玄武岩(IAB)中橄榄石主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后发现,橄榄石也有判断构造环境的功能,尤其OIB 橄榄石在许多元素含量上与MORB 和IAB 的橄榄石不同,可以通过Ni、P、Mg、Fe、K 和Mn等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的区分。目前的情况是,OIB 与IAB 中的橄榄石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区分开,但MORB 与IAB 中的橄榄石很难区分,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全球全体数据研究表明,OIB 的橄榄石富Ni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本文认为,MORB 和IAB 来源于亏损的上地幔,故其橄榄石的Fo值高;OIB来源于富集的下地幔,可能Fe-Ni地核对OIB橄榄石化学成分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故导致OIB的橄榄石贫Fo和富Ni。  相似文献   

11.
橄榄石宝石属橄榄石(Olivine)族矿物,化学组成:(Mg、Fe)2SiO4,镁、铁之间为完全类质同象,宝石级橄榄石的化学组成为富镁端元的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含微量Mn、Ca、Al、Ti、Ni等元素。斜方晶系,晶体沿C轴呈柱状或短柱状,完好晶形者少见,一般多呈粒状。通常为中—深草绿色(亦称橄榄绿  相似文献   

12.
甘肃金川二矿区镁铁-超镁铁岩体中橄榄石具有明显的矿物定向排列特征。通过对岩体中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及含二辉石橄榄岩的造岩矿物橄榄石进行组构特征研究,发现均表现出"A"型组构特征,Nm[001]表现为在面理上的点极密,表明其滑移方向为[001]。结合Ng[100]、Np[010]组构特征,其滑移面应为(100)和(010),反映低温组构滑移系为(100)[001]或(010)[001],表明二矿区岩体橄榄石形成于地壳浅部低压、低应力状态下。由于二矿区岩体为金川矿床第二期含矿岩浆上侵产物,结合岩体所受的构造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可初步认定二矿区岩体中橄榄石定向排列的现象为成矿期构造的反映,且橄榄石光轴发生了自西向东的旋转,这也与李区域组构特征的研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东部镇远地区钾镁煌斑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万 《现代地质》1995,9(3):351-358
摘要:通过对贵州东部镇远地区的一套偏碱性的基性超基性煌斑岩的矿物学及岩石学研究,发现该套岩石具有多种钾镁煌斑岩的特征矿物和结构:含钛的钾碱镁闪石、钛金云母、低铝透辉石、含铁透长石,以及金云母的嵌晶状结构、橄榄石的"犬牙"结构。在岩石地球化学方面,它们与世界典型地区的钾镁煌斑岩相似。根据对比鉴定,将这套岩石定名为:(1)金云母钾镁煌斑岩;(2)含橄榄石嵌晶状钾镁煌斑岩。  相似文献   

14.
橄榄石是地幔中的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到其高压相的相变对地幔动力学过程有着广泛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地幔成分中橄榄石的α-β相变是产生410km间断面的原因,并认为橄榄石的定向排列对上地幔中地震波的各向异性有一定的影响。橄榄石的α-β相变可能对板块动力学有着影响,而相变时可能导致的流变弱化会强烈地影响到俯冲带的力学特征。本文简述了橄榄石相变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内容包括原位X射线衍射实验技术和冷却方法、实验设备、压标对实验结果精确性的影响以及成核生长和剪切引导两个主要的相变机制。本文的实验通过对(Mg0.9Fe0.1)2SiO4橄榄石α-β相变过程的原位衍射实验研究确定其形核率和长大率参数,据此估算俯冲带中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状态,从而为分析研究俯冲带的动力学过程提供直接的实验依据。共进行了10组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实验,分别得到了完全相变和部分相变的数据,从而得到了含Fe橄榄石原位X射线衍射相变实验的第一手重要数据,同时根据红外和光学及电子显微观测分析对实验样品的相变机制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东天山黄山东岩体橄榄石成因意义探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黄山东岩体位于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中段,由四次岩浆侵入形成:第一次侵入形成了岩体上部的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闪长岩,构成岩体的主体;第二次侵入形成辉长苏长岩,呈岩墙状分布于岩体西端和西北部;第三次侵入岩石为斜长二辉橄榄岩,位于岩体下部,为主要的赋矿岩石;第四次侵入岩石为底部角闪辉长岩。橄榄石为第三次侵入的斜长二辉橄榄岩和第一次侵入的橄榄辉长岩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橄榄石的镁橄榄石牌号(Fo)值介于68.5~82.5之间。其中含硫化物斜长二辉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较高的Fo值(79.7~82.5);斜长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的Fo值为78.3~79.9;而基性程度较低的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具有较低的Fo值(68.5~72.2)。利用橄榄石矿物成分计算得出黄山东岩体母岩浆Mg#(Mg2+/(Mg2++Fe2+))为0.59,为原生玄武质岩浆经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黄山东岩体不含矿岩石中橄榄石是母岩浆经过2%的橄榄石结晶分异且硫达到饱和后,在硫化物熔离的同时岩浆发生橄榄石结晶而形成,并且橄榄石︰硫化物≈50︰1,部分橄榄石成分投点在橄榄石结晶和硫化物熔离的模拟曲线右下侧,指示它们可能受到晶间硅酸盐熔浆作用的影响。含硫化物斜长二辉橄榄岩中Fo值与Ni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橄榄石与硫化物熔体之间发生了Fe-Ni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6.
橄榄石微量元素原位分析的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高精度EMPA和LA-ICP-MS分析技术的发展和矿物微量元素测试精度的提高,利用橄榄石中的微量元素示踪地幔部分熔融、地幔交代作用、岩浆早期结晶过程等地质问题成为近年来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发现也被陆续的发表,主要涉及橄榄石中Ni、Co、Al、Cr、Zn、Ti、Li、V、Sc、Mn、Ca和P等元素的示踪使用。一些卓有成效的示踪方法为:Ca、Al、Ti、Ni及Mn能够很好的用于区分橄榄石捕掳晶和斑晶;橄榄石-尖晶石地幔演化趋势线(OSMA:olivine-spinel mantle array)图解可以用于表征岩浆源区的亏损程度;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的Li同位素及Li含量可以很有效地指示岩浆源区是否存在地壳物质再循环及地幔交代作用;橄榄石斑晶中Ni、Ca、Mn、Cr和Al协变关系图解可以识别岩浆的辉石岩源区;利用橄榄石捕掳晶中Zr和Sc的含量差异特征可将橄榄岩中三种最主要的类型(尖晶石橄榄岩、石榴石橄榄岩以及尖晶石-石榴石橄榄岩)区分开来;一些元素的比值或组合(例如Ni/Co、Fe/Mn、V/Sc、Zr和Sc、Ca和Ti)可以指示源区交代作用、岩浆作用过程及氧化状态;基于橄榄石中Al、Cr及Ca的地质温度计可以为推算地幔热状态提供新方法;基于橄榄石分离结晶Fo-NiO演化线的原始岩浆计算模型可以较好的推算原始岩浆成分;利用橄榄石的环带及微量元素的扩散机制可以判别更多岩石成因信息,如识别交代介质、熔体类型以及地质构造背景等。基于上述最新研究的相关资料和已有成果,本文对橄榄石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做系统性的归纳整理,并对橄榄石微量元素赋存状况、橄榄石微量元素测试方法、橄榄石微量元素的使用条件及需注意的问题等进行讨论,为读者在做相关研究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师占义 《地质论评》1980,26(4):307-318
我国西北是超基性岩主要分布区之一。随着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及地质普查找矿工作的开展,对区内含铬的大道尔吉、松树沟、玉石沟及萨托海岩体和含铜镍的金川岩体进行了研究,在总结这些岩体的岩石矿物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有关成矿作用和评价含矿岩体的岩石矿物标志。一、含矿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及特征区内主要含矿岩体的造岩矿物:含铬岩体主要有镁橄榄石、顽火辉石、透辉石和倍长石;含铜镍岩体有贵橄榄石、古铜辉石、顽火透辉石、并含有拉长石。  相似文献   

18.
橄榄石是基性岩浆中最早期结晶的硅酸盐矿物之一,其主量、微量元素特征可以反映出岩浆演化环境、岩浆源区岩性和再循环组分性质等重要信息.本次研究通过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平川苦橄岩中橄榄石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橄榄石内尖晶石包裹体分析,并与大理苦橄岩中橄榄石和尖晶石成分进行对比,来探讨不同苦橄岩母岩浆氧逸度及源区性质的异同.橄...  相似文献   

19.
Dar al Gani 476(简称DaG 476)是1998年在利比亚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第13块火星陨石.它属于含橄榄石斑晶的橄玻无球粒陨石[1,2],具典型火成分异结构,辉石和长石具典型的玄武结构,橄榄石以斑晶形式镶嵌于玄武岩中,副矿物主要有氧化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等.根据背散射电子像获得的矿物模式丰度(%,vol)为:辉石61,橄榄石22,熔长石12,冲击熔融包2,铬铁矿和钛铁矿等氧化物2,陨硫铁1,磷酸盐1,以及沙漠风化作用产生的碳酸盐1.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电子探针Map图分析技术在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橄榄石中发现了磁铁矿针状出溶体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即同一岩石样品的橄榄石中针状出溶体既有前人发现的含钛一铬磁铁矿,也有本文发现的含铬钛磁铁矿和磁铁矿两种针状出溶体。研究认为,针状出溶体成分出现的差异可能是由于Ti和Cr在原始的β-橄榄石相中分布不均匀所致,这种出溶体的出现暗示这些橄榄石可能是由地幔特有的尖晶石结构相转变而成,为确定这些橄榄岩的来源深度和大陆俯冲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