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弃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是将历史遗留的废弃的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和交通水利设施用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赤峰市宁城县废弃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涉及宁城县15个乡镇43个行政村59个地块,总面积194.49公顷。通过复垦,宁城县可新增耕地面积为121.98公顷,新增林地面积72.51公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宁城县土地有效供给,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1月17日,内蒙古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用地复垦作为今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工作的一号丁程。会上,自治区副主席王波代表自治区政府同各盟市政府签订了《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用地复垦调整利用规划实施责任状》。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组对根河市废弃居民点土地复垦项目2014年度(一期)内业资料进行审查验收,专家组针对该市2014年度复垦内外业工作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内业资料,二是继续做好复垦后期的管护工作。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该局会同项目施工单位、建立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备案。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4,(度(一)
正近日,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组对根河市废弃居民点土地复垦项目2014年度(一期)内业资料进行审查验收,专家组针对该市2014年度复垦内外业工作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内业资料,二是继续做好复垦后期的管护工作。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该局会同项目施工单位、建立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备案。  相似文献   

5.
全盟12个旗县市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工作,挖掘潜力新增建设用地13787.608公顷;工矿废弃地复垦总面积10600公顷,节省和新增经费近10亿元;被自治区和国土部确定为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先后投入近6亿元,露天矿排土场护坡绿化面积近9500公顷,矿区地面绿化面积1900公顷。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管理,采取深度挖潜存量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限时审批等措施,破解用地难题,推进用地方式转变,提高审批效率,全力以赴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情况,内蒙古厅积极开展废弃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露天采矿用地按临时用地管理试点等工作,制  相似文献   

7.
<正>城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废弃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土地供需矛盾。乌兰察布市对废弃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这些"土地皮肤病"精心手术,强化治理,收到可喜的效果。自治区督察组对该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  相似文献   

8.
在一片长得半人多高,长势良好的油菜地边,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中心主任白俊向记者介绍,这是今年该局对当地废弃居民点、废弃工矿地经复垦后腾出的耕地.今年年初,该局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废弃居民点、废弃工矿地复垦腾地的精神,通过实地踏勘和入户调查,截至目前已实施12个废弃居民点的拆迁复垦,复垦106.65公顷.白俊主任介绍,经实地踏勘,全旗两年内可复垦废弃居民点297.81公顷,复垦废弃工矿地206.84公顷.计划2013年度完成复垦废弃居民点160.67公顷,涉及16个自然村,受益农户530户;复垦废弃工矿地206.84公顷.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预测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工矿用地时空变化,可以为该类型城市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为例,基于SD模型和CLUE-S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以工矿用地逐步消亡为背景,模拟多情景下研究区2018年和2023年土地利用格局,分析工矿用地变化过程,并基于PSR框架建立指标体系评价工矿用地变化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在低速发展、均衡发展和高速发展3种情景模式下,2013-2018年工矿用地分别减少234.64 hm2、270.48 hm2及311.13 hm2,2018-2023年工矿用地分别减少223.66 hm2、187.82 hm2及147.17 hm2,两个阶段不同模式下工矿用地变化趋势一致;(2)2003-2018年工矿用地变化生态风险呈现加剧的趋势,3种发展模式下,2018年工矿用地变化的生态风险依次提高,2023年则依次减小,这与研究区工矿废弃地的增加速度,转型发展不同时期工矿废弃地的治理能力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平有关;(3)设定3种情景模式,基于SD模型和CLUE-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可为当地政府设置工矿废弃地治理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矿区废弃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何书金  苏光全 《地理研究》2000,19(2):165-171
文章根据实地调查研究,筛选出了影响矿区废弃土地复垦潜力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4类14个亚类因子,并划分为6个等级。运用层次分析法,参考专家评分,来确定矿区废弃土地复垦综合潜力值的大小及每一级别的值域范围。以河南省平顶山市焦店乡为例,阐明了进行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具体过程与方法,可为全国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及矿区废弃地有效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4,(2):12-14
强化矿山和土地复垦执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无证开采、私挖盗采、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加强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土地复垦执法监察。■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从严开展卫片执法检查——把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作为卫片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弄虚作假、顶风违法违规、被媒体曝光等重大、典型案件,从严查处,从重问责。■继续加大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厅执法监察局(总队)直接调查处理反映强烈、违法征占土地规模较大的违法线索;继续落实厅领导包重点案件和定期接访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落实共同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建立起政府为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重点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私搭乱建、擅自出让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等行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张网"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强化矿山和土地复垦执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无证开采、私挖盗采、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加强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土地复垦执法监察。■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从严开展卫片执法检查——把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作为卫片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弄虚作假、顶风违法违规、被媒体曝光等重大、典型案件,从严查处,从重问责。■继续加大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厅执法监察局(总队)直接调查处理反映强烈、违法征占土地规模较大的违法线索;继续落实厅领导包重点案件和定期接访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落实共同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建立起政府为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重点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私搭乱建、擅自出让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等行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张网"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矿业废弃地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矿活动所形成的废弃地具有众多极端理化性质,主要表现为物理结构不良、贫瘠、极端pH值、重金属含量过高、干旱等方面,对矿区景观、土地资源、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矿业废弃地的治理,以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相协调。主要措施有:完善矿区环境保护法规;推广清洁开采与洁净技术;加快矿业废弃地的复垦与植被修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霍林郭勒市因煤而建,缘煤而生。但是在煤田开发的同时,由于忽视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原始草原植被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仅数年将山峦挖得瘢痕累累,原始草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沙源地。科尔沁草原这一天然绿色屏障功能正在逐步消弱。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保证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霍林郭勒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实施了“一退三还”等七大生态治理工程,对矿山环境整治和复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门密切协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5.
农牧交错带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特点、农业结构与农耕区差异很大,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方向与农耕区"耕地优先"的思路不同。本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乌丹陶海矿区为典型案例,从适宜性评价、草种选择、效益分析三部分出发,探寻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的可行性。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综合得分为67分,为二级地,适宜草地、较适宜耕地。结合政策导向、农业结构等因素,初步确定为人工牧草地。草种选择结果显示,草种首选紫花苜蓿,次选沙打旺。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具有较高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能够超出同等条件旱作耕地51%。综上,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切实可行,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45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短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本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利用LandsatTM图像的解译成果 ,分析了北京市 1985~ 2 0 0 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在这 15年的时间里 ,北京市林地和城乡、工矿、居住用地的转移趋势明显 ,两者的转移率分别达到 4 0 78%和37 60 % ,主要以林地内部、林地向草地转移、居住用地的内部和工矿废弃地还林还草等类型为主。同时 ,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矿山迹地的生态恢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开发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地,本文综述了我国露天煤矿排土场、采煤沉陷地和煤矸石山等矿山迹地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进展,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展望。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涉及到很多学科,需要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同时介绍了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未来应重点关注矿山迹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机理、采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结构优化和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新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现时性的掌握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的特点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情况。研究意义:石拐区是资源枯竭型地区,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石拐区土地利用现状研究能够现时性的认识分析土地现状的一些情况,并且对石拐区经济转型提供一个参考。研究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系数法对石拐区土地利用现状水平进行研究并评价。研究结果:土地建设利用率现状较高,其中采矿用地占31.5%,复垦工矿废弃地不仅能够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而且能够避免塌陷区再一次出现地质灾害;土地利用现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石拐区需要优化三产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记者从兴安盟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土地复垦工作,完善土地复垦监管和检查制度,兴安盟国土资源局依据《土地复垦条例》和《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采取了以下措施强化全盟土地复垦工作。一是按照土地复垦方案审查权限,全面加强全盟各级土地复垦方案的专家论证和审查工作;二是由兴安盟国土资源局对全盟范围内的土地复垦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三是由盟、旗两级国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耕地利用态势及保护开发途径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根据环渤海地区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概查、土地详查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 ,分析了环渤海地区人口增长、城市化、工矿交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对耕地占用和耕地质量有待提高的态势 ;提出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域耕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保护措施 ;探讨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的增地潜力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